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娟
【摘要】小學生英語口語教學中涉及話題內(nèi)容該范圍有限,課堂教學對口語內(nèi)容影響大,個體性差異大,因此,教師要根據(jù)這些特征,進行針對性教學。
【關鍵詞】英語口語 ; 內(nèi)容分析 ; 差異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212-01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過多強調(diào)閱讀, 而對于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卻一直未充分重視,以至于出現(xiàn)了大量的啞巴英語。教育部重新修訂和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 2011版) 對口語提出了明確要求。但對當前我國小學兒童英語口語的現(xiàn)狀、口語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等還亟需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我們在二、四、六三個年級隨機取兩個班, 每班中又隨機選取16名學生, 男女各半,共96名兒童參加了測查。測查采用了4個口語任務( 2個對話任務, 2個獨白任務) , 要求被試方進行口語表達。對測查結果進行了分析, 并據(jù)此提出了有關的教學建議, 以期對老師們有所啟示。
一、對小學生英語口語內(nèi)容的分析
對兒童的口語表達進行分析,特點歸納如下:
1.英語口語中涉及的話題內(nèi)容范圍有限。對每個被試的口語本進行了內(nèi)容分析,判斷每句話中所含的最小話題單位。如“Hello, my name is Yu Xinyi.”這句話就包含了2個話題: 問候與姓名。對所有文本進行分析之后, 得出話題總數(shù)為36個。又根據(jù)《英語課程標準》中話題項目表和文本實際對這36個話題進行合并, 最終得出6 類主題:個人情況、周圍人情況 、周圍環(huán)境、日?;顒印⒂媱澟c愿望、社會交往。接著對每個年級中主題的出現(xiàn)頻率進行了統(tǒng)計( 見表1) 。
從話語內(nèi)容分析可以看出, 小學兒童的英語口語內(nèi)容范圍有限,僅限于與自身關系特別密切的內(nèi)容范圍。就上述6個主題來看, 涉及最多的主題是被試的個人情況, 并且在個人情況中, 最多的是姓名、興趣愛好、年齡, 分別占59%、31%和29%。其次是周圍環(huán)境,小學兒童可以對自己身邊熟悉的事物進行簡單的描述, 比如顏色、數(shù)字等。在所有主題中涉及最少的是計劃與愿望,不足5%。從此可推論, 小學階段的口語大多局限于對其自身以及身邊事物的一般性描述以及少量非常簡單的日常交往用語。
2.課堂教學對小學生英語口語內(nèi)容影響大。通過分析每個學生的口語內(nèi)容, 發(fā)現(xiàn)小學兒童的英語口語主要依賴于課本內(nèi)容,主要為背誦、簡單替換組合課本內(nèi)容。對同一年級的學生的英語口語進行內(nèi)容分析則發(fā)現(xiàn),同一年級內(nèi)涉及的主題具有很大的雷同性。經(jīng)與教材對照, 可以看出他們的口語主要出自課本, 這在低年級尤其明顯,他們直接背誦課文原文, 而高年級兒童會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組合或者簡單替換個別詞匯。如在二年級的角色扮演中, 近乎所有的文本中都有“——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 并且詢問、回答姓名近乎構成了二年級角色扮演中大部分內(nèi)容。在六年級中的角色扮演中多次出現(xiàn)“Where are you going?”或者其變異的形式, 如“What are you going?”、“What are you going to?”、“What are going to do?”。小學兒童英語口語對課本的依賴性還體現(xiàn)在他們的不知所云或者答非所問上。比如有的小學二年級兒童在主動發(fā)問任務上會問“What color is it? ”當主試用中文問: “你是指什么東西的顏色? ”時, 他們并不知道自己說的話是什么意思, 只簡單背誦課本中“What color is it?”這句話。
3.小學生英語口語的個體差異大。小學兒童的英語口語具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性, 這種差異性在高年級更突出。如,在看圖說話任務中, 一般的二年級兒童就是一個字都說不出來,或者只能說出幾個單詞,如:“Rabbit, one deer, three birds.”但較好的二年級兒童卻能比較詳細的描述出整個畫面, 如:“This is four rabbits, This is three, three, 不,four, three birds. this one deer.”雖這個被試的詞匯量也比較有限, 但是她非常努力嘗試去用句子描述整張圖畫的內(nèi)容, 相比較其他二年級被試,這個被試描述出的圖片信息較多, 句子較為完整。到四年級, 在看圖說話任務上,水平較低的兒童與二年級較低水平的兒童差不多,如水平較低的被試可能只能說出一個單詞“Bird”, 但是水平較高的被試能夠簡單的描述圖片上的動物, 并且能運用現(xiàn)在進行時說出動物的活動, 如:There are three three birds and four rabbits happy play playing. The bird is flying. The rabbits jumping.到了小學六年級,個體差異更為明顯。有的六年級兒童的口語水平與二、四年級的兒童水平相差不多,如在看圖說話中,水平較低的被試也只能說出幾個單詞, 如“rabbit 有bird tree grass”,但水平較高的被試能說出圖片的基本信息,并且敘述具備一定的情節(jié)性,如:My, me, my animal in the forest, the … are fly, they play game, they are very happy. Animal on the ground, the rabbit, on the plant, he he storm- he tell, he tells storm with his friend.Another animal overcareful listen to his storm. They are very carefully and very happy.
二、對小學英語教師的建議
本研究對小學兒童英語口語的質(zhì)的分析結果表明, 小學漢語兒童的英語口語的一大特點是他們對于課堂教學的依賴性。可將本研究中被試表現(xiàn)出的重復分為三種基本類型: 機械型、擴展型、運用型。機械型是指不管當時的情景, 逐字逐句照搬課文內(nèi)容, 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僅僅是簡單背誦課文內(nèi)容;擴展型是指對句型中的部分單詞進行替換;運用型是指圍繞特定主題串編已學內(nèi)容。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大膽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重復,減少機械的、缺乏交際的重復的使用頻率,促進兒童口語的提升。繼續(xù)加強小學兒童英語口語的練習。研究表明, 練習可以促進口語從陳述性知識向程序性知識的轉化。另外,由于小學生英語口語的個體差異性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練習,這樣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