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
培育學生的習作能力是每位語文教師肩上的重任,因為習作是檢驗學生語文文字運用水平的重要指標,可是很多學生卻深深害怕習作,原因之一是學生常常感到“無米可炊”。那么是真的“無米”還是不知如何“選米”呢?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我們教師很多時候在“無米”上頗下功夫——指導學生要善于觀察生活,積累生活素材,可是在“選米”上卻用心不多。其實選材是學生習作中要著重思考和學習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著習作質量的高低,也是體現(xiàn)學生習作能力的一個核心要素。下面以習作指導課《我熟悉的人》為例,談談教師要怎樣想方設法尋求各種策略,拓展學生的選材思路,為下筆打下基礎。
一、課前談話
師:老師第一次來到百泉小學,第一次和同學們合作學習,你猜老師現(xiàn)在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生:很高興。
生:很緊張。
生:老師一定和我們一樣很興奮。
師:你們說的這些心情,老師的確有。那種緊張、興奮的心情猶如面對一次“相親”。
(大多數(shù)學生驚疑地望著教師,一部分學生忍不住偷偷笑出聲來)
師:你剛才聽了老師的話,在偷笑。為什么?
生:相親是大人的事情,老師不可能跟我們小孩子相親的??!
生:老師的意思是說,跟我們認識就像相親一樣。
師:老師的想法跟你一樣,我們到這里來和你們第一次見面,認識了許多大朋友、小朋友,就好像是一場“相友會”。而你們用這樣燦爛的笑容迎接今天所有的客人,讓我們每一位老師都有一種見到親人的感覺,那何嘗不是一種特別的“相親”呢?
師:現(xiàn)在請你趕快轉過頭去看看臺下的老師,你一沖眼看過去,哪一位老師讓你有一種熟悉的親切的感覺?
(學生現(xiàn)場和聽課老師自由認識、交流)
(評析:這個課前交流出于兩點考慮:其一,對于一群從未見過面的師生來講,要進行融洽生動的課堂交流,前提是必須盡快消除師生之間的陌生感。其二,巧妙的課前交流不是隨意輕率的插科打諢,而是暗含了教師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意圖或思考。本次習作課是寫“熟悉的人”,這個熟悉的人很可能只是作者本人熟悉的,而不是讀者熟悉的。對于讀者來說,讀一篇文章就是認識一個人。作者表達水平的高低,決定了讀者對這個“人”的熟悉程度。故而,在這里展示了教師對寫人作文的思考——每一次習作都是認識他人、熟悉他人的特殊過程。)
二、照片導入
師:好,老師今天還帶來了幾位朋友,你們認識嗎?
(課件依次出示該班任課教師和學生的生活照,生紛紛欣喜地叫出了老師、同學的名字)
師:這些都是你們認識的朋友,我們也很想認識。能不能用一兩句很簡單的話介紹你的老師或者同學?
生:做事很嚴格又很爽快的楊老師。
生:欣儒是踢毽子小能手。
生:愛撒嬌的瀟瀟。
生:美若天仙的朱老師。(眾生哄笑)
生:吃貨金老師。
……
師:看來我們身邊的老師、同學都各具特色,可謂各型各款啊!
(評析:借助照片把教師、學生平時生活中不太見到的一面呈現(xiàn)在全班同學面前,一方面迅速勾起了學生的生活記憶,另一方面促使學生更加全面立體地去了解身邊熟悉的人,同時也幫助學生打開選材的視角。特別是當平時正襟危坐的教師生活化的一面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時,學生對學習的親切感油然而生,這也是一種“讀者意識”的體現(xiàn)。這樣的導入調動了學生的興致,通過圖片形式引導學生觀察身邊朋友的突出特點,語言幽默、趣味橫生,使學生明白習作材料的選擇標準,達到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學習效果。)
三、選擇典型
師:剛才同學們都介紹了自己熟悉的朋友,現(xiàn)在老師向大家介紹一位我的朋友,這個人給你怎樣的印象呢?
(課件出示朋友的4個素材:① 一次,叔叔讀了一本故事書,他能一字不落地記下來。②又一次,他能輕松說出我五年前穿過的一件衣服的顏色。③ 另一次,叔叔記住了我昨天說過的一句話。④有一幅地圖,叔叔只看了一遍,就能一點兒不差地畫下來。)
生:叔叔有超強的記憶力。
生:記性超好。
師:從這四件事情中,我們感受到了叔叔的記憶力超群?,F(xiàn)在在我們的語文課上要做做數(shù)學中的減法題:若是請你刪掉一件不是那么說明叔叔記憶力超群的事,你覺得可以刪哪件?談談理由。
生:我覺得可以刪掉第三件,昨天說過的一句話,一般的人都會記住。
生:我也會記住昨天的一句話,這不是很難的事情。
師:有道理,記住一個人說的某一句話并不是太難。好,那我們就把這件事去掉。(課件動畫刪除第三件事)
師:現(xiàn)在請大家繼續(xù)做減法題,如果再刪除一件事,你還會選哪一件?
生:我覺得第二件可以刪去,因為回憶衣服的顏色并不很難,如果這件衣服的顏色很特別就更容易記住了。
生:我也能回憶起上個星期我們班主任老師穿了哪些顏色的衣服。(生哄笑)
師:是呀,如果是這種鵝黃、嫩青的顏色就很好辨認。(課件動畫刪去第二件事)
師:剛才的“刪除”,我們不是隨便進行的,這說明你們“選擇”什么留下、什么刪除,是有標準的,那標準是什么呢?(板書:選擇)
生:獨特的。
生:特點突出的。
生:有特色的。
(師順勢板書:特別的、突出的)
(評析:高段學生習作中選擇合適的、典型的材料一直是個重點。如何幫助學生理解選擇合適的典型材料的思維過程,是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突破的教學難點。教師采用逆向思維的教學策略,通過在“語文課中做數(shù)學題”這一陌生化的教學策略,在減一減的過程中啟迪學生的思維:在相互比較中,選擇突出的、特別的材料是我們選材的重要思考點。)endprint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拿出課前完成的習作導圖,先獨立思考,看看自己的材料有哪些是可以刪去的。然后在小組內進行匯報,向組員們說說刪除這幾件事例的理由。
(學生合作學習:對每位成員的“刪除”進行討論,提出建議)
(全班交流: 教師借助投影儀講評一學生的導圖)
師:我們來看這位同學的導圖,看看他刪除了哪兩件事情,選擇留下了什么。
生:我寫的是我們班的辛宇宸,他的特點是頑皮淘氣。我選取的事例是抓蝦時被蝦鉗了一下、爬樹淘鳥蛋摔了個四腳朝天、在樹林里“桃園三結義”、釣魚的時候魚鉤被咬走了。我刪掉的是1、3兩件事。
師:為什么呢?
生:因為釣蝦、“桃園三結義”是我們男同學經常做的事情。我就把這兩件事刪掉了。
師:哦,同學們有沒有聽明白,潘天揚同學把哪類事情刪掉了?把哪類事情保留下來了?
生:把我們經常做的事情刪掉了,把不太發(fā)生的又很特別的事情保留下來了。
生:把好玩的事情留下來了。
師: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得出了做這道“減法題”的秘訣就是:把不太發(fā)生的事情留下。
師:現(xiàn)在我們來想象一下:“桃園三結義”這件事情中辛宇宸同學跟樹林中的哪棵大樹結義? 跟樹林中的哪只小動物結義? 同學們覺得這件事減還是留?
生: 我覺得應該留下。這件事很好玩??!
生:我也覺得應該留下,這樣的事情很特別又很好玩。
師:看樣子我們在選擇材料的時候,并非是隨便選的,而是要選特別的事例留下。
(評析:教師設置思維導圖,先讓學生前置性選材,然后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做減法”的方式選擇有典型意義的材料。通過“初次選材”幫助學生領悟選材的基本要訣:選擇不太一樣的材料。更妙的是教師抓住課堂中生成的材料“桃園三結義”,引導學生感受材料的特殊性,讓學生再一次領悟:材料比較特別的、不太一般的,將是我們選材時優(yōu)先考慮的。在這樣刪減、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帶領學生逐步體會“選材”的奧妙,教學策略可謂精妙,點撥可謂精巧。尤其是前置性作業(yè)設計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既簡潔又有效,較好地體現(xiàn)了學生的思考過程。)
四、例文拓展
師:剛才我們從四件事情中選出了兩件更加合適的。 接下來快速讀讀《我的朋友容容》,這個故事講了關于容容的哪兩件事?通過這兩件事我們看出了容容是一個怎么樣的人?我們先獨立快速讀故事,3分鐘后四人小組合作討論,然后填寫導圖。
(生合作討論填寫導圖)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討論填寫的表格,故事中寫了哪兩件事情?
(生匯報:故事寫了容容送報紙沒有送成哭了和給叔叔寄信兩個故事)
師:同學們對發(fā)生在容容身上的兩件事情都看法一致。但是老師發(fā)現(xiàn)對“容容是一個怎么樣的人”這個問題,大家卻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有的小組寫“助人為樂”,有的小組寫“忠于職守,有兩個小組寫了“天真可愛”。說說你們的想法。
生:寫“助人為樂”,因為容容去幫忙送報。
師:嗯,有道理。關于這一點我們大家都沒有意見。但是為什么有兩個小組認為是“天真可愛”呢?我們請這個小組來說說意見。
生:我們小組覺得容容寄信的時候寄了一封樹葉信,很可愛。
師:同樣的材料同樣的人物,你們得出了不同的結論,老師相信你們都有各自的道理。讓我們來看看文章的作者——作家任大霖先生自己是怎么想的。 (出示補充材料)
師:看了作者自己的看法,你們認為容容是一個怎么樣的人呢?
生:很可愛啊。
師:同樣是這兩件事,在三歲的容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三歲孩子的天真可愛。如果這兩件事情發(fā)生在老師身上,你們會怎么看?
生:可笑,因為這樣子感覺你很幼稚。
生:我會覺得老師這樣子很傻。
師:那么你們發(fā)現(xiàn),在選擇寫作素材的時候,還有什么秘訣呢?(板書:年齡、身份、性格、脾氣)
(評析:“選材”是決定習作優(yōu)劣的關鍵因素,也是現(xiàn)在很多孩子習作過程中一直困擾的問題,為了讓五年級的學生能夠深刻思考選材的方法,教師推出一篇補充材料,讓學生再一次感受“選材”時的思考過程:材料是否典型還應結合人物的年齡特征、身份等因素。為了幫助學生掌握這種選材的方法,教師同樣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先讓學生梳理材料,再適時根據(jù)課堂生成引發(fā)學生的思維沖突。在學生辯駁的基礎上,教師巧妙引用原文中作者的一段話,觸發(fā)學生深入思考。這樣的過程讓學生第三次感受選材的奧妙:同樣的材料在不同年齡的人的身上,體現(xiàn)的特點不一樣。也就是說選材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人物的特殊性。這一流程中,教師不同于上個環(huán)節(jié)中的“減法”,而是采用“沖突法”傳授選材的秘訣,設計可謂別具匠心。)
五、修改練筆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再看看你的事例,如果原來的事例不合適,試著重新選擇,并且思考一下,如何處理你最感興趣的那件事,并補充修改思維導圖中的方框。
(生自主修改)
師:請同學們看看修改后的素材有什么不同,下節(jié)課我們將根據(jù)修改后的思維導圖寫一寫這些故事。
(評析:從以上教學片段可以看出,教師一以貫之地采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處理材料。選材的精妙之處不是孩子一眼就能看出的,需要教師步步推進,逐步深化教學。)
習作之選材猶如做衣之選料,作為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知道“做什么衣服選什么料子”,更要善于幫助學生領悟“巧妙選料”的奧妙。在本課中教師借助思維導圖、加減法這些對學生而言比較陌生的習作教學策略,使學生在“四選二”到“二選精”的過程中,逐漸明白習作材料不在于內容之高大上,而在于選擇之小和真、用法之妙和巧,由此走進精妙選材的大門。
(浙江省杭州維翰學校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