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妮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教學,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朗讀教學;多種形式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252-01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又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因此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葉老所說:"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駕馭文字。"許多語文課上,老師們都不約而同地反反復復抓朗讀訓練,通過朗讀加深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使學生能獨具慧眼地發(fā)現文本的內在價值。如我上《背影》一課時,文中的感情基調是什么?找出描寫背影的句子仔細品讀,體會作者的情感。文中有四處描寫我的眼淚,每次流淚我都想到了什么?學生帶著體會再讀這段話,接著再讀,再通過對比朗讀,使學生更能體會朱自清的復雜心情,許多學生在讀時都帶著眼淚,進而理解深深的父子之情。又如在《安塞腰鼓》一課的教學中,我充分發(fā)揮朗讀的作用,自己范讀,并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通過訓練,學生的朗讀有氣勢有感情,可謂聲情并茂,極具感染力。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在朗讀中體味到了語言的魅力,領會了文章的寫作意圖和藝術特色,而且能夠將自己的看法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表述出來,課堂效果非常好。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我做了以下工作:
1.讓學生明白朗讀的好處,從而激發(fā)學生良好的朗讀欲望
1.1首先要樹立學生講好普通話的信心,為朗讀作初步的準備。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通話讀音準確、規(guī)范就會為朗讀打下十分良好的基礎,所以一定要抓好讀音這一關。
1.2教師自己范讀課文,經過自己精心的準備,深入地體會作品的豐富的內涵后,教師為學生范讀,給學生樹立一個愛讀書、愛朗讀的好榜樣,學生會十分喜歡模仿教師的朗讀語氣、語調、表情、手勢等。
1.3播放錄音,讓學生欣賞別人的"朗讀作品",從而加深對課文的印象,有了朗讀的沖動。
2.采用豐富多彩的朗讀形式,在游戲中培養(yǎng)朗讀的興趣
(1)學生挑戰(zhàn)讀。挑戰(zhàn)具有一定的競爭性,老師要照顧每一位學生,在搭配挑戰(zhàn)對象時雙方的差距不能太大。由于這是單個比賽就容易發(fā)現問題,老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錯誤,引導進步,而不能嘲笑、挖苦和批評,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不敢開口朗讀。
(2)小組競賽讀。每個小組的成員要搭配均勻。如果一個組的優(yōu)生多,那么其他的組就會沒勁,失去競爭的熱情,如果一個組的學生后進生多了,也會失去小組競賽讀的意義。賽后輸的組要為勝出組鼓掌。一個小小的掌聲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人人都會投入到朗讀中去。
(3)男女比賽讀。我班的男生多,女生少。男生特愛表現,也比女生讀的好,女生開口讀書的不多,大多數膽小。我經常開展男女生比賽讀,即激勵了男生,也逼著女生大膽、放聲朗讀,提高朗讀能力。
(4)個性化讀。尊重學生的喜愛和個性差異,激發(fā)朗讀興趣。如《荷葉圓圓》一課指導朗讀尊重學生的個性,喜歡小蜻蜓的學生讀小蜻蜓一段,喜歡小青蛙就讀小青蛙一段,喜歡小魚兒就讀描寫小魚兒的段落……表演讀時喜歡那種動物就表演那個段落,最后齊讀時愿意到教壇上讀就到講壇上讀,不愿意坐著讀,站著讀都可以。表面上看學生沒有規(guī)矩,課堂亂糟糟的,但他們在自由,輕松、愉快中讀熟了課文,這很符合低年級學生特點。
(5)配動作表演讀。配動作朗讀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加深了學生對句子和詞的理解,同時還可以讓他們的感情自然地流露出來。
(6)分角色讀。分角色朗讀是老師常用的方法,也是學生喜歡的方法,適合使用于對話文章。學生們在角色表演中即理解了課文,又展現了自己。
(7)自由讀。就是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盡情誦讀??瑟氉宰x,也可約伴讀,還可邀老師一起。
(8)在童話故事和想象中讀。是讓學生走進文本,進入情境,深情并茂地有感情朗讀,使課文充滿生命,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9)輪讀。輪讀方法很多,我用的最多就是一位學生讀文,老師突然喊停,另一位學生接著讀,這樣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習慣,可以發(fā)現意想不到的問題。
(10)師生合作讀。老師的參與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大大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在合作過程中如果學生贏了,學生的勁頭更高,興趣更大。
3.用形式多樣的評價來激勵學生朗讀
有朗讀還要有聽眾 ,新課程改變了過去學生成績單純由教師評價的模式,改由教師、家長、學生本人和同學等多方評價。除教師評價外,我還設計了多種多樣的誦讀評價方式。比如:兩人互評。在誦讀課上,以前后座的兩個學生為單位互評。每人都有一張評價表,記錄的是對方的朗讀成績,評價標準與以前一樣,總分3分,讀錯一字、有停頓或不流利分別扣0.1,嚴格要求讀出語氣的輕重緩急、語調的抑揚頓挫、感情的豐富飽滿。學生兩人互讀,讀完互評。這樣不但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學生們都很投入專心。他們積極地練,熱情地讀,認真地評。朗讀水平不斷提高。
用評價來激勵學生,能使他們更喜愛朗誦,喜愛文學,品味語言,陶冶情操,對幫助老師進行誦讀課及其他方面的教學也有不小的幫助。
朗讀是一種有聲的語言藝術,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只有通過教師們的精心指導,學生們的刻苦練習,才能真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展現它的藝術魅力。當孩子們喜歡上朗讀,學會了朗讀時,課堂上便會不時地奏起一曲曲悅耳動聽的歌。那時,語文課將成為孩子們的向往,成為師生共同奏響音樂、施展才華的舞臺。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淺談閱讀教學中讀的訓練》,劉庶民;
[3]《談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的指導》,李良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