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園林的自然理想與景觀設計

2017-11-02 09:26:01姚亦鋒
中國名城 2017年10期
關鍵詞:文人園林景觀

姚亦鋒

中國園林的自然理想與景觀設計

姚亦鋒

文明的起源與一定的地理景觀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相關聯(lián)。大自然的原始風景給中國古代園林的設計創(chuàng)作以靈感與啟迪。中國古代風景園林發(fā)源于對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審美選擇,進而以順乎自然的指導思想求得“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審美境界,更有人與自然相與融洽的審美理想。在現(xiàn)代中國盲目模仿西方城市摩天大樓景觀的時候,現(xiàn)代西方城市規(guī)劃學者正致力于研究中國古代先哲的思想精髓,為塑造現(xiàn)代人居環(huán)境的自然協(xié)調(diào)尋找新的靈感啟迪。今天中國的景觀規(guī)劃由于具有對自然審美的歷史淵源,其現(xiàn)代景觀規(guī)劃有條件進入生態(tài)意識覺醒的新階段。

地理景觀;自然審美;游息生活境域;寫意山水園

在幾千年漫長的人類文明發(fā)展過程中,人與自然景觀的關系以及人類對于景觀的能動設計已經(jīng)發(fā)生過多次重大變化,人類既是自然景觀的一部分,又是景觀的設計者、改造者和管理者。悠久文明的起源與歷史發(fā)展都與一定的地理景觀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相聯(lián)系。從采集狩獵時代發(fā)展到今天的信息時代,人類對自然的認識與利用能力已經(jī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 特定的地理景觀對文明傳統(tǒng)的影響

全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國都分布在北半球的北回歸線以北,并且都位于大河之濱的平原上,由此被稱為“大河文明”。這四種文明的起源都與一定的地理景觀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相聯(lián)系,其中埃及起源于尼羅河,巴比倫文明起源于底格里斯和幼發(fā)拉底河的下游,印度文明起源于恒河的中下游,氣候干燥炎熱,但河流的夏汛和春汛對灌溉有利,特別適合于小麥生長,故又稱為小麥文明或灌溉文明。而中華文明的起源主要集中在黃河中、下游的汾河、伊、洛河、渭河等黃河支流及太行山東南山麓地區(qū),正好是黃土高原的邊緣。

在久遠的歷史年代中,中國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的分割與合并,最終形成了遼闊的疆域:從東南海邊到西北戈壁,冰峰雪嶺、茫茫森林、河灣溪流,形成極為豐富的自然地理景觀。在各地域依照各自地理環(huán)境滋養(yǎng)出迥然不同的地方文明。隨著民族遷移、商貿(mào)往來、戰(zhàn)爭沖突,最終匯集成了中華文明傳統(tǒng)。

中國的名山大川審美傳統(tǒng)的形成源于農(nóng)業(yè)時代初期的自然崇拜。地球演化而形成的自然地形、地貌、河流、植被等,能給人的主觀意識以美感的景觀稱為“風景”。風景是客觀存在的,但卻不是從來就有,它是伴隨著人類文明史發(fā)展而產(chǎn)生的(圖1)。例如,泰山是古代中國的神山演變成為著名的觀賞景地。中國在自然崇拜時期,以自然地理中名山大川為基本藍本,產(chǎn)生了極為豐富的神話故事和神話文學。在山東沿海以海岸島嶼景觀為模型背景,產(chǎn)生了海上仙山傳說,形成了蓬萊神話系統(tǒng)。以新疆博格達峰的雪山、林海和由冰川形成的高山堰塞湖的天然景色為模型背景,產(chǎn)生了西王母宴周穆王于瑤池的神話故事,形成了昆侖神話系統(tǒng)[1]。

圖1 山岳高大險峻是早期先民自然崇拜對象。西方繪畫寫實也一直以山岳作為崇高審美的象征。

把自然界的景觀引入人類的居住庭院之中,從而誕生了“園林”。皇家帝王宮苑、文人宅地園林和風景名勝幾個類形,它們的起源發(fā)展,各自具有不同的社會目的和功能要求,但是對自然山水的審美以及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需要是一致的,終而匯集為“風景園林”這一專門學科[2]。大自然的原始風景給中國古代園林的設計創(chuàng)作以極大靈感啟迪,其精華在于追尋大自然風景品格,進而抒發(fā)造園者的情感和理想,在現(xiàn)實世界里創(chuàng)造出人生所憧憬的完美的彼岸。

皇家帝王宮苑模仿海岸和島嶼景觀,追求神話中長生不老的仙境;因為帝王至高無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對于現(xiàn)實社會,他們已經(jīng)不再有企慕,而把神話中的“一池三山”作為他們理想的樂園。北京的“中、南、北海”,南京的玄武湖,都是這一思想指導下的產(chǎn)物。文人宅第園林模仿山川河流景觀,追求和諧超逸的理想境界;因為這些文人畫家大都懷才不遇,歷經(jīng)風塵,飽經(jīng)滄桑,他們把對現(xiàn)實的怨恨不平,寄托于這理想的桃花源中,以尋得慰籍。蘇州的拙政園,滄浪亭,揚州的個園,都是這一思想指導下的產(chǎn)物。

2 原始人類選擇的“理想景觀”

在以狩獵和采集業(yè)維持生活的原始氏族社會,人們逐水草而居,把自然山水作為“神”崇拜,因自然地理環(huán)境具有不同的差異而形成不同的自然崇拜。居住山區(qū)的民眾崇拜“山神”,居住河流的民眾崇拜“河神”,居住海濱的民眾崇拜“海神”,此外還有太陽神、月亮神等等。那時沒有人工營建的園林。

在原始蠻荒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中,人類選擇了利于其生存和發(fā)展的“景觀”。這種景觀選擇完全是從功利角度出發(fā)的,其中沒有審美的意思[3]。通過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馬壩人和山頂洞人等原始人類長期生活過的地址景觀考古發(fā)現(xiàn),原始人理想的景觀具有如下特征:一般都在山地平原盆地或河谷平原的交接帶,邊緣生境的多樣化和邊緣帶作為動物遷徒的必經(jīng)之地,為原始人的采集和狩獵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同時依山傍水、臨近平原,便于眺望或?qū)で蟊幼o。另外尺度適宜的山間盆地、谷地與大平原之一角,可滿足原始人對景觀空間的有限要求。沿河谷延伸溝通各相鄰閉合空間走廓,是閉合景觀與外界聯(lián)系的豁口。它具有多種生態(tài)優(yōu)勢,可最大限度地滿足原始人對食物、庇護和空間運動的要求。

3 從“圃”“囿苑”到“宮苑”

人類經(jīng)歷了漫長的采集和狩獵生活之后而進入農(nóng)業(yè)社會,村落和城鎮(zhèn)景觀的出現(xiàn)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隨著手工業(yè)與農(nóng)業(yè)的分工和城鎮(zhèn)的發(fā)展、城市市民的出現(xiàn),景觀價值發(fā)生了第一次分化,景觀審美功能被發(fā)現(xiàn)和利用。古代文明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社會經(jīng)濟有了富余,特別是建筑技術和美術欣賞發(fā)展到一定水準,于是便誕生了作為消遣娛樂的園林,而創(chuàng)造詩情畫意的藝術美成了景觀設計的指導原則。

西方學者將西方造園史推溯到上帝所生活的“伊甸園”(Eden Garden)時期,而在中國有學者指出神話傳說的黃帝“懸圃”為最早的園林萌芽。“圃”是指周邊有墻圍繞的、進行人工栽培果樹蔬菜的生產(chǎn)培育場地,《穆天子傳》中稱,懸圃在“昆侖之丘”,穆王與西母王同游懸圃?!渡胶=?jīng)》曰:“槐江之間,惟帝王之元圃”。西周時的芍藥栽培,雖然是為了調(diào)味,但《詩經(jīng)》中已將它描寫成男女相愛的贈花了:“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对娊?jīng)》還描述到庭院內(nèi)的樹木:“桃之夭夭,其華灼灼”。屈原在他的《少司命》的開篇寫道:“秋蘭兮糜蕪,羅生兮堂下,綠葉兮素華,芳菲兮襲予?!彪m是香料或藥用栽培,已成為庭園內(nèi)人工栽培的源頭[4]。

殷商時代,農(nóng)業(yè)已初步發(fā)展起來,出現(xiàn)了作為游息生活境域的園林萌芽.在諸多種園林形式中,皇家園林最早出現(xiàn)。在生產(chǎn)力極其低下時期,最早出現(xiàn)的只有帝王園林,因為在當時社會條件下,只有帝王具備建造園林的物質(zhì)基礎和精神娛樂需要?!睹献印ち夯萃跸隆酚浭觯糊R宣王問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孟子對曰:“于傳有之。”[5]一般中國園林史的研究都認為,這是中國最早的園林記錄了?!班蟆弊衷谝蟠坠俏闹幸约吧院蟮氖奈闹校籍嫵商镒中畏礁?,方格中填滿了草木,這是象形文字為我們記錄的直接形象:它是有一定范圍的植物境域,讓天然草木和鳥獸滋生繁育,是天子或諸侯專享的狩獵游樂場,后來發(fā)展為禽獸生長的天然景觀地。這種狩獵活動以娛樂為目的,與民眾為生存的狩獵活動完全不同?!妒酚?殷本記》描述“帝紂好酒淫樂……益收狗馬奇物,充仞宮室,益廣沙丘苑臺,多取野獸蜚(飛)鳥置其中?!奔q王令人夯土而成鹿臺,以便祭祀及遠眺四景。在殷末周初,由于臺與自然環(huán)境以及囿的結(jié)合,出現(xiàn)了沙丘苑臺以及與靈沼、靈囿相結(jié)合的“靈臺”[6],并有其形如璧河水環(huán)擁的“辟雍”(天子講書的學宮),開始了向園林的轉(zhuǎn)變。

春秋時期,吳王闔閭以姑蘇山為臺座建“姑蘇臺”,他的兒子吳王夫差在太湖洞庭西山建“消夏灣”,在靈巖山還建“館娃宮”等,選擇自然景觀優(yōu)美的地域,建立離宮別苑,養(yǎng)愛妃寵物以供游樂玩耍,而“消夏”二字,明確指出利用湖山自然生態(tài)效應以供避暑,開創(chuàng)了利用自然地形而營建皇家“宮苑園林”先河。

秦始皇以強悍武力掃平六國,統(tǒng)一中華,依驪山建歷史上規(guī)??涨暗摹鞍⒎繉m”,范圍三百余里;殿館,閣樓,廊道等,占據(jù)其中重要的景觀地位。在這個宮苑內(nèi)建有“蘭池宮”,其中設有一“長池”,刻石鯨長二百丈置于水中,祈求使其生命猶如神鯨天地久長[6]。秦始皇自稱為“真人”,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創(chuàng)立了“神仙意境”的皇家園林。同時他又派方士遠渡大海去尋找長生不死的仙藥。秦始皇在他56歲時死去,三年之后,項羽的一把大火,焚燒三個月才燒完這個壯麗的宮殿。

圖2 北京故宮西側(cè)的“南海、中海和北海”,是歷代帝王追求長生不老的向往景觀。

漢武帝造的“上林苑”使宮苑園林達到高峰。該苑在設定的范圍內(nèi),供養(yǎng)百獸,以射獵取樂。同時漢代宮苑出現(xiàn)了“一池三山”為主體的神仙意境。一池名為“太液池”,是以遠古時期昆侖山神話體系為主題(西王母、嫦娥、月宮、廣寒殿等傳說),景觀仿效中國西北部新疆天山博格達峰頂?shù)奶斐?。三山名為“蓬萊、嬴州、方丈”,是以戰(zhàn)國時期蓬萊神話體系為主題,仿效了中國東南部渤海延岸和島嶼的景觀形態(tài)。追尋長生不老的神仙意境,是帝王窮嗜極欲的熱衷向往,從秦始皇到清王朝末代皇帝,幾千年以來,這一直是中國帝王園林的主題。(圖2)

殷商時期的“囿苑”、周朝的“靈臺”,顯示了帝王的權(quán)威和富貴,這也是“皇家園林”的最早起源。從秦始皇到清朝末代皇帝,貫穿整個封建時代的皇家宮苑始終突出天子諸侯的權(quán)力,顯示了人類對物質(zhì)享受的最大追求。但是這種“皇家園林”對于中國古代文人園林的誕生并沒有太大的影響,文人園林的誕生繼承了巖棲隱居傳統(tǒng),重視精神生活與自然沖淡的理想。

4 文人隱居與自然山水園林

文人園林起源于士大夫的“巖棲”[7]。由于物質(zhì)財力所限制,士大夫文人園林的出現(xiàn)比皇家園林晚得多。傳說隱居之祖巢父許由因不愿接受帝堯的禪讓而遁入嵩山,終老安葬于箕山之上??鬃釉唬骸鞍钣械溃瑒t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庇终f:“賢者辟世,其次辟地。李白詩云:“問余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宋代山水畫家郭熙在其著作 《林泉高致》 中說:“君子所以愛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園養(yǎng)素,所常處也;泉石嘯傲,所常樂也;漁樵隱逸,所常適也;猿鶴飛鳴,所常觀也?!惫糯看蠓蛭娜嗽谏钌揭傲蛛[居生活中,深深地體味著大自然的美。謝靈運在《山居賦》中說:“古巢居穴處曰‘巖棲’,棟宇居山曰‘山居’,在林野曰‘丘園’,在郊郭曰‘城傍’?!睆倪@些描寫可以明顯看出,隱居地的自然環(huán)境,是經(jīng)過精心選取的一處泉石優(yōu)美、林竹秀茂的自然境域。但沒有人造的建筑,這就是巖棲的特點。這給我們鮮明的印象是,花紅云白,琴韻與溪山為伴。(圖3)

圖3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xiàn)了中國式的自然審美觀念

最早有記載的中國文人私家園林的萌芽,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莊周有個“漆園”,位于河南省歸德縣。我們沒有見到關于此園的詳細描述,只是知道院中有一棵大槐樹。莊周在樹下做夢,夢見蝴蝶。他醒來之后,分不清自己夢見蝴蝶,還是蝴蝶夢見自己。從當時歷史情況來看,這些文人缺少帝王那樣的雄厚財力,因此無法營造大規(guī)模豪華的園林,其園林設計思想與帝王園林完全不一樣,其園林景觀注重的是樸素自然。[6]

魏晉南北朝是戰(zhàn)爭災難頻繁發(fā)生的時代,在這歷時369年(公元220-589)的時段內(nèi),充滿動、災難和殺戮,皇帝王朝不斷更迭,政治斗爭異常殘酷。北方遭受了游牧民族多次蹂藺,漢族人大量向江南遷移,以建康(今南京)為中心的南方城市從而成為漢族人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在如此的大背景下,江南的小橋流水人文景觀和柔風細雨自然景觀滋生了士大夫的園林景觀。江南地區(qū)植物種類豐富,河網(wǎng)縱橫交錯,特別是在水景的利用,形成了和諧溫情的江南園林。這與中國古代士大夫文人所追求的“美妙和諧的自然社會”理想一致。與帝王園林的宏大氣魄有很大區(qū)別。

首創(chuàng)人生理想境界的是東晉時期的陶淵明,他在著名的散文《桃花源記》中描述了一個美妙脫俗的社會∶“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香,落英繽紛……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碧諟Y明生活在充滿動蕩的魏晉南北朝時代,他辭官歸田,尋求真正的人生快樂和心靈安慰。他以藝術作品創(chuàng)造出理想而又浪漫的世界,正式確定了中國文人園林品質(zhì)。后人依照他的理想,建造出現(xiàn)實人類社會里的“自然山水園林”,最終形成獨樹一幟的中國古典文人園林,其所追求的意境是寧靜淡泊,與世無爭。中國文化藝術最瀟灑的品格就是誕生在這最殘酷殺戮的黑暗時代。(圖4)

圖4 陶淵明的“桃花源”是文人理想的景觀世界

桃花源是中國古代文人追尋的一個理想景觀,其實這是一個封閉的盆地形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此后按此理想模式建立的文人園林都是封閉的,隱藏在高高圍墻深宅大院之內(nèi),盡管園林之內(nèi)的圍墻留有花格窗,相互有“透景”、“漏景”,然而臨街的圍墻是完全封閉隔離的,這是中華民族農(nóng)耕文化時期典型的安居理念。與之相對照的是,歐洲文化在向地中海沿岸及廣大地區(qū)擴散的過程中,運用了其生長環(huán)境中的愛琴海沿岸島嶼的生態(tài)理念和安居經(jīng)驗,它們?nèi)鄙俎r(nóng)耕的氣候條件,不斷進行海洋擴張。[8]

中國古代無論城市、陵墓、皇家宮殿或者文人宅第,都是中軸對稱的布局,然而其花園部分,即民間稱之為“后花園”部分,則完全沒有中軸對稱,是樹無行次、石無定位的自然布局。山有賓主朝揖之勢,水有迂回縈繞之情,是一派峰回路轉(zhuǎn)、水流花開的自然風光。甚至建筑物本身在園林中,也是按山水總體風骨走勢,高低曲折,參差錯落,量體裁衣,烘云托月,點染著自然山水的藝術情趣。[9]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沒有規(guī)整的行道樹,沒有綠籬,沒有花壇,沒有修剪的草坪,樹木花卉的種植依照大自然原始植被分布方式,三五成叢,自由散聚,水池或者山石,野趣橫生,景色蒼潤。這都是在觀察大自然天然植被景觀后精練創(chuàng)作的。[4]

南朝定都建康169年,歷朝營建御苑,他們打破秦漢宮苑僅局限于封閉的建筑空間,轉(zhuǎn)而面向大自然風景。南朝帝王的“華林園”就是面向玄武湖和紫金山,大自然的湖光山色就是其園林主景觀。同時又在玄武湖中進行人工堆島,帝王在此登岸,仿效秦漢先帝,祭拜神靈,求長生不死之境;但這時所處的一池三山是在遼闊的大自然湖面中,而不是以往的人工挖掘水池。玄武湖周邊一帶,特別在湖的南畔是史稱“六朝風流”的主要發(fā)生地,曾有許許多多委婉動人的歷史故事,也有荒淫暴戾的記載,至今還有“神仙島嶼”“銅鉤井”“胭脂井”“郭璞墩”等遺跡。

5 超于自然的寫意山水園

南北朝時期,出現(xiàn)了詩人畫家們創(chuàng)立的“文人山水園林”,這是一個從古代園林演變?yōu)楣诺鋱@林的轉(zhuǎn)折點。唐宋進一步發(fā)展成為將詩情畫意融入園林的“寫意山水園”。唐朝詩人王維晚年辭官歸田隱退山中,他在長安郊外居住地建立“輞川別業(yè)”,這座私人園林在人工創(chuàng)造的山水景觀中融合了文人書畫意境。輞川是個天然隱蔽場所,四周樹林茂密,崗嶺懷抱,而輞川則是這丘陵之中的一個平坦谷地;建設的園林與周圍自然環(huán)境渾然天成,其中融合的書畫意境平淡幽遠。[9]王維許多著名詩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等,都創(chuàng)作于此地,在似乎看起來平平淡淡的景色中達到至高無上的境界。

在詩人畫家創(chuàng)立的“寫意山水園林”中,園主人可以在這深深的庭院之中,尋求寂靜的冥想。冷潔,超脫,秀逸等品質(zhì)為其高超意境;吟風弄月,飲酒賦詩,踏雪尋梅,為其風雅內(nèi)容;對大自然的風景經(jīng)過取舍、概括和藝術加工,從而成為優(yōu)美的詩文。石頭表示某個山巒,水池表示湖海,一峰則代表太華千尋,一勺則寓含江湖萬里,[9]山壑溪地為其主體生活境域。孤舟獨釣,伴倚花木,相映著小橋流水。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fā)現(xiàn)了無限永恒、悠遠意遠,心曠神怡。(圖5)

圖5 揚州瘦西湖小金山的石頭小橋景觀,顯示出文人園林細微的自然風格設計

文人園林大都種值竹子,以竹子來歌詠園主人的清高。蘇州拙政園有“倚玉軒”,滄浪亭有“翠玲瓏”,揚州“個園”的“個”是半個“竹”字,這都是“眾人皆濁我獨清”的孤芳自賞情懷在園林中的流露。拙政園有個“雪香云蔚亭”,亭外遍值梅花,標志著文人孤傲不群的情懷。

“文人寫意山水園”是以大自然景觀為模本的藝術主題園林,景觀設計源于自然,而其中以繪畫原理布局和追求的詩畫意境使其又超于自然的景觀,這以后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精華。雖然文人園林的出現(xiàn)比帝王園林晚一千年,但在后來一千多年歷史發(fā)展年代里,它與帝王宮苑園林一同發(fā)展,而藝術成就卻超過帝王園林。

6 人文、社會與自然景觀

孔子哲學的最高理想是“仁”,把以“仁”的原則妥善處理人生世事視為“智”,而他同時又把自然山水看作仁和智的象征,要求君子“比德”山水??鬃釉f“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范仲淹曾頌揚“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边@種山水審美觀成為中國古代園林設計的思想基礎。因此蘇州滄浪亭有“山水樓”、“面水軒”,環(huán)秀山莊有“問泉亭”和“一房山”,都是將人生品行的理想境界寄寓到園林意境之中。

道家強調(diào)“無為”“寡欲”“棄知”,即不要違背自然規(guī)律而為,個人內(nèi)心修養(yǎng)與外在自然要相互融洽,順乎自然規(guī)律是一切幸福和諧的根源,也是美感的根源。二千多年前的老子曾有著名言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指出大自然為萬物起始根源,過分理性的人類和社會必須復歸其原始狀態(tài),才有平和美滿。莊子主張“無為而為”,“不知之知”,“大智若愚”,“泛愛萬物,天地一體”。莊子在《齊物論》云:“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庇幸粋€關于人與自然的關系的事例:用木料做桌子,從人的使用觀點來看,這是“成”,而從被破壞樹木來看,這是“毀”,即一定的使用價值是一定的生態(tài)價值換來的。只有從更高的整體觀看問題,將生態(tài)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統(tǒng)一結(jié)合起來,才能達到無成無毀的最完美的境界。

儒家主張“中庸”,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任何事物發(fā)展到了極端就會走向其反面,主張“中和”,即適中和諧,不太過分;“庸?!奔醋裱瓌招裕樅踝匀?,“明成”即明白大成的道理;這樣就可達到“天地人”整體平衡。“天人合一”生態(tài)觀是中國古人自然審美的思想基礎,古代哲學家認為人與自然和平相處才能獲得美感?!斑h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這種完美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體現(xiàn)出人與自然的和諧,這才是風景園林意境的第一含義。至于詩情畫意寫入園林,則是第二含義。園林意境的形成,首先是歸于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氛圍,而不是建筑密集的游戲雜耍場。

古希臘哲學家推崇“秩序是美”,他們認為野生大自然是未經(jīng)馴化的,充分體現(xiàn)人工造型的植物形態(tài)才是美,所以植物都修剪成規(guī)整幾何形狀,園林中的道路是整齊筆直的。[1]十八世紀以前的西方古典園林景觀都是沿中軸線對稱展現(xiàn)。從古希臘古羅馬的莊園別墅,到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臺地園,再到法國的凡爾賽宮苑,在規(guī)劃設計中都有一個完整的中軸系統(tǒng)。海神、農(nóng)神、酒神、花神、阿波羅、丘比特、維納斯以及山林水澤等華麗的雕塑噴泉,放置在軸線交點的廣場上,園林藝術主題體現(xiàn)的是有神論的“人體美”。寬闊的中央大道,含有雕塑的噴泉水池,修剪成幾何形體的綠籬,大片開闊平坦的草坪,成行栽植的樹木,水池、瀑布、噴泉的造型都是人工幾何形體,全園景觀是一幅“人工圖案裝飾畫”。西方古典園林,它的創(chuàng)作是以人作為自然界的中心,大自然必須安照人的頭腦中的秩序、規(guī)則、條理、模式來進行改造,以中軸對稱規(guī)則體現(xiàn)出超越自然的人類征服力量,人造的幾何規(guī)則景觀超越于一切自然。

然而置身于中國古典園林之中,游人感受到的是群山環(huán)抱,水縈索繞,不是歌德長詩《浮士德》所追求的壯觀宏偉的無限遼闊,也沒有德國畫家費烈德里西作品《海濱孤僧》所面對的天地間的無窮悵望。在中國古典園林中,人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員,人與大自然永遠只能和睦相處,而絕不是超越征服。大自然的野趣生機,遠超過一切人造景觀。[1]如果把西方古典園林比為絢麗的圖案,中國古典園林就是清涼爽人的山林輕風。

若從較早的五岳四瀆、巢父許由的棲隱山林起算,至古代文獻詩文中出現(xiàn)“園林”這個概念的西晉時期,其間經(jīng)歷了二千五百多年。此后又過了一千六百多年,在新中國才出現(xiàn)“風景園林”一詞,其確定時間為1989年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的正式成立。于是明確了這門學科的基本性質(zhì),即以自然審美為主的生態(tài)境域或藝術美的生態(tài)境域。它是以審美為主要目的的門類,以區(qū)別于生態(tài)農(nóng)林業(yè)等以生產(chǎn)為目的的學科,同時又以生態(tài)境域性質(zhì)區(qū)別于建筑空間。

現(xiàn)代風景園林理論于19世紀誕生于美國,無論是高樓密集的城市公園,還是界域遼闊的國家天然公園,首先都特別強調(diào)生態(tài)效應。中國古代風景園林起源于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審美選擇,進而以順乎自然規(guī)律的指導思想為基礎,形成“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審美標準,更有“道法自然”,以追求天人之意相與融洽的審美理想。在現(xiàn)代中國盲目模仿西方城市摩天大樓景觀的時候,現(xiàn)代西方城市規(guī)劃學者正致力于研究中國古代先哲的思想精髓和古代文化遺產(chǎn),為塑造現(xiàn)代人居環(huán)境的自然協(xié)調(diào)尋找新的靈感啟迪。

當今中國的風景園林,由于具有對自然審美獨特的歷史淵源,因此可以說,中國現(xiàn)代園林有條件進入生態(tài)意識覺醒的新階段,使風景園林成為生態(tài)生物圈、人類的智慧圈與對自然的審美圈,即三者相互重合的空間境域。至于風景區(qū)中大興土木,在城市公園中大造現(xiàn)代化的游樂設施,甚至把“唐城”、“宋城”、“三國城”、“西游記城”看作是風景園林景觀,由水泥制作的樹根和各種人造植物組成“公園”,則是對風景園林基本性質(zhì)的錯誤理解。

[1]宗白華,等.中國園林藝術概論[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7.

[2]王如松.3000年來的中國人類生態(tài)觀[C]//,青年生態(tài)學者論叢.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

[3]汪菊淵.中國古代園林史綱要[R].北京:北京林學院,1980.

[4]周維權(quán).中國古典園林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0.

[5]陳植.中國歷代造園文選[M].合肥:黃山書社,1992.

[6](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62.

[7](春秋)左丘明.左傳[M].北京:中華書局,1962.

[8]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9]朱有介.自然審美與生態(tài)效應[C]//李嘉樂,主編.第一屆風景園林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

The civilization originated from unique physical natur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Wild nature once gave a great inspiration for ancient Chinese landscape design.In ancient time,the essential characte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s ecological aesthetics in natural environment,not architectural space or artificial construction.Searching for the origins,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aesthetic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Man’s designing depends on the natural form,further to arrive on the standard “though nature aspects but all man made”.Finally to realize the ideal world“rule follow the nature” and “heaven and man combined into one body”.Ancient Chinese gardens once enlighten Europe classic landscape design.When today Chinese cities planning are blindly modeling American skyscrapers,western scholars are searching for new inspirations from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and environment practices for creating contemporary human livable environment.There was a long histor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pecial in natural aesthetics in China.We have advantage tradition to make contempor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to a new stage with ecological ideas.

wilderness ; civilization origination ; natural aesthetics ; ideal landscape garden.

K928.73

A

1674-4144(2017)-10-61(7)

姚亦鋒,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蔣亞林

猜你喜歡
文人園林景觀
景觀別墅
火山塑造景觀
清代園林初探
藝術品鑒(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2
文人與酒
包羅萬象的室內(nèi)景觀
古代園林里的“美人”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2
文人吃蛙
和千年園林的今世之約
金橋(2018年6期)2018-09-22 02:18:50
雪中園林的七個片段
宋代文人愛睡覺
彰化市| 九龙坡区| 玛沁县| 铁岭市| 庄河市| 泸定县| 华容县| 齐齐哈尔市| 东至县| 庆阳市| 武汉市| 合江县| 阿拉尔市| 东源县| 镇宁| 琼中| 黑龙江省| 罗田县| 长沙县| 沾益县| 石门县| 大冶市| 句容市| 景东| 远安县| 宜黄县| 融水| 湛江市| 保定市| 南投县| 黎川县| 石河子市| 上犹县| 隆尧县| 衢州市| 台江县| 蚌埠市| 广昌县| 兰溪市| 桐乡市| 怀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