肖錦蘭
【摘要】課堂提問是英語閱讀教學主要的手段之一,教師的問題設計對英語閱讀教學的效果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 閱讀課 開放性問題
我發(fā)現(xiàn)在很多的小學英語閱讀課中,教師提的問題都屬于表層性的問題,是學生能直接從文本中找到答案的。其實,絕大部分的英語閱讀文章中都隱藏著一些較深層次的理解問題,這些問題是需要通過學生進一步思考才能得出的答案,這些問題的提出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我們應深入挖掘文本內(nèi)容,設計一些具有探究性,啟發(fā)性,拓展性的,能讓學生深層思考的開放性問題。
一、理解性的問題
理解性的問題是教師為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而提出的問題。我們可以常用這類問題來檢測學生是否理解了文章的內(nèi)容。PEP 6B Unit 2 Part B Lets read 的最后一段講到 Class 1 won the game. But Class 2 is not sad. 我就此提出問題:Why isnt Class 2 sad?來檢測學生是否能根據(jù)前一文段的內(nèi)容來進行回答。在學生完成了PEP 6B Recycle 1的日記后,我問學生:Whats the diary about?Why did Mike say:“Today was a good and a bad day?”從學生的回答我可以得知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日記的大意。
二、拓展性的問題
PEP 6B Unit 2 Part A Lets read的短文介紹了得流感的癥狀和得流感后的治療辦法,在學生解決了How do you feel if you have the flu?和 What do you do if you have the flu?這兩個問題后,我給出了拓展性的問題:In spring and winter,we often feel sick,how can we keep healthy?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生通過討論后給出了Often wash hands. Eat more fruits and vegetables. Drink more water. Do sports every day等預防流感,保持健康的辦法。
三、評價性的問題
評價性的問題可以讓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評價人和事。PEP 6B Unit 3 Lets read 短文的第三段講述的是一只狗幫助張鵬從湖里拿起了風箏,我根據(jù)該文段的內(nèi)容提出了以下問題:Who saw the kite?What did the dog do?在學生解決了以上問題,理解了文段意思后,我問學生: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dog?學生通過思考和引導得出這些評價:He is a good dog. He is helpful because he can help people. The dog is smart. 接著,我展示了幾個小狗幫助人們的故事,最后,引導學生跟著我一起總結(jié):Dogs are our honest friends. We should kind to them. 通過這些評價性的問題和總結(jié),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共鳴。
四、猜測性的問題
猜測性的問題能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如果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能巧妙地設計猜測性的問題,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起學生對文章閱讀的興趣。PEP 6B Recycle 1日記的第一文段講到Mike丟失了他的背包,在學生接著閱讀第二文段前,我提出了What did Mike do after he lost his backpack?這個猜測性的問題,學生給出了各種猜測,然后我讓學生去閱讀文本,印證他們的猜測。PEP 6B Recycle 2 Lets read 的電話對話講到Liu Yun因病不能參加告別派對,Miss White說要給她一個驚喜。我便用What is the surprise?這個猜測性的問題引入下一個對話閱讀。我發(fā)現(xiàn)學生特別樂于回答猜測性的問題,他們在回答這類問題時思維特別活躍,因此我們可以多設計這類問題,但我們在設計時要注意緊扣文章內(nèi)容,問題也要問在學生的興趣點和好奇點上。
有時,幾個不同類型的開放性問題可以連貫地設計在一起。如,在教學PEP 6B Unit 3的story時,我給出了以下幾個問題:Why does Zoom need another weekend?(理解
性)What do you think of Zooms weekend?(評價性)What kind of weekend is a nice weekend?(探究性) 這幾個問題從易到難,層層遞進,讓學生的思維也跟著逐步深入。教學PEP 6A Unit 3 Lets read的對話時,當學生從該文本中輕易地回答出What is Sarah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What does Sarah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時,我再拋給學生這樣的問題:Why is Sarah going to plant trees?Why does she want to be a science teacher?What will Sarah teach her students when she is a science teacher?通過這樣的問題設計使文本中隱含的熱愛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情感教育目標得以達成。
只要我們找準文本的切入點,設計出合理、科學,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開放性問題,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并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龔海平的小學英語教學主張[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5.1.
[2]中國著名教師的精彩課堂(小學英語卷)[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8.
[3]馮麗紅.Story time課堂提問的觀察思考與策略研究[J].小學教學設計,20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