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翔,黃建新,陳婧文
(福建農林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福州 350002)
【法律與社會問題研究】
家庭收入、社會階層與公共教育滿意度
——基于CGSS2013數(shù)據(jù)的實證分析
李 翔,黃建新,陳婧文
(福建農林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福州 350002)
通過CGSS2013調查數(shù)據(jù),實證分析了家庭收入、社會階層和公共教育滿意度的關系。結果顯示,從絕對數(shù)值來看,越高的家庭收入會帶來更低的公共教育滿意度,但是從比較收入上看,越是高于當?shù)仄骄杖胨降募彝步逃凉M意度也越高。同時,被調查者當前的階層認同對公共教育滿意度的影響不明顯,但對自己10年前與10年后的階層認知對公共教育滿意度產生了顯著的正向影響。從公共教育各個階段來看,家庭收入都是影響滿意度的重要因素,影響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滿意度的因素會比其他階段少。
家庭收入;公共教育;滿意度;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早在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如今,我國的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已經超過4%,達到國際標準。作為教育事業(yè)的一部分,公共教育受到了政府部門和公眾的普遍關注。而研究公共教育的受益者——社會群體對公共教育的滿意度則具有重要意義。
學術界對滿意度的相關研究最早來源于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學領域,20世紀90年代后公共服務領域也有了對滿意度的探索。從公共教育滿意度的過往研究中,可以看到有的學者從公眾角度分析,得出家長對義務教育滿意度不是太高的結論。[1]有的學者則通過分析認為上海市家長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總體滿意度水平不斷提高。[2]但是也有學者從分層模型視角出發(fā),認為公共教育滿意度在城市層面的變量不能得到很好的解釋,但是個人層面的變量如性別、職業(yè)、學歷等對公共教育滿意度有較強的正向或負向影響。[3]公共教育滿意度作為評估研究的新取向,研究視角已呈現(xiàn)多學科特征。[4]例如胡平和秦惠民從社會學視角討論了戶籍、教育水平及社會職業(yè)層級與義務教育滿意度的關系。[5]而在管理學視角下,研究者則提倡將西方國家的新公共管理理念引入到當前的公共教育滿意度測評當中,以實現(xiàn)“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目的。[6]
現(xiàn)有的文獻雖然較少直接提及家庭收入和公共教育滿意度的關系,但已有研究表明收入與滿意度之間存在相關關系。在收入水平、收入比較與員工薪酬滿意度的研究方面,有研究從社會比較理論的視角加以分析,認為員工的實際收入雖然對工資滿意度無顯著影響,但通過收入的比較卻對薪酬滿意度有正向影響。[7]姚偉峰從分析收入與居民滿意度方面也得到了類似的結論。他認為,單純依靠增加居民收入并不一定會有更高的滿意度,人們只有在與自己過去的收入或他人收入相比較時才會獲得更大的滿足。[8]還有一些學者從社會階層與人居環(huán)境滿意度的關系進行研究,從而得出高收入階層相比低收入階層對居住滿意度更高的結論。[9]
雖然現(xiàn)有文獻對滿意度的研究比較成熟,但是仍有一些不足之處。第一,對公共領域的滿意度研究大多只到公共服務這一層面,對于更深層次的公共教育滿意度研究較少,且目前成果多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小城市的相關研究幾乎沒有;第二,在收入與滿意度的關系上,以往研究側重于個人收入對滿意度的影響,但筆者認為,家庭作為親屬之間(尤其是夫妻之間)所構成的社會生活單位,家庭收入相對于個人收入對滿意度更有解釋力;第三,在社會階層的分類上,目前大多采用職業(yè)分類(如工人、農民等)或群體比較(如高薪階層、普通白領等)作為評價依據(jù),這樣對階層的認識難免與特定職業(yè)相混淆,在研究階層與滿意度關系時數(shù)據(jù)的說理性就被削弱了。
因此,相對于以往學者對公共服務滿意度的研究,本文試圖更深入一步,研究公共教育的滿意度,同時以家庭收入和社會階層作為影響因素而加以考慮。具體來說,用家庭收入來取代以往個人收入作為影響因素,用明確的定距變量來表示社會階層而不是以往的分類變量加以分析,從而使數(shù)據(jù)的分析更加有說服力。本文的后續(xù)部分將先構建待估計的模型,然后通過對CGSS2013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來檢驗這一模型,最后,得出結論并提出建議。
(一)數(shù)據(jù)來源
本研究選取中國綜合社會調查2013年度(CGSS2013)數(shù)據(jù),該年度數(shù)據(jù)共有11438個樣本。經過篩選,在剔除關鍵變量缺失以及無效回答的樣本后,共得到有效樣本4838個。從樣本性別來看,男性占51.36%,女性占48.64%;年齡分布在17歲到95歲之間;從教育程度上看,未受過正規(guī)教育(包括沒有受過任何教育和僅受過私塾教育)的占12.94%,接受過義務教育(包括小學和初中文化)的占51.74%,高中或中專學歷(包括技校)的占19.28%,大?;蛞陨蠈W歷的占16.04%;樣本中的農業(yè)戶口(包括農業(yè)戶口轉居民戶口)占比59.69%,非農業(yè)戶口(包括非農業(yè)戶口轉居民戶口)占比40.31%。
(二)變量與模型
在公共教育滿意度的測量指標上,我們參照CGSS2013的調查問卷(A卷)將其分為4個維度:學前教育滿意度、九年義務教育滿意度、高中階段教育滿意度、職業(yè)教育滿意度。
學前教育作為我國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身心健康及今后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取得較大進步,數(shù)據(jù)顯示,2010年我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已達到56.6%。[10]但是,學前教育在我國各級教育中依然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而高昂的學前教育費用無疑也給家長帶來負擔。魏聰和王海英通過分析中國教育經費統(tǒng)計年鑒數(shù)據(jù)和調研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公眾希望政府能夠合理分擔學前教育成本且分擔比例應當在一半以上;同時,家長也希望幼兒園也能分擔一部分教育成本。[11]
義務教育指的是憲法所規(guī)定的適齡兒童或青少年都必須接受的國民教育。當前,我國法律所規(guī)定的九年義務教育包括小學和初中階段的教育。趙丹基于西北五縣的實證調查表明,公眾對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水平的總體滿意度和合格率較高,但是農村貧困學生和留守兒童家長的滿意度較低。[12]戚曉明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加以研究,結果表明家長對農村義務教育的評價總體上不是很滿意,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13]陳藝和劉洋洋基于成都市的調查數(shù)據(jù),卻得出了與前者相反的結論。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總體上看,公眾對義務教育均衡的滿意度較高,僅有鄉(xiāng)鎮(zhèn)學校家長的滿意度偏低。[14]由此可見,基于不同的視角及不同的地域,研究結果可能會有所差別。
高中階段教育主要包括普通高中教育和職業(yè)高中教育?,F(xiàn)有的研究更側重于公眾對高中課程設置的滿意度而較少提及他們對高中教育的總體滿意度。吳剛平和王俊基于全國16省12000多個個案的研究表明,高中生群體相對于社會人士和教育工作者在高中課程實施的基本條件及實施過程中的影響因素上往往表現(xiàn)出更大的不滿意。[15]但鑒于這一研究成果發(fā)表時間較早,在當今社會是否適用還留有疑問。
職業(yè)教育側重于對受教育者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目前學者也更重視學生對職業(yè)教育的評價。歐陽河的研究表明學生的總體滿意度為76.2分,與2007年英國147所本科大學滿意度調查的81分相差甚遠。[16]劉崢和史歌對陜西高職院校畢業(yè)生的調查表明學生對高職院校服務質量總體滿意度超過中值,但在個別層面上還有提高空間。[17]但是,職業(yè)教育對就業(yè)的正向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劉萬霞以農民工群體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2010年全國農民工調查發(fā)現(xiàn),是否接受中等職業(yè)教育和技術培訓情況,對農民工就業(yè)單位性質和職業(yè)類型有重要影響,同時,技術培訓對提高農民工工作滿意度有顯著的作用。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職業(yè)教育存在的必要性。[18]
考慮到CGSS2013調查問卷是從總體層面上詢問被調查者對于公共教育各階段的滿意度,本文將其轉化為虛擬變量,其中,原問卷中回答“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的賦值為1,其余為0,如表1所示。
表1 公共教育滿意度的描述性統(tǒng)計
因此,本文將公共教育滿意度的取值定義為將上述各階段滿意度相加后除以4所得到的平均數(shù),即有0、0.25、0.5、0.75、1這5種取值,其中0表示被調查者對公共教育各階段都不滿意,1表示被調查者對公共教育各階段都滿意。得數(shù)越接近1,則被調查者對公共教育滿意度越高。
此外,本文將家庭收入和社會階層作為自變量,問卷詢問了被調查者14歲時所在家庭社會階層,由于有24歲的被調查者,該題與問卷中的另一題所詢問的“調查者10年前所在社會階層”相類似,故不再將該題納入測量指標。具體的自變量定義和描述性統(tǒng)計如表2所示。
表2 自變量說明與描述性統(tǒng)計
本文還選取了被調查者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及戶籍作為控制變量,探討公共教育滿意度是否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其描述性統(tǒng)計如表3所示。
基于以上提出的各類變量,我們提出待估計的計量模型,表達式為:
Satisfaction=βX+μ
其中:Satisfaction表示被調查者對公共教育的滿意度,X表示影響滿意度的各自變量,μ表示隨機誤差項。
表3 控制變量說明與描述性統(tǒng)計
(一)公共教育滿意度的影響因素結果分析
本文運用Stata 12.0 分析軟件對公共教育滿意度的影響因素模型進行估計,在分析過程采用逐步加入變量的方法,在模型1中,公共教育滿意度作為因變量,“家庭收入”對應的3個變量作為自變量;與模型1相比,模型2的自變量中新增了“社會階層”對應的3個變量;模型3在模型2的基礎上額外加入了4個控制變量進行分析,所有模型都已經消除可能出現(xiàn)的異方差問題。經計算,Ramsey Reset檢驗的F值為0.41,說明回歸模型不存在誤差。根據(jù)表4的估計結果,分析如下。
表4 公共教育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回歸模型
注:*、**、***分別表示10%、5%、1%的顯著性水平,下同。
1.家庭收入的影響
從回歸結果可以看出,被調查者的年家庭收入越高,則他們對公共教育的滿意度越低。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指出,人類的需求就像階梯一樣,最低層次為生理需求,最高層次為自我實現(xiàn)需求。對于高收入家庭而言,吃飽穿暖的愿望早已實現(xiàn),他們更加關注精神層面的需要如何更好地被滿足,公共教育就是一個例子。相對于低收入家庭,他們的收入可以保證其個人或其他家庭成員有更大的選擇面,因此對公共教育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同等條件下,低收入家庭或許會因為獲得公共教育的機會而表示滿意,而高收入家庭則可能會因為教育單位硬件設施不完善等原因而不滿。
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被調查者滿意度的高低還可能因家庭收入的比較而不同。雖然從絕對收入上看,高收入家庭的滿意度不如低收入家庭,但是當問卷中問到“家庭經濟在所在地水平”以及“家庭擁有的房產數(shù)”時,家庭經濟狀況越是高過當?shù)仄骄剑约凹依飺碛懈喾慨a數(shù)的被調查者對公共教育滿意度就越高。筆者認為,這些家庭收入相對比較高的群體正是由于在與其他低收入家庭群體的比較中發(fā)現(xiàn)自身或其家庭成員的需求能夠更好地被滿足,這種由于其經濟地位帶來的“滿足感”也影響了他們對公共教育的滿意度。低家庭收入群體也可能因為對高收入群體在公共教育等方面因其經濟地位能夠獲得更多資源而流露出妒忌或失望等情緒,這使得他們在被調查時更傾向于對公共教育滿意度表達不滿。所以,雖然在絕對收入上看,家庭收入越高,他們對公共教育滿意度越低,但是從相對收入加以比較,這些群體又會對公共教育滿意度更加滿意,這一發(fā)現(xiàn)也與前人所研究的比較收入會正向影響滿意度相類似。
2.社會階層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盡管人們當前所處的不同社會階層對公共教育滿意度的影響無法獲得證實,但是被調查者認為自己所處的10年前和10年后的不同階層卻顯著影響著他們對公共教育的滿意度。筆者認為,相對于當前的社會階層,被調查者對自己10年前和10年后社會階層的認識更多地反映他們的生活態(tài)度,因為被調查者對當前階層的認識可以以收入、職業(yè)、情感狀態(tài)等實際為依據(jù),而對過去階層和未來階層的認識則需要一定的想象?;蛟S被調查者10年前相對處于社會底層,但是由于他(她)在回想這段經歷時感到有意義,抑或對10年后的未來充滿信心,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對自己階層的認識會比同類的其他人偏高,對社會生活在內各方面的不順利也會表現(xiàn)出更大的寬容,因此對公共教育的滿意度也會更高。
3.年齡的影響
年齡對公共教育滿意度產生了顯著的正向影響,這說明高齡人群對公共教育的滿意度要比低齡人群來得高。一般而言,年齡的增長意味著社會閱歷的增加、心理的成熟以及更好的社會適應力,即“年齡成熟效應”。這樣,他們更會調節(jié)好自己的情緒,把行為和觀念的沖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19]這樣,當公共教育在某些方面和他們的預期有差距時,他們更會說服自己接受這一現(xiàn)實,而不是一味抱怨。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政府的公共支出也增加,公共教育建設在各方面的水平相比之前也有了很大提高。這些變化是高年齡人群所親身經歷的,他們更會對這些成就充滿感激之情,所以在問卷中就表現(xiàn)出更高的公共教育滿意度。反觀低年齡段人群,這一群體更容易因為某些不公平的社會現(xiàn)實而產生不滿的情緒,所以如果公共教育的某些方面不合他們的期望,他們就更傾向于給出偏低的得分。現(xiàn)有的研究也表明了老年人群體更容易依照年齡成熟效應下的模式指導自己的行為,從容應對壓力。[20]
4.戶籍的影響
從模型估計結果可以看出,不同戶籍的人群對公共教育滿意度有明顯的不同。持農業(yè)戶口的被調查者相比非農業(yè)戶口的受訪者表現(xiàn)出更高的公共教育滿意度。雖然在當今社會,戶籍對教育的阻礙作用在逐漸減小,但不可否認的是,因為不同的戶籍,非農業(yè)戶口人群在入學、升學等各方面都占有比農業(yè)戶口群體更多的公共教育資源,因此,這些非農人群會對公共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希望能提高自身今后的就業(yè)質量乃至獲得更好生活品質的機會。反觀農業(yè)戶口人群,教育資源的欠缺或許會使受教育者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教育機會,他們也不太可能像非農業(yè)人群那樣對教育的品質有更高的期待。另一種可能的情況是,這些農業(yè)戶口群體早已遷往城市,只是受到落戶的種種限制而被要求在升學考試時返回原籍地,但是他們會因為自身(或其子女)接受了比原本在老家質量要好的教育而對公共教育的滿意度更高。
(二)公共教育各階段滿意度的影響因素結果分析
為了研究公共教育每個階段滿意度的影響因素,本文將學前教育滿意度、九年義務教育滿意度、高中教育滿意度、職業(yè)教育滿意度作為獨立的因變量,分別放入模型中進行回歸分析。其中,模型4、模型5、模型6中的自變量或控制變量與模型1、模型2、模型3完全相同,因變量則替換為學前教育滿意度;同理,模型7、模型8、模型9和模型10、模型11、模型12以及模型13、模型14、模型15除了因變量分別為九年義務教育滿意度、高中教育滿意度和職業(yè)教育滿意度外,自變量和控制變量也和模型1、模型2、模型3分別對應,最后分析結果如下:
表5 學前教育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回歸模型
表6 九年義務教育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回歸模型
1.學前教育滿意度的影響因素
如表5所示,除了原有的收入、階層和戶籍的影響,性別和教育程度成了新的影響因素,這主要表現(xiàn)在男性比女性對學前教育的滿意度更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相對于未接受過正規(guī)教育的人也表現(xiàn)了更低的滿意度。同時,不同年齡人群在學前教育滿意度上的差異變得不顯著。筆者認為,這一結果可能說明男性和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受訪者對學前教育抱有更大期望。而年齡在該階段滿意度中變得不顯著的原因,則可能是絕大部分的高齡群體在年幼時因為家庭經濟困難等原因而未能接受學前教育,這就使得他們對學前教育不甚了解,也難以對其滿意度給出適當?shù)脑u價。
2.九年義務教育滿意度的影響因素
表6的結果說明,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家庭收入依然是影響其滿意度高低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在絕對收入上表現(xiàn)為家庭收入與九年義務教育滿意度負相關,在相對收入上則呈現(xiàn)正相關關系。此外,僅有小學或初中文化人群比未接受過正規(guī)教育的人群對九年義務教育滿意度的滿意度更高,而不同的社會階層、不同年齡或不同戶籍在九年義務教育滿意度上的差異并不明顯。筆者認為,出現(xiàn)這一結果的原因在于,雖然在不同地區(qū)、城鄉(xiāng)之間義務教育的質量仍舊有所差別,但是目前我國所普及的九年義務教育基本能夠保證每位適齡兒童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教育資源。另一方面,高收入家庭勢必對義務教育質量有更高的要求,但在這一階段,提供高質量義務教育的私立學校甚少,他們難以通過更多的教育花費使其家庭成員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他們對義務教育的滿意度反而更低了。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程度為小學或初中的人群對九年義務教育滿意度產生了顯著的正向影響。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在于,對于只接受過義務教育的受訪者而言,這段教育經歷對他們而言可能是終生難忘的,相對于那些沒接受過正規(guī)教育的人群,他們也更加明白義務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他們對九年義務教育這一階段的滿意度更高。
表7 高中教育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回歸模型
3.高中階段教育和職業(yè)教育滿意度的影響因素
從表7和表8中可以看出,這兩個回歸模型的影響變量與公共教育滿意度回歸模型的影響變量相差無幾,少有的區(qū)別在于不同模型之間顯著性水平的不同,以及家庭房產數(shù)的多少對職業(yè)教育滿意度無顯著影響。通過對數(shù)據(jù)的重新解讀,我們發(fā)現(xiàn),雖然家庭房產數(shù)的多少可以視為家庭收入的一個指標,但是家庭里有一處房產的受訪者占比81.11%,而有一處或兩處房產的受訪者占比92.54%。這一指標不顯著,主要反映出房產數(shù)為一處或兩處的受訪者對職業(yè)教育的滿意度差異較大。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有些受訪者對職業(yè)教育的定義、作用等方面還存有偏見,盡管有的受訪者把職業(yè)教育視為人生的另一選擇,但另一部分受訪者卻把職業(yè)教育看作是上不了普通高中或大學的權宜之計,而有這一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數(shù),甚至在部分教育決策人員的潛意識中,都把職業(yè)教育看成是普通教育的次等教育,是普通教育的補充。[21]這就使得職業(yè)教育哪怕辦得再好,由于一些受訪者不能正確認識其作用而都給出較低的滿意度評價,從而在總體上看比較集中的數(shù)據(jù)指標(如家庭房產數(shù))變得不顯著。
表8 職業(yè)教育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回歸模型
總體來說,家庭收入不同,對公共教育各個階段的滿意度也不同。但是社會階層、性別、年齡等其他變量則可能在某些階段上表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滿意度差異,而在其他階段又表現(xiàn)得無異。
本文考察了家庭收入和社會階層對公共教育滿意度的影響。研究表明,不同家庭收入、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群對公共教育的滿意度也不同。
家庭收入數(shù)值越大,則被調查者對公共教育的滿意度越低;但是,如果將家庭收入按所在地水平加以比較,則越是高于當?shù)仄骄疁实娜巳壕蜁饶切┑陀谄骄降娜擞懈叩墓步逃凉M意度。也就是說,家庭絕對收入負向影響公共教育滿意度,但家庭相對收入則對公共教育滿意度產生了正向的影響。
被調查者當前所處的社會階層與公共教育滿意度的關系并不顯著,但是他們所認為的自身10年前與10年后的社會階層卻顯著影響了其對公共教育的滿意度。他們對10年前和10年后自身社會階層的評價越高,那么他們對公共教育的滿意度也越高。
本文的研究結論對于如何提高公共教育滿意度具有重要的政策啟示。第一,既然高收入群體對公共教育滿意度低的因素可能是他們對公共教育的要求更高,那么作為政府部門,就應當努力提供更高質量的公共教育以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第二,針對比較收入的差距導致相對低收入人群對公共教育滿意度不高的現(xiàn)狀,有必要提高他們的收入,縮小貧富差距,保障其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促進教育平等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平等的內涵之一;第三,應當創(chuàng)造條件,努力提高百姓對未來社會地位的預期,從而提高他們對公共教育的滿意度;第四,發(fā)展公共教育,可以適當向九年義務教育之外的其他階段傾斜,以改變當前公共教育其他階段滿意度受到比九年義務教育滿意度更多影響因素的現(xiàn)實情況。
[1] 胡平,秦惠民.政府在義務教育服務中的績效分析——基于北京市義務教育滿意度的調查[J].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11,(4):90-100.
[2] 李偉濤,郅庭瑾.基礎教育公共服務的家長滿意度分析與建議——以上海市為例的實證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4,(7):43-50.
[3] 紀江明,葛羽屏.分層模型視角下中心城市基礎教育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基于“2012新加坡連氏中國城市公共服務質量調查”的實證分析[J].教師教育研究,2015,(2):1-7.
[4] 李偉濤.基礎教育公共服務滿意度研究述評[J].上海教育科研,2014,(1):11-15.
[5] 胡平,秦惠民.戶籍、教育水平及社會職業(yè)等級對家長義務教育滿意度的影響研究——以北京市為例[J].軟科學,2011,(10):32-36.
[6] 彭國甫,劉靜.政府教育管理公眾滿意度測評研究的理論基礎與現(xiàn)實需求[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1):51-55.
[7] 賀偉,龍立榮.實際收入水平、收入內部比較與員工薪酬滿意度的關系——傳統(tǒng)性和部門規(guī)模的調節(jié)作用[J].管理世界,2011,(4):98-110.
[8] 姚偉峰.收入對居民滿意度的影響實證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3,(8):57-61.
[9] 叢艷國,夏斌.廣州市人居環(huán)境滿意度的階層分異研究[J].城市規(guī)劃,2013,(1):40-44.
[10] 劉占蘭,高丙成.中國學前教育綜合發(fā)展水平研究[J].教育研究,2013,(4):30-37.
[11] 魏聰,王海英.我國學前教育成本分擔現(xiàn)狀與社會期望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5,(10):67-83.
[12] 趙丹.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公眾滿意度評價及問題透視——基于西北五縣的實證調查[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4): 147-154.
[13] 戚曉明.基于因子分析的農村義務教育家長滿意度研究——以江蘇省為例[J].江蘇社會科學,2015,(5): 248-254.
[14] 陳藝,劉洋洋.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公眾滿意度評價及問題透視——基于統(tǒng)籌城鄉(xiāng)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qū)成都市的實證調查[J].農村經濟, 2015,(8): 120-125.
[15] 吳剛平,王俊.普通高中課程的公眾滿意度調研報告[J].教育發(fā)展研究, 2003,(12):48-53.
[16] 歐陽河.學生評價高等職業(yè)教育服務質量實證研究——以湖南高專2008屆畢業(yè)生滿意度調查為例[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 2009,(9):52-57.
[17] 劉崢,史歌.高等職業(yè)素質教育學生滿意度分析——基于陜西高職院校畢業(yè)生的問卷調查[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2): 124-128.
[18] 劉萬霞.職業(yè)教育對農民工就業(yè)的影響——基于對全國農民工調查的實證分析[J].管理世界,2013,(5): 64-75.
[19] 駱為祥,李建新.老年人生活滿意度年齡差異研究[J].人口研究,2011,(6):51-61.
[20]Carolyn M.Aldwin, Karen J.Sutton, Gina Chiara, Avron Spiro III.Age Differences in Stress, Coping, and Appraisal: Findings From the Normative Aging Study[J].Journal of Gerontology,1996,51(4):179-188.
[21] 楊金土.職業(yè)教育興衰與新舊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職業(yè)教育回顧[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4,(2):1-4.
【責任編輯賀晴】
TheEmpiricalAnalysisofFamilyIncome,SocialLevelandSatisfactionDegreeofPublicEducationBasedontheDataofCGSS2013
LI Xiang, HUANG Jian-xin, CHEN Jing-we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China)
We use the empirical metho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income, social level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ublic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CGSS2013.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re family income leads to lower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ublic education, while the family that are above local income level have higher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ublic education from the view of compared income. Meanwhile, current cognition of social level of the respondents has inconspicuous influence on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ublic education, but their cognition 10 years ago or later has obvious positive influence on it. The family incom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can influence satisfaction degree in every stage of public education, and the factor which influences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less than the other stages.
family income; public education; satisfaction degree; influence
F014.4
A
1009-5128(2017)19-0049-09
2017-04-19
福建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 福建省農村居民內部收入差異與促進農民增收政策研究(FJ2015B054)
李翔(1993—),男,福建長樂人,福建農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公共政策研究;黃建新(1968—),男,江西石城人,福建農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農村社會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