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芳 桑毅沖 田素波
導讀:從茬口安排、品種選擇、育苗、定植前準備、定植、田間管理等方面歸納總結(jié)了日光溫室彩椒四稈平面整枝栽培的主要技術措施,以期為實現(xiàn)彩椒的高產(chǎn)、高效生產(chǎn)提供指導。
整枝方式是影響彩椒生長發(fā)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日光溫室彩椒栽培過程中增加產(chǎn)量的關鍵管理手段。在日光溫室彩椒栽培技術推廣中,筆者創(chuàng)新了一種彩椒四稈平面循環(huán)整枝技術,該技術有利于提高彩椒產(chǎn)量,加快果實轉(zhuǎn)色速度,已獲國家發(fā)明專利(專利號:ZL201310093 754.1)。經(jīng)試驗,彩椒四稈平面整枝較常規(guī)彩椒整枝栽培產(chǎn)量提高15%以上,果實提早上市5~10天。
1 茬口安排
越冬一大茬栽培模式,一般7月下旬至9月上旬移栽,翌年5月底6月初拉秧清棚。
2 品種選擇
應選擇適應當?shù)赝寥篮蜌夂蛱攸c,對病蟲害具有抗性和耐性、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耐貯運、商品性好、適合市場需求的彩椒品種,如紅羅丹、卡羅、迪尼奧、黃太極、紫貴人和白公主。
3 嫁接育苗
3.1 砧木選擇
選用布野丁,該品種為野生辣椒,對彩椒疫霉根腐病、枯萎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嫁接親和力強、與接穂共生性好,對接穗果實品質(zhì)無影響。
3.2 種子處理
播種前,將砧木和接穗種子放入50~55℃的溫水中,保持水溫浸泡10~15 min,放至常溫后拿出洗凈,再放入50~75 mg/L殼寡糖溶液中浸5~10 h,刺激幼苗生長,激發(fā)植株抗病性,對苗期病害有較好的防效。
3.3 嫁接方法
一般采用劈接法進行嫁接。
3.4 苗床管理
嫁接前,育苗室內(nèi)白天溫度維持在24~30℃,夜間16~18℃。接穗子葉展平后逐漸降低溫度,白天20~25℃,夜間16~18℃??諝庀鄬穸纫吮3衷?0%~75%。
嫁接后,前6~7天晝溫23~26℃,夜溫20~22℃,3天內(nèi)不宜放風,空氣相對濕度保持90%~95%,3天后,逐漸增加通風換氣時間和換氣量。7天后傷口愈合,嫁接苗轉(zhuǎn)入正常管理,晝溫25~30℃,夜溫16~18℃,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50%~60%。
當嫁接苗轉(zhuǎn)入正常管理后噴施50 mg/L殼寡糖溶液1次。嫁接苗4葉1心,株高10~12 cm,莖粗0.3~0.4 cm時出圃定植。嫁接苗出圃前3天噴施0.25% S-誘抗素水劑1 000倍液1次。
4 定植前準備
4.1 高溫悶棚
6月下旬至8月上旬利用太陽能進行1次高溫悶棚。具體操作方法:清除上茬作物后,每667 m2均勻撒施鮮雞糞1 000~2 000 kg、作物秸稈2 500~3 000 kg,深翻土層25~40 cm,整平作畦;澆水使土壤相對濕度達85%~100%;地膜覆蓋,封閉棚膜25~30天。土壤消毒處理后,注意施入優(yōu)質(zhì)生物肥,以盡快建立良好的土壤微生態(tài)環(huán)境。
4.2 施底肥
悶棚后,均勻撒施ETS專用復合微生物肥料于地塊上,667 m2用量500 kg。按20~30 cm深度旋耕地塊2遍,以保證微生物肥料與土壤充分拌合。之后再撒施其他肥料,667 m2施商品有機肥400~
800 kg,或農(nóng)家肥5~8 m3;氮肥(N)20~25 kg,磷肥(P2O5)15~20 kg,鉀肥(K2O)30~35 kg;對微量元素缺乏的土壤,施硫酸鋅1~2 kg、硼砂0.5~1.0 kg。
4.3 整地、起壟
施入基肥后,深度旋耕,整平,使土壤疏松,土壤顆粒小而均勻,之后起“凹”形栽培壟,壟寬
80 cm,高20~30 cm,作業(yè)道60 cm;栽培壟凹陷部深15~20 cm,寬20~30 cm。
5 定植
7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
根據(jù)品種特性、氣候條件及栽培習慣,彩椒定植在“凹”形栽培壟兩側(cè),每667 m2定植2 000~
2 400株。
定植后及時澆緩苗水。定植后7天噴施50~
70 mg/L殼寡糖溶液。
6 田間管理
6.1 環(huán)境調(diào)控
①溫度 定植后緩苗前晝溫28~30℃,緩苗后降至晝溫25~28℃,夜溫18~20℃;開花坐果期晝溫25~30℃,夜溫15℃以上;果實膨大期,晝溫28~30℃,前半夜應保持棚溫18~22℃,后半夜溫度要降低至13~15℃;果實轉(zhuǎn)色期的適宜溫度為25℃左右,控制晝夜溫差在10℃以上。
②光照 選擇透光性好的棚膜,冬春低溫季節(jié)保持膜面清潔,定期對棚膜進行擦拭,白天揭開保溫覆蓋物。夏秋高溫季節(jié)覆蓋遮陽網(wǎng)降溫。
③空氣濕度 采用行間鋪草(如稻殼、麥糠、玉米秸稈等)、滴灌或膜下澆水、放風、溫度調(diào)控等措施調(diào)控溫室空氣相對濕度。白天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不高于75%,夜間不高于85%。
6.2 肥水管理
①澆水 定植后及時澆水,3~5天后澆緩苗水。緩苗水之后,一般不再澆水,待對椒坐住時再開始澆水。低溫季節(jié)不澆明水,土壤相對濕度60%~70%,高溫季節(jié)70%~80%。合理控制土壤濕度,尤其是進入盛果期,保持土壤干濕度的穩(wěn)定,避免忽干忽濕非常重要。彩椒根系弱,應以小水勤澆為原則,當棚內(nèi)土壤握則成團,掉在地上散開時就應立即澆水。
選擇晴天上午(最好早晨)澆水,澆水量和澆水次數(shù)與氣溫相關,12月至第二年2月,氣溫低,15~20天澆1次水,3月以后氣溫逐漸回升,10~15天澆1次,根據(jù)土壤墑情確定澆水間隔天數(shù)。
②追肥 第1層彩椒坐住,果實長至核桃大小時開始追肥,結(jié)合澆水將肥料施入。
第1次追肥:第1層果膨大到核桃大小時,每667 m2施氮(N)3~4 kg,鉀(K2O)4~5 kg。
第2次追肥:第2層果膨大至核桃大小時,每667 m2施氮(N)3~5 kg,鉀(K2O)4~6 kg。
第3次追肥:第3層果膨大到核桃大小時,每667 m2施氮(N)3~4 kg,鉀(K2O)4~5 kg。
在以后彩椒每層果膨大時結(jié)合灌水667 m2施氮(N)2~3 kg,鉀(K2O)3~4 kg。
在冬季和早春地溫偏低時,一定要基于養(yǎng)根促根的原則進行追肥,注意選用恰當?shù)姆柿戏N類,并掌握好其用量。可用含腐植酸、氨基酸、海藻酸或甲殼素的沖施肥進行沖施。
6.3 植株調(diào)整
①按株距48~60 cm定植彩椒。
②設置吊架鋼絲 在每行彩椒植株上方距地面50~60 cm處順栽培行設置平行于地面的第1吊架鋼絲,在離地面1.8~2.0 m高度處設置與所述第1吊架鋼絲平行的第2吊架鋼絲,這2條吊架鋼絲所形成的平面垂直于地面。
③設置吊繩 在每株彩椒植株上方均勻設置4條吊繩,吊繩上端系在第2吊架鋼絲上,伸緊后下端系在第1吊架鋼絲上,每條吊繩均垂直地面,且在同一平面上,吊繩的間距為12~15 cm。
④當植株生長到6~15片葉時,頂芽分化為花芽,發(fā)育成“門椒”,“門椒”以上萌發(fā)出2~3個側(cè)枝,保留2條長勢強的分枝作為次級主干形成雙稈,并分別固定在第1吊架鋼絲上。
⑤步驟④中所保留的次級主干長出“對椒”后,其后各萌發(fā)出1組分枝。在“對椒”以上萌發(fā)出的2組分枝中,分別保留2條長勢較強的分枝作為三級主干,形成四稈,并分別牽繞在吊繩上,將其余長勢差的枝條除去。
⑥步驟⑤中在所保留的三級主干上再次坐果后,其后再次發(fā)出2組分枝,選擇其中長勢最強的1條作為三級主干的一部分牽繞在吊繩上繼續(xù)生長,另1條作為結(jié)果枝,留1朵花,花后留2片葉摘心,這條分枝上再發(fā)生的分枝一律除去。
⑦繼續(xù)做步驟⑥相同的處理,如此堅持下去,直至每條三級主干長至第2吊架鋼絲時打頂為止。
⑧待步驟⑥和步驟⑦所培育的每條結(jié)果枝上的果實采摘后,在距三級主干0.2~0.6 cm處用剪刀把該結(jié)果枝剪斷,促使其基部隱芽萌發(fā)并再次生長成結(jié)果枝。
⑨重復步驟⑧,讓三級主干上各條結(jié)果枝基部隱芽由下而上不斷循環(huán)萌發(fā)開花結(jié)果。
6.4 促進坐果
連陰天時,通過晃棵的方法促其坐果。當拉開棚后1.0~1.5 h,即10:00~11:00彩椒花藥裂開的數(shù)量較多,花粉的活性也最強,此時晃晃彩椒植株有利于完成授粉,促進坐果。
6.5 疏果
應適當疏果,并及時摘除畸形果。
7 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葉霉病、灰霉病、疫病、細菌性葉斑病和病毒病等;蟲害主要有粉虱、薊馬等。優(yōu)先采用栽培技術、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然后科學合理地使用化學防治,協(xié)調(diào)各項防治技術。
7.1 葉霉病
選用優(yōu)良抗性品種,培育無病壯苗;發(fā)病前,噴0.25% S-誘抗素水劑1 000倍液2~3次,間隔15天;發(fā)病初期,可選用殼寡糖50 mg/L+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顆粒劑2 000倍液,或殼寡糖50 mg/L+40%氟硅唑乳油8 000倍液液噴霧防治。
7.2 灰霉病
合理施肥澆水、科學調(diào)控環(huán)境;發(fā)病前,噴施0.25% S-誘抗素水劑1 000倍液2~3次,間隔15天;發(fā)病初期,可用殼寡糖50 mg/L+50%嘧菌酯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或殼寡糖50 mg/L+40%嘧霉胺可濕性粉劑1 200倍液噴霧防治。
7.3 疫病
發(fā)病前,噴施0.5%香菇多糖水劑600倍液2~3次,間隔15天;發(fā)病初期,可用殼寡糖50 mg/L+18.7%烯?!み吝蝓ニ稚㈩w粒劑800倍液,或殼寡糖50 mg/L+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
7.4 細菌性葉斑病
發(fā)病前,噴施2%氨基寡糖素水劑1 000液2~3次,間隔15天;發(fā)病初期,可選用殼寡糖50 mg/L+78%硝基腐殖酸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殼寡糖50 mg/L+47%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防治。
7.5 病毒病
發(fā)病前,噴施0.5%菇類蛋白多糖水劑300倍液2~3次,間隔15天;發(fā)病初期,用殼寡糖50 mg/L+5%菌毒清水劑300倍液噴霧防治。
7.6 粉虱
采用防蟲網(wǎng)阻蟲,設置黃板誘殺;釋放麗蚜小蜂、異色瓢蟲。
7.7 薊馬
設置藍板誘殺;釋放胡瓜鈍綏螨。
8 采收
彩椒果實完全膨大,果皮轉(zhuǎn)色完成后分次采摘。采收前1~2天進行農(nóng)藥殘留檢測,合格后及時采收,分級包裝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