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馳
“第二性”視角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以李昂《殺夫》為例
張 馳
西蒙·德·波伏娃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理論先驅(qū)?!兜诙浴分兴岢觯阂粋€人之為女人,與其說是“天生”的,不如說是“形成的”,是傳統(tǒng)的習俗和男權社會造就了女人。在經(jīng)濟不獨立的前提下,女性被迫按照男性的價值取向生存淪為“第二性”。臺灣女作家李昂的代表作品之一《殺夫》揭示了封建男權社會下“生為女人不是人”的女性悲劇命運。不論是“吃不飽”的林市阿母,飽受三重——經(jīng)濟、性、精神壓迫的林市,還是深受封建思想荼毒而人性扭曲的阿罔官,抑或是相對自由但同樣走不出厄運的妓女金花都共同反映了婦女悲慘的生存狀況。作品的批判矛頭直指男性沙文中心主義。
李昂 《殺夫》 第二性 女性形象 男性沙文中心主義
《婦人殺夫》是《殺夫》的原名,這是作者“十分喜歡”的命名。①《殺夫》直觀地展現(xiàn)兩性之間原始意義上的“壓迫—反壓迫”、“革命—反革命”的對立關系。小說直觀原始地展示了經(jīng)濟不對等狀況下性別不平等狀況的非人性、以一極端個案揭示父權制規(guī)約下兩性的性別權力關系結(jié)構(gòu):男性主宰,女性從屬。從這一點看,《殺夫》具有不可言喻的寓言性。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誕生于20世紀6、70年代的歐美,至今仍在深入發(fā)展之中,是80年代以來最為流行的文學批評方法之一。關注性別在文學創(chuàng)作、批評之中的重要意義,以女性經(jīng)驗為視角,審視文化和文學現(xiàn)象,向傳統(tǒng)的男性中心文化以及建基于此的文學史和美學概念發(fā)起顛覆性的沖擊。西蒙·德·波伏娃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理論先驅(qū)。在其1949發(fā)表的《第二性》中她提出:一個人之為女人,與其說是“天生”的,不如說是“形成的”,是傳統(tǒng)的習俗和男權社會造就了女人。在經(jīng)濟不獨立的前提下,女性被迫按照男性的價值取向生存淪為“第二性”。李昂最具爭議的作品《殺夫》旨在體現(xiàn)這一現(xiàn)狀。本文試圖通過對文中的四個女性進行形象分析來解讀李昂所欲揭示的社會問題及其女權傾向。
女主人公林市作為“殺夫”主角,重蹈母親的悲劇命運,“林市的一生成為父權制巨型語碼下一代又一代婦女非人境遇的悲劇性寫照?!彼裏o經(jīng)濟自主權、遭到丈夫非人的性虐就連精神上也飽受折磨,三重壓迫下她最終做出殺夫“壯舉”。她對母親的最后一個記憶是“被捆綁在祠堂異人合抱的大柱子上……隔天早上醒來,林市就不曾見到阿母”。自此,她被叔叔收留了。她具有利用價值而不是叔叔本性慈悲。她“里里外外做盡各種苦差事”也依然吃不飽,叔叔為自身利益——能換取長期免費豬肉,把她嫁給孑然一身的屠夫陳江水。這揭示了出身為女人,無法在封建家長制下獲得自主的婚嫁權利,在男權掌控的經(jīng)濟大權下女性被物化進行交易買賣。丈夫以她取樂,賞給她吃食再以嫖客身份的心態(tài)朝她臉上扔了幾個開苞銅錢來秀出他的優(yōu)越感、以滿足他經(jīng)濟操控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不能讓丈夫舒心時便不給飯吃,她為吃上一口飯來維持生命,找工外出哀求別人通過她的勞動能賞給她一頓飯。然而根本沒有人愿意給她經(jīng)濟獨立的機會,再卑微的請求都無法實現(xiàn)。即使通過勞動女性能換取經(jīng)濟自由獨立,根基深厚的父權制社會也不會給女人任何機會。它需要用經(jīng)濟壟斷來操控女人從而它不容許女人擺脫依附關系。如此,以來女人“第二性”地位被男權社會賦予了。
“從封建男權長期對女性實施經(jīng)濟壓迫和性壓迫的事實出發(fā)提出了‘婦女問題的實際只有兩件事,即經(jīng)濟的解放與性解放’”這一論斷由周作人提出。經(jīng)濟與性的壓迫不可分離,經(jīng)濟壓迫作用于女性性壓迫。林市身上可以明顯看到,沒有經(jīng)濟的獨立,為不挨餓她只能默默承受丈夫施加于她的性暴,賴以為生的食物只有在受虐后才能得到。被羞辱后,“陳江水到廳里取來一大塊帶皮帶油的豬肉往林市嘴里塞林市滿滿一嘴的嚼吃豬肉嘰吱吱出聲肥油還溢出嘴角,串串延滴到下頦、脖子處油濕膩膩?!庇纱丝闯觥芭员凰茉斐苫虮粡娭瞥杀粩U充成一個性容器的形式,由此她才能獲得價值,一個維持生命存在的基本物質(zhì)保證,這是幾千年來女人在男權社會中逃不掉的宿命?!绷质幸簧凰廾?。從新婚伊始,只要屠夫喝酒歸來,不擇時間也不擇地點,被辱時林市發(fā)出殺豬般嚎叫,才能滿足陳江水,如同他滿足于豬仔垂死掙扎的叫聲。這有著原始獸性的虐待和掠奪早已不把女人當作人看待。
被物化成泄欲工具的女人毫無人格尊嚴,我們來看看作為妻子林市的日常生活:
他還每次弄疼她,……痛楚難抑使得她只有大聲呼叫與呻吟。
還好不管怎樣,時間再長再短,這事情總會過去,那時刻陳江水翻身下來,躺在床上立即入睡呼嚕的鼾聲響起,林市就知道她一天中最難受的時刻已然過去?!?/p>
基于問題的學習的定義,本研究引用的是國外學者Mayo,Donnelly, Nash & Schwartz的觀點:“Problem-based learning is a pedagogical strategy for posing significant,contextualized, real world situations, and providing resources, guidance, and instruction to learners as they develop content knowledge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林市一直以來是個性愚昧者,她的人生悲劇由此開始。正是年少的林市喚來叔叔,族人目睹母親的失貞,她失去母親對女性身體變化的隱秘傳教,當她第一次來潮時竟“躺在地上,大聲喊叫,我在流血,我要死了”。再加之屠夫在新婚初夜就以非人的方式性虐她,讓她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而更大的精神凌辱來自于阿罔官,她的鄰居老寡婦。阿罔官最先投以極大的長輩關懷當林市嫁到人生地不熟的陳厝時,使林市有了心理慰藉。作為三姑六婆的最核心,她在背后盡情嘲弄林市還給林市灌輸了封建迷信思想,讓她一邊遭受肉體凌虐一邊擔驚受怕,精神上無所歸依。在家生不如死,在外得不到同情還飽受譏諷時,她把最后的精神寄托在以身體“開苞”買來的小鴨子上,她又有了生的希望當看到小鴨子成長時,陳江水不留情面地扼殺了了他的希望,她的最后一絲精神意念隨著鴨子的肢解分崩離析,終致完全坍塌。夫妻間的忠誠和友誼從根本上說,是雙方之間關系的自由和具體事務的平等。她苦苦掙扎也曾想融入人群的世界,然而她最終被拋棄于世界之外。由于男性有獨立的經(jīng)濟地位,由于法律和社會習俗上他有著男性的優(yōu)勢條件,因此他成為暴君和由此產(chǎn)生的女人的反叛和掩飾,都是順理成章了。
如此柔弱的一個女人被迫舉起了屠刀,在三重壓迫下與“非人化”壓制下她被迫走上殺夫的道路,是傳統(tǒng)架構(gòu)下男權的犧牲者。經(jīng)濟不能自立而生存凄涼,在父權統(tǒng)治的桎梏下身體被物化成泄欲工具,精神被無情摧殘這一切的一切寫盡舊社會“生為女人不是人”的悲劇。
女人為了在內(nèi)心深處找到一個家,必須要在成果或行動中實現(xiàn)自我價值。男人因可以通過計劃實現(xiàn)自我,所以對周圍世界沒多大興趣。女人在婚姻中被困在一角,她只能將牢籠裝飾成一個專屬王國??梢杂盟龑彝セ橐龅膽B(tài)度解釋她的生存處境:她以變成獵物的方式來獵取,她以放棄自己來換取自由,她為了征服世界而放棄整個世界。沒有經(jīng)濟地位從而沒有家庭地位,當她的工作遠遠達不到使其獨立的地步,她只能依附丈夫和孩子存在,只有靠他們才能證明自己生存的必要性。換句話說,只有承認女人的附庸身份,才會獲得自己的尊嚴。
婚姻對于林市來說是已消亡的生活方式的殘留,而對于作為男人的陳江水來說結(jié)婚是想要尋到一處棲身之地,但并不想為之所限;他希望有一個家庭,又隨時可以擺脫那里;他有了家,心靈卻依然在流浪;他并不排斥家庭幸福,卻不將其視為追尋的目標。平淡重復令他厭倦,他喜歡獵奇、歷險、反抗命運,希望找到可以使他脫離孤獨的伙伴和朋友。這就我妓女金花的出現(xiàn)留了余地。
林市母親不到三十歲成了寡婦。以母親會改嫁這一由頭,叔叔侵占了母女倆最后的一間瓦房。失去一切的阿母在餓得奄奄一息之時,被一個軍人以兩個飯團為誘而遭到“強奸”?!傲旨以鯓右彩莻€詩書世家,林市阿母如有廉恥應該不惜一切抵抗成為一個烈女,如此他們甚至會愿意替她蓋一座貞節(jié)牌坊?!辈豢暗囊荒槐悔s到的族人抓到,林市的叔叔動用封建族權的力量,將阿母綁在大柱子上,毒打后墜石投河。“餓死事極小,失節(jié)事極大”她的悲慘遭遇正好印證了中國千年封建社會的一句古訓,千百年來多少人為這一荒謬教條付出了生命代價。貞節(jié)勝過一切甚至高于作為人所應具有的生命價值堅守封建男權的人卻覺得理所當然。一方面要求婦女守貞守節(jié),一旦失了節(jié)就被譴責“為何不當烈女”而遭無情處死,守寡也正是封建社會女性守節(jié)的體現(xiàn),寡婦改嫁將遭人鄙夷、唾棄為社會所不容。另一面,林市叔叔卻私以阿母必會“改嫁”為名,連孤兒寡母賴以生存的棲身之所也不放過,侵占了她們最后的一間瓦屋,致使她們流浪街頭。族權力量在此中的虛偽和可恥暴露無遺。封建家族勢力的虛偽與這當中的相悖處不言而喻,同時也揭示了女性在這種不見天日的社會里的悲哀及男權依附地位下經(jīng)濟自主權利的喪失。
從此阿母在林家家族祠堂中消失,從繼續(xù)生活的人們中消失,從所有故事情節(jié)中消失,從本文中消失。沒有男人也就失去了靠山,失去了經(jīng)濟來源,想自主也不得。被逐出族門,守寡婦女無家可歸,食不果腹而又必須守節(jié)。失去依附的婦女等于被剝奪了作為人生存的權利,里外不容、進退兩難的絕境逼得她們最終只有死路一條。
阿罔官是對林市造成荼毒的幫兇,是壓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除了她,也許就只是多一個在男權壓迫下漸趨麻木的婦人,林市不會知曉愚昧的封建道德觀念,不會受到精神摧殘。平日里并無多少可供娛樂的資源,以阿罔官為首的陳厝婦女家長里短的談論隱私,關于性方面的流言最讓人感興趣。她們有著性不得滿足的悵然與嫉忌,造成了阿罔官這樣一個以嗜好偷聽他人做愛的呻吟與嚎叫的守寡老女人,在背后無端的惡意誹謗與肆意凌辱著林市。正因塑造了這樣一個老寡婦,才使該文本具有觸目驚心的強烈批判力量。她向眾人表現(xiàn)“那里要每回唉唉大小聲叫,騙人不,知道以為有多爽,這種查某敗壞我們女人的名聲”、“都是林市貪,早也要晚也要,真是不知見笑,那有人大日頭做那款事情?!?,再當林市遭受性暴時,任憑陳江水虐待,始終緊咬牙關不再發(fā)出慘叫,陳江水無比憤怒,變本加厲凌虐林市。又一個女性的痛呼聲被壓制下去了,罪惡仍在進行,但人們已聽不見了,那樁為夫的罪惡,為妻的痛苦,從此便被藏匿起來了。終抵不過謠言,林市默默承受虐待。婦女們“形成了一種殺人不見血的輿論力作者由此從更深的意義上剖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造成的集體無意識對女性人格精神的扼殺。”
以嚼舌根式的社交來解脫空虛,年紀大的阿罔官不再擁有任何屬于自己的生存就以熱心交往來彌補。長舌婦在暗地里觀察每一個人,對她們的言談舉止品頭論足,她補償自己惰性的方法是向周圍所有人散發(fā)批評和忠告,對每個人傳授她的寶貴經(jīng)驗。
阿罔官本身是男權社會的受害者,為保住貞節(jié)牌坊她決不改嫁。在傳統(tǒng)道德觀念的要求下她認為“婦人貞潔,從一而終”。阿罔官終于扭曲在長久得不到性釋放后。她自覺地又積極地成為禍害者,以看別人的受虐獲取快感,獲得精神解脫。同時,精神的愚昧使她忠實傳播著男權統(tǒng)治的道德觀,不自覺地成為封建道德宰殺其他女性的幫兇。林市在毫不知情,以為得到了一絲溫情的情況下她對林市最初的關心就不安好心。林市不曾料到這樣一個看似好心的長輩卻不懷好意。這個單純無知的少婦終于看清一切,她的精神世界開始崩潰——族人的催逼殺母、棄她于不顧,丈夫?qū)ψ约旱墨F行、非人對待,這原本以為可依靠甚而曾是其救命恩人的阿罔官的背叛與捉弄。通過迫害下一代婦女的幫兇獲取了心理慰藉平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長久經(jīng)受性壓抑被封建男權社會深深荼毒,以致人性扭曲的老婦人。李昂通過這一人物形象對封建男權社會發(fā)出了痛斥和控訴。阿罔官配合著陳江水一步步把林市推向了精神崩潰的邊緣。
文本中最幸福的女性金花,偏偏是個妓女,這當中的諷刺意味不言而喻。只有身為妓女才能獲得些微的人格尊嚴便是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然而舊社會家庭婦女的命運連妓女都不如。但妓女的女性身份無法躲避,即使多了些自由,卻仍逃避不了命運。
金花是陳江水的“老相好”,陳江水卻從不作出嫖客般的侮辱之舉,他花錢聊天抑或在她安安靜靜在她身邊睡一覺,給她應有的尊嚴。相較于他作踐完林市,以嫖客心態(tài)朝她臉上扔幾個“開苞”銅錢,情愿與金花交心,傾訴自己年少的經(jīng)歷,還會心疼愛護她把她當成一個平等的人看待。妻子所受的待遇只能是謾罵、毒打、凌虐,我們卻發(fā)現(xiàn)如夫妻間的相處之道,在這畸形的社會竟轉(zhuǎn)移到了妓女身上。在金花的反襯下,妓女地位高于妻子,我們看到林市連一個妓女也不如的凄慘遭遇。
即使被相對善待,在封建男權制的枷鎖里身為女人的金花終無法掙脫宿命。她不得不回歸家庭。她生在這個時代,無形的牽引力把她拉回女性無論如何也走不出的厄運中。
在一個不幸和失業(yè)一直存在的世界中,人們將選擇任何可能的職業(yè)。男性需求刺激著妓女的出現(xiàn),妓女們對她們的生活從精神上已經(jīng)適應。這絕不是她們不道德,而是因為她們相信,利用身體,可以和需要她們服務的社會融為一體。
李昂的《殺夫》一經(jīng)面世立即引起兩岸的轟動熱議。其以文本杰出敘事,把父權—族權—神權—夫權四位一體的社會構(gòu)成對女性的無理性摧殘撕裂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文本揭穿了父權歷史下兩性關系的血腥性質(zhì)。即使否定者認為《殺夫》從女性主義觀點出發(fā),呈現(xiàn)了一個主觀性的缺乏正式感的荒誕故事,主要任務淪為作者觀念的工具。她強烈批判封建男權社會的凌厲態(tài)度是不容置疑的。②
《禮記》中定義:“婦人,從人者也?!睆陌嗾选杜]》的定義:“夫者天也?!笨磱D人與夫的關系,便是婦人“事夫如事天”的關系。從古至今女性的依附地位一直存在,以林市母女為代表的女性在一個滿是性別歧視的社會生活中,從始至終都以尊嚴喪失的方式來獲得食物從而能換取自己的生存。在這種情況下,男性主宰著無辜女性,一代又一代婦女變成殉道者。女性為了生存只能任由宰割。在暴力、侮辱下的馴服、哀求、拜禱與經(jīng)濟自救、企圖逃離家庭的嘗試中通通宣告失敗。林市崩潰在社會現(xiàn)實與身心壓迫下,砍向那個“生為女人不是人”的男權社會,砍向那個逼她發(fā)狂的始作俑者陳江水?!霸谙笳饕饬x上,可說是代表了對于女性遭受物化的反抗與控訴,將女性分崩離析、飽受切割的自我主體投射到男性的肉體上?!雹蹚倪@個意義上來說,“殺夫”無疑標志著女性反抗方向的矯正與反抗方式的進步,女性終于有勇氣直接面對統(tǒng)治者,用行動表達自己不需要主宰自我者的意愿。
“殺夫情結(jié)”無可置疑地表明既成人類兩性關系的緊張狀況。不斷重演人類兩性間悲劇,嚴重危害并束縛著人類自身的發(fā)展。若要徹底解除這一“畸態(tài)”病狀,必先解除迫使她們患病的環(huán)境。她典范著在一個新的時代,女性所能洞知兩性關系歷史與社會的深度,她使我們迫切感知到,調(diào)整兩性關系,消除性別歧視,將是全人類為自身更好地生存而必做的功課。
注釋:
①李昂.《寫在書前》,《殺夫——鹿城故事》[M].臺北: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公司 ,1988:9.
②呂正惠.《性與現(xiàn)代社會:李昂小說中的“性”主題》《小說與社會》 [M].臺北:臺灣聯(lián)經(jīng)出版社,1988:164~165.
③鄭明娳主編.《當代臺灣女性文學論》,張惠娟《直道相思了無益:當代臺 灣女性小說的覺醒與彷徨》[M].臺北:臺灣時報文化出版企業(yè)有限公司,1993:55.
[1]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
[2]文牛.李昂談《殺夫》及性描寫[J].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2(2):60.
[3]樊洛平.當代臺灣女性主義小說史論[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華中科技大學)
張馳(1993-),女,漢族,湖北武漢人,碩士,研究方向:現(xiàn)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