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腹腔鏡與開腹子宮全切術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

2017-08-27 02:43李景玲
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 2017年6期
關鍵詞:全切術術式韌帶

李景玲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羅村醫(yī)院婦科 佛山 528226)

腹腔鏡與開腹子宮全切術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

李景玲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羅村醫(yī)院婦科 佛山 528226)

目的:對比分析腹腔鏡與開腹子宮全切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子宮全切術患者,按照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對照組采用開腹子宮全切術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腹腔鏡子宮全切術進行治療。結果:觀察組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但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相較于子宮全切術,腹腔鏡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疼痛輕、并發(fā)癥少和恢復快等優(yōu)點,治療效果明顯更好。

子宮全切術;腹腔鏡;開腹;臨床效果

近年來,女性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不斷增加,婦科病患者越來越多,給女性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帶來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子宮全切術是婦科常見手術之一,以往多采用開腹子宮全切術,該術式創(chuàng)傷較大,術后并發(fā)癥多,恢復慢,患者不易接受[1]。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和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因其具有創(chuàng)傷小、出血量少和恢復快等優(yōu)勢,在臨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選取了90例子宮全切術患者分別進行腹腔鏡和開腹子宮全切術,并對比了兩種術式的臨床效果?,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子宮全切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38~54歲,平均年齡(46.872.32)歲;病程2~15 d,平均病程(5.810.53) d;子宮肌瘤46例,子宮內膜病變14例,卵巢囊腫12例,子宮腺肌病18例;合并下腹部手術史21例,附件病變者12例。根據手術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經病理組織學確診者[1];(2)符合手術適應證,能耐受手術者;(3)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2.2 排除標準 (1)重要臟器功能嚴重不全者;(2)子宮內膜惡性病變、宮頸癌患者;(3)無手術、麻醉禁忌證者;(4)臨床資料不全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開腹子宮全切術進行治療。采用連續(xù)硬脊膜外組織麻醉,于恥骨聯合2~3橫指處做一12 cm左右長的橫切口,逐層分離相關組織,仔細探查腹腔,將子宮圓韌帶、輸卵管、卵巢固有韌帶、子宮動脈、子宮主韌帶和膀胱宮頸韌帶等切斷,將子宮取出后,及時徹底沖洗腹腔,常規(guī)關腹。

1.3.2 觀察組 采用腹腔鏡子宮全切術進行治療。氣管插管全麻,協助患者選擇膀胱截石位,于臍輪上緣或下緣穿刺氣腹針,注入二氧化碳,形成氣腹,維持氣腹壓在12~13 mm Hg;采用10 mm套管穿刺置入腹腔鏡,將5 mm套管分別置于右側麥氏點、左側相當于麥氏點處及恥骨聯合上方2橫指腹中線偏左2~3 cm處;改為頭低臀高位,采用電凝刀切斷子宮圓韌帶,若需保留附件,可采用電凝刀切斷輸卵管及卵巢固有韌帶[2],若無需保留,則將骨盆處漏斗韌帶和血管切斷,分離子宮膀胱反折腹膜及附件疏松組織,并推至膀胱與宮頸外口下方1~2 cm,確保子宮血管、主韌帶和骶韌帶完全暴露,電凝止血后,切斷血管和韌帶,切開陰道,將宮體取出;若子宮體積大,取出難度較大,可用子宮切割器切除部分子宮,隨后取出,縫扎止血后,徹底沖洗盆腔,拔出腹腔鏡后縫合切口。術后兩組患者均給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合理膳食,注意休息。

1.4 評價指標 詳細記錄兩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等;統(tǒng)計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包括發(fā)熱、陰道出血、尿路感染、切口感染、下肢靜脈血栓和肩背部酸痛等。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及術后指標比較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但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 1 兩組患者的手術及術后指標比較(

表 1 兩組患者的手術及術后指標比較(

組別 n術中出血量(ml)手術時間(min)排氣時間(h)下床活動時間(h)住院時間(d)觀察組 45 85.121.23對照組 45 145.86 5.62 115.8712.32 23.312.10 41.327.32 5.23 2.76 t 2.519 2 1.996 1 2.667 8 2.250 0 5.035 1 P 0.002 7 0.024 0 0.001 5 0.008 3 0.000 0 8.92 109.648.72 35.873.43 75.8710.98 7.87

2.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對照組發(fā)生并發(fā)癥8例,其中尿路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陰道出血3例,發(fā)熱1例,下肢靜脈血栓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7.78%。觀察組發(fā)生并發(fā)癥2例,其中陰道出血1例,肩背部酸痛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44%。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009 8,P<0.05。

3 討論

子宮全切術是婦科臨床的常見術式之一,包括開腹、腹腔鏡和陰式三種術式。開腹子宮全切術是基本術式,適用于盆腔粘連嚴重、子宮體積過大和疑有惡變患者,但開腹子宮全切術創(chuàng)傷較大,出血量多,易干擾盆腔環(huán)境,增加粘連發(fā)生率,且切口瘢痕大,影響美觀,不符合女性愛美的需求。腹腔鏡手術是另一種臨床常見術式,廣泛應用于腹腔內臟器疾病的治療,該術式可充分暴露手術視野,確保清晰顯示子宮結構和病灶大小。醫(yī)師選擇恰當的手術時間和方式,可提高治療效果[3]。

隨著腹腔鏡技術和醫(yī)學器械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腹腔鏡子宮全切術因其創(chuàng)傷小、疼痛輕和恢復快等優(yōu)勢,受到了廣大婦科醫(yī)師和患者的青睞。在鄭玉霞[4]的研究中,觀察組采用腹腔鏡子宮全切術,對照組采用開腹子宮全切術,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腹痛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腹腔鏡子宮全切術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開腹子宮全切術,可縮短住院時間,加快恢復速度。腹腔鏡子宮全切術可在直視下分離盆腔和腹腔粘連,通過腹腔鏡仔細探查盆腔、腹腔、輸卵管和卵巢情況,能科學診治盆腔合并疾病。而且此術式在封閉的腹腔內進行,可避免手套、紗布等對臟器的影響,減少對盆腔的干擾,降低粘連發(fā)生率[5]。同時腹腔鏡手術創(chuàng)傷小,符合女性對美觀的需求。由于腹腔鏡子宮全切術操作空間小,對術者的經驗和技巧要求較高,受限于相關因素,腹腔鏡手術不適用于子宮惡性腫瘤、子宮肌瘤過大和嚴重盆腔粘連患者,這幾類患者最好選擇開腹手術,避免術中轉換手術方式或切除不完全的情況出現[6]。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出血量、排氣時間、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腹腔鏡子宮全切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但臨床應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確保最佳的手術效果。

[1] 葉慧云,黃麗群.腹腔鏡下陰式子宮全切術與開腹子宮全切術的臨床比較[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2,50(5):139-140

[2] 婁志軍.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全切術與開腹子宮全切術的療效對比[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493-494

[3] 黃玉珍,劉淑芳,張軍蓮.腹腔鏡子宮全切術與開腹子宮全切術的對比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6):787-788

[4] 鄭玉霞.腹腔鏡與開腹子宮全切術的臨床療效對比[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6,22(1):111-112

[5] 張笑笑,俞加正.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與開腹子宮全切術的對比分析[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5,29(5):140-142

[6] 黃海林.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與開腹子宮全切術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86-86

R713.4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6.089

2017-03-28)

猜你喜歡
全切術術式韌帶
三角韌帶損傷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這幾點可避免前交叉韌帶受損
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行甲狀腺全切術圍手術期護理要點研究進展
改良Miccoli術式治療甲狀腺腫瘤療效觀察
兒童顱咽管瘤全切術后并發(fā)癥的防治措施
MED術式治療老年腰椎間盤突出合并椎管狹窄的中長期隨訪
距跟外側韌帶替代法治療跟腓韌帶缺失的慢性踝關節(jié)外側不穩(wěn)
全切術與次全切術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的效果對比
改良Lothrop術式額竇引流通道的影像學研究
上瞼下垂矯正術術式選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