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競男
浸蘊在日常生活中的詩意與真情——讀艾泥的長詩《小生死》
梁競男
倘你熟悉于郭沫若《鳳凰涅槃》式的象喻的、抒情的、深刻而恢弘的詩歌,熟悉于徐志摩《雪花的快樂》式的浪漫的、輕靈灑脫的雋美的詩歌,熟悉于戴望舒的《雨巷》《我底記憶》式的踩著現(xiàn)代詩的步伐,或婉轉于詩歌音節(jié)的清妙,或鳴響著心靈的動人節(jié)奏的蘊藉美麗的詩歌,即使是你熟悉于惠特曼詩歌式的狂風暴雨,雪萊詩歌式的激越飛揚……當你讀到艾泥的長詩《小生死》時,也會有一種審美上的陌生與驚異。它超越了許多傳統(tǒng)的詩歌閱讀的經(jīng)驗。它完全是敘事性的,但又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以敘述故事為主的敘事詩,如馮至的《吹簫人》《蠶馬》等詩。它又完全是以日常生活入詩,絕非是僅以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物象、事象,而是徹底地以詩人自身的日常生活為詩寫對象。于此之上,是難能可貴地充滿著詩意和詩性,那種“詩意”不是費力地捕捉來的,也不是勉強地升華成的,而是仿佛浸蘊于日常生活本身和詩人本身,是自然而然的,但這是一種本質(zhì)性的詩意。態(tài)度是克制的,一種淡然、有節(jié)制的抒情,但淡漠的下面卻蘊藏著溫熱,是外黑內(nèi)紅的炭火,隱隱燃燒。而這所有的背后蘊藉的是詩人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那么真實,淋漓盡致,似只隔一層薄紙,或這層薄紙也已穿透。或許可以說,《小生死》以詩歌的詩性、凝煉、傳神、生動,承載了猶如長篇小說、長篇散文般豐厚的內(nèi)容和意蘊,絕無拖沓和冗長,卻更直入人心、動人心腸。這首共88節(jié)、1300行的長詩,是含蓄的,耐人咀嚼、回味的,充滿魅力的,寫于2010年9月至2013年8月。
中國的新詩,自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初創(chuàng)發(fā)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其間,流派紛涌、各具風姿,佳作迭出,明珠燦爛。當下詩壇的流派和風格也可謂爭奇斗艷,紛繁多姿得令人眼花繚亂,爭相要開創(chuàng)出一種新的審美境界。以敘事性和書寫日常生活為特色者是一途,艾泥的《小生死》可歸為此一途。每一種詩歌范式都有其杰作及平庸、甚至末流之作。此種詩歌范式也是如此,它容易淪為失去詩味的、散文化的日常道白,能達到較高審美境界和精神境界的較少。艾泥的《小生死》無疑是成功的,他熟稔于此種詩歌的審美特征,寫出了深刻、詩意和魅力,寫出了自己的特色。
艾泥,本名楊志剛,云南曲靖人。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即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曾在《滇池》《星星詩刊》《詩歌報》《山花》《詩刊》《人民文學》等刊物上發(fā)表詩作,優(yōu)秀作品曾被多種年度詩歌選本收錄。1989年以《八匹馬》獲云南省青年詩人大獎賽一等獎。2011年獲第三屆高黎貢文學獎。出版有詩集《舊縣詩稿》?,F(xiàn)供職于曲靖日報社。
由張永剛主編的《群峰上的文學——曲靖作家作品論》曾對艾泥的詩做過較系統(tǒng)的研究,認為他的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這樣的階段性的特征:“由創(chuàng)作之初對‘第三代詩人’的借鑒,尤其是對于堅的模仿,使艾泥成為曲靖詩壇的一匹‘黑馬’;在學習和借鑒過程中,又逐漸形成了‘內(nèi)蘊深厚’、‘優(yōu)雅簡練’的獨特風格;近期又表現(xiàn)出對古典的親近與回歸?!编囕x對于艾泥詩歌的評價也是很有見地的:“大凡詩人寫詩,有以智見勝者,有以情見勝者,有以事實說話者,有以文字見勝者。艾泥的詩是以生活意趣和文字機趣見勝的。”對于艾泥詩歌的這樣一些評價,我也非常認可:“艾泥詩風優(yōu)雅,樸實簡練,內(nèi)蘊深厚,常在平靜的言說中隱匿著驚心之處。”
艾泥的優(yōu)秀之作很多,這里就他三個階段的創(chuàng)作各選一首以饗讀者,也使讀者對他的詩歌面貌概有所知?!栋似ヱR》是艾泥早期的代表作,發(fā)表于20世紀90年代末。
八匹馬
鋪天蓋地的陽光一望無際
最燦爛的地方 最寂靜
鋪天蓋地 隆隆的聲音從那里騰起
八匹馬
我見過或者沒有見過的
各自的顏色 是呼嘯著
擦過耳邊的風的顏色
八匹馬 八種不同的姿勢穿過陽光
亂紛紛鬃毛飄動
唯一的秩序 是連成一片的
大地的回音
鋪天蓋地的陽光一望無際
八匹馬的方向 一望無際
鋪天蓋地的陽光一望無際,從那最燦爛最寂靜的地方,突然騰起鋪天蓋地的隆隆的聲音,是飛奔的氣勢絕倫的不同凡響的八匹馬的形象。它們奔馳的速度之快,使得“各自的顏色 是呼嘯著∕擦過耳邊的風的顏色”。它們亂紛紛鬃毛飄動,隆隆的馬蹄聲形成連成一片的大地的回音。八匹馬的氣勢何等驚天動地,震撼人心!它們充滿力量,充滿昂揚的精神和神采!它們又是充滿個性的,有各自的顏色、飛奔的不同的姿態(tài)。最后是八匹馬呼嘯而去,“鋪天蓋地的陽光一望無際∕八匹馬的方向 一望無際”,這加強了八匹馬酣暢飛奔的氣勢和給人心靈留下的震撼。全詩是以詩人目擊的方式寫成的,仿佛詩人在那寂靜的燦爛無比的陽光下,親眼見到了這震撼人心的飛奔的八匹馬。
這首描繪八匹馬的詩鮮明飛動如油畫,意蘊也豐富、耐人尋味。是詩人真的見到了這樣的八匹馬,還是作者見到了一幅八駿圖而浮想聯(lián)翩?詩人所要表現(xiàn)的是不同領域的八位奮發(fā)圖強、開拓進取、躊躇滿志的人士,還是自己志向遠大、建立事業(yè)的豪情?八匹馬激動人心,各種意蘊也激動人心。在藝術上,該詩描繪八匹馬的手法是出色、生動的,如背景的鋪墊,聲音的鋪墊,對其速度、姿態(tài)的動態(tài)描繪,最后是八匹馬絕塵而去后留下的心靈震撼、空白、聯(lián)想。該詩在節(jié)奏上,尤其顯得成功、有特色,整齊中有錯落,特別有鏗鏘頓挫之感,給人以力量感,又在節(jié)制中表現(xiàn)出一種略顯含蓄、內(nèi)斂的力量,有一種言說之外的不盡莊嚴意味。而“最燦爛的地方 最寂靜”、“鋪天蓋地的陽光一望無際∕八匹馬的方向 一望無際”,這樣的詩句意味深長、堪稱經(jīng)典??傊?,這首詩寫得很有力度,很大氣,也很簡練,不拖泥帶水,給人以豐富的想象和心靈的震動,是難得的好詩。
此后,艾泥的代表作有《即景》《雨》《散步》《鄉(xiāng)村》《過馬路》《松香》《二流子也有春天》《沒有主人的房間》等,既有具有較強哲理性的,也有帶有濃厚鄉(xiāng)土氣息的,還有充滿溫暖的人文情懷的,有的則以調(diào)侃的語言表現(xiàn)他的任意自由或人生感悟。這里以發(fā)表于2007年的《鄉(xiāng)村》為例。
鄉(xiāng)村
我的身體還不是那些綿延千里的群山
還不能誕生那么多的物種,比如布谷鳥發(fā)現(xiàn)的
大蓬的杜鵑。比如
折斷一根細枝采食嫩芽的小麂子
我的嘴唇好像濕潤了
我的吞咽卻是干渴的
我的情懷也還不是那些光芒萬丈的朝霞
還不能照耀那么多的人民,比如田野上裝運著糞肥的大車
比如累死的木匠,展望多年的藍圖
又被多少變數(shù)吹成了沙
大風起兮塵飛揚
春天是一個噴著濃煙的水泥廠
迎風的光頭讓我悲涼地注視著
這祖國的一隅
我愛,我愛這鄉(xiāng)村不是那么漫無邊際
卻是那么無能為力
這首詩表現(xiàn)的應是詩人廣博的情懷、造福家鄉(xiāng)人民的愿望與實際上的無能為力及看到家鄉(xiāng)依然落后、家鄉(xiāng)人民依然辛苦而產(chǎn)生的內(nèi)心矛盾、感傷、唏噓。詩人既不能像那博大、厚重、承載、孕育萬物的群山,也不能像那光芒萬丈的照耀人民的朝霞?!拔业淖齑胶孟駶駶櫫甩蛭业耐萄蕝s是干渴的”,從外表看,“我”好像是富足的、滿足的,但在內(nèi)心里、在精神上,卻是極度干渴的,因為最渴盼的愿望不能實現(xiàn),心中有巨大的缺憾。劉邦《大風歌》云:“大風起兮飛揚”,有多少豪情壯志、功成意得在里面;這里云“大風起兮云飛揚”,有多少感慨、唏噓、無奈在其中。而春天的大風與飛塵則是曲靖的氣候特色,那噴著濃煙的水泥廠則是在曲靖的公路上極易見到的。這首詩很像是詩人驅(qū)車行走在公路上,看到一幕幕情景,群山、朝霞、田野、糞車、春天的大風、飛塵、噴著濃煙的水泥廠……有感而發(fā),落筆成詩。最后幾行也更明晰地點明了詩的主題和詩人欲表達的情感:“迎風的光頭讓我悲涼地注視著∕這祖國的一隅/我愛,我愛這鄉(xiāng)村不是那么漫無邊際∕卻是那么無能為力?!敝链?,詩的感情深沉而感人。
這首詩也是比較大氣的,表達了詩人博大的、悲憫的赤子情懷,深情而感人。在藝術形式上,也是很成功的。第一節(jié)和第三節(jié),結構和句式相似,構成一種整飭美。整首詩有較多長的詩句,表達出一種舒緩的綿長的深厚情感。第四節(jié)則是高潮和點睛之筆,在頓挫中,將詩人深沉的、內(nèi)蘊的熾熱的感情得以表現(xiàn)。詩歌的意象自然、豐富,視野廣闊,畫面感很強。整首詩的節(jié)奏、韻律也很好??傊?,是一首難得的深沉、深情,又帶些憂郁的抒情詩。
近幾年,在詩壇回歸古典的風潮下,艾泥也寫了不少具有古典韻味的詩作,呈現(xiàn)出對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詩歌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別具雅趣。如《梅花開》《滿江紅》《隱士》《濯足高岡》《登馬雄賦》《霜降時節(jié),獨在珠江源》等。這里以《濯足高岡》為例。
濯足高岡
濯足高岡兮
聽鳥雀啾啾
吾寫三首酒歌
換五天吃住
坐草堂
關手機
不與人世來往
今日暖陽
可睡葉子一片
蛻去蟬羽
濯足高岡兮
望蒼草茫茫
吾用全部氣力
登馬雄主峰
訪僧侶
救螳螂
專事已往不屑
今日頓悟
可收行囊兩袋放入尾箱
濯足高岡兮
借源頭清流
有時用其一瓶
有時用其一瞬
這首詩頗具古雅之趣,運用古詩的詩體形式、語言形式,抒寫一種遠離塵俗、高人雅致的隱居尋幽生活,澡雪精神,表現(xiàn)出一種高潔遺世的情操。這是對生活和精神被污染的現(xiàn)代生活的規(guī)避和拒絕,是一種思古、慕古的情懷,承接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使其墨雅芬芳在現(xiàn)代生活中得到延續(xù)。這樣的詩,令人耳目一新,贊賞、激賞。三節(jié)詩每節(jié)以“濯足高岡兮”起首,形成復沓,有吟唱般的效果?!板恪?、“高岡”、“草堂”、“蒼草茫茫”等古語的運用,則使人聯(lián)想起與之相關的意蘊豐贍的古代詩文經(jīng)典,如《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如《詩經(jīng)·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這無疑增添了詩歌的韻味。艾泥的詩,常有幽默之處,如這里的“今日暖陽∕可睡葉子一片∕蛻去蟬羽”,令人不禁樂然一笑。艾泥的詩,也常有經(jīng)典之句,如這里的“今日頓悟∕可收行囊兩袋∕放入尾箱”,“頓悟”是抽象的,這里卻說“可收行囊兩袋”,可謂妙用,又如“借源頭清流∕有時用其一瓶∕有時用其一瞬”,如此看來,詩人即便重返世俗,也不會被塵污垢染,因為“源頭清流”已常駐心中,隨身攜帶。無疑,這是一首好詩。
艾泥的新作《小生死》,無論是對于詩人本身而言,還是對于當今的詩壇而言,都是重要的收獲。如前所述,這首詩別開生面,體現(xiàn)出一些嶄新的審美特征。就內(nèi)容而言,詩歌寫到的是詩人的日常生活,如與友人相聚、工作、對外界的體察、內(nèi)心的感想、生病、親情、下鄉(xiāng)工作、養(yǎng)小狗、時事新聞引發(fā)的感想等等,非常日常化,也非常真實,詩人那流動著詩意的生活如在眼前,那種細膩、敏銳和溫情打動人心。這里以詩歌的前4節(jié)為例。
第1節(jié):
體整兩日后
中午與鐘玉、祖平等小飲兩瓶
黨政干部,言必談詩
竟讓我熏熏然
在小勇的
春光透亮的
普洱茶前
一睡
詩歌寫的是日常生活,敘事性的,沒有夸張的抒情,更無矯情,自然而然,但浸蘊、流瀉著詩意。與友人的言談甚歡、開懷自在,盡顯其中,在熏然欲醉中,在春光透亮的普洱茶前竟愜意一睡,醉然、安然,無憂然、歡快然。
第2節(jié):
有大煙癮者
每日三盒
戒后一年
長肉二十八公斤
什么病都來了
此君目前在歌廳跳舞
一日三次不輟
摟著空氣
旁若無人
這節(jié)詩挺有些荒誕的意味,也體現(xiàn)了艾泥在這首詩多處表現(xiàn)出的幽默風格——一種不動聲色的幽默,令人莞爾一笑,樂而開心。這首詩也很像一幅現(xiàn)代派的攝影或繪畫作品:摟著空氣跳舞,旁若無人。這幅畫面意味深長,甚至帶有象征意味:表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的孤獨、寂寞,人與人之間的隔膜……
第3節(jié):
夢中就聽見雨
擔心窗子沒關
怕雨水進來
濕了小狗
夢中睡成一個紙盒
一團棉花
暖暖的
不醒
這節(jié)詩寫到的也是日常情景,但有趣,且充滿詩意。
第4節(jié):
樹站在雨里
很靜
感覺不到
有風
天開始涼了
我才穿上新買的短袖
好像有什么東西
要從空中飛過
不是鳥
這節(jié)詩有一種悖論、幽默在里面,也有一種現(xiàn)代人與現(xiàn)實、外界的疏離、脫節(jié)、落寞之感,是一種不動聲色的表達,含蓄、節(jié)制,但別有一種詩味。
……
凡此種種,整首長詩都如此,似日記、周記,寫日常生活之情貌,寫情緒、心理、思想之流動。原來詩歌可以如此近地貼近生活,而詩歌中所寫的情景,我們也常會有熟悉和親切感,因為我們也就生活在這樣的日常中。
詩歌花較多詩節(jié)寫到的是詩人一段時期去會澤縣大海下鄉(xiāng)工作的見聞,主要集中在第51-71節(jié),寫那里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氣候,風土人情,詩人的生活與感想,其中表達了詩人對生活在高海拔大山深處鄉(xiāng)民的關切,體現(xiàn)出一種溫暖的人文情懷。
這部分詩歌中,有不少精彩的詩行。例如,這樣來描寫大海鄉(xiāng):“大海是一座高山∕最高海拔4100米……大海無水,人披著毛氈∕深潛在沒有魚類的峽谷中”。這個比喻可謂充滿想象力和機趣,同時也對大海鄉(xiāng)民生存環(huán)境的惡劣暗含唏噓、感嘆。例如,詩歌這樣描寫大海山道、峽谷的驚險:“……懸崖上竟有鳥巢一樣∕散落的人家∥駕駛員小何∕都要開到懸崖邊上了∕才一把方向∕轉往人間”。一個“鳥巢”,一個“轉回人間”,把山道、峽谷的驚險寫活了,寫得驚心動魄。第70、71節(jié),寫出了老村長有心臟病卻無錢就醫(yī)的辛酸,令人揪心落淚:“現(xiàn)在晚期了∕這個臉色紫紅的漢子∕他要上山找草藥∕頓頓喝一點∕等著那一天”,“得了絕癥的村長∕先倒一杯瑪卡酒∕說:趁著能喝∕就喝吧”。
該部分詩中,最富有詩意的是第68節(jié):
山頂大霧
緩緩前行
時不時有背著高背簍的山民模糊走來
仿佛失散多年的親人
來到夢境
下山后小江清澈
紅土、青麥、白墻、海棠
萬物芳菲
有氣若水
以三千米的落差
流經(jīng)了我
這是清新自然的風景描寫:山頂大霧,背著高背簍的山民,山下清澈的小溪,色彩相映如畫的紅土、青麥、白墻、海棠,濕潤、流動的空氣。當詩人用這樣的詩行來描寫這組風景,真清新雋永如唐詩,色彩明凈如宋詞,又有一種溫暖的人情味在其中浸蘊。
第59、69節(jié)最充滿人情的溫暖。這里以第59節(jié)為例,在梨花、桃花繁茂盛開的山腳下,滿堂兒孫為高壽的老外婆祝壽的情形,真令人歡欣感動,這也是一副明凈動人的山鄉(xiāng)圖畫。
老外婆101歲了
她還叫得出所有孫輩的名字
明天是老人家的壽慶
龍?zhí)端敲辞?,還是請老外婆先飲
大海梁子的山腳下
開著三千棵梨花,六百樹桃花
五世同堂的土坯房
這就是老外婆的家
四面八方的兒孫
都要回來呢嘎
這首長詩最感人的地方是寫父親生病、詩人心疼、心痛的詩節(jié)。眷眷深情、拳拳孝心,蕩人心懷。如第63節(jié)這樣寫道:“電話通知:∕父親住院∕三十多年的痛風∕手腳僵腫∥三十多年∕談論過經(jīng)歷過∕多少天下大事∕父親的病∕我一無所知”。這詩中充滿了自責和愧疚,更表現(xiàn)了一種孝心。如第80節(jié):
三十多年的病痛
他瞞著我們
用鹽巴擦
用針尖挑
三十多年
他怕他的兒女們
為他花錢
終于扛不住了
終于瞞不住了
終于躺進醫(yī)院
用三十多年的病把我們兄弟姐妹
攏在身邊
輸液到現(xiàn)在
都燒得說胡話了
“就是針水害了我!”
要拔悼。安慰他再忍忍
又無助地點點頭
淚水直掉
怕他看見
出去抽煙
父親生病卻瞞著兒女,怕兒女為他花錢,令人感懷。這實際上是許多父母的做法??蓱z天下父母心!兒子看到父親因病受折磨,又是多么心疼!淚水直掉,又怕父親看見惹他傷懷。這父子情深的畫面通過許多細節(jié)表現(xiàn)了出來,令人心酸,令人感動。
其實,充滿溫暖的真情,是這首長詩的一個重要特點。如大年三十思念離世的母親:“紙錢燒了∕水飯潑了∕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端著酒杯∕偷著流淚”;女兒去讀大學:“這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女兒去了長沙∕我在地圖上∕找她”;與朋友的友情:“舉起杯子∕都已中年∕我無事∕老六微熏∥就這樣一起老了∕也算一樁∕愜意的事”……詩歌有許多詩節(jié)寫到小狗,對小狗的關愛及小狗丟失后的傷心和難過,也甚是動人。特別要提到的是一首悼念史鐵生的詩,其中的真情也很感人。
若干中國城市
追思史鐵生
這幾日
我東慌西亂
沒看新聞
倒像他
也沒有去世
而萬千燭光
卻總是在黑暗之中
悄悄點亮
好像在等著一個
偉大的母親
再次用輪椅
從多災多難的
命運的后面
淡然微笑
推他出來
即便是最后幾節(jié),詩人在經(jīng)歷著父親生病、自己生病、小狗丟失、噩夢連連而心情甚是抑郁、灰暗的情況下,仍是寫道:
李春、小滕
不要安慰我
取筆墨來,鋪紙
我要給這個世界寫的
不是最后通牒
而是一封情書
這首詩再值得注意的是它幽默的風格。如與詩人、畫家朋友相聚,大家躺在沿江的莊稼地邊曬太陽,詩歌寫道:“豆花兒香∕麥苗長∕一群胖子∕深情地∕貼著春天∥一群繃緊的豬∕松開肚皮”。如關于世界睡眠日,詩歌寫道:“二十一日∕世界睡眠日∕央視提醒∕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睡眠∥沒醫(yī)生∕只好自由散漫地∕睡下去”。這是一種輕松自在的幽默,暗含機趣,讓人不禁一笑。詩歌的語言則是鮮活生動的。如詩歌這樣描寫早晨出門,看到雪地的小狗:“小狗出來∕望著白茫茫的空闊∕嗅了幾次,然后∕狂吠幾聲∥看我走了出去∕它小心地試了試腳∕然后撒開腿,邊跑邊嗅∕然后飛奔如兔”,觀察可謂細膩,描寫可謂生動,多個動詞的運用,使小狗的情態(tài)如在眼前。詩歌又這樣形容雪天的太陽和云朵:“陽光從云層里∕徐徐下來∕仿佛雪堆融化∕高山流水”,這也是形象、絕妙的。這些都增添了這首詩歌的魅力。
總的來說,整首詩以敘事化和日常生活為藝術的經(jīng)緯,抒寫出了帶有詩性的對于生活的感受、思考和詩人的滿懷詩情。對于日常生活,詩人較常人感覺出了詩意,生活出了詩意。詩人的敏感和敏銳,也使他較常人對生活更多一份情感的體驗和思考的洞徹,最終化為優(yōu)雅、含蓄的充滿詩意和思想的詩行。詩中有機趣、有幽默,有微醺、有沉醉,有無聊、有無奈,有悲痛、有恐懼,有淡漠,也有激情,有克制,也有溫暖,有渺小,也有崇高,有平凡,也有偉大。詩歌題名為《小生死》,則令人想起張愛玲的小說《小團圓》。張愛玲將小說題名為“小團圓”,有反諷的意思,“小生死”的題名大概也是如此吧。詩歌最終是以“讀十本佛經(jīng)∕看千秋萬代∕才知道萬物歸一的意思∕是歸于自己∕歸于心”總結全詩,意味深長。
荷爾德林的詩句“充滿勞績,然而人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傳頌廣遠,海德格爾的詩學也令人向往?!霸娨獾貤印?,那詩意如靈光一現(xiàn),如神跡,是心靈的洗禮與洞見,是靈魂的輕舞,頭腦的放松與自在,又滿含深意,讓人感動,讓人歡喜,讓人心生虔敬,脫俗而升華。應該說,人人都渴望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但其實很難,在當下變得更難。這所謂的現(xiàn)代生活,對外在物質(zhì)的追求越來越取代對精神的關懷,外在的喧囂越來越擠壓內(nèi)心的空間,人常常處于浮躁而忙亂的狀態(tài)。有誰在靜靜地聆聽內(nèi)心的聲音,如聆聽花開的聲音?有誰在用一顆敏感而溫暖的心觀察這世界、深味這世界?還好,有詩人在,為我們守護著人類精神清流之一脈。但現(xiàn)代快速的生活節(jié)奏有時也打亂了詩人心中的詩情和韻律、節(jié)奏,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顯得思想貧乏、缺乏詩意。艾泥的《小生死》無疑是上乘之作。
寫到最后,在這個大雪頻降的冬天,則使我不由得想起了白居易的詩《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不知我對這首詩的分析,可得詩中真味?
【參考資料】
[1] 黃紹丹:《艾泥詩歌創(chuàng)作的階段性特征》,張永剛主編:《群峰上的文學——曲靖作家作品論》,云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80頁。
[2] 鄧輝:《青山見我亦如是——艾泥詩歌一瞥》,見“鄧輝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blxy2006。
[3] 見百度百科-艾泥
(作者單位:曲靖師范學院人文學院)
責任編輯:臧子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