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歡
摘要:在高校,文化不僅起著知識傳授的作用,還起著引導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培育大學生思想觀念的重要作用。積極發(fā)揮文化育人作用,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培育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神圣使命,因此,本文從夯實課堂文化、豐富校園文化、打造宿舍文化三個方面,探討了文化育人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文化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边@一論述對文化和文化育人的意義,闡述得十分深刻、透徹。貫徹十八大精神,我們要進一步加深對文化、文化育人的認識,努力推進文化育人和文化建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要基于文化育人背景,引導高校大學生樹立核心價值觀,促進大學生形成知識、能力、品格的協調發(fā)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yǎng)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一、文化育人的內涵及教育功能
文化是人的本質特征,教育和文化本身就具有同根性。文化育人是高校的重要任務,大學既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重要標志,也是文化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和階段的產物,和文化具有極為密切的互動聯系。牢固樹立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充分發(fā)揮文化育人的作用,是大學文化自覺的重要體現。
文化育人的本質是以文化人,是一種“人化”和“化人”的唯物、辯證統(tǒng)一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和情感熏陶,更是學識、修養(yǎng)、人格的養(yǎng)成。文化育人中的“文化”是校園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中體現,校園文化作為一種價值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是全體師生員工共同創(chuàng)造的群體意識,具有思想引導、情感陶冶、意志磨練和人格塑造等教育功能。
二、文化育人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并使其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大學校園文化通過校園這一特定的精神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使生活在其中的師生員工都能夠潛移默化地在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方面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相吻合,從而對所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產生推動和促進的作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重要途徑,也是高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
(一)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覺感
在思想文化激蕩碰撞,社會思潮跌宕起伏的當今社會,大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覺感受到挑戰(zhàn),因此加強高校意識形態(tài)陣地建設,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則顯得尤為重要。高校教育工作者應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大學生校園文化創(chuàng)造中,以涵蓋進取精神、寬容精神、人本精神、務實精神及仁愛精神等內容為主題的文化活動,創(chuàng)設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精品,增強當代大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和自覺感。
(二)有利于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核心是堅定理想信念。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就是要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大學生頭腦,即要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愛國愛校的熱情,通過文化活動開展、政策宣講等增強他們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和情感認同,以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三)有利于創(chuàng)設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和育人環(huán)境
學校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校園文化指的是學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環(huán)境和文化氣氛,它包括校園建筑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這種物化形態(tài)的內容,也包括學校的傳統(tǒng)、校風、學風、人際關系、心理氛圍以及學校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規(guī)范的行為準則。文化育人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以科學的政治理論為指導,以積極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引導,這有利于學校組織開展啟迪學生心智的優(yōu)秀校園文化活動,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文化育人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探索
(一)夯實課堂文化,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質
夯實課堂文化,首先要更新教育觀念,轉變師生關系。教師要努力深化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技能,來營造生動和諧的課堂氛圍,進而努力形成一種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師生關系和課堂環(huán)境。其次,要美化教室,做好墻面文化。教室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通過美化墻壁和走廊,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再次,要打造和諧的班級文化。高校要努力形成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體制,引導學生營造團結奮進、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
(二)豐富校園文化,提升大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
大學是人類知識的殿堂,精神的家園,人才成長的搖籃。全面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是高校的一項重要任務和使命。而營造積極進取、健康向上、求實創(chuàng)新、文明和諧的校園精神文化環(huán)境和氛圍,對于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其身心全面發(fā)展,陶冶高尚的個人志趣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校通過組織開展校園文化節(jié)、十佳大學生評選、文明電梯引導、志愿者服務、文明禮儀講座等活動,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積極拓展德育內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百花齊放、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氛圍。一方面能強化學生日常行為養(yǎng)成,引導他們樹立當代大學生的良好風范;另一方面幫助學生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行為規(guī)范引導。培養(yǎng)學生弘揚美的行為,塑造美的風尚,用美的言行勾勒出亮麗的校園風景線,用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在校園傳遞青春正能量。
(三)打造宿舍文化,培養(yǎng)大學生的情感體驗
寢室是學生生活的港灣,是群體聚集、交流最多的場所。將宿舍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是符合現實要求的,是符合學生成長發(fā)展需要的,更是進行德育的有效途徑。高校既要圍繞“寢室文明論”、“寢室文明建”、“寢室文明創(chuàng)”的主題,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又要在活動中立足于最廣大學生群體,緊緊圍繞大學生成長需求,尋找到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新途徑,讓大家在活動中真實地擁有成功的體驗,激勵學生更好地發(fā)展,將思想政治教育無形地融于學生生活。
參考文獻:
[1]楊洪澤.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11月.
[2]李家珉.文化育人的三維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1).
[3]楊光.大學校園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09年5月.
[4]徐素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探究分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