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維
也談詩的意境
四維
傳統(tǒng)詩詞的意境是通過意象來營造的。意象是構(gòu)成傳統(tǒng)詩詞意境的基本藝術(shù)元素。胡應(yīng)麟在《詩藪》中寫道:“古詩之妙,專求意象。”這就充分說明,“意象”在傳統(tǒng)詩詞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性。那么,又如何“專求意象”呢?清代鄭板橋說過:“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于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保ā多嵃鍢蚣ゎ}畫》)這里,鄭板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三竹說”: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與“手中之竹”。盡管鄭板橋是就畫竹而言的,但其內(nèi)核卻有助于我們認識與理解傳統(tǒng)詩詞從經(jīng)營“意象”到創(chuàng)造“意境”的積極心理過程。
唐代王昌齡在《詩格》中提出“詩有三格”說:“一曰生思。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鏡,率然而生。二曰感思。尋味前言,吟諷古制,感而生思。三曰取思。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會于物,因心而得。”這里,王昌齡以“思”為中心,描述了從“生”到“感”、再到“取”這一連貫過程。綜合考慮鄭板橋的“三竹說”與王昌齡的“三思說”,可看出兩者之間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即“生思”源于“眼中之竹”;“感思”系于“胸中之竹”;“取思”成于“手中之竹”。這也與積極心理詩學所主張的以積極情緒為特色的詩學心理——積極心理,以形象思維為特色的詩學思維——積極思維及以“賦比興”為特色的詩學修辭——積極修辭相對應(yīng)。
劉勰《文心雕龍》云:“原夫‘登高’之旨,蓋睹物興情。情以物興,故義必明雅;物以情觀,故詞必巧麗。”(《詮賦》)“詩人感物,聯(lián)類不窮;流連萬象之際,沉吟視聽之區(qū)。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zhuǎn),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物色》)這里,劉勰提出了“詩人感物”與“睹物興情”的命題,即詩人的詩興,是通過觀察外界事物而迸發(fā)出的內(nèi)心情感。也就是詩詞創(chuàng)作中主體與客體,即“心”與“物”的關(guān)系,即心理學中“心理場”與“物理場”的關(guān)系問題。著名心理學家考夫卡認為,世界是心物的,經(jīng)驗世界與物理世界不一樣。觀察者知覺現(xiàn)實的觀念稱為“心理場”,被知覺的現(xiàn)實稱為“物理場”。“心理場”與“物理場”之間并不存在一一對應(yīng)關(guān)系,但是人類的心理活動卻是兩者結(jié)合而成的“心物場”。顯然,由于不同人的“心理場”是不同的,所以,在相同的“物理場”面前,必定產(chǎn)生不同的“心物場”。這就是說,即使是同樣的“眼中之竹”,因為觀者不同,必然會出現(xiàn)不同的“胸中之竹”與“手中之竹”,即萌發(fā)不同的“生思”、“感思”與“取思”;甚至是同一觀者,由于不同時間自身的心態(tài)不同,也有可能產(chǎn)生前后不一樣的“竹”與“思”。
例如,南唐劉孝先經(jīng)過從“眼”入“心”再到“手”這三個步驟吟出的五律《詠竹》,首聯(lián)“竹生荒野外,梢云聳百尋”,說竹子盡管生于荒郊僻野,但其氣勢卻高聳入云;頷聯(lián)“無人賞高節(jié),徒自抱貞心”,是詩人對“胸中之竹”的深情感慨;頸聯(lián)“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則是對頷聯(lián)的具體化;尾聯(lián)“誰能制長笛,當為吐龍吟”,則抒發(fā)了詩人的情感。全詩運用豐富的聯(lián)想與想象,以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通過“荒野”、“梢云”、“百尋”、“高節(jié)”、“貞心”、“湘妃淚”、“上宮琴”、“長笛”、“龍吟”等,實現(xiàn)了形神兼?zhèn)涞囊庀蠼M合,生成了詩人的“手中之竹”。
又如,清人鄭燮(鄭板橋)不但喜歡畫竹,還喜歡詠竹,其題畫七絕《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此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該詩表明,鄭板橋不但將“眼中之竹”經(jīng)過“胸中之竹”,變成了“手中之竹”,而且還成就了“竹中之詩”或“詩中之竹”。首聯(lián)“生思”,通過“衙齋”、“聽竹”、“疾苦聲”等“意象”,將視覺與聽覺聯(lián)系起來,表達了作為縣令的詩人,特別關(guān)注民間疾苦的深情厚意;尾聯(lián)通過深入的“感思”與“取思”,運用“些小縣吏”、“一枝一葉”等意象,進一步抒發(fā)了詩人的濟世情懷。
再如,筆者也寫過與竹相關(guān)的詩詞,其中有一首小令《畫堂春·出席蔣昌忠先生〈竹韻〉畫展寄懷》:“亭亭傲立拒風塵,丹青有韻傳神。虛心向上入高云,一節(jié)千鈞。 披著清風畫竹,養(yǎng)成雅興耕耘。欲裁長笛吐龍吟,寄予同仁?!痹撛~實際上是一首“應(yīng)酬詩”,贈送的對象與筆者都是同一時期的政府官員。顯然,這首詞意不在“竹”,而在畫竹的人。所以,筆者的“生思”、“感思”與“取思”,并不是圍繞“竹”,而是圍繞畫竹的人來選取意象、構(gòu)筑意境的。
顯然,不同的詩人,不一樣的詩詞,其“心物場”是不同的。但是,作為詩人,卻又“心有靈犀一點通”:一是都具有積極心理學所揭示的那種“積極情緒”,進而“情以物興”或“物以情觀”,“隨物以宛轉(zhuǎn)”或“與心而徘徊”,催生出各自心中的意境;二是在積極心理引領(lǐng)下展開“三思”,也就是通過積極思維——形象思維,緊緊圍繞各自心中的想象,去捕捉詩的意象,構(gòu)筑詩的意境。
周代尹喜提出了心、性、情一致的學說。他在《關(guān)尹子》中寫道:“情生于心,心生于性。情,波也;心,流也;性,水也?!薄靶运f”表明,人的性靈如水,無色無味,無“靜”無“動”,可融會貫通;“心流說”明喻人的心理、意識像大江大河的水,不舍晝夜地流淌;“情波說”表明人的情緒、情感像水的波浪,有時會“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那么,為什么“心之流”會產(chǎn)生“情之波”呢?《關(guān)尹子》中的《五鑒篇》云:“心感物,不生心生情;物交心,不生物生識?!边@就是說,無論是“情”,還是“識”,都不能自生,而必須與外物打交道,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但“情”是由外界事物感動所致,而“識”則是心物相交所生?!扒椤迸c“物”與外界事物的關(guān)系大致為:情是感,感則動,故有波浪;識是交,交不動,故乃平靜。兩者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這就是《五鑒篇》所說的“因識生情,因情著物”。
嬰幼兒喘息性疾病包括毛細支氣管炎、喘息性支氣管炎和嬰幼兒哮喘等。持續(xù)嚴重的喘息狀態(tài)可危及寶寶生命,流行病學觀察顯示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誘發(fā)嬰幼兒喘息和嬰幼兒哮喘的最常見致病因素。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嬰幼兒急性喘息性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源,也是嬰幼兒反復(fù)喘息和持續(xù)哮喘發(fā)作的高危因素。
《關(guān)尹子》關(guān)于“性”、“心”、“情”、“識”的形象描述與理論建樹,與現(xiàn)代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大體一致。例如,完形心理學(即所謂“格式塔”心理學)主張:學習的實質(zhì)是知覺重組或認知重組(即構(gòu)建完形),是通過頓悟?qū)崿F(xiàn)的,頓悟是完形的組織構(gòu)造過程。又如,積極心理學認為,“心境是一種無明確目標、具有彌散性的情感狀態(tài),也可以把心境視為持續(xù)的、低強度的情緒狀態(tài)?!倍扒榫w都是對刺激的反應(yīng)”,“積極情緒既可以被視為一種狀態(tài),又可以被視為一種特質(zhì),它反映了個體參與環(huán)境的愉悅水平?!薄胺e極情緒分為三大類:與過去有關(guān)的積極情緒、與現(xiàn)在有關(guān)的積極情緒和與將來有關(guān)的積極情緒?!睆脑妼W的角度看,盡管“詩人感物”源于“情以物興”,但“心感物生情”離不開“物交心生識”,而“生識”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生思”與“感思”的過程,更是“頓悟”的過程;反過來,又可以引發(fā)“物以情觀”,即由于“因識生情”后,發(fā)生“因情著物”現(xiàn)象。然而,上述關(guān)于“物”、“心”、“識”、“情”諸方面的相互關(guān)系,都源于詩人的積極情緒,也就是潛在于詩人心中的詩意特質(zhì)。在外界事物的刺激下,詩人產(chǎn)生頓悟,“物交心生識”,又“因識生情”,于是,“心之流”便應(yīng)運生成“情之波”。
與此同時,古人又以“心”為思維器官,正如《孟子·告子上》云:“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睗h字是一種象形文字,用漢字撰寫的傳統(tǒng)詩詞,其思維模式必然是“立象盡意”的“象思維”。特別是“意境”作為傳統(tǒng)詩詞的獨特范疇,具有“意與境會”和“境生象外”兩大特征。詩學思維作為“情之波”的表現(xiàn)形式,其核心是以“物交心”后的感發(fā)體驗為認識的出發(fā)點,進而展開一系列的“感思”活動——形象思維。而積極思維又是借助積極修辭來實現(xiàn)的,其特色就是“賦比興”,于是,為“取思”提供詩學語言,也就是通過選擇不同類型的“意象”,包括以“賦”為特色的“描述性意象”、以“比”為特色的“引類性意象”和以“興”為特色的“感發(fā)性意象”,讓“胸中之竹”外化為“手中之竹”,讓詩人心中的意境“物化”于詩詞的意象組合之中,進而也讓“胸中之竹”與“手中之竹”實現(xiàn)“兩竹”分離,至此,詩人心中的“意境”獨立于詩人身外,并以語言文學的形式營造成詩詞的“意境”。
意境是傳統(tǒng)詩詞創(chuàng)作與鑒賞理論中的核心問題。自古以來,有眼光的詩家,從來就不認為意境只是“情”與“景”的簡單結(jié)合,而是情與景、物與我相互交融所產(chǎn)生的藝術(shù)世界。唐代皎然《詩議》云:“夫境象不一,虛實難明,有可睹而不可取,景也;可聞而不可見,風也;雖系乎我形,而妙用無體,心也;義貫眾象,而無定質(zhì),色也。凡此等,可以對虛,也可以對實。”《詩議》提出的由虛實相間的“景”、“風”、“心”、“色”四者共同組成“意境”的理論很有見地,與后來不斷發(fā)展的心理學和美學理論也相得益彰。正如童慶炳在《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中明確提出:“中國傳統(tǒng)的美意識,從其發(fā)端可以分為形而下和形而上兩種。當孟子說‘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的時候,其美意識是形而下的,即以人的感覺器官可以感覺到的、具體感性的、有限的事物為美。當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或者說‘游心于物之初’,才能得到那種‘莫見其形’、‘莫見其功’、‘莫知乎其所窮’的‘至樂至美’的時候,其美意識是形而上的,即不以感覺器官可以感覺到的、具體感性的、有限的事物為美,而是以人的靈性所體驗到的那種終極的、本原的、悠遠無限的生命感為美?!痹趥鹘y(tǒng)詩詞的意境審美中,盡管“形而下”的審美情趣一直貫穿于詩詞意象選取的創(chuàng)作過程,但“形而上”的審美意識卻始終是詩詞意境所追求的藝術(shù)境界。
積極心理詩學關(guān)于積極情緒、積極思維與積極修辭相互聯(lián)系與促進的理念,有助于透視詩學“形而下”與“形而上”相輔相成的審美觀。唐代王昌齡在《詩格》中認為“詩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有的研究者認為,“這里的‘三境’,實際上就是意境的三種類型。只是把偏重于描寫景物的(如山水詩)稱為物境,偏重于抒寫情懷的稱為情境,偏重于說理言志的稱為意境(即富有意趣的境界)”。以這種方式理解王昌齡的“三境說”,其特點是從詩詞題材的角度將“意境”進行分類。然而,筆者覺得還可以從審美體驗的角度來理解王昌齡所說的“三境”,即“物境”、“情境”與“意境”體現(xiàn)為三種不同的審美體驗。皎然在《詩式》中有“取境”一節(jié),也大體談到“境”的特點。其實,古人心目中的“境”,從來就不是詩中單純意義上的情、景、意這些個別元素,而是詩人對世界、對人生某種“形而上”的生命體驗。從心理學與美學的角度看,詩的意境可以理解為詩人的審美體驗,即詩人“心物場”的藝術(shù)體現(xiàn)。
有鑒于此,以“物境”為主的詩作,“心物”關(guān)系可稱之為“情以物興”,“心物場”的特點是“物”為主,“心”為次,作者審美體驗的特點屬于“寫景”式,即詩詞之“境”源于自然之“景”。作品以景為主,景中寓情。例如,韋應(yīng)物的名作《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比娨灾庇^手筆描述景物見長,一首詩猶如一副畫,作者通過“寫景”而直達“物境”,進而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淡泊情懷。
以“情境”為主的詩作,“心物”關(guān)系可稱之為“物以情觀”,“心物場”的特點是“心”為主,“物”為次,作者審美體驗的特點屬于“移情”式,即詩詞之“境”不是源于自然之“景”,而是移植于心中之“情”。作品以情為主,景為情設(shè),情中帶景。例如,杜甫的名作《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yīng)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痹撛姷闹髦际窃谑惆l(fā)身世感懷,根據(jù)“移情”的需要,首聯(lián)言泊舟之地,足見境之寂寥;頷聯(lián)寫遠眺,由近及遠,在廣闊的時空下,尤覺心的孤獨;頸聯(lián)與尾聯(lián)更是直抒胸臆,徑發(fā)感慨。全詩用“心情”引領(lǐng)“物景”,最終生成“情境”。
以“意境”為主的詩作,“心物”關(guān)系可稱之為“觀物取象”,“心物場”的特點無所謂“心”“物”的“主”“次”,“意”既在“象”中,更在“象”外,即給人超乎具體形象感知之上的大美感受。作者審美體驗的特點屬于“立象”式,即詩詞之“境”既不完全來源于自然之“景”,也不完全來源于作者心中之“境”,而是由“象”內(nèi)外融合而生成的“虛實”境界。例如,王之渙的名作《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首聯(lián)選取“白日”、“黃河”、“山”、“?!钡茸匀唤缰械摹耙庀蟆保q如一副壯美畫圖。然而,旨在“立象”的審美情趣卻追求“象外之象”,于是,尾聯(lián)用“意句”呼應(yīng)首聯(lián)的“境句”,其效果不只是寓情于景,而是將全詩的境界升華至一個更高的藝術(shù)層面。又如,劉長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笔拙溥\用視覺意象,寫靜境;尾句運用聽覺意象,寫動境。就“形而下”的意象本身,近乎平淡無奇,但詩的構(gòu)思由靜而動、由遠而近,由大而小,由“象中”而“象外”,給人以馳騁想象的空間。
當然,從審美的角度理解王昌齡的“三境說”,可以把審美體驗分為“寫景”、“移情”與“設(shè)象”三種形態(tài)。對于不同的作者或讀者而言,可能各自的審美偏好不盡相同,但它們之間并沒有“優(yōu)與劣”或“高與下”之分,且這三種形態(tài)的審美體驗并非各自獨立,往往是相互糅合,只不過在是某一首詩詞中,可能體現(xiàn)為以其中的一種為主、其他為次的問題。清代詞學家周濟就主張:“夫詞非寄托不入,專寄托不出?!保ā端嗡募以~選目錄序論》)周氏的“出入說”,對理解詩的意境創(chuàng)造、傳遞、接受與再造很有啟發(fā)性。也正如沈祥龍所說:“詞貴意藏于內(nèi),而迷離其言以出之,令讀者郁伊愴怏,于言外有所感觸?!保ā墩撛~隨筆》這就是說,盡管詩詞語言的構(gòu)成風格是由若干外在的、可感的、“形而下”的意象組合來體現(xiàn)的,但其藝術(shù)追求卻不在“實”,而在“似實而虛”的審美超載,即美在言外、意外、象外,美在“形而上”的“大象無形”。所以,一首詩詞的意境,無論是體現(xiàn)為哪一種審美體驗為主,只要是讓詩詞中“形而下”的“意象”升華為“形而上”的意境,就會成就“象外之象”的藝術(shù)境界。
歐陽修《六一詩話》云:“圣俞曰:‘作者得于心,覽者會以意,殆難指陳以言也?!边@里,歐陽修轉(zhuǎn)述梅堯臣的詩論名言,既表明對梅氏高見的贊賞,也說明詩的意境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伴隨著鑒賞者的情緒“與心而徘徊”。鑒賞者這種以意會境,也是詩的意境所獨具的特征。這個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過于王國維的“三種境界”說。
王國維《人間詞話》云:“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说谝痪骋病!聨u寬終不愧,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说谌骋病4说日Z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边@里,王氏引用了三首詞中的詞句:
其一是晏殊《蝶戀花》中的詞句。該詞本是寫離別相思之情,“作者得于心”的可能是迷惘與無奈,即“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遠知何處?”但是,“覽者會以意”,通過登高眺遠,見到一條通向遙遠的道路,也許王氏想到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句屈原的名言,在他的眼中似乎穿透了煙霧與迷茫,在他的心底更加喚醒了對創(chuàng)業(yè)與治學的期盼與追求。
其二是柳永《蝶戀花》中的詞句。該詞本是寫懷念遠方戀人的詞作?!耙聨u寬”等末尾兩句,可能是“作者得于心”的全詞之眼,大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之殉情氣慨,把思念戀人的情感推向高潮。然而,王氏“會以意”,將愛情與事業(yè)或?qū)W業(yè)聯(lián)系起來,主張目標一經(jīng)確立,則須要以矢志不渝的頑強意志去為之奮斗。
其三是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詞句。該詞寫于作者退隱之后,全詞上闋與下闋前兩句都在著力描寫正月十五夜元宵節(jié)觀燈的熱鬧景象。只是從“眾里”一句開始,才讓主人公登場。奇怪的是“那人”賞燈,卻遠離眾人,獨立于“燈火闌珊處”。這不正是“作者得于心”嗎?也正如梁啟超評語:“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比欢跏蠀s“會以意”,或許是將那燈如海、花如潮的壯觀場面,看成是創(chuàng)業(yè)或治學成功的盛景,而那千番百次苦苦尋覓的主人公,卻并不在聚光燈前,而是獨居寂寞,仔細體驗成功背后的酸甜苦辣。
實際上,“意境”作為“心物場”的一種審美體驗,充分說明詩之大美,不在說盡,而在含蓄;不在弦上之音,而在弦外之音。在詩詞創(chuàng)作與鑒賞的過程中,從作者到讀者,由作者“眼中之竹”到作者的“胸中之竹”,是作者審美體驗的一次跨越;由作者的“胸中之竹”再到作者的“手中之竹”,是作者審美體驗的又一次跨越。詩詞作品中的意境,既凝聚著“作者得于心”的審美體驗,也隱含著“覽者會以意”的審美體驗。至于說,當鑒賞者把作者的“手中之竹”(顯然,這是飽含了作者心意之竹,不同于自然之竹)作為自己的“眼中之竹”的時候,必然會重新構(gòu)筑新的“心物場”,進而塑造鑒賞者的“心中之竹”,讓詩詞的意境得到升華與再造,讓鑒賞者的審美體驗獲得超越。正如況周頤所說:“讀詞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絕佳者,將此意締構(gòu)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慮,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吾性靈與相浹而俱化,乃真實為吾所有而外物不能奪?!保ā掇ワL詞話》)
顯然,況氏之言很有見地,也可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來闡釋。積極心理學認為,具備積極特質(zhì)的詩家心理更容易放飛心靈,產(chǎn)生靈感,在某種外界事物的刺激下,充分發(fā)揮人意識的主觀能動性。這也說明,有經(jīng)驗的讀者閱讀與鑒賞傳統(tǒng)詩詞,不能像海綿那樣,吸進去的是水,擠出來的還是水,甚至混有污垢;而應(yīng)如同蜜蜂釀蜜那樣,遍采奇花之粉,細釀甘甜之蜜。清人譚獻有一句名言:“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未必不然。”(《復(fù)堂詞錄序》)所以,就王國維先生所提出的“三種境界”而言,盡管“作者之用心未必然”,即“恐晏歐諸公所不許”,但“讀者之用心未必不然”。這三首詞的作者創(chuàng)造出“此等語”,讓作品意境深邃,實為“非大詞人不能道”。同樣,王國維先生對詞作的意境再造,同樣也是“非大詞人不能道”。
(作者系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
責任編輯:朱佩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