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邊天”,但由于作文教學耗時長、收效慢的特點,往往被忽視,加之在作文教學實踐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指導,導致學生不會寫作,害怕寫作。在長期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我把“自助互助合作”的教學理念融入作文教學,總結摸索出了“先讀、后評、再寫”的三步作文教學法,讓學生在自主互助合作探究中學會寫作,愛上寫作,有效地解決了這一難題,現(xiàn)把我的做法介紹如下:
一、讀范文
讀范文是指在寫作前,教師先出示自己的下水文或者是同題材的文章作為范例,讓學生自主閱讀,以“拋磚引玉”,啟迪學生的思維, 這是學生自主閱讀獨立思考的重要階段,具體做法是:教師提前寫好下水文或者搜集相關的文章,由學生自主閱讀,在閱讀中自由思考。諸如:這篇文章寫了什么事?你為什么喜歡或者不喜歡它?它用怎樣的語言來表達了什么感情的?運用了哪些修辭?文章是如何結構全文的?如果讓你寫,你怎樣寫?下面我以課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寫作主題為例,詳細介紹。
課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寫作主題是:成長的煩惱。我給學生出示了三篇文章,有我自己的下水文《成長的煩惱(一)》,有我從網(wǎng)上找的中考滿分作文《成長的煩惱(二)》,還有名家的作品張愛玲的《天才夢》,其中前兩篇是記敘文,后者是散文,都是短小文章,便于學生閱讀和把握,也為寫作積累了素材。
二、評范文
評范文是學生在自主閱讀基礎上合作探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養(yǎng)成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還是以《成長的煩惱》為例:
第一步,教師確立討論目標:
(1)這幾篇文章各是什么體裁?你適合寫什么體裁?
(2)作者是怎么結構文章的?你認為哪篇文章結構最合理?
(3文章用了哪些題材?這些經(jīng)歷你有嗎?你有哪些煩惱?
(4)你喜歡文中哪些優(yōu)美的語句?它們好在哪里?
(5)你覺得這幾篇文章有什么不足之處?應怎樣修改或避免?
第二步,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把班里的學生按語文成績好中、差比例搭配,分成若干個6人小組,小組成員輪流說出自己對以上問題的看法。在學習小組內(nèi),可設計多種評說方式,激勵學生評論的興趣與熱情:組長范例評說、同學補充述說、一人述說、多人補充評議等等,為選材運筆準備充分的生活素材。
以“成長的煩惱”這個題目為例,有的同學說:“作者活學活用,套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句子,我覺得這一點很好?!庇械耐瑢W說:“《成長的煩惱(一)》采用了三段論的形式來寫,開頭套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句子,中間敘述自己和媽媽的矛盾,結尾用短促有力的語句結束全文。這種形式很適合我?!薄瑢W們評得頭頭是道,老師要抓住時機發(fā)問,把他們的思維向縱深處引導:“那這幾篇文章就沒有不足之處嗎?這樣,學生會進一步掌握范文,學會寫作。
評范文,是作文教學中的亮點,不僅讓學生的思維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更能讓教師接受新思想、活躍新思維。因此,課堂上,老師要當好觀眾,當好一個忠實熱心的觀眾,適時地參與其中,恰當?shù)亍吧匡L點火”,讓作文課這臺好戲高潮迭起。
三、寫作文
這是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重要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寫作的過程:
(一)擬題。學生通過讀范文和評范文,已對寫作要求有了較深入的理解,接下來可運用平時所學的語言材料構思擬稿,確定作文題目。
(二)立意、構思。引導學生圍繞主題,確定作文的大體框架和涉及的事例、事件等內(nèi)容,打腹稿。
(三)布局謀篇。根據(jù)確定的作文主題和框架,從平時積累的素材中及小組討論交流情況,選取那些最為貼切的詞句,表達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獨立完成習作。
(四)寫作激勵。為了訓練學生快速寫作,我制定了一個激勵措施:誰按要求最先完成,老師就當堂評點誰的文章。初中生強烈的“向師性”和單純的自我榮譽感讓他們覺得:作文課上最大的成功就是老師即時點評自己的文章。因此,寫作文時,他們凝神定志,心無旁騖,有的同學半個小時就能寫出六七百字的文章。有時為照顧寫得慢的學生,我會故意延長點兒時間,讓寫作速度快的同學反復修改自己的文章,否則,我將故意吹毛求疵,這樣就能使優(yōu)生的作文精益求精,使困難生步步跟上,從而提高整個班級的作文水平。
經(jīng)過實際操作不僅讓學生寫作水平得以提高,也讓教師的作文批閱由一件“苦差事”變成了欣賞“美文”的過程,為語文教師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有效地減輕教師的負擔。
馮玉梅,山東壽光市留呂初中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