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婷婷
【摘 要】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通過有效追問優(yōu)化學生的語文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要借助有效追問促進學生內化文本語言、激活閱讀思維、促進文本理解。
【關鍵詞】小學語文;追問;策略
通過對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狀況的分析,我們可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在互動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是采取的單向問答形式,即由教師負責提出相應的問題,學生負責回答。這種簡單的提問環(huán)節(jié),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但這種互動缺乏實質效果,學生沒有主動提出問題。在新課堂理念下,教師在組織閱讀教學活動過程中,應該借助有效的課堂追問優(yōu)化語文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一、借助有效追問,內化文本語言
在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可以會發(fā)現(xiàn),由于受到年齡、學習基礎等方面的限制,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無法形成對文本的深入感知。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需要借助課堂追問,引導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例如,在《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初步閱讀課文,然后針對文中蘊藏的道理“給,永遠比拿愉快”,引導學生深入感知文本內容。為了使得學生能夠真正理解“高爾基給兒子們寫信”的這一行為,教師可以設計如下教學環(huán)節(jié):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高爾基寫給兒子們的信中,有什么內容?高爾基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說出的‘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句話?”當學生之間展開討論之后,教師可以繼續(xù)追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感受到給予的快樂嗎?有沒有同學能夠舉出相應的例子?!比绱耍瑢W生就會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深入體會“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句話的內涵。
上述教學中,教師圍繞文中的關鍵詞句,借助有效的課堂追問,引導學生從初步感知課文,到深入感悟課文。這種教學,使得學生能夠緊跟教師的步伐,積極思考,教師也能夠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而調整教學步驟,進而強化教學效果。
二、借助有效追問,激活閱讀思維
小學生年齡較小,生活閱歷有限,在閱讀文本過程,往往難以全面理解文本內容。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閱讀教學活動過程,就應該借助有效的追問,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與分析問題,把握文本內涵,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與記憶。
學生的思維往往處于不斷變化與發(fā)展的狀態(tài),因而在課堂上,他們可能會提出一些超出教師計劃范圍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需要注重對課堂生成的把握,恰當處理課堂意外。事實上,這些課堂意外,是學生思維發(fā)散的結果,教師倘若能夠給予恰當?shù)囊龑?,就能夠將意外變成有效的教學資源,使之為高效課堂服務。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當遇到這些意外的時候,就需要有效把握,借助課堂追問,將學生引入正軌,發(fā)揮課堂意外生成的教育價值。
例如,在《祁黃羊》這篇課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評價祁黃羊這個人物,可能有學生會說這個人很“狡猾”。面對這種狀況,教師可以繼續(xù)追問:
師:你為什么覺得祁黃羊很“狡猾”,理由是?
生1:祁黃羊推薦仇人解狐這件事,感覺很隨意,或者可能早就計劃好了,因為他知道解狐生了大病,在為后面推薦自己的兒子做打算。
師:說得挺在理的,其他同學同意這種說法嗎?
生2:從這件事中,并不能看出祁黃羊為人很狡猾,雖然祁黃羊知道解狐生病了,但是他并不知道解狐什么時候死呀。
生3:我也覺得這件事并不能看出祁黃羊為人狡猾,他可能早就想好了推薦誰,并不是隨意回答的。
生4:祁黃羊在推薦他兒子的時候,也并不是完全出于親情,因為他兒子本身也能夠勝任。
師:那你覺得祁黃羊為人狡猾嗎?
生4:我不這么認為。
祁黃羊屬于“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這種行為容易讓人誤解。所以,有學生可能會認為他為人狡猾。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則需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促使學生通過深入的閱讀與文本剖析,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了解祁黃羊這種做法的可貴之處。因此,教師就需要選擇恰當?shù)臅r機進行追問,將學生引入正軌,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文章內容,準確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三、借助有效追問,促進文本理解
在組織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文本,把握文章主旨,以提升閱讀效果。但要想準確把握文章主旨,就需要細細品讀課文。如此,就要求教師通過追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從初讀課文,到全面分析,再到深入挖掘。
例如,在《公儀休拒收禮物》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追問方式,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公儀休高尚的道德和廉潔的品質,問題設計環(huán)節(jié)如下:“如果你是這位管家,見到公儀休以后,會通過什么樣的辦法去辦成這件事?”有學生可能會說:“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沒別的意思,就是想請你嘗一下。”有學生可能會說:“這是剛打撈上來的鯉魚,很新鮮的,請你嘗嘗看,想必你一定會喜歡?!敝?,教師可以繼續(xù)追問:“你們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公儀休如果收下了這條鯉魚,后果會如何?”問題提出后,有學生說道:“拿人手短,收了這條鯉魚,恐怕就得為他辦事了,有違職業(yè)道德?!庇袑W生說:“拿了別人的東西,就得按照他的意思辦事了,容易犯錯。”在教師的多次追問下,學生初步感知了文章主旨,學習效果較佳。
從上述教學中我們可看到,通過有效的追問,學生能夠逐步理清思路,把握文章脈絡和文章主旨,從而了解文章中蘊藏的深層次道德。
總而言之,課堂提問是強化閱讀教學效果的可靠途徑。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重視課堂追問,并且掌握恰當?shù)淖穯枙r機,借助問題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全面把握文本內容,強化閱讀效果。
【參考文獻】
[1]傅彥.基于證據的小學教師課堂理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
[2]張新宇.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提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3]李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提問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