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
香菱隨寶釵進了大觀園。黛玉見她伶俐,甚是喜歡。香菱便求黛玉教她作詩。黛玉教給她一些作詩的規(guī)則,然后讓她把王右丞的詩集帶回去讀。香菱挑燈夜讀,很快就把它讀完了,還對黛玉等談了自己對詩的見解。眾人覺得香菱的見解挺精辟的,想邀她入社。
香菱得到大家的鼓勵非常高興,又央求黛玉出題,讓自己學著作詩。黛玉出了個“月”的題目。香菱終日苦思冥想,作出的第一首詩黛玉認為“意思卻有,只是措辭不雅”,她建議香菱丟開這首,放開膽子重新去作。香菱作出的第二首詩,寶釵認為不像吟月了,倒像是寫月色的詩,有跑題之嫌。香菱于是更加投入,挖心搜膽,耳不旁聽,目不別視,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終于精誠所至,第三次在夢中得到了一首不錯的詩。
【感悟借鑒】
本文是對課文《香菱學詩》的縮寫??s寫時本著保持原作故事和抓重點內(nèi)容的方法,對香菱求教、黛玉教詩部分壓縮得很厲害,因為黛玉教詩不是側(cè)重點,只是香菱癡迷于作詩的引子和基礎(chǔ),而香菱自己冥思苦想作詩的部分才是故事的側(cè)重點,所以作者對這部分的壓縮相對輕些。對香菱第三次作詩,作者作了較為詳細的敘述,讓讀者看到了香菱的刻苦、執(zhí)著,對表現(xiàn)香菱這個人物形象非常重要。endprint
作文評點報·初中版2017年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