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教學必須抓住"讀"字,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理解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能力。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使學生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可見老師的職責不僅是教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掌握一定的方法,會學知識,不斷提高語文素質。
關鍵詞:多樣化活動;重點詞句;作者思路;創(chuàng)設情境;課后問題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088-01
在教學中,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語文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為實現(xiàn)學生活躍地學習,主動的學習,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有效學習,教師必須關注學生發(fā)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下面我就這幾年的教學經驗談幾點體會。
1.設計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
對許多小學生學習語文來說,聽過了就忘了,看過了記住了,做過了就理解了,作為教師要實現(xiàn)有針對性有效教學,就一定要采取多種學習活動方式來實現(xiàn)學生的認知活動。教師可以選擇不同的教法,也可以在學生中進行多樣的競賽性活動。多樣性的活動是適應人的發(fā)展的多樣性和人的多樣性的,不同的活動就會有不同的積極參與者,就會有不同的優(yōu)勝者,從而使每個學生都有信心,有成功的體驗,去從事新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閱讀能力就會提高。
2.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篇課文或一段話,不能讓學生放任自流地、平平淡淡念一兩遍就了事,而應布置預習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詞語、句子,這樣就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如在引導學生學習《一夜的工作》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抓住"一張"、兩把"、"一盞"、"如此而已",這樣極其簡單的擺設與"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進行對比,來說明周總理的生活極其簡樸;把工作任務繁重與辦公用品簡單對比;把工作非常勞苦與食物非常簡單對比。通過這樣的對比,學生就能深刻體會到周總理的偉大。
3.抓住作者思路,引導學生在讀中掌握課文內容,培養(yǎng)閱讀能力
指導學生默讀課文時,根據(jù)作者的寫作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精心設計幾個思考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默讀,這樣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在教《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時,為了幫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我精心設計了幾道思考題:①找出描寫閏土外貌的詞句,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什么樣的孩子?②閏土對"我"說了哪些事?"我"對哪幾件事印象較深刻?為什么?③讀了課文,少年閏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默讀課文后,教師逐一提出討論,學生很快就能清楚,課文主要刻畫了一個機智勇敢、聰明能干、知識豐富的農村少年形象。
4.創(chuàng)設情境,在身臨其境中訓練學生的語感,培養(yǎng)閱讀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把情感帶入教與學的活動之中,創(chuàng)設和諧美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 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我把讀的訓練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通過腦、眼、口、耳等器官活動,把無聲的書面語言轉化為有聲有色、有情有景的口頭語言,從中理解、體味和欣賞景物美、情感美。如在指導朗讀漓江水的"靜、清、綠"這一段時,用多媒體展示課件,漓江的水、小船等景物,學生仿佛置身在漓江上劃著小船。漓江的美就從心中涌出。這時我輕聲問道:"你感覺到了什么?"學生齊讀:"漓江的水真靜??!"接著我再問:"你們看到了什么?"學生再讀:"漓江的水真清??!"("清"加重了語氣)。讓我們抬起頭,放眼望去,"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字讀得響亮而飽滿)。最后我讓學生把三個句子連起來讀。這種讀的訓練不僅有層次,而且有質量,在身臨其境中訓練了學生的語感,培養(yǎng)了閱讀能力。
5.提出明確要求,教給預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預習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一篇課文,學生通過預習,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然后帶著問題學習,這樣閱讀的積極性就會提高。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我通常的做法是:
5.1預習要求要明確具體:即①利用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②試著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③說說本文的主要內容。這樣既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又提高了教學效果。
5.2根據(jù)不同的教材提出不同的預習要求。如在教《梅花魂》一課時,我讓學生課內預習,運用標記法邊讀邊思考,用不同的符號劃出重點和疑點,提出不理解的問題。對學生提出的疑點,我就引導學生利用集體的智慧進行討論,自己解疑,這樣學生就逐步掌握了預習的方法,從而也激發(fā)了閱讀興趣,培養(yǎng)了閱讀能力。
6.鉆研課后問題,掌握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課后問題是解決教路和學路的關鍵,也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鑰匙,因此教學生認真鉆研課后問題是掌握學法的一種重要手段。例如在學習《太陽》這篇課文時,根據(jù)課后思考題,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很快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即:課文先講太陽遠、大、熱的特點,后講太陽和我們人類的密切關系。這樣學生基本掌握了閱讀的方法,在掌握了閱讀方法之后,閱讀能力也隨之得到了培養(yǎng)和提高。
總之,大量閱讀,注重積累學生就能逐漸形成較強的語感,并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獨立閱讀思考,使抽象內容具體化,使膚淺的認識深刻化,從而達到真正讀懂文章。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僅僅局限基礎知識的掌握,還要注重課外閱讀。也不僅僅局限于閱讀得多,還要掌握好的閱讀方法。課內外結合,知識與方法結合,才能提高閱讀能力。
作者簡介:
付衛(wèi)芹(1969.5-)女,漢族,湖北人,最高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單位:第六師106團子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