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小玲
摘 要 幼兒的思維具有形象性、具體性,他們活潑好動,而音樂舞蹈是一種生動、活潑、直觀、形象的藝術形式,孩子們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時可以使幼兒在娛樂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跳舞唱歌還能陶冶孩子們的性情,有些性格孤僻、沉靜的孩子通過這些活動,性格能夠變得開朗、活潑起來。由于舞蹈是通過人體有節(jié)奏的動作,姿態(tài)來表現形象,所以,它同體育活動一樣,會使身體各部位得到鍛煉和發(fā)展,增進身體健康。小朋友在這種活動中,必須做到動作整齊、步調一致,從中培養(yǎng)集體主義觀念,增強組織紀律性。
關鍵詞 學齡兒童 適當 發(fā)展 作用 健康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8-0136-02
學齡兒童是什么意思?中國現行教育法令規(guī)定7歲兒童入學。指符合普及義務教育入學年齡階段的兒童。有的僅指6、7歲至11、12歲小學階段的學生為學齡兒童。尚未達到入學年齡的兒童,一般為0-5歲或6歲,稱為學齡前兒童。學齡期是指6-7歲入小學起至12-14歲或15歲進入青春期為止的一個年齡段。
一、音樂教育于學齡兒童的重要性
1.音樂教育有助于幼兒語言的發(fā)展
皮亞杰認為,“語言導致行為的社會化”。有了語言,人們的內心活動才能彼此進行交流。因此,語言的發(fā)展是兒童的社會化的一個重要方面,而音樂教育具備了促進幼兒語言發(fā)展的諸多因素。作為音樂教育之主要形式的歌曲都包含兩個部分:歌詞與旋律。歌詞再配上動聽的旋律,便特別為幼兒所樂于接受、吸收。讓幼兒多聽優(yōu)美的歌曲,能使幼兒積累許多精練、優(yōu)美、富有感情色彩的詞匯。孩子們對感興趣的活動,最易集中注意力,歌曲不僅有優(yōu)美的旋律,還有很美的詞匯,孩子們看到自然界中某種現象時,就會自然地聯想起歌中的詞匯。比如他們會說:“小朋友的臉紅得象蘋果”“藍藍的天空白云飄”,這樣就豐富了他們的語言。
2.音樂教育有助于幼兒情感的發(fā)展
在幼兒的自然成長中,音樂以其動聽的旋律、生動的節(jié)奏、鮮明的藝術形象,深受幼兒的喜愛。音樂不僅可以啟迪智慧、開闊視野、豐富知識、有助于全腦功能的開發(fā),而且也讓幼兒在感受、欣賞、領悟音樂的同時,使其興趣、意志、毅力、自信心、自控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得到相應的發(fā)展。達爾克洛有句名言:“對音樂的理解與其說是一種智力過程,不如說是情感過程?!鼻楦惺墙逃拇呋瘎T跇嫵梢魳返闹T多因素中,如果把節(jié)奏喻為音樂的“骨髓”把旋律喻為音樂的“肌肉”,那么“情”便是音樂的“靈魂”了。也許正是因為這種“情”,牽動著無數顆童心,使之受到美的熏陶。幼兒能在感受作品內容的過程中,體驗作品所表達的感情,產生情感共鳴。例如,歌表演《我是小海軍》,幼兒在學習表演動作,感受威武、雄壯的旋律和堅定有力的節(jié)奏的同時,體會到小海軍堅定不屈的英雄氣概,激發(fā)出勇敢、堅強和熱愛小海軍的情感。
3.音樂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協作的能力和習慣
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活動大多需要協作才能完成:唱歌以合唱為主;舞蹈以集體舞為主;打擊樂中合奏占主要地位;音樂游戲中集體游戲又最受幼兒歡迎。這些音樂教育形式對促進幼兒協作意識與協作技能的發(fā)展都有其獨特的作用。
演奏打擊樂時,只有各種樂器的音色、節(jié)奏協調配合,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合唱時,也只有當音色、音高協調起來,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在這兩種活動中,協調的意識格外重要,因為協調的活動來自于協調的意識,協調意識的培養(yǎng)有賴于合適的教育方式。我們可以先讓幼兒整體地學習樂曲,引導幼兒自己選擇樂器,集體討論分組的方法和演奏方法,最后引導幼兒傾聽集體演奏的音響效果。這種自編、自奏、自我欣賞的活動很受幼兒喜愛,因為他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協作的快樂,從而萌發(fā)出協作的意識。
集體音樂游戲及集體舞是很受幼兒歡迎的音樂活動形式,這里同樣有促進幼兒社會化的潛在功能——協作技能的培養(yǎng),如協調角色扮演的技能、共享空間的技能、協同動作的技能等。教師如能挖掘其潛在的教育功能,并充分利用它,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幼兒協作技能的發(fā)展。如在跳集體舞時,幼兒必須先找合作的同伴,然后找到合適的空間,還必須使雙方相同乃至不同的動作協同一致,從而使他們逐步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從小養(yǎng)成與人協作的行為習慣。
4.音樂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規(guī)則意識
心理學家指出,兒童社會化的發(fā)展終結在善于協調各種關系,并在一定社會秩序中達到相對自治,這是一種相互作用的關系。年幼的兒童在家庭里往往只處于服從的地位,或處于撒嬌邀寵的“小皇帝”地位,要發(fā)展平等自治的伙伴關系是很困難的。但在音樂活動中,我們可以使幼兒逐步體會到活動規(guī)則對活動本身的保障作用。
首先,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它本身包含著許多規(guī)則,如節(jié)奏、音高等。只有嚴格遵循這些規(guī)則,音樂才能表現出優(yōu)美的旋律。通過音樂活動所獲得的這種規(guī)則意識會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在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活動中理解并遵守這些規(guī)則,以增強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
其次,音樂教育活動能夠提供在其他各種教育活動中相對缺乏的與同伴的共同活動(尤其是音樂游戲)。在兒童發(fā)展中,恰恰是這種相互作用的平等交往的環(huán)境中,孩子們才能理解要把活動進行下去,必須遵守規(guī)則。這時,規(guī)則不再是成人強加于他們的了。這種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為幼兒今后遵守社會規(guī)范、適應社會秩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制約音樂教育的因素
音樂舞蹈教育對于一個人的全面發(fā)展、塑造完美人格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對于一個民族整體素質的提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音樂舞蹈還能調劑孩子們的生活,豐富他們的生活內容。當前,我國基礎音樂舞蹈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存在著一些問題,尤其是農村表現得更為嚴重。這些問題制約了基礎音樂舞蹈教育的發(fā)展。
1.教育經費投入不足,教學設備不完備
教育經費投入不足是農村學校音樂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一些農村學校為了縮減財政支出,盡量聘請代課教師。教育經費不足,導致教師工資較低。而一部分音樂教師也因沒有課,在年終考核時沒有機會參加考核,這些導致一些音樂教師對音樂課不感興趣。有些老師在自己能力允許的條件下都轉教語文或數學,導致音樂教師隊伍嚴重流失。教育經費不足,導致農村的一些學校沒有固定的音樂教室或多媒體音樂教室,也沒有完備的音樂器材,影響了音樂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舞蹈課在中小學校普遍是沒有開設的,更別談師資與規(guī)范的舞蹈教室,個別學校有所謂的“形體教室”,幾乎也只是“擺設”。endprint
2.教育觀念陳舊、滯后
在較偏遠地區(qū)一些農民的生活還有問題,不會有太多的心思和多余的錢去學習音樂舞蹈。即便是想讓孩子學,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對于音樂舞蹈,他們不會花費太多的精力和財力讓孩子去學習。只有文化課成績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學生家長更看重學生文化課的成績,沒有認識到音樂舞蹈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音樂舞蹈在孩子全面發(fā)展中的重要性,忽視了對孩子美感、審美素質的培養(yǎng)。
3.師資力量缺乏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成敗系于教師。中小學音樂舞蹈教師是支撐我國基礎音樂舞蹈教育事業(yè)的重要力量。我國中小學音樂舞蹈師資的來源基本上是高等師范院校、中等師范院校音樂舞蹈專業(yè)的畢業(yè)生。但由于一些現實問題,比如,一些地方經濟發(fā)展速度較慢,交通、通訊、文化、教學設施、重視程度等各不相同,所以一些畢業(yè)生不愿去農村任教?,F在,農村較少數學校有專職的音樂教師,舞蹈教師就更不用說了,根本沒有。且大多數音樂教師都由語文、數學或其他科教師兼任,這些兼任老師絕大多數也都是半路出家,他們對音樂理論知識、音樂課程教學方法等了解還不夠深刻,因此音樂課教學形式單一、氣氛不夠活躍,致使學生對音樂課也失去了興趣。而那些專職的音樂教師,也會因為教學設備不完善而感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感到沒有用武之地。這樣的現狀嚴重制約了學校音樂舞蹈教育的發(fā)展,也使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和國家統編中小學音樂教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相脫節(jié)。
學齡兒童關于音樂舞蹈學習的最終目的,我個人認為在于完美體現音樂舞蹈教育的作用和功能性,重點不在考級。家長更不能“望子成龍”心切或帶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促使兒童去學。這種學習一定要適當,不可讓孩子們過于疲勞。在學習中身心應得到愉悅,還要注意學習的內容應是有兒童特點的,避免成人化?!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學齡兒童對音樂舞蹈的學習是一個人全面發(fā)展、塑造完美人格和提高一個民族整體素質的源頭,更是音樂舞蹈專業(yè)型人才的“活水”。所以學齡兒童的音樂舞蹈學習是必要的,更是重要的!
參考文獻:
[1]李紅.幼兒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呂藝生.舞蹈教育學[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4.
[3]平心.舞蹈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 陳 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