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銀弟
摘 要:豬高熱病是由多種原因引發(fā)的流行性疾病,治療豬高熱病不僅要保證對癥施治,做到藥效好、療效快,而且還要減少藥物的殘體內殘留和藥物的危害。采用中草藥方法治療豬高熱癥,可以提高治療成功率,有效降低治療成本,在有效治療的前提下,保證豬正常健康生長。
關鍵詞:豬;高熱癥;中草藥治療;措施方法
中圖分類號:S858.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833127
1 中草藥治療豬高熱病的主要優(yōu)勢
1.1 使用經驗豐富
中草藥在我國有著千年的歷史,歷史上積累了大量治療生豬疾病的藥方和用藥經驗,在我國畜牧業(yè)領域有著廣泛的使用空間,對各種癥狀的豬高熱病都有著獨特的治療方法,并且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豐富的治療經驗,極大地提高了治療的成功率,是節(jié)約治療成本的良藥。
1.2 科學的藥理規(guī)律
中醫(yī)對豬高熱癥有著獨特的認知,是自成體系的治療并且符合科學規(guī)律的有效治療方法,中草藥不僅在豬高熱癥臨床治療中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而且在理論研究方面日益突破,是有效控制疫情、降低疫病復發(fā)概率、有效消除病因、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方法,尤其對于治療孕期母豬高熱癥有著獨特療效,是當前能夠更好治療豬高熱癥的有效方法。
2 中草藥治療豬高熱病的主要特征
2.1 快速見效特征
采用中草藥治療豬高熱癥,依據(jù)對癥施治的基本原則,在準確判斷豬高熱癥原因和病情的前提下,根據(jù)豬高熱癥的起因和表現(xiàn)出的癥狀,配比有針對性的中草藥劑,從而快速對癥的治療,有效緩解豬高熱癥的癥狀,并且能迅速防止病情的蔓延,迅速恢復豬免疫系統(tǒng)的抵抗力,更好地滿足治療豬高熱癥的需求。中草藥對于治療豬高熱癥這種急性重病有著快速的療效,并且成為了當前治療豬高熱癥的主要方式;中草藥藥方多樣,能在快速緩解癥狀的基礎上,針對病理從根本上消除病情,使豬高熱癥有效減少復發(fā)的概率,起到根本治愈的作用。
2.2 合理治療特征
從中草藥中提取的物質,未經過化學合成,不直接把藥物注射到豬的血液中,有助于藥物的正常吸收和分解代謝,更好地維持了豬的身體健康;采用中草藥治療豬高熱癥堅持了中醫(yī)的合理治療原則,獸醫(yī)人員可以根據(jù)生豬表現(xiàn)出來的病情,合理配比藥量,在達到治療效果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藥量,這不僅有利于節(jié)省中草藥的成本,而且有效地降低了藥物的使用量,可以更好地起到有效治療和保護生豬健康的目的,是當前較為綠化環(huán)保的治療方法。
2.3 劑型豐富多樣
中草藥的劑型豐富多樣,不僅有當前普遍用來治療豬高熱病的湯劑,還有經過現(xiàn)代生物制藥技術加工而成的片劑,在畜牧領域使用的多種中草藥制劑可以根據(jù)生豬病情的需要,可以采用伴水、伴料服用等多種方式,從而有效促進生豬吸收。中草藥多種劑型還可以起到有效預防豬高熱病的作用,可以在相對封閉的豬舍環(huán)境下使用中草藥藥劑對豬舍環(huán)境進行清理,這樣有利于維持良好的環(huán)境,減少豬高熱病的發(fā)病率。
3 中草藥治療豬高熱病的常見處方
3.1 連翹、金銀花方
連翹、金銀花主要具有清熱解毒的功能,這2味藥材配合其他藥材使用,可以起到退燒和利尿的作用,并且對豬高熱病菌有良好的殺毒作用。金銀花可以有效驅除熱邪,能抵抗病源生物的入侵,對于殺死大腸桿菌、傷寒菌有很好的療效;連翹也具有清熱、消腫的作用,同時可以有效地緩解氣血的聚集,也有很好的清除熱燥的療效;這副藥再加上有抑制痢疾和抗菌作用的白芍、清暑消炎作用的薄荷,以及清熱止渴的蘆根等,可以起到更好的內外緩解癥狀的效果;此方的主要配比為:連翹24g,金銀花25g,黃芩、白芍、薄荷、蘆甘草等草藥各取15g。主要采用清水煎熬方法,去渣后采用胃管投服,用量為每日1次,連續(xù)3d可見效。
3.2 常山、大黃方
常山大黃方對于嚴重的豬高熱癥有更好的療效。常山主要可以用來抗病毒,大黃具有很好的瀉熱和通腸的功能,再上鱉甲和檳榔等有助于緩解鎮(zhèn)痛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的草藥,可以有效地起到清熱解毒和迅速明顯見效的治療作用。該方可以用于豬高熱癥的中后期,隨著劑量的加大,會有更好的療效,而且對豬的副作用小,是有效緩解癥狀的良藥。由于該方的通腸清熱藥力較強,因此,應當適度地減少藥物使用量。具體配比量為常山10g、大黃9g、柴胡8g、檳榔10g再加清水支煎熬,每天1劑,可以分早晚2次煎服,連服3劑可以取得較好效果。
4 結語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草藥治療豬高熱癥的價值和特點,說明治療豬高熱癥可以采用中草藥的方式進行辯證治療,全面提高治療成功率。為了更好地達到效果,還需要科學地使用各種方劑,注重加強病因判斷,合理科學配比中草藥。
參考文獻
[1]黃智俊,沈曉龍.中西醫(yī)結合防控豬高熱病[J].北方牧業(yè),2010
(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