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善福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遇到許多問題,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因此,本文從分析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入手,談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辦法。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影響因素
國家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才素質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這要求我們在具體教學實踐中,不僅要完成傳授知識的任務,而且應當成為合格的心理輔導員,能夠對小學生進行正常的心理健康教育。那么教學中如何對中小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呢?筆者就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明確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社會因素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人們的生活發(fā)生了質的變化。新思想、新科技變化屢屢刷新世俗的觀念,大千世界,五彩繽紛,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有很多小學生不宜接觸的畫面、聲音、動作等,對自覺抵制力較差、自我意識尚未形成的小學生來說,必然影響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極大地阻礙了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
2.家庭因素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學校。家長的教育方法,甚至是一言一行,以及家庭環(huán)境等對孩子都有很大的影響。當前,小學生中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生活條件比較優(yōu)越,也更多地受到家人的疼愛,他們一般表現(xiàn)為抗挫折的能力較差。由于嬌生慣養(yǎng)的居多,創(chuàng)新能力和心理素質比其他學生更為軟弱。有些學生家長急功近利,對孩子的學習高度重視,卻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在學習上形成了一種壓力,影響了正常的心理發(fā)展。更有甚者,有的家長對孩子常訓斥,使孩子對父母見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難得不到幫助,久而久之也會產生壓抑感。所以家庭教育不當,也會使孩子出現(xiàn)一些意想不到的心理問題。
3.學校因素
學校教育權威性高于家庭教育,學生的道德觀主要在學校形成,因此正確地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教育因素至關重要??v觀廣大農村中小學,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沒有落實到位,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開展也存在應付現(xiàn)象。
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課形式化。學校雖然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也配備了兼職或專職任課教師,但是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大多是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其他學科教師或行政人員,加之忽視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更新,課程設置單調,沒有新穎的教學方法,更無法突顯教學特色,完全是應付了事。
二是將心理健康教育課上成德育課。有的學校和班級就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品德教育合并成一堂課上,由一個人教。在內容上過多強調學生思想行為,完全成了說教課;在方式上,是封閉的、強制性的,采用了簡單的、灌輸的教育方式。課堂通過說教教育學生,導致學生心理更加緊張,甚至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辦法
1.創(chuàng)設和諧舒適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
創(chuàng)設優(yōu)美、安全、舒適的生活情境,給學生一片新鮮的空氣,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學生一片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學生一片繪畫壁,讓他們自由涂描;給學生一片飼養(yǎng)園,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順應學生之天性,讓他們快樂地成長,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喚起小學生對生活的熱愛。給學生一個自由發(fā)展的空間,讓他們親近生活、親近自然,貼近社會原生態(tài)的環(huán)境,他們會還給我們一個更大的驚喜!
2.打造強大的心理健康教師隊伍
做好教師隊伍的培訓,提高心理健康教師的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課正常開展的必然要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學校應重視心理健康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構建一個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環(huán)境,加強對心理健康教師業(yè)務的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業(yè)務能力和水平。
3.努力拓寬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渠道
一是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學科教學中。每一位教師都要利用所教學科的特點和內容,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如語文課用一個故事,數學課用歷史名人等,都可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心理。在平時上課時,要時刻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情緒。對學生要和藹可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還要注意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情況,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和說教,讓學生樂于接受。
二是要讓學生經常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走出校園,接觸社會。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學到書本上的知識和技能,還能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并且把書本知識與社會知識有機結合起來。由學校小天地走入社會大課堂,讓學生增強克服困難的意志和信心。
總之,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課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勢下的重要任務,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協(xié)調和努力方能取得最佳效果。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時機。教師只有對學生傾注滿腔真情,才能更好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只有在教師正確的、合理的教育下,才能更愉快地學習,這些都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應該重視的感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