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明 邱小華 廖祚蘭
導讀:萵筍是一種大眾化蔬菜,栽培時間長,適應性廣,莖葉均可食用,味道香郁,口感脆嫩,深受人們歡迎,需求量不斷加大。在南昌地區(qū)秋萵筍10~11月播種,次年3月下旬到5月上旬上市,產量高,經濟效益好。
萵筍又稱萵苣,菊科萵苣屬萵苣種,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莖用萵苣、萵苣筍、香萵筍、青筍、萵菜,營養(yǎng)豐富,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大量膳食纖維、維生素及鉀、碘等元素等,主要食用肉質嫩莖和嫩葉,可生食、涼拌、炒食、干制或腌漬,味道鮮美,口感脆嫩,深受人們喜愛,并且適合糖尿病、心臟病和高血壓患者食用。
1 品種選擇
宜選擇肉莖粗壯,生長整齊,香味濃郁,抗寒抗病的品種,如圓綠寶No.1、青皮香、二白皮、南京紫皮香、成都掛絲紅等。
2 適時育苗
南昌地區(qū)秋萵筍10~11月播種。選擇土質疏松,排灌便利,有機質含量高,前茬未種過萵筍的壤土或砂壤土為苗床,整地時667 m2施入腐熟農家肥3 000 kg或復合肥500 kg,畦寬1.2 m,用種0.50~0.75 kg。播種前澆濕苗床,播種后覆蓋薄土,稻草或遮陽網,早晚澆水,保持床土濕潤。出苗后澆稀薄糞水3~5次或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溶液,間苗1~2次,3葉時移去遮陽網。
3 帶土移栽
苗齡25~30天,長至5~6葉、苗高20 cm時即可移栽。移栽前整地,大田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機肥3 000 kg、三元復合肥50 kg。畦寬2 m,行距30 cm,株距27 cm。宜在午后帶土移栽,選擇粗壯節(jié)間短的壯苗,淘汰高腳苗、病苗。定植前澆透底水,定植后及時澆定根水。
4 大田管理
①活棵后立即施1次肥水,每667 m2施尿素5 kg,或半濃糞水1次,以后結合淺中耕,每隔幾天再澆1次清糞水,促進葉數增加,葉面積擴大,根系發(fā)達。
②團棵后即葉片由直立轉向平展時每667 m2施入腐熟農家肥2 000 kg、硫酸鉀復合肥10~15 kg,對水澆施,并培土護根。在團棵期和莖部開始膨大時用助壯素30 mL,加綠芬威2號一袋(20 g/袋)對水30 kg葉面噴施,7~10天噴1次,連噴2次,使萵筍莖粗壯、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濃。
③蓮座期即莖部開始膨大期進行追肥,每667 m2施腐熟農家肥4 000 kg、復合肥15~20 kg、尿素5 kg、硫酸鉀5~10 kg,促進肉質莖肥大,在肉質莖肥大期間要保持土壤呈濕潤狀態(tài)至采收前7~10天停止?jié)菜┓?,防止萵筍裂莖,影響外觀品質。
5 病蟲害防治
①霜霉病 定植后20天用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噴霧,發(fā)病初期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66.8%霉多克(丙森·纈霉威)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或40%疫霜靈(乙膦鋁)可濕性粉劑200倍液防治。
②葉斑病 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3 500倍液防治。
③菌核病 用50%撲海因(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50%速克靈(腐霉利)可濕性粉劑
2 000倍液防治。
④蚜蟲 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者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 500倍液防治。
6 及時采收
萵筍要及時采收,過早產量降低,過遲則現(xiàn)蕾,質量變差。最佳收獲時期是當莖部膨大后,待萵筍莖部頂端與最高葉片尖端等高,此時嫩莖充分膨大,質地脆嫩,商品性好。采摘時去掉老葉就可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