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萍
【摘 要】群文閱讀作為當下流行的閱讀教學方式,在實施過程中有時效果卻不太理想。要提高群文閱讀的效率,在組建群文時必須明確閱讀目標,精準定位文本:可以作者為軸心,但要避免重“文”輕“語”;可以文體為軸心,充分考慮文本的多樣性和代表性;可以立意為軸心,強化和突出閱讀主題;可以構思為軸心,便于學生理解、學習和模仿;可以語言為軸心,加強品讀,提升語感;可以話題為軸心,拓展思路,提高思辨能力。
【關鍵詞】群文閱讀 文體 立意 構思 語言
群文閱讀已經成為眼下相當流行的一種閱讀教學方式。提倡這一教學方式的目的,自然是為了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發(fā)揮更大的教學效應。群文閱讀之“群”怎么組建,其實是大有講究的。這個群,不是拉郎配,不是大雜燴,更不是烏合之眾。否則,就不可能產生1+1>2的效果,甚至還可能起反作用。從目前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來看,有些群文閱讀,是不夠理想的,主要問題在于:組群的目標定位過于模糊,組群的方式過于簡單,實施的過程大多雷同?;蝌唑腰c水,或隔靴搔癢,或輕風拂面,這樣的群文閱讀,容易使學生滋生淺嘗輒止的浮躁心理。許多文章似乎都學過,但都只是知其皮毛,不知其肌理,以為閱讀就是這樣,都可以這樣。要提高群文閱讀的效率,必須有精準的目標定位,嚴格把好組群關。這里,根據(jù)筆者對閱讀教學的認識和理解,介紹若干種組群的形式,并作簡述及評析。
一、以作家為軸心組群
現(xiàn)行中小學語文教材選擇了許多作家的文章作為課文。以作家為軸心組群,就是圍繞著某一位作家入選教材的文本來構建群文。這類作家通常是有一點知名度的,其作品大都豐富。比如教學《刷子李》(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時,可選擇馮驥才《俗世奇人》中的其他幾篇文章,構成一個群,讓學生共同學習。這是目前群文閱讀中最為普遍的一種形式。這種組群方式的最大優(yōu)點在于組群方便,簡單易行。即使沒有閱讀過《俗世奇人》,只要網(wǎng)上搜索一下,大致瀏覽一下篇目后,就可以組群了。但我以為,從小學生的角度來說,這種群文閱讀,不宜經常化。在聽課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這種群文閱讀往往重“文”而輕“語”。就是說,這樣的群文閱讀,更多地關注于文學性,而相對輕視語言性?!罢Z文”二字,當然包含文學,但不同的年段,文學的含量是不同的。低中年級的語文教學,應當以文字、詞匯、段落、篇章的教學為主。隨著年級的升高,文學的含量可以逐漸增加。舉個例子,在一、二年級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首先考慮的是學生認不認識這些字,能不能讀順,而不是它的意境、它的氣勢。小學的語文閱讀課,不能上成文學課,用不著對某一個作家及其作品有透徹的理解。而以作家為軸心組建群文,就有可能將語文課上成文學課。有些作家,其作品形式相對單一,像艾青、臧克家,主要以詩歌為主,教這些作家的作品時,如果以他們的詩歌為軸心組建群文,比較能夠反映出作家的風格和作品的要義;有些作家,其作品的形式極為豐富多樣,各個歷史時期、各種文體都有,像老舍、巴金等,要組建他們的群文給學生閱讀,就相對困難了。
二、以文體為軸心組群
小學教材中的課文,就現(xiàn)代文而言,通常有散文、小說、詩歌、童話、神話等;從表達方式的角度說,通常又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認識和把握文體特征,這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以文體為軸心組建群文,符合閱讀教學的本質?,F(xiàn)在有許多群文閱讀的課堂教學,正是這樣考慮的,這應當給予肯定。組建以文體為軸心的群文,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考慮同一文體中文本的多樣性和代表性。文體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同一文體,其內部形式是豐富多彩的。比如《橋》(人教版五年級下冊),這篇小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主,但并不是所有的小小說都這樣,有的是以刻畫一種現(xiàn)象為主,有的是以表現(xiàn)一種深刻的立意為主,有的則是以表達一種情感為主……如此豐富的形式,教師在組建時,該怎樣考慮呢?這就要從教學目標出發(fā):我組建這個群的目的是什么?首先要想清楚:是為了讓學生了解這一文體內容的多樣性?是為了讓學生了解這個人物的獨特性?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這一文體表達方式的靈活性?總之,組群的目的要集中而明確。比如教學《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教師想以此為領文,另外選擇兩三篇議論文組建一個群進行議論文教學,首先就得明確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理解這一觀點呢,還是為了讓學生認識這種文體表達形式的多樣性,抑或讓學生理解作者是怎樣論述觀點的?只有明確組群的目的,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這個目的越單一、越集中,效果就越好。
三、以立意為軸心組群
以立意為軸心組群就是以領文的主題為中心,選擇若干篇課外文章,組建一個群。人教版的語文教材以主題為核心組織單元,但它的主題是比較寬泛的,有的是從內容上考慮的,比如親情單元;有的是從對象上考慮的,比如動物與人單元;有的是從文體上考慮的,比如說明文單元;有的是從專輯的角度考慮的,比如魯迅單元;等等。這種單元閱讀,也可以算是群文閱讀。它的最大優(yōu)勢,就在于能強化和突出主題,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主題與立意,有時相同,有時略有出入。這里所說的主題,單指文章的立意,即表達的核心思想和觀點。例如《紀昌學射》(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立意是:要想學好本領,先要下大力氣練好基本功。有教師在教學這篇課文時,精心選擇了《達·芬奇畫蛋》《魯班學藝》,這兩篇文章雖然長短懸殊、內容不同,一個講的是藝術,一個講的是技術,但立意是相同的,都是強調基本功的重要性。這樣一套“組合拳”打下來,對于基本功的重要性,學生一定會刻骨銘心。又如于謙的《石灰吟》(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首詩表達的立意是:堅貞不屈。有教師在教學此詩時,選擇了鄭板橋的《竹石》(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和于謙的另一首詩《北風吹》,組成一個詩群進行閱讀。這兩首詩的立意和《石灰吟》基本一致,只不過是通過不同的事物來表達而已?!妒乙鳌吠ㄟ^石灰來表達,《竹石》通過石上之竹來表達,而《北風吹》則是以“庭前柏”來表達“冰霜歷盡心不移”的精神。以立意為軸心組建群文,對教師而言,有一定的難度。立意相同的詩文多少有一些,但有時真的像大海撈針,即使撈上來一部分,深淺難易也得仔細掂量。但教學效果明顯,值得嘗試。endprint
四、以構思為軸心組群
以構思為軸心組群就是以領文的構思特點為核心,選擇具有相同或相近構思特點的幾篇文章組成一個群。比如《老人與海鷗》(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是板塊式結構,文章是由兩個板塊組成的,第一個板塊寫的是老人善待海鷗,第二個板塊寫的是海鷗哀悼老人。標題涵蓋全文,內容體現(xiàn)標題,具有極好的典型示范性。教學這篇文章時,不妨選擇相同構思的幾篇文章一道進行學習。再比如《釣魚的啟示》(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它的構思特點是“事件+道理”。即先敘述一件事情,再由這件事情生發(fā)出一個道理,獲得啟示。從表達方式上說,是“敘述+議論”。如果我們平時加以關注的話,可以發(fā)現(xiàn),這種構思模式的文章是很多的,深淺長短的都有。比如《讀者》雜志上的《50年前的那次應聘》和《三十年前的一件小事》,這兩篇文章的構思與《釣魚的啟示》非常相似。再比如《金錢的魔力》(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構思特點是大落大起,情節(jié)曲線是個V字形。伙計先是瞧不起“我”,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老板得知“我”有百萬英鎊后,又把“我”捧上了天。情節(jié)曲線為V字形的文章,也是一個較大的門類,要尋找到一組并不艱難。學會巧妙的構思,是語文學習中的一項任務。如果我們從構思的角度來組建群文,那么,必然大大有利于學生對構思特點和方法的理解,從而在自己的習作訓練中學習模仿。
五、以語言為軸心組群
以語言為軸心組群就是以領文的語言特色為核心,選擇語言特色相近的或有鮮明區(qū)別的若干篇文章,組建一個以品味和學習語言為主要目標的群。文章的語言特色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比較接近,有的相去甚遠。孤立地看,往往感覺不到,如果組建一個群,聚集起來看,或者對比著看,就能明顯地感覺到?!渡接辍罚ㄈ私贪媪昙壣蟽裕┦勤w麗宏寫的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理解它的內容并不難,但感受它的語言韻味卻需要反復品讀和涵泳。如果我們把它和賈平凹的《風雨》、劉亮程的《對一朵花微笑》組成一個群,以品味和欣賞語言為重點,那么,學生就能比較真切地感受到各自的語言魅力?!渡接辍返恼Z言像詩一樣,講究節(jié)奏和韻律,句式工整,對偶排比連用。比如:不知在什么時候,雨,悄悄地停了。風,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變得非常幽靜。遠處,一只不知名的鳥兒開始啼囀起來,仿佛在傾吐著浴后的歡悅。近處,凝聚在樹葉上的雨珠還往下滴著,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發(fā)出異常清脆的音響——先寫雨怎么樣,再寫風怎么樣,然后寫遠處怎么樣,最后寫近處怎么樣。文字像雙雙翻飛的蝴蝶。而賈平凹的《風雨》語言形象生動,畫面感極強,全文共八個自然段,可以說每一段都是這樣,請看第二自然段:垂柳全亂了線條,當拋舉在空中的時候,卻出奇地顯出清楚,霎那間僵直了,隨即就撲撒下來,亂得像麻團一般。楊葉千萬次地變著模樣:葉背翻過來,是一片灰白;又扭轉過來,綠深得黑清。那片蘆葦便全然倒伏了,一節(jié)斷莖斜插在泥里,響著破裂的顫聲。讀著這樣的文字,誰不能想象到一幅畫呢?風是那么大,雨是那么急,柳條、楊葉、蘆葦在舞動與翻飛,動感相當強烈。而劉亮程的《對一朵花微笑》中的語言則完全是另一種風味,一讀開頭,就能感覺到出語不凡:我一回頭,身后的草全開花了。一大片。好像誰說了一個笑話,把一灘草惹笑了。其實,劉亮程許多散文的語言都是這樣:想象怪異,比喻神奇,常令人有耳目一新之美感。
閱讀教學的核心是學習語言,提高語感能力。組建以語言特色為軸心的群,有利于語言的深入品味。這類群文閱讀,重點在讀,關鍵在品,不在于講,不在于析。
六、以話題為軸心組群
以話題為軸心組群就是以某一個話題為核心,選擇圍繞這一話題的若干篇文章進行比較學習。一個話題,通??梢詮牟煌慕嵌葋碚務?,通常會有不同的聲音和態(tài)度。就是說,一個話題,可以寫成不同觀點的多篇文章。這個群文閱讀,適合于課外內容。教師可以根據(jù)熱點新聞事件,搜集若干篇持不同觀點的短文,讓學生學習討論,然后表明自己的觀點和理由。比如關于“人造美女”的話題,反對者很多,反對的理由有無數(shù)種;支持者也很多,支持的理由也有一大堆。有的從科學的角度,有的從審美的角度,有的從倫理的角度,有的從心理學的角度……教師不妨選擇幾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讓學生一道學習。又比如關于“要不要過洋節(jié)(圣誕節(jié)、情人節(jié)等)”,這方面的說法也非常多,而且每年都會有所提及,不妨綜合起來讓學生參考。以話題為軸心的群文閱讀,有利于學生打開視野,拓展思路,提高辯證思維能力。
閱讀教學必須同時兼顧廣度和深度,既不能為了深度而只是鉆探教材中的那幾篇課文,也不能為了廣度而漫無邊際地尋找許多課外文章提供或推薦給學生,要他們蜻蜓點水似的瀏覽、掃視。閱讀的真正意義有四個層次:了解、吸收、消化、運用。了解是最低層次的,把書本中的營養(yǎng)吸收并轉換成自己的能力,然后運用,這才是高層次的。浮光掠影、一目十行地瀏覽,只是粗略地了解,只是混個面熟,其意義肯定不大。弄得不好,還可能促使學生滋長這樣的心理:哦,原來閱讀可以這么潦草、輕松、快速!“讀書破萬卷”,這里的“破”用得非常神,它不是“達”,不是“有”,“破”字強調的是用心用力。
我不反對群文閱讀,我只是反對那種只講形式只求數(shù)量不求實效的群文閱讀。我主張,群文閱讀的目標必須“精準”:這一組群文閱讀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深刻地理解立意?是為了理解構思的巧妙?還是為了欣賞語言的魅力?教師必須心中明白:群文閱讀的目標,不能只定位于“擴大閱讀量”這樣一個模糊的概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喬司中心小學 311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