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甜
【摘要】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為滿足學校社團發(fā)展需要,培養(yǎng)學生計算思維,筆者研究開發(fā)C語言學習校本課程,并編寫校本教材《C語言簡單案例開發(fā)》。此案例的開發(fā)豐富了學校校本課程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計算思維。通過程序設計的系統(tǒng)學習,幫助學生了解程序設計過程,拉近了程序設計與學生生活學習的距離,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實踐中,筆者對編程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有一定的感悟,本文將與大家分享這些感悟。
【關鍵詞】 校本課程 C語言 體會和反思
【中圖分類號】 G633.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7)08-182-01
0
為響應在中小學普及科技類活動的號召,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我校于2013年成立了機器人社團。社團主要組織參加的活動有機器人競賽、計算機表演賽、科技創(chuàng)意類競賽等,并開展手機APP開發(fā)、計算機游戲設計等相關活動,這些活動中均涉及程序設計。
在新課標的指引下,為滿足學校社團發(fā)展需要,培養(yǎng)學生計算思維,社團幾位老師面向全體社團學生,組織開展了C語言教學研究。在整個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不斷學習不斷前進,開發(fā)出校本教材《C語言簡單案例開發(fā)》,并形成配套課件集、資料集。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在中學開展程序設計教學的經驗與實施方法,現(xiàn)圍繞課題實施談談該模塊教學中的一些體會和反思。
1.根據(jù)學情因地制宜,針對本校學生開發(fā)適合本校學生的校本課程
C語言是一門發(fā)展較為成熟的程序設計語言,可通過網絡、教材等多種途徑獲取關于C語言學習的資料。但目前,國內關于C語言的教學實踐主要在大學中開展。在中學階段,部分學校開展的C語言學習主要面向參加信息學奧賽學生,圍繞奧賽展開學習輔導,所授內容難度相對高,所用教材多為競賽指導書籍。
中學生認知水平整體上略低于大學生,直接將大學C語言學習教材、C語言工具書、競賽輔導資料等作為中學普及程序設計教學用書,起點過高,學生理解起來較困難,學生易產生畏難情緒,且易失去學習興趣。故在中學中普及開展程序語言設計教學中,根據(jù)中學生知識水平、學習能力等具體學情,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開發(fā)適合中學生的校本教材,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使用教材,在程序設計學習中事半功倍。
2.采用“范例理解→模仿改編→自主編寫”的思路引導學生學習
中學生在程序設計語言學習中,多為初次接觸利用編程語言進行程序設計,缺乏相關知識儲備及學習經驗,直接讓學生通過理論學習就進入程序編寫環(huán)節(jié),初學者理解起來較為抽象,且實施難度較大。在實際教學中,可采用以“模仿→改編→自主編寫”為思路,逐步引導學生學習。教師先根據(jù)學習內容給出案例程序,引導學生理解程序,體驗編程的過程;然后學生根據(jù)需求或個人構思模仿改編案例程序,快速感受編程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學習信心;在經過一定時間的學習,學生有一定理論基礎與實踐經驗后,逐步引導學生自主根據(jù)需求設計算法,編寫程序。
例如,在“循環(huán)結構程序設計”一節(jié)的教學設計中,設計利用程序設計巧算“1+2+3+…+100”的案例,首先給出利用while語句解題的程序,學生理解循環(huán)結構;然后模仿改編案例,自主探究利用do…while語句解決案例問題;在具備一定理解基礎與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學生自行利用循環(huán)結構解決其他問題,如計算1000以內水仙花數(shù)等。
3.將程序設計學習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與其它學科相融合
中學階段,學生面臨中高考,時間有限,學業(yè)壓力,學生精力主要集中于中高考科目的學習,對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視程度不足,分配在信息技術課程上的時間、精力相對較少。因此如何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重視程度一直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探索內容。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工具學科,若能將程序設計學習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將學生必須掌握的理論技能知識分散到解決不同實際問題中,通過不斷解決問題提升引領學生螺旋上升式學習。讓學生體會到程序設計能夠服務生活,與生活聯(lián)系很緊密。。與此同時,將程序設計與其他學科學習相融合,讓各學科學習相輔相成,幫助學生學以致用,將大大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將C語言程序設計與圖形化程序設計相結合
2015年1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柴火創(chuàng)客空間,體驗年輕“創(chuàng)客”的創(chuàng)意產品,總理現(xiàn)場評價說:“創(chuàng)客充分展示了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活力。這種活力和創(chuàng)造,將會成為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不熄引擎”。在社會大潮的驅趕下,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創(chuàng)客活動如雨后春筍紛紛出現(xiàn)。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中小學中紛紛開展創(chuàng)客活動,如機器人設計操作、智能編程、科技創(chuàng)意、手機APP開發(fā)、計算機游戲設計等活動,這些活動中均使用圖形化程序設計進行編程。
圖形化編程,常通過“拼接塊”的方式,即通過拖放圖形化的組件和代碼塊實現(xiàn)程序設計,學生易于掌握。雖然學生并未用到程序語言設計程序代碼,但其中的程序設計思想和程序設計邏輯是相似的。中學生理解水平有限,對所有內容學習直接用的C語言程序代碼學習,學生往往難以理解。通過將C語言程序設計與圖形化程序設計相結合,能有效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
信息技術教學不僅僅是培養(yǎng)學生的軟硬件操作水平,更重要的是對學生信息素養(yǎng)、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程序設計教學的開展,在幫助學生了解一門程序設計語言的同時,對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計算思維大有幫助。在程序設計教學中,作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總結教學方法、積累教學經驗,并主動分享交流,共同進步,將程序設計教學在中學教學中普及開來。
[ 參 考 文 獻 ]
[1]楊永杰,支美鳳,張浩祖等.中學階段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的思考[J].電子世界,2014,(20):342-342,343.
[2]莊前進.C語言教學中關于排序算法的應用與分析[J].中學教學參考,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