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凌 風
(宜春學(xué)院 文學(xué)與新聞傳播學(xué)院,江西 宜春 336000)
【語言文化與文學(xué)研究】
《戰(zhàn)國策》駢儷藝術(shù)新探
何 凌 風
(宜春學(xué)院 文學(xué)與新聞傳播學(xué)院,江西 宜春 336000)
《戰(zhàn)國策》駢詞儷句的出色運用,歷來為人們所欣賞。其藝術(shù)之精,水平之高,“史”無前例,并對其后駢語藝術(shù)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和良好的示范作用。但迄今為止,尚未出現(xiàn)對其全書駢語藝術(shù)所進行的專項研究,不禁讓人有遺珠之嘆。為此,通過全面而具體的實證研究,更深入地推進對《戰(zhàn)國策》駢儷藝術(shù)的探索,對于人們切實地感悟其精粹的語言藝術(shù),透徹地考量其對駢偶藝術(shù)發(fā)展所做的貢獻,無疑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啟示意義。
《戰(zhàn)國策》;駢儷藝術(shù);語言風格;修辭美
就語言特色而言,《戰(zhàn)國策》“常用排偶句法,夸張其詞”[1]57,其駢詞儷句的出色運用,歷來為人們所欣賞。這一點在先秦五史中顯得尤其突出。然而,就偶對數(shù)量來看,其總數(shù)在先秦五史中卻并不是最多的。五部史籍偶對量按多少排序依次為:《左傳》1321對,《戰(zhàn)國策》1204對,《國語》1137對,《春秋》502對,《尚書》429對。而就絕對數(shù)量而論,在五史中,《戰(zhàn)國策》的偶句和偶字數(shù)量卻是名列前茅的。其偶句、偶字總量分別為2179句、10851字。其他四史按數(shù)量多少排序則依次為:《左傳》偶句數(shù)2175句、偶字數(shù)8943字;《國語》偶句數(shù)1669句、偶字數(shù)7809字;《尚書》偶句數(shù)1136句、偶字數(shù)4783字;《春秋》偶句數(shù)662句、偶字數(shù)1508字。此外,在對偶使用的覆蓋面上,《戰(zhàn)國策》則顯得較窄,全書共有一半篇章未使用偶語,比例高達50%(247篇/494篇)。其他四史則依次是:《春秋》為54.51%(133篇/244篇);《左傳》為30.98%(79篇/255篇);《國語》為29.34%(71篇/242篇);《尚書》為10.35%(6篇/58篇)。由此可知,《戰(zhàn)國策》中對偶的運用相對較為集中,更有大量集中于少數(shù)篇章的情況,如《蘇秦始將連橫》[2]18共有對偶57對,偶字駢化率達43%(435字/1020字);《武靈王平晝閑居》[2]167共有對偶68對,偶字駢化率達39%(719字/1852字)。其偶字駢化率已接近被尊為“駢體之祖”[3]146的《諫逐客書》,李斯該文的駢化率為49%(346字/706字),而對偶總數(shù)則僅為42對,篇幅也較前兩者要小得多。不言而喻,《戰(zhàn)國策》的不少作者于對偶的運用是較為自覺而熱衷的。其藝術(shù)之精,水平之高,“史”無前例,并對其后駢語藝術(shù)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和良好的示范作用。
后世駢語的諸多范式有許多都是在先秦時期創(chuàng)制的[4]35-36。作為“標志著先秦敘事散文語言運用的新水平”[3]85的《戰(zhàn)國策》,其對偶的運用呈現(xiàn)出品類繁多、藝術(shù)精湛的特點,為后世演繹了駢詞儷句的諸多范式,足資借鑒。
(一)句類巧對型
1.齊言單對。此為單層結(jié)構(gòu)之句子構(gòu)成的偶對。例如:
2.齊言復(fù)對。在一個語義整體內(nèi),雙層結(jié)構(gòu)之字數(shù)相同的句子兩兩相對。例如:
兵不如者,勿與挑戰(zhàn);粟不如者,勿與持久。[2]123
3.雜言復(fù)對。這是由參差不齊的句子組成的駢對格式。它有三種組合方式:
(1)偶言復(fù)對。在相對的兩組聯(lián)語中,各聯(lián)之分句為字數(shù)不等的偶字句。例如:
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間;百尺之沖,折之衽席之上。[2]104
(2)奇言復(fù)對。即在相對的兩組聯(lián)語中,各聯(lián)之分句為字數(shù)不等的奇字句。例如:
左白臺而右閭須,南威之美也;前夾林而后蘭臺,強臺之樂也。[2]225
(3)奇偶復(fù)對。即以奇字句、偶字句混合組對的偶格。例如:
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危。[2]18
4.平行對。語義分量相仿、語序不分先后的偶對。例如:
夫鳥同翼者而聚居,獸同足者而俱行。[3]90
5.假平行對。整體結(jié)構(gòu)大致相對,而句中成分不盡相對的儷語。例如:
6.鉤句對。刻意在上下聯(lián)中不同位置上使用相同的字(詞),同聲錯位相應(yīng),意脈絡(luò)繹勾連,促成著意強調(diào)、反復(fù)詠嘆的藝術(shù)效果。例如:
梁肉不與驕奢期,而驕奢至;驕奢不與死亡期,而死亡至。[2]178
7.銜句對。前一復(fù)句之尾句與后一復(fù)句之首句錯位相對,使得語勢更為貫通。例如:
語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蔽锸t衰,天之常數(shù)也。[2]50
(二)字類巧對型
1.異字對。駢語中相對字(詞)個個不同的偶格。例如:
內(nèi)者吾甲兵頓,士民病,蓄積索,田疇荒,囷倉虛;外者天下比志甚固。[2]23
2.同字對。在儷句中,有意以同字反復(fù)相對,使偶對產(chǎn)生同聲、同位相應(yīng)的強調(diào)效果。例如:
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賢而死,烏獲之力而死,奔、育之勇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2]42
3.玉環(huán)對。上下聯(lián)中頭字、末字各自相同且與他句異字相對,生發(fā)首尾回環(huán)、前后呼應(yīng)之趣。例如:
王見大王之狗,臥者臥,起者起,行者行,止者止,毋相與斗者。[2]47
4.掉字對。同一字(詞)在一個句子中重復(fù)出現(xiàn),并和對句同位異字相對,以取得突出、強調(diào)之效。例如:
故賢人觀時而不觀于時,制兵而不制于兵。[2]172
5.轉(zhuǎn)品對。通過活用,改變字(詞)詞性而求對的儷辭。例如:
臣聞天下陰燕陽魏,連荊固齊……[2]21
陰:北,北有;陽:南,南有。
6.篏名對。將專有名詞篏入對句的偶格。例如:
昔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魯入齊,魯弱而齊強。[3]142
7.假借對。假借字(詞)他義以求對的駢語。例如:
且棄南陽,斷右壤,存濟北,計必為之。[2]107
南陽:齊國南陽。此處“南”借為方位名詞,以對右壤(指齊國平陸)之“右”。
8.押韻對。以作詩之合轍押韻手法組對,增加駢句韻味。例如:
地狹而好敵大,事敗而好長詐……[3]101-102
“大”“詐”同屬“祃”韻。
9.銜字對。形同而義異的字在偶句中連續(xù)使用,同字相銜卻處在不同的句法位置,以此擴大語句容量。例如:
或謂魏王曰:“棄之,不如用之之易也;死之,不如棄之之易也?!盵2]247
(三)句義巧對型
1.正對。駢對所表達的內(nèi)容或相似、或互補,相映成趣。例如:
夫吳干將之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匜;薄之柱上而擊之,則折為三;質(zhì)之石上而擊之,則碎為百。[2]174
2.反對。對句所述內(nèi)容或相反或相對,相輔相存。例如:
時賤而買,雖貴已賤矣;時貴而賣,雖賤已貴矣。[2]188
3.串對。語義相銜,前后相承,緊密結(jié)為一個整體的偶對。例如:
王曰:“鈞吾悔也,寧亡三城而悔,無危咸陽而悔也?!盵2]54
4.層遞對。語句依次貫串,語勢逐層遞增(或遞減)的聯(lián)語。例如:
共有其賦,足以富國,韓必德魏、愛魏、重魏、畏魏……[2]234
5.總分對。在表意上,前總論而后分述的駢語。例如:
臣聞:“王兵勝而不驕,伯主約而不忿?!眲俣或湥誓芊?;約而不忿,故能從鄰。[2]61
(四)字、聲巧對型
1.工對。巧合名詞分類范疇、以其同一小類而對的駢辭。例如:
“東”“北”同屬方位門;“?!薄昂印蓖瑢俚乩黹T。
2.寬對。駢對中之名詞只在詞性上大類相對而已。例如:
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斗雞走犬、六博蹹鞠者。[2]77
前者為工對(“竽”“瑟”與“筑”“琴”同屬器物門,同類而對);后者為寬對:器物門(“筑”“琴”)與鳥獸蟲魚門(“雞”“犬”)異類而對。
3.鄰對。偶語中相對之名詞分屬相鄰門類,屬對較工。例如:
“塵?!?地理門)與“霜露”(天文門)鄰類相對;“霜露”(天文門)與“漳河”(地理門)鄰類相對。
4.全平全仄對。上聯(lián)和下聯(lián)或為全平聲或為全仄聲,兩句平仄異對。例如:
(五)詞類巧對型
1.實名對。駢句全由名詞或名詞性詞組等實字(詞)組成。例如:
珠玉財寶、車甲珍器,盡收入燕。[2]304
2.虛名對。駢句由非名詞、非名詞性詞組等虛字(詞)組成。例如:
何求而不得?何為而不成?[2]228
3.互成對。以并列詞組兩兩對舉的駢語。例如:
先量其國之大小,而揆其兵之強弱……[2]293
4.對反對。在偶句之中間隔使用相對或相反的字(詞)的格式。例如:
是趙存而我亡也,趙安而我危也。[2]223
5.疊字對。同字重疊而對的偶格。例如:
夫報報之反,墨墨之化,唯大君能之。[2]138
(六)兼格巧對型
1.興起對。先詠他物以帶出本體的駢偶。例如:
語曰:“騏驥之衰也,駑馬先之;孟賁之倦也,女子勝之?!盵2]102
2.喻結(jié)對*喻:比喻;結(jié):結(jié)撰、締結(jié)。。取物為喻以敘說本體的駢對。例如:
幽莠之幼也似禾,驪牛之黃也似虎,白骨疑象,武夫類玉。[2]204
象:象牙;武夫:即珷玞,一種美石。
3.事類對。應(yīng)用典籍故實以表情達意的儷辭。例如:
堯舜之賢而死,禹湯之知而死,孟賁之勇而死,烏獲之力而死。[2]298
4.長偶對。由三個以上結(jié)構(gòu)相同的對句組合的排偶。例如:
秦之有燕而伐趙,有趙而伐燕;有梁而伐趙,有趙而伐梁;有楚而伐韓,有韓而伐楚。[2]160
5.回文對。利用詞句回環(huán),使其互對成文,反復(fù)敘說,增強感染力。例如:
趙強則楚附,楚強則趙附……[2]43
6.聯(lián)珠對。駢語中出句的尾字與對句的首字以同字相銜,首尾蟬聯(lián),上傳下接,使語氣貫通,形成有機聯(lián)系。例如:
一可以勝十,十可以勝百,百可以勝千,千可以勝萬,萬可以勝天下矣。[2]22
7.借代對。借用與本體有密切關(guān)聯(lián)度的人或事物取而代之,以突出本體的本質(zhì)特征,增強語言的形象性。例如:
頓子曰:“韓,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2]56
(七)結(jié)構(gòu)巧對型
1.錯位對。前一復(fù)句之尾句與后一復(fù)句之首句偶然組合,再與下一個同樣的組合錯位相對,構(gòu)成畸形的對偶,生發(fā)一種奇情異趣。例如:
圍梁數(shù)旬,則梁可拔;拔梁,則魏可舉;舉魏,則荊、趙之志絕。[2]22
2.錯綜對。句中成分被有意顛倒,正常語序被打亂,形成不同于常規(guī)語法的偶對格式。例如:
德博而地廣,國富而用民;將武而兵強。[2]165
3.隔句對。駢語同位間隔相對,匹配成雙。例如:
對曰:“天時不與,雖有清濟、濁河,何足以為固?民力窮弊,雖有長城、巨防,何足以為塞?”[2]288
4.當句對。偶中有對,對外有偶,形式上顯得更為工整,表現(xiàn)力也更加充實和豐富。例如:
士聞戰(zhàn)則輸私財而富軍市,輸飲食而待死士,令折轅而飲之,殺牛而觴士,則是路君之道也。[2]103
5.總排對。此為句子成分內(nèi)部的偶對。例如:
(1)主語對
當此之時,天下之大,萬民之眾,王侯之威,謀臣之權(quán),皆欲決于蘇秦之策。[2]20
(2)謂語對
君之為主,正亂、批患、折難、廣地、殖谷、富國、足家、強主,威蓋海內(nèi)……[2]50
(3)賓語對
故寡人以子之知慮為辯足以道人、危足以持難、忠可以寫意、信可以遠期。[2]171
(4)定語對
(葉陽君、涇陽君)之車馬衣服,無非大王之服御者。[2]199
(5)狀語對
以[大王之賢,士兵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2]18
(6)補語對
雖至于<門閭之下,廊廟之上>,猶之如是也。[2]247
(八)形式巧對型
1.包孕對。是為雙重對偶:即復(fù)句與復(fù)句相對,復(fù)句中之分句亦相對。例如:
今主君之尊,儀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之調(diào)也。[3]225
2.參差對。句子長短不齊,只有部分相對。例如:
今王若欲轉(zhuǎn)禍而為福,因敗而為功乎?[3]292
3.引言對。是為人物言談中之對偶。
“國孰與之治?”曰:“不如?!薄跋嗍肱c之賢?”曰:“不如。”“將孰與之武?”曰:“不如。”[2]66
4.扇面對。由內(nèi)而外逐層相對的特殊偶格。例如:
弊邑恐懼懾伏,繕甲厲兵,飾車騎,習馳射,力田積粟……[2]166
5.共生對。兩組駢對互相借句,兩相依存而共生“雙活”。例如:
臣聞堯無三夫之分,舜無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無百人之聚,以王諸侯。[2]163
此處“舜無咫尺之地”句或?qū)儆谇耙粏尉鋵驅(qū)儆诤笠桓艟鋵?,兩相照顧成全?/p>
6.衍生對。依托相鄰偶對而衍生的駢對。例如:
桓公之難,管仲逃于魯;陽虎之難,孔子逃于衛(wèi);張儀逃于楚;白珪逃于秦。[2]299
此處后一單句對從前一隔句對借句而成為長偶對。
《戰(zhàn)國策》之駢辭儷句,其品類之繁、藝術(shù)之精,于先秦歷史散文都是空前的。它的廣泛而出色的運用,使這部享有“文辭之最”[5]81(王覺《題戰(zhàn)國策》贊語)美譽的史書,在敘事,尤其在記言上增強了文章的魅力和語言的力量,收到了良好的修辭效果。
(一)詞鋒因而更為犀利
《蘇秦始將連橫》為《戰(zhàn)國策》中名篇,精詳記述了戰(zhàn)國策士的代表人物蘇秦連橫不成、轉(zhuǎn)而合縱的經(jīng)過。其中前半部分是寫蘇秦最初向秦惠王獻連橫之策,煽動秦王以戰(zhàn)爭手段吞并六國。當秦王以實力不強、準備不足予以拒絕時,蘇秦并不甘心,而且使用帶有刺激性的言辭進一步攛掇對方,最后竟至于進行斥責,企圖以激怒秦王來使其接受自己的計策:
……夫徙處而攻利,安坐而廣地,雖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賢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勢不能,故以戰(zhàn)續(xù)之。寬則兩軍相攻,迫則杖戟相撞,然后可建大功。是故兵勝于外,義強于內(nèi),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萬乘,詘敵國,制海內(nèi),子元元,臣諸侯,非兵不可。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惛于教,亂于治,述于言,惑于語,沉于辯,溺于辭。以此論之,王固不能行也![2]19
此間駢語由疏而密,由簡而繁,讓人感受到論者之語氣由緩而急、由弱而強。同時,三字長偶的運用,語勢節(jié)奏的加重加快,也使人無可閃躲地感受到蘇秦那犀利的詞鋒以及咄咄逼人的氣勢。
(二)詞色因而更為雍容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表現(xiàn)的是“以民為本”的主題,通篇以趙威后與齊使的問答來展開議論,被古人譽為“奇絕之文”[6]731(清代金圣嘆語)。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fā),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乃進而問之曰:“齊有處士曰鐘離子,無恙耶?是其為人也,有糧者亦食,無糧者亦食;有衣者亦衣,無衣者亦衣。是助王養(yǎng)其民也,何以至今不業(yè)也?葉陽子無恙乎?是其為人,哀鰥寡,恤孤獨,振困窮,補不足?!睂m之女嬰兒子無恙耶?……此二士弗業(yè),一女不朝,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何為至今不殺乎?”[2]98-99
趙威后首先以一組長偶、三個問句暗寓治國理政須“以民為本”的觀點;受到齊使者詰問后,又以一個反問隔句對論證觀點的毋庸置疑。接著,趙威后又就齊王對四個人物的處置方式提出了異議,同時基本以對句刻畫了他們的“為人”(唯“北宮嬰兒子”未配用,而是相應(yīng)在隨后的概述中駢儷其詞,使行文節(jié)奏產(chǎn)生變化),如此正反對比地申述了不“以民為本”則無從“王齊國、子萬民”的道理。文章亦駢亦散,一張一弛;駢散相諧,松緊自如,生動地再現(xiàn)了趙威后理氣充足、侃侃而談的詞吐,口吻生花、雍容不迫的詞色。
(三)詞氣因而更為充沛
趙武靈王(雍)是戰(zhàn)國中期趙國國君。有感于趙國的衰落,他決心在動蕩的時局中復(fù)興國家。為盡快扭轉(zhuǎn)軍事上的劣勢,造就一個雄踞列強的趙國,趙雍毅然決定推行“胡服騎射”(讓國人棄穿祖?zhèn)鞯膶捙鄞笮涠拇┖说亩萄b服飾,以像游牧部族那樣在戰(zhàn)場上輕便靈活;并學(xué)習騎馬射箭,以改變傳統(tǒng)的車戰(zhàn)之法),但其改革面臨著非常大的阻力與困難,其中朝臣意見不一就是最大的干擾之一,而爭取長輩趙成(叔父)的支持,無疑是趙武靈王的一個極重要的策略。其實,趙成當初并不贊同改革。他表態(tài)說:“臣聞之:‘中國者,聰明睿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圣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藝之所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義行也?!裢踽尨耍u遠方之服,變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畔學(xué)者,離中國,臣愿大王圖之!”[2]168趙成的辯說分兩層,大致是由兩組排比攜對偶及一組單句對組成。兩組排比借助提示語“之”字,同聲相應(yīng),前后粘連,一氣貫注,蟬聯(lián)而下,猶順水推舟,氣勢充沛,磅礴暢達。
(四)詞彩因而更為富艷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是立足于提高軍隊戰(zhàn)斗力的民俗改革,而這卻受到了來自拘守祖宗舊俗的保守勢力的反對。在反駁趙造的異議時:
王曰: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襲,何禮之循?宓戲、神農(nóng),教而不誅;黃帝、堯、舜,誅而不怒。及至三王,觀時而制法,因事而制禮;法度制令,各順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禮世不必一其道,便國不必法古。圣人之興也,不相襲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禮而滅。然則反古未可非,(而)循禮未足多也!且服奇而志淫,是鄒、魯無奇行也;俗辟而民易,是吳、越無俊民也。是以圣人利身之謂服,便事之謂教,進退之謂節(jié),衣服之制,所以齊常民,非所以論賢者也。[2]170
“據(jù)事以類義,援古而證今”(《文心雕龍·事類》)。為了增強辯說的分量和辯駁的力道,趙武靈王使用了大量隸事對駢儷其語、絢爛其詞、含蓄其義,“一則意婉而盡,二則藻麗而富,三則氣暢而凝”[7]144(劉永濟語),借助古人古事與駢辭麗句,委婉地表達了論者的意旨,優(yōu)美地展現(xiàn)了語言的魅力,極大地開闊了讀者的審美視野。
(五)詞情因而更為濃郁
面對強秦的威脅,有人勸“鄭王”(即韓王)效法當年韓國朝魏以弊魏之故事,以期“尊秦以定韓”。其辭曰:
“昭釐侯,一世之明君也;申不害,一世之賢士也;韓與魏,敵侔之國也。申不害與昭釐侯執(zhí)珪而見梁君,非好卑而惡尊也,非慮過而議失也。申不害之計事,曰:‘我執(zhí)珪于魏,魏君必得志于韓,必外靡于天下矣,是魏弊矣。諸侯惡魏,必事韓,是我免于一人之下,而信于萬人之上也(‘而’借為代詞‘爾’,以對“我”)。夫弱魏之兵,而重韓之權(quán),莫如朝魏?!厌嵑盥?其)而行之,明君也;申不害慮事而言之,忠臣也。今之韓,弱于始之韓;(而)今之秦,強于始之秦。今秦有梁君之心矣……”[2]273~274
說辭中有六對儷辭,起到了凝聚文義、典雅其詞、協(xié)調(diào)節(jié)奏的作用。尤其是其中三組駢語粘對以嘆詞“也”字,其成對而重復(fù)的出現(xiàn),提示并強調(diào)了游說主旨,渲染了肯定和感嘆的語氣,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和說服力,使詞情更為濃郁感人。
(六)詞致因而更為典雅
一秦客卿游說于穰侯(即秦相魏冉),聲稱“攻齊之于陶(魏冉封地)也,存亡之機也”,并進一步謀劃道:
君欲成之,何不使人謂燕相國曰:“……今攻齊,此君之大時也已!因天下之力,伐仇國之齊,報惠王之恥,成昭王之功,除萬世之害,此燕之長利,而君之大名也?!稌吩疲簶涞履缱?,除害莫如盡。吳不亡越,越故亡吳;齊不亡燕,燕故亡齊。齊亡于燕,吳亡于越,此除疾不盡也”……[2]38-39
說客向穰侯獻計,意欲借刀殺人,讓魏冉坐收漁人之利。其授意的說詞:誘人以利害之際,勸人以存亡之虞;或以長偶助之以氣勢,或以單對輔之以思辯;論述精警周詳,音節(jié)和諧流暢;既具造型齊整的裝飾美又兼簡潔婉麗的修辭美,使行文中萃集的這一偶對群于全篇皆散于此獨駢中,詞致顯得尤為典雅。
(七)詞令因而更為形象
善于引類譬喻,以增強語言的形象性,是為《戰(zhàn)國策》說辭的一大特色。在《莊辛謂楚襄王》中,莊辛的說辭就成功運用了一系列生動形象的比喻,自小及大,從物到人,由遠而近,漸次揭示主題,鋒芒最終直刺向諷諫對象楚襄王身上。尤其是文中塑造了蜻蛉、黃雀、黃鵠等一系列生動的形象,論者娓娓而談,層層翻進,展示了一幕幕“居安忘危、逸樂喪生”而令人嘆惋的悲劇。例如:
這里對黃鵠進行了細致的描繪,其中以兩個異字單句對寫其游棲自得、攝食自如的悠然模樣,讓人歡心;繼之寫獵人的企圖,其中以一個同字單句對寫其捕殺用具,使人揪心;接著寫黃鵠的被害,以一個三字長偶對寫其斃命慘狀,令人痛心;最后表達對黃鵠的傷悼,以一個同字反對寫其安生慘死,叫人寒心。幾組短節(jié)奏偶語散置文中,使行文更為形象貼切,生動流暢,微婉盡意,音聲鏗鏘,富有詩的韻味以及鮮明的節(jié)奏感。
《戰(zhàn)國策》以其卓越的文學(xué)成就,成為先秦歷史散文發(fā)展的巔峰。其文風辯麗橫肆,其詞彩雄雋華贍,歷來受人推崇。而其富艷華彩,形象生動,“鋪張揚厲,氣勢充沛,還與行文的夸張鋪陳,大量運用對偶排比有關(guān)”[3]85,顯而易見,作為作者酌奇玩華、鋪采摛文的重要修辭手法,駢詞儷句對《戰(zhàn)國策》總體語言風格的形成產(chǎn)生了不容低估的影響。同時,《戰(zhàn)國策》對偶廣泛而成功的運用,無疑對漢賦駢化體制的生成,對史傳文學(xué)駢偶傳統(tǒng)的形成,對中華民族尚偶心理的養(yǎng)成等都有著積極而深刻的影響。但迄今為止,尚未出現(xiàn)對其全書駢語藝術(shù)所進行的專項研究,不禁讓人有遺珠之嘆。為此,通過全面而具體的實證研究,更深入地推進對《戰(zhàn)國策》駢偶藝術(shù)的探索,這對于人們切實地感悟其精粹的語言藝術(shù),透徹地考量其對駢偶藝術(shù)發(fā)展所做的貢獻,無疑將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啟示意義。
[1] 十三所高校.中國文學(xué)史(上冊)[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
[2] 李維琦.國語 戰(zhàn)國策[M].長沙:岳麓書社,1995.
[3] 袁行霈.中國文學(xué)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何凌風.《左傳》對偶藝術(shù)之實證研究[J].長春工程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5,(4):34-37.
[5] 郭預(yù)衡.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6] 王洪.先秦散文精華分卷[M].北京:朝華出版社,1991.
[7] 冷成金.中國文學(xué)的歷史與審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賀晴】
AnEmpiricalStudyofArtofParallelismsinStrategiesoftheWarringStates
HE Ling-fe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Journalism, Yichun University, Yichun 336000, China)
StrategiesoftheWarringStates, the collection of strategies and remarks made by touring scholar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first compiled by Liu Xiang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later revised and expanded by Zeng Gong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is a great book belonging to historical and biographical prose writings, (whose authors have a strong tendency in using antithetical parallelisms), which has a favorable influence on lat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hythmical prose writings (Pianwen). However, peopl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art of parallelisms in Strategi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By making use of such methods as statistical analysis, comparative study, illustration and evaluation, the paper tries to make clear the unique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antithetical parallelisms, a very important rhetorical device successfully used inStrategiesoftheWarringStateswith a view to objectively showing its great achievements and important posi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hythmical prose writings (Pianwen), to offer a practical help for the study of antithetical parallelisms in this great book, and to effectively appreciate its language styles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StrategiesoftheWarringStates; art of parallelisms; linguistic styles; rhetorical beauty
I206
A
1009-5128(2017)19-0058-07
2017-06-09
何凌風(1960—),男,江西會昌人,宜春學(xué)院文學(xué)與新聞傳播學(xué)院教授,主要從事史傳文學(xué)修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