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紅肖 張再康(石家莊 050017)
河北醫(yī)科大學研究生學院
劉完素玄府學說的現(xiàn)代臨床應用探析*
蓋紅肖 張再康△(石家莊 050017)
河北醫(yī)科大學研究生學院
劉完素首次明確了廣義玄府的概念,系統(tǒng)闡述了玄府學說理論,對現(xiàn)代醫(yī)家產生了深遠影響?,F(xiàn)代醫(yī)家將劉完素玄府學說廣泛應用于皮膚科、五官科、腎病科等疾病的治療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為臨床疑難雜證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劉完素;玄府學說;皮膚科;五官科;腎病科;臨床應用
劉完素首次明確了廣義玄府的概念。他認為玄府是廣泛分布于人體各個部位(如臟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骼、爪牙等)的通道,是氣液、血液、榮衛(wèi)、精神升降出入的道路門戶。分布于人體上下內外的玄府,如果能保持通暢,則氣液、血液、榮衛(wèi)、精神暢通無阻,人體各組織器官皆得其營養(yǎng)而維持正常的功能狀態(tài)。否則,若玄府郁閉,則諸病由生。劉完素玄府學說對現(xiàn)代醫(yī)家產生了深遠影響,他們將劉完素玄府學說運用于皮膚科、五官科、腎病科等疾病的治療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現(xiàn)將其總結整理如下。
玄府最初指汗孔,如《素問·水熱穴論》中說:“所謂玄府者,汗空也?!焙箍准醇”碇菤庋?、津液、榮衛(wèi)、神機運行的道路門戶。皮膚為人體衛(wèi)外之屏障,外感六淫多從肌表而入,導致玄府郁閉,皮疾由生。現(xiàn)代醫(yī)家將玄府理論運用于多種皮膚病的治療,并取得可喜的臨床療效。現(xiàn)歸納總結如下。
1.1 蕁麻疹 蕁麻疹是臨床皮膚科的一種常見疾病,任何季節(jié)均可發(fā)病,主要病因為外有風寒或風熱入侵肌表,內有濕熱蘊結胃腸,內外皆郁閉不通,加之現(xiàn)代之人飲食不節(jié),嗜食辛辣炙烤,喜愛酒料冷飲,致使內臟不安、外易受邪,導致其發(fā)病率逐年升高。本病以全身或局部皮膚出現(xiàn)扁平發(fā)紅或水皰性皮疹,常伴瘙癢為主要表現(xiàn),中醫(yī)稱為癮疹。急性蕁麻疹若不及時正確治療,就會轉化為慢性蕁麻疹,以致纏綿難愈,令患者痛苦不堪。目前西醫(yī)對于本病的治療常使用抗組胺藥物和激素類藥物,效果不太理想且副作用大,停藥易復發(fā)。中醫(yī)學治療本病有一定優(yōu)勢,從玄府論治蕁麻疹,立法開玄府、祛邪氣,以使玄府開合有司,則外邪不易入侵,五臟俱安,病愈體健?,F(xiàn)代醫(yī)家從玄府論治蕁麻疹,療效確切,現(xiàn)舉例如下。
陳氏[1]治療蕁麻疹主要是運用辛竄宣通之品,恢復玄府開合通利功能。常用方劑如麻黃湯、桂枝湯、荊防敗毒散、桂麻各半湯,結合兼證加減運用。若病情反復發(fā)作,則在行氣活血基礎上,酌加少量辛溫藥,一方面開通玄府,另一方面取其辛散,使病邪分開,則邪無所依而成無根之邪,更有利于祛除邪氣,臨證加減還可選擇活血化瘀類方劑,如血府逐瘀湯、桃紅四物湯等加減。祝氏[2]認為慢性蕁麻疹的主要病機是正氣不足、玄府不固、開合失司而致外邪易于入侵,病情反復難愈。所以臨床上常加幾味辛溫發(fā)散藥和收斂固澀藥,以使玄府開合有司,創(chuàng)制過敏煎(防風、銀柴胡、烏梅、五味子)治療慢性蕁麻疹,藥味精專,有收有散,深得開合之機。葉氏[3]治療蕁麻疹以散邪氣、開腠理、通玄府為主,常用方劑為麻杏苡甘湯(麻黃10 g,杏仁15 g,薏苡仁30 g,甘草6 g)并將其加減化裁用于多種皮膚類疾病的治療,療效確切。
1.2 銀屑病 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頑固性皮膚病,西醫(yī)俗稱牛皮癬,中醫(yī)稱為干癬,松皮癬,白疕等。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侵襲性紅斑,紅斑上覆有多層銀白色的鱗屑,抓之脫屑,有點狀出血,常伴瘙癢。此病病程較長,病情頑固,反復難愈,是一種臨床常見且治療棘手的慢性復發(fā)性皮科疾患。目前中醫(yī)對銀屑病的治療主要是從血熱、血瘀、血燥論治,有一定療效,但是對一些斑塊型銀屑病在治療上還存在不足之處。銀屑病可從玄府論治,認為“血熱”與“玄府郁閉”貫穿發(fā)病的始終,故在治療上應以開通玄府為主,玄府開通則熱散毒去、氣血暢通、肌膚得養(yǎng)、斑疹自消。
宋氏[4]等在斑塊狀銀屑病的治療上提出疏通玄府、通絡解毒法,處方常用炙麻黃、桂枝、苦杏仁、黑附片(先下)各9 g,生石膏(先下)30 g,羚羊角粉(沖服)0.6 g,細辛3 g,紫草15 g,莪術9 g,白花蛇舌草20 g,生姜10 g,大棗15 g,甘草6 g。治療斑塊狀銀屑病取得較好療效。范氏[5]等對于銀屑病的治療提出開通玄府、補腎培元法的新思路,并效驗于臨床。初期常用麻黃、附子、石膏、桂枝等開通玄府,后期在開通玄府基礎上,加用仙茅、仙靈脾、女貞子、墨旱蓮、威靈仙、杜仲等補腎培元中藥,以提升療效。認為此病在夏季治療效果較佳,提出“溫通玄府治療銀屑病”。常用方劑為防風通圣散、葛根湯、桂枝湯,常用藥物有葛根、生麻黃、桂枝、防風、荊芥、白芍、連翹等。李氏[7]等認為玄府郁閉,開合失司是銀屑病的基本病機,提出宣通玄府、理氣解郁的治法。宣氣開郁常用桂枝、羌活、川芎、當歸、木賊、黃連、椒目等;行氣利水常用車前子、澤瀉、豬苓、香薷、桂枝等;活血化瘀常用牡丹皮、丹參、川芎等,并配合走罐,以激發(fā)經(jīng)氣、疏通經(jīng)絡、開通玄府;久病陰虛常用百合、天花粉、黃精、山藥、石斛、女貞子、熟地黃等。莊氏[8]治療銀屑病以開通玄府為主,主張分期論治:(1)初期:熱毒郁閉重,玄府郁閉輕,屬于實證,方用桑菊飲、銀翹散等,藥用金銀花、連翹等;(2)中期:血熱郁毒已輕,玄府郁閉加重,仍為實證,方用麻杏石甘湯等,藥用炙麻黃、生石膏等;(3)后期:玄府郁閉,氣血虧虛,方用麻杏石甘湯、桂枝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等。
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上述醫(yī)家治療皮膚病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無論治療何種皮膚疾病常加兩味左右的辛味解表藥,一方面取其辛散宣通,以開通皮膚之玄府;一方面取其辛散溫通,以祛除在表之邪氣。如此,則陽氣宣于衛(wèi)分,營血暢于肌表,津液布達濡養(yǎng),則皮疾乃愈。常用藥物有生麻黃、桂枝、荊芥、防風等。其中特別善用生麻黃。生麻黃味辛發(fā)散,性溫散寒,擅于開腠理、透毛竅,以驅散郁于肌表的風寒邪氣。生麻黃辛散溫通,《藥性論》中記載生麻黃可以治療周身毒風頑痹,皮肉不仁;《日華子諸家本草》中記載生麻黃能調暢血脈,開通皮膚毛竅;《神農本草經(jīng)百種錄》中記載生麻黃輕揚上達,是氣味中最輕者,故能透出皮膚毛竅之外,又能深入凝痰停血之中,凡藥力所不及之處,其皆可至,與氣雄力厚者相比其力更大。古今均廣泛用于治療皮膚疾病、風寒濕痹、癰疽腫痛、損傷瘀腫等證。
2.1 眼科疾病 玄府一詞始見于《黃帝內經(jīng)》,眼科玄府理論首創(chuàng)于金元醫(yī)家劉完素,現(xiàn)代醫(yī)家完善了眼科玄府理論的辨證論治體系,認為目之玄府郁閉、目失榮養(yǎng)是多種眼病的主要病機,提出開通玄府、行氣解郁、活血通絡、益氣養(yǎng)陰、滋補肝腎等治法,并廣泛運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療,療效確切。鄒氏[9]運用“眼科玄府理論”,認為干眼綜合征的中醫(yī)病機為“津液不輸、郁久化熱、傷津耗氣”,故采用“宣通玄府、解郁生津”法治療,藥用桂枝6 g,西河柳、浮萍、南沙參、北沙參、云母石、黃精、何首烏各12 g,黃芩9 g,葛根12 g,升麻9 g,收效頗佳。張氏[10]等對干眼綜合征的治療采用宣通玄府之法,自擬處方:桂枝6 g,西河柳、浮萍、云母石、南沙參、北沙參各12 g。每日1劑,日服2次,1月為1個療程。若有神疲肢軟,則加生黃芪、黨參益氣升陽;若見頭暈耳鳴,腰膝酸耎,則加黃精、何首烏補益肝腎;若眼脹痛,視物昏糊,則加夏枯草、葛根、野木瓜清肝明目,臨床效佳。劉氏[11]對本病的治療提出治燥“宜開通道路,養(yǎng)陰退陽,涼藥調之”。臨證用藥除選用甘涼藥物清燥養(yǎng)陰如金銀花、白花蛇舌草、忍冬藤、生甘草等藥物外,常配伍一兩味辛散宣通之品,如細辛、防風、羌活等,辛涼藥常選葛根、薄荷等。王氏[12]對黑睛疾病的治療提出以下治法:(1)表有邪氣當辛散,用辛涼或辛溫發(fā)散之劑,祛除邪氣以開通玄府;(2)里有郁熱重宣泄,治宜清宣肝膽郁熱、開通玄府。以自擬清解湯(生梔子、黃芩、羌活、防風、赤芍、青箱子、白蒺藜、生大黃、蟬蛻、木賊、生甘草)加減治療。如此清宣與泄降并施,則郁熱除,玄府通,再益以其它清解退翳之品,則熱翳得除;(3)正虛宿翳可焮發(fā),臨證當益氣養(yǎng)陰以補虛,并配以辛散開通之品如羌活、防風、白芷之屬以寓通于補,使玄府得以開通,輔以清熱退翳之品則宿翳可盡;(4)陰火目翳應升陽,陽氣得升,陰火得降,玄府通利,目翳自除,常用升陽散火湯加減。高氏[13]等認為玄府郁閉貫穿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病程始終,閉塞微甚決定著病情的輕重緩急和預后轉歸。遂立開通玄府、暢達氣血,配合補虛解郁、開通玄府。開通玄府是以風藥為主,取其能散、能通、能動的特性,開閉啟郁,并可引諸藥上達目中玄府,直達病所。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多因郁、虛所致,故臨床多采用辛溫、辛涼之品,以開通玄府,如荊芥、防風、蟬蛻等。對于玄府郁閉日久者,可加用全蝎、地龍、桂枝等。汪氏[14]等認為視網(wǎng)膜中央靜脈阻塞及繼發(fā)青光眼的主要病機是玄府閉塞,開通玄府是視網(wǎng)膜中央靜脈阻塞及預防繼發(fā)青光眼的重要治法。辨證論治,開通玄府,常用方劑如下:(1)肝膽火熾型:龍膽瀉肝湯加減;(2)氣滯血瘀型:血府逐瘀湯加減;(3)陰虛火旺型:杞菊地黃湯加減;(4)氣血兩虛型:八珍湯加減。無論對于哪種證型的治療,開通玄府的同時均重視行氣活血化瘀,常用藥物有川芎、當歸、赤芍、生地黃、桃仁、紅花、牛膝、柴胡、葛根、生黃芪、菊花等。
可見,現(xiàn)代醫(yī)家很好地承襲了劉完素的眼科玄府理論,并運用于多種眼科疾病的治療,療效確切。以上醫(yī)家認為目之玄府郁閉為多種眼科疾病的重要病機,故用開通玄府之法,使目之玄府通利,氣血得以榮養(yǎng),則目精神明,為之可用。以上醫(yī)家治療目疾的共同用藥特點有:(1)開通玄府,風藥為帥,取其辛散,宣通開竅,辛溫開玄常用生麻黃、桂枝、荊芥、防風、羌活、細辛等,辛涼開玄常用金銀花、菊花、葛根、薄荷等;(2)重視行氣,活血化瘀,脈通郁解,氣利血暢,常用全蝎、地龍、川芎、當歸、赤芍等;(3)目病日久,益氣滋陰,補腎益精,通玄明目,常用生黃芪、黨參、南北沙參、黃精、生地黃、何首烏等。
2.2 耳鼻疾病 劉完素提出玄府廣泛分布于人體,無處不在,鼻和耳亦不例外。 他認為鼻流濁涕是因為肺中火熱極甚所致,熱極怫郁鼻竅,導致疾病加重;劉氏在《素問玄機原病式》用耳科玄府詮釋耳聾、耳鳴,認為耳聾是由于水衰火實, 熱郁于上, 致使聽戶玄府閉塞, 神氣不能宣通?,F(xiàn)代醫(yī)家承襲并發(fā)展了劉完素的鼻玄府學說,認為鼻玄府相當于鼻腔黏膜細胞間隙和鼻腔組織中的微循環(huán),鼻玄府的正常開闔保證了鼻腔的生理功能的正常發(fā)揮。鼻玄府學說為鼻科中醫(yī)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張教授[15]提出鼻玄府概念,認為“雙竅閉塞、雙毒互結”是慢性鼻竇炎的主要病機,立法通竅啟玄,以“暢竇竅、開玄府、去雙毒、扶正氣”為治則。采用三和開玄通竅湯(白芷、細辛、辛夷、鵝不食草、黃芩)加減治療慢性鼻竇炎,取得良好療效。賀氏[16]治療耳鳴、耳聾采用開通玄府法,將通玄藥分為為直接通玄藥和間接通玄藥。直接通玄藥包括芳香開竅藥、蟲藥走竄藥、辛散宣發(fā)藥3類:(1)芳香開竅藥有麝香、冰片、石菖蒲等;(2)蟲藥走竄藥有全蝎、蜈蚣、僵蠶、地龍等;(3)辛散宣發(fā)藥有生麻黃、細辛、羌活、白芷等。間接通玄府藥包括疏肝理氣藥、活血化瘀藥、利水滲濕藥、化痰除濕藥4類:(1)疏肝理氣藥有柴胡、香附、枳殼、郁金等;(2)活血化瘀藥有當歸、川芎、紅花等;(3)利水滲濕藥有茯苓、澤瀉、薏苡仁、車前子等;(4)化痰除濕藥有清半夏、浙貝母、白芥子等。
目前臨床常見的腎臟疾病有急慢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腎病綜合癥、IgA腎病、腎囊腫、腎結石等?,F(xiàn)代醫(yī)家立法開通玄府,在腎病的治療中除了常用辛味解表藥和蟲類藥開通玄府之外,常配伍祛風通玄藥,其中最常用藤類藥,如:雷公藤、海風藤、青風藤、絡石藤、天仙藤等。因藤類藥其味辛散,能祛除滯留于肌肉、經(jīng)絡、筋骨的風寒濕邪,并可活血通絡、平補肝腎、強筋健骨,加之現(xiàn)代研究證明祛風濕藥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鎮(zhèn)痛等作用,故常用于治療腎臟疾病。
玄府學說是中醫(yī)學整體觀念的具體體現(xiàn)。玄府即玄微府,其幽微難見卻無處不在,它遍布人體各處乃至世間萬物都有玄府。玄府是營衛(wèi)、氣血、津液、神機運行的通道,其開闔有序保證了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生命活動,一旦玄府郁閉則百病由生。玄府病變雖有虛實之分,但臨床以實證多見,即風、寒、熱、痰、瘀等閉塞玄府,導致玄府郁閉??梢娦糸]為諸多疾病的共同病機,故開通玄府不失為治病的一大法則。上述醫(yī)家針對玄府郁閉的病理因素,確立的共同治法和用藥如下:(1)解表散寒通玄法:常用藥物有生麻黃、細辛、桂枝、羌活、白芷、荊芥、防風、川芎、桂枝、蔓荊子等;(2)祛風通絡開玄法:常用藥物有海風藤、絡石藤、青風藤、忍冬藤等;(3)清熱養(yǎng)陰開玄法:常用藥物有金銀花、薄荷、葛根、知母、柴胡、生梔子、生甘草、白花蛇舌草等;(4)化痰通絡開玄法:常用藥物有清半夏、陳皮、枇杷葉、浙貝母等;(5)活血化瘀開玄法:常用藥物有當歸、川芎、紅花、赤芍、牡丹皮等;(6)清熱利濕開玄法:常用藥物有生大黃、黃芩、黃連、黃柏、龍膽草、葶藶子等。若玄府郁閉日久,氣津兩虛的常加生黃芪、黨參、生地黃、沙參、麥冬、知母、天花粉、五味子、烏梅等。久病玄府郁閉較重的,常加蟲類藥,如:全蝎、地龍、僵蠶、蟬蛻、蜈蚣、水蛭、土鱉蟲等。其中最常用的是風藥,即解表散寒通玄藥?,F(xiàn)代醫(yī)家將劉完素玄府學說廣泛應用于皮膚科、五官科、腎病科疾病的治療,并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但在其它各科疾病(如呼吸、消化、泌尿科等疾病)中的運用相對較少,其理論的深度和廣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希望現(xiàn)代醫(yī)家對劉完素玄府學說予以重視,掌握其內涵,并廣泛地運用于臨床,為臨床各科疾病及疑難雜證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羅光浦,肖紅麗,李東海,等.陳漢章教授治療蕁麻疹經(jīng)驗介紹[J].新中醫(yī),2002,34(4): 10-12
[2] 王道瑞,薛鉅夫,祝肇剛,等.祝諶予臨證用方選粹[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75-276
[3] 盧振芳,王燕平,陳皮,等.葉品良教授運用麻杏苡甘湯加減治療蕁麻疹臨床經(jīng)驗[J].現(xiàn)代中醫(yī)藥,2015,35(5):9-13
[4] 宋坪,王曉旭,楊茂譽,等.開通玄府、通絡解毒法治療斑塊狀銀屑病120例療效觀察[J].中醫(yī)雜志,2013,54(17):1 476-1 479
[5] 范瑛,莊晨,宋坪.基于干細胞探討開通玄府、補腎培元法治療銀屑病[J].北京中醫(yī)藥,2015,34 (4):310-312
[6] 張玲.溫通玄府治療銀屑病[J].光明中醫(yī),2010,9(25):1 696-1 697
[7] 李玉柱,張福仁.銀屑病從玄府論治[J].中醫(yī)藥導報,2017,23(2):110-111
[8] 王煜明、吳小紅、宋坪.莊國康運用玄府開竅法治療銀屑病經(jīng)驗[J].中醫(yī)雜志,2012,3(9):738-739
[9] 朱華英.宣通玄府法治療干眼綜合征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5,32(12):1 280
[10] 張殷建.宣通玄府治療干燥性角膜結膜炎[J].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 2000 ,3(10):160
[11] 王志.開通玄府治療黑晴疾病[J].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1996,15(2):34-35
[12] 劉英.玄府學說在干燥綜合征治療中的應用[J].湖南中醫(yī)雜志,2009,25(4):93-94
[13] 高輝,劉懷棟.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的玄府病機及治療思路[J].河北中醫(yī),2010 ,3(24):160
[14] 汪輝,王靜波.視網(wǎng)膜中央靜脈阻塞及繼發(fā)青光眼與玄府閉塞關系之初探[D].濟南: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2.1-36
[15] 劉穎,張勤修.從玄府學說論鼻淵發(fā)病的重要機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0,37(1):62-63
[16] 賀敏.耳之玄府閉塞與耳聾耳鳴治療體會[J].中醫(yī)耳鼻喉科學研究雜志,2010,9(3):43-44
[17] 郭振球.慢性腎臟病與微觀證治學研究[J].河南中醫(yī),2007,27(1):13-15
[18] 楊辰華.從玄府理論試論糖尿病腎病的病機及風藥應用[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 ,31(3): 476-477
[19] 韓世盛,盧嫣,王怡.基于腎玄府理論淺議“辛以通玄”在腎病蛋白尿治療中的應用[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15,49 (1):22-24
(2017-08-08 收稿)
R24
A
1007-5615(2017)05-0057-05
* 河北省心腦血管疾病科研團隊項目:No.7002016012025
△ 河北中醫(yī)學院 河北省心腦血管病中醫(yī)藥防治重點實驗室
張再康,男,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