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萬方 (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210046)
動畫電影《海洋之歌》的編導思路
顧萬方 (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210046)
湯姆?摩爾執(zhí)導的動畫電影《海洋之歌》是一部演述親情的感人影片。由于在色彩、構圖、音樂等方面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該片具備了切合時代呼聲的藝術力度,成為一部給人們帶來心靈慰籍的治愈系影片,引起觀者的強烈共鳴。
海洋之歌;動畫;編導
在近年來廣泛流行并為業(yè)界熟知的動畫電影作品中,愛爾蘭導演湯姆?摩爾(Tomm Moore)執(zhí)導的動畫電影《海洋之歌》,因其傳統(tǒng)、獨特、深邃的編導思路及其產生的藝術效果而備受關注?!逗Q笾琛肥菧?摩爾執(zhí)導的第二部動畫電影,他的首部動畫電影《凱爾經的秘密》于2009年入圍奧斯卡獎評選。《海洋之歌》一經面世,就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jié)、BFI倫敦電影節(jié)、美國電影學院電影節(jié)和國內的澳門電影節(jié)、香港電影節(jié)、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等多個權威電影節(jié)上倍受好評,榮獲第87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提名、第42屆美國動畫安妮獎七項提名、第18屆上海電影節(jié)最佳動畫片等多項大獎。
那么,這部影片究竟采用了怎樣的編導方式或編演思路?總體來看,該片似乎并無特別新奇之處,無非是借鑒了塞爾奇精靈的神話傳說,以沉郁的筆調講述了一個關于親情的迷失和回歸的童話故事而已。但是,由于導演在色彩、構圖、音樂等一系列動畫語言方面精確而獨到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使其具備了切合時代精神的藝術力度,成為一部給人們帶來心靈慰籍的治愈系影片,引起觀者的強烈共鳴和內心震撼。
《海洋之歌》講述的故事大略是:原本住在小海島上幸福溫馨的一家人,隨著妹妹雪兒(Saoirse)的出生,媽媽布朗娜(Bronach)不得不離開家人回歸大海,徒留父親悲傷度日。小本(Ben)把媽媽的離開歸咎于妹妹,始終對她很冷漠。后來奶奶執(zhí)意將兄妹二人帶走,哥哥小本為了和妹妹雪兒返回海島,克服了重重艱險,最終成功拯救了妹妹和精靈世界。
本片采用了傳統(tǒng)的逐幀手繪的方式,歷時七年制作完成??梢哉f影片每一幀都是一幅精美絕倫的畫作,簡潔而富有神韻。片中充滿了神秘而夢幻的氣息,濃郁的愛爾蘭風情和天籟般的愛爾蘭音樂,把海豹精靈的故事演繹地更加唯美動人,如一股清泉般凈化人們的心靈。
從片名就能了解到,這是一個與海洋有關的故事。為契合“海洋”這一主題,導演使用藍色作為全片的主要基調,用冷暖相結合的方式,表現(xiàn)出大海的波瀾壯闊與深沉寧靜。在絢麗又不乏童趣的色彩中,處處滲透著古老神秘的意蘊,完美地詮釋了電影的主題和內涵。為了追求臻美的視覺感受,導演將千變萬化的天光和色彩都融入畫面中,使影片體現(xiàn)出一種濃郁的異域風情。
隨著故事的發(fā)展,畫面的色調逐漸變化,視覺的盛宴慢慢拉開帷幕。影片一開頭,一座燈塔小島矗立在寂靜而深藍色的大海上。燈塔之光微弱而堅定,照亮了前面的另一座小島——傳說中巨人麥克利爾化成的小島。整個畫面的色調都是低沉而陰冷的藍色。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燈塔小島的屋中,媽媽和兒子一起畫畫、唱催眠曲,暖粉的色調散發(fā)出母性溫柔的光輝。
媽媽離開后,整個影片的色調變得灰暗起來,片中人物的心情也很壓抑。奶奶的到來更加重了這種壓抑的氛圍,天空越來越陰沉,翻滾著烏云。奶奶帶小本和雪兒離開時,甚至下起了暴風雨,與小本的心情相呼應。進城以后,城市的風景始終籠罩在一片灰蒙蒙的霧中,無論是整個城鎮(zhèn)還是房屋、街道,都透露出一種工業(yè)化城市的氣息:喧囂嘈雜,沉悶無趣,進一步強化了兄妹倆對海邊生活的向往與懷念。他們對海洋的渴望,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對自由的向往和回歸。而這恰好體現(xiàn)了影片反工業(yè)化的傾向和對回歸大自然的呼吁。
在影片中的一些庇護場所,如街心公園的下水道和荒野上的教堂里,色彩是非常柔和的暖色,周圍散發(fā)出圣潔的光芒。在這些地方,小本漸漸化解了對妹妹雪兒的怨恨。而當小本歷經艱難為雪兒找到海豹精靈外套并給她穿上,教她唱起海洋之歌時,整個世界一霎那變得光明起來,點點星光匯聚成萬道金光,萬物都被這空靈的歌聲渡上了一層金色。雪兒純真而清澈的嗓音在這一刻釋放出巨大的感召力,使所有的精靈得以解脫,重新回歸到精靈的國度。直到媽媽出現(xiàn),雪兒選擇留下,父親和小本才從悲痛中走出來,世界開始變得生機勃勃,影片的整體色調也開始變得明快、鮮亮起來,一家人重新開始了新的生活,歡樂的氛圍又圍繞著這座小島。
與《凱爾經的秘密》一樣,《海洋之歌》的許多背景畫面也是采用凱爾經中的宗教符號和幾何圖案,保持著幾何線條畫風的簡單之美。與《凱爾經的秘密》相比,該片在保留濃厚凱爾特文化的基礎上更趨寫實、古老和神秘。
影片從凱爾特文化中取材,把海豹精靈、流淚巨人、奇爾塞精靈、貓頭鷹女巫等愛爾蘭傳說里的元素都融入一幅幅絕美的畫面中。這些奇妙的元素在導演豐富的想象力之下,奇幻的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逗Q笾琛分械慕巧蜗蠛啙嵍鋸?,圓腦袋、大眼睛,生動可愛,充滿了童趣。
《海洋之歌》里許多賞心悅目畫面都是一個個比例精準的幾何圖形,導演像打造自己的夢境一樣,精心設計片中的每一個構圖,運用大量的凱爾特視覺符號來組織畫面,如凱爾特十字架、靈光、比例完美的黃金分割螺旋、中心對稱的整體畫面、大量的平面或立體線條,隨處可見的正方形、三角形與圓形等等,極具想象力地呈現(xiàn)出動物、植物和自然界的一切奇跡。這些元素的運用使得影片風格和諧多樣,呈現(xiàn)出一種獨一無二的視覺美感。
為了使全片的美術風格和諧自然,導演在畫面上還融入浮世繪、水彩等多種繪畫技法,這些美術風格很鮮明的展現(xiàn)了西方的美學特征,構圖完美、色彩豐富,與東方古典美學的簡約與留白形成鮮明對比。
出色的配樂是本片的另一大亮點,呈現(xiàn)了完美的視聽效果,有著海洋般的古老、神秘和浩瀚,令人過耳不忘。在片中,音樂不僅僅是背景襯托,更是重要的情節(jié)組成部分,被導演作為語言以外的表現(xiàn)手段,進行更為感性、直接的解讀。有時影片會被音樂主宰,精美的畫面讓位于音樂,引領觀眾的思維與情感。
影片作曲、配器由曾4度榮獲法國凱撒獎、超過10年的音樂制作經驗法國頂級作曲家布魯諾?庫萊斯(Bruno Coulais)操刀,他的代表作《微觀世界》、《遷徙的鳥》、《放牛班的春天》等均被奉為經典。
布魯諾的音樂中帶有一份寧靜、悠遠的特質,使得其獨特的個人風格與《海洋之歌》的氣質十分吻合。而愛爾蘭這個島國本身就具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有著傳世的詩歌和文學,還有最接近神性的凱爾特音樂?!逗Q笾琛返碾娪霸曇魳费永m(xù)了這種空靈的傳統(tǒng),在制作中團隊運用了愛爾蘭風笛、吉他、豎琴、鋼琴、木長笛等豐富多樣的樂器并融入凱爾特民謠,營造出一個天堂般如夢如幻的視聽境界,跟隨主人公的命運不斷變化,如仙樂般直抵靈魂深處。
那首充滿了愛爾蘭風情的主題曲《Song of The Sea》貫穿了整部動畫,歌手麗莎?漢尼根(Lisa Hannigan)低緩悠長的吟唱有一股淡淡的憂傷之感,在深沉的情緒中,釋放著純粹的力量。
這首歌也是電影發(fā)展的一個很重要的線索,一開頭媽媽在睡前教小本唱這首歌謠,后來雪兒與哥哥偶遇的三個奇怪的精靈,希望借助海豹精靈的歌聲回到故鄉(xiāng),因此展開了之后一系列的神奇冒險。迷失在痛苦中的巨人,被困在石頭里的精靈,都需要海豹精靈有魔力的歌聲來解救。影片最后,在雪兒天籟般的吟唱中,無數(shù)封印的精靈得以釋放,重新回歸精靈的世界。這種無伴奏的“原聲態(tài)”歌聲恰是獨一無二的具有愛爾蘭風格的傳統(tǒng)音樂代表,給人以空靈、純凈的藝術享受。
顧萬方,女,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動畫專業(yè)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