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彩進
摘 要: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教師的眼神則是扣開學生心扉的鑰匙,是引領(lǐng)學生跨入知識殿堂的關(guān)鍵。它是一種無聲的肢體語言,是一種潛藏的教育因素,它蘊含著一種關(guān)愛、一種贊許、一種期待、一種信任、一種慍怒的情感。如果教師能善于挖掘、靈活運用,往往能發(fā)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獨特作用。
關(guān)鍵詞:激起;碰撞;連接;制止
在大班額中教學,我們常常碰到這樣的問題:在孩子的表現(xiàn)欲特別強時,我們有時會顧此失彼;想和孩子交流、溝通,但時間上常常得不到保證;孩子在課上做小動作時,批評有時又會讓他們產(chǎn)生不安……此時,老師,請您靈活運用自己無聲的肢體語言----眼神吧!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教師的眼神則是扣開學生心扉的鑰匙,她蘊含著一種關(guān)愛、一種贊許、一種期待、一種信任、一種慍怒的情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往往有著“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獨特的作用。
一、教師的眼神激起孩子強烈的求知欲
得到老師的關(guān)心、賞識是每個學生夢寐以求的,而現(xiàn)實中,我們的班上由于人數(shù)特別多,短短的40分鐘,得到老師言語贊許只有一小部分。有時同一問題,雖然很多人舉手,但也只能滿足幾個人,顧此失彼,這樣往往有許多被冷落的學生。盡管我們也會想方設(shè)法地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學手段:如獎獎卡、小組比賽、鼓勵性的話語等。但孩子的表現(xiàn)欲還是常常得不到滿足的。此時相對一部分孩子因而會在課上表現(xiàn)得會越發(fā)低落,對上課就越發(fā)沒有興趣,孩子的求知欲也越發(fā)淡薄。這是孩子正在走下坡路的危險信號。這時如果我們在課堂上給這些孩子及時送去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信任的眼神。即使他們舉手了沒有被叫到,孩子也會不勝感激、興致高漲。這樣不僅保護了孩子的求知欲,安撫孩子被冷落的情緒,還能激起孩子更強烈的探求知識的愿望。
二、教師的眼神碰撞孩子思維的火花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孩子常常會有回答不出來或者不敢舉手回答的時候。而此時,孩子最關(guān)注的就是老師的眼睛到底看在何方。如果這時我們會微笑著送給孩子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期待的眼神,或者是一個贊許的眼神。他們一定會驚喜萬分,原來不敢舉起的小手一定會毫不猶豫的高高舉起,而且回答地會比他們預(yù)期地好。對于回答不出的孩子收到老師這樣的信號更是想在老師同學面前好好表現(xiàn)一翻,因此他們會想方設(shè)法地思考,解答,對問題考慮地更清楚,更透徹。這是一種無形的鼓勵,長此以往,他們的好勝心的到滿足,表現(xiàn)欲得到滿足,孩子思維的火花更會四處飛濺,綻放新的光彩。
三、教師的眼神連接師生心靈的紐帶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對老師和學生的眼睛尤其是這樣的。孩子們比較善于觀察老師,老師說的每一句話,做得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他們都會從中體會到老師對某件事的看法。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做了一件好事的時候,他們總是會去觀察老師的目光,看看老師是怎么樣看著他的。這時你就可以用眼神來告訴他們你對這件事的態(tài)度了。你的眼神可能是贊許的、鼓勵的、期盼的,也有可能是警告的、嚴厲的,但無論是哪一種眼神,孩子接到信息后,都會有相應(yīng)不同的反應(yīng)。孩子們可能是開心的、興奮的,或許也可能是難過的、害怕的。此時師生就在這無聲的語言中傳達各自的信息,達到心靈與心靈的交流,情感與情感的溝通,正是這種交流、溝通,成為連接師生心靈的紐帶。
四、教師的眼神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
對孩子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是教師的首要任務(wù)。由于我們的班額太大,而且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孩子的行為習慣、自制能力的養(yǎng)成教育,成為我們的頭疼問題。尤其在高喊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我們不能體罰學生,要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因而我們常聽到老師的抱怨:不能打不能罵,怎么能教育好學生?。其實你何嘗不能試試你的眼神?在當學生犯錯誤時你可以給他一個慍怒的眼神,一個責怪的眼神,學生定會在這種無聲的批評中羞愧于色,此時的教育效果不言而喻。當你上課時,如果某個孩子亂講話或隨便做小動作,干擾其他的孩子聽講,你可以輕輕地走到他的身邊,拍拍他的肩膀或者摸摸他的頭,給他一個制止的眼神,孩子們會立刻來表現(xiàn)得非常好,這樣做,比老師當著全班孩子的面,對他們進行強行制止好得多了,能使孩子容易接受,也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老師在無聲的語言中及時制止了孩子的不良行為。
總之,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對立面,教師的眼神也是如此。眼神有許多的功能,但如果用得不恰當也會產(chǎn)生負面影響。那需要身為教師的我們自己去演繹,使她煥發(fā)出更大的魅力,讓這個無聲的肢體語言真正發(fā)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獨特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