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晶, 范雪榮
(1.江南大學 紡織服裝學院, 江蘇 無錫 214122; 2.浙江農(nóng)林大學 a.藝術設計學院;b.人文·茶文化學院, 浙江 臨安 311300)
研究與技術
畬族青少年服飾文化認知現(xiàn)狀調(diào)查
——以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民族中學為例
閆 晶1,2, 范雪榮1
(1.江南大學 紡織服裝學院, 江蘇 無錫 214122; 2.浙江農(nóng)林大學 a.藝術設計學院;b.人文·茶文化學院, 浙江 臨安 311300)
畬族青少年是畬族文化傳承的主體,也是在當今社會生活教育體制下文化涵化程度最高的畬族一代,但是畬族青少年對民族文化處于何種認知狀態(tài)尚不清晰。文章以畬族服飾文化為切入點,以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民族中學的畬族學生為核心調(diào)查對象,漢族學生和漢畬教師為對比調(diào)查對象,在進行半結構式訪談的同時,通過問卷調(diào)查與統(tǒng)計分析來掌握畬族青少年對服飾文化的認知狀況,并基于生態(tài)后現(xiàn)代主義理論對畬服傳承問題與現(xiàn)狀進行分析,以期為畬族服飾文化的良好傳承提供參考依據(jù)。
畬族青少年;服飾文化;認知現(xiàn)狀;問卷調(diào)查;生態(tài)后現(xiàn)代主義理論
畬族在中國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廣東、江西、安徽等地區(qū),是為數(shù)不多的主要聚居于華東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據(jù)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tǒng)計,截止2010年11月1日畬族人口為708 651人。畬族作為中國眾多民族中的一員,有其自身獨特的文化體系。畬族服飾作為畬族文化的物態(tài)化結晶,凝聚著歷史、社會、精神等諸多文化信息,日益成為畬族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1]。
畬族青少年是畬族文化傳承的主體,也是在當今社會生活教育體制下文化涵化程度最高的畬族一代。雖然已有不少畬族文化傳承研究認識到這一點,并建議加強青少年民族文化教育[2],但是畬族青少年對民族文化處于何種認知狀態(tài)尚不清晰。因此,本研究以畬族服飾文化為切入點,以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民族中學的畬族學生為核心調(diào)查對象,漢族學生和漢畬教師為對比調(diào)查對象,在進行半結構式訪談的同時,通過問卷調(diào)查與統(tǒng)計分析來掌握畬族青少年對服飾文化的認知狀況,并基于生態(tài)后現(xiàn)代主義理論對畬服傳承問題與現(xiàn)狀進行分析,以期為畬族服飾文化的良好傳承提供參考依據(jù)。
根據(jù)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tǒng)計,浙江省畬族總人口為166 276人,約占全國畬族人口的1/4,其中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人口為1.45萬人。景寧是全國唯一一個畬族自治縣,同時也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廊橋之鄉(xiāng)”和浙江省“非遺”生態(tài)文化保護區(qū)(試點)。目前,全縣公布了四批縣級非遺名錄共92項,市級非遺名錄33項,省級非遺名錄19項,其中《畬族民歌》《畬族三月三》和《畬族婚俗》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全縣現(xiàn)有“非遺傳承基地”17個,“非遺活態(tài)傳承示范村”4個[3]。
本次調(diào)查樣本主要來自浙江景寧畬族自治縣民族中學。該中學創(chuàng)建于1986年10月,是該縣第一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基地,承擔著“畬族民歌”“畬族彩帶”“問凳”“操石磉”等非遺項目的傳承責任[4]。景寧民族中學設有“畬族文化研究小組”,以校本教研為平臺,對畬族文化進行挖掘整理與開發(fā)[5]。目前,學?,F(xiàn)有學生1 685人,其中畬族學生325人;教師120人,其中畬族教師12人。本次調(diào)研于2016年3月在該中學中隨機抽取113位在校師生,其中包括畬族學生38名、漢族學生39名、漢族教師32名、畬族教師4名。抽取的畬漢教師數(shù)各約占該校畬漢教師總數(shù)的1/3,比例均衡,較能反映整體教師情況。
2.1 穿著畬族服飾的幾率、場合和原因
從圖1可以看出,受訪者穿著畬族服飾的幾率普遍不高,即使畬族學生亦有35.7%從未穿過畬服。相較于筆者在福安的調(diào)研結果——當?shù)禺屪迩嗌倌隂]穿過畬族服飾的比例為45.8%(數(shù)據(jù)取樣來源于“中美畬族文化夏令營”21位16~27歲之間的福安畬族青少年),則稍顯樂觀。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漢族學生(8.8%)和教師(22.2%,漢族教師11.1%)有穿著畬族服飾的經(jīng)歷。關于穿著場合,受訪者以參加“民族活動”最多,而與傳統(tǒng)民俗事項緊密聯(lián)系的婚禮和節(jié)日場合并不高,其中婚禮場合低于10%,節(jié)日甚至無人穿著(圖2)。對于“其他場合”,有兩名漢族學生分別補充為“在校穿”和“要參加活動”。
圖1 景寧民族中學師生平時穿著畬族 服飾情況的調(diào)查結果Fig.1 Investigation results on dressing She costumes at Jingning Ethnic Middle School
圖2 景寧民族中學師生穿著畬族 服飾場合的調(diào)查結果Fig.2 Investigation results on occasions for dressing She costumes at Jingning Ethnic Middle School
調(diào)查問卷的結果與筆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的情況相吻合。據(jù)景寧民族中學校長所述,在“三月三”等民族節(jié)日大型活動時,學校會統(tǒng)一組織學生穿著畬族服飾參加,但是并不特意區(qū)分其畬漢身份。由于學校漢族學生比例較高,因此往往參加活動的學生也以漢族學生為主。學校統(tǒng)一采購畬族服飾發(fā)放給學生,活動后收回。服飾款式類似于演出服,一般由校方在當?shù)胤b廠提供的若干樣品中選定,價格從幾百到上千元不等。十余年來,學校已積累此類服飾四五百套。
關于穿著畬族服飾的原因,受訪者的答案相對集中于“民族自豪感”和“組織/單位要求”,并且選擇“民族自豪感”的畬族學生明顯高于漢族學生和教師(圖3)。結合前述信息可知,雖然學生穿著畬族服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學校(即組織/單位)要求,但對于畬族學生而言,穿著畬族服飾很大程度上使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得以抒發(fā)。
圖3 景寧民族中學師生穿著畬族 服飾原因的調(diào)查結果Fig.3 Investigation results on the reasons for dressing She costumes at Jingning Ethnic Middle School
2.2 對畬族服飾及傳統(tǒng)畬族服飾文化現(xiàn)狀的態(tài)度和認知
在所調(diào)查的畬族學生中,對畬族服飾有好感的勉強過半(“很喜歡”14.3%,“喜歡”39.3%),有2名畬族學生表示不喜歡;3名曾穿過畬族服飾的漢族學生均選擇了“一般”;教師態(tài)度各異,“喜歡”“一般”和“不喜歡”三者比例接近(圖4)。可見師生們對畬服的情感并不濃厚,即使畬族學生也頗為淡漠。而在“畬族服飾”和“現(xiàn)代服飾”的對比中,選擇“畬族服飾”的比例很低(畬族學生為10.8%,漢族學生為7.9%)。不僅教師及漢族學生均約半數(shù)傾向現(xiàn)代服飾,而且畬族學生選擇現(xiàn)代服飾的比例(29.7%)也近乎畬族服飾(10.8%)的三倍,對現(xiàn)代服飾的傾向性非常明顯(圖5)。
圖4 景寧民族中學師生對穿著畬族 服飾的喜歡程度調(diào)查結果Fig.4 Investigation results on preference to She costumes at Jingning Ethnic Middle School
對于畬族服飾文化的態(tài)度,所有畬族學生的認知一致,均認為是一種“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而73.0%的漢族學生則表示“無所謂”。追蹤調(diào)查問卷顯示,更有1位漢族學生和2位漢族教師均認為畬族服飾只是“一種空形式,沒有意義”,這說明即使在民族學校就讀或任職,漢族師生對于民族文化態(tài)度仍比較淡漠和消極。除個別漢族學生外,絕大多數(shù)受訪者對傳統(tǒng)畬族服飾文化現(xiàn)狀的認知較為統(tǒng)一,都認為其“還有影響”和“正在消逝”。
圖5 景寧民族中學師生對畬族服飾和 現(xiàn)代服飾傾向性的調(diào)查結果Fig.5 Investigation results on preference to She clothes or modern clothes at Jingning Ethnic Middle School
2.3 對畬族服飾保護和改良的態(tài)度
對于畬族服飾正在消逝的現(xiàn)狀,大多數(shù)受訪者都認為有必要保護畬族服飾,并且64.1%的畬族學生認為有“相當必要”進行保護,其意愿明顯強于漢族學生和教師(圖6)。
畬族學生、漢族學生和教師在“畬族服飾是否可以改動”這個問題上各選項的選擇比例非常接近,認知情況較為一致,整體而言都傾向于“可以小改,但必須保留主要特色”(圖7)??梢哉f這一態(tài)度是對現(xiàn)代全球化大背景的客觀認識和對民族文化遺產(chǎn)傳承的主觀愿望的中和。
圖6 景寧民族中學師生對保護畬族 服飾必要性的調(diào)查結果Fig.6 Investigation results on opinion on the necessity for protecting She costumes at Jingning Ethnic Middle School
圖7 景寧民族中學師生對是否可以改動畬族 服飾的調(diào)查結果Fig.7 Investigation results on opinion on changing She costumes at Jingning Ethnic Middle School
2.4 最有代表性的畬族服飾特點
作為畬族服飾的代表性特征,“鳳凰髻”和“彩線繡花”被普遍認可,其次依次是“青藍顏色”“銀飾”和“彩色貼邊”。然而,以傳統(tǒng)手工織帶(彩帶)為主要特色的“圍腰”的選擇比例卻很低(圖8)。
圖8 景寧民族中學師生所認可的畬族 服飾代表性特點的調(diào)查結果Fig.8 Investigation results on recognized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he costumes at Jingning Ethnic Middle School
畬族彩帶不僅有圍系畬族“攔腰”的服用功能,也是畬族青年男女傳情達意的信物,更凝聚著“三公主”等動人傳說,因此其在畬族傳統(tǒng)服飾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6-7]。景寧畬族自治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畬族彩帶編織技藝先后被列入第一批縣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第一批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第二批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其排名甚至在“畬族服飾”之前。此外,景寧民族中學還是景寧縣畬族彩帶第一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基地。圍腰被認可程度如此之低,究其原因,分析認為有四點:1)受訪者普遍對畬族服飾了解甚少,并未將圍腰和織帶聯(lián)系起來;2)由于傳統(tǒng)織帶耗時長、成本高,現(xiàn)代畬族服飾中運用較少;3)由于現(xiàn)代畬族服飾過于追求鮮艷華美的裝飾效果,相比之下清麗素雅的傳統(tǒng)織帶不能在整體服飾中凸顯出來,沒能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如圖9(a)所示;4)圍裙在現(xiàn)代畬族服飾中很少被設計應用,如圖9(b)所示。總體而言,以傳統(tǒng)織帶為特色的圍腰并沒有真正融入當代生活。據(jù)田野調(diào)查顯示,如今在景寧,傳統(tǒng)彩帶編織工藝面臨著傳承危機,敕木山村和大張坑村基本沒有人會編織彩帶,東弄村也僅有三四十人會編織,然而編織彩帶太耗時又不經(jīng)濟[8],所以她們平時基本都不編織。
圖9 景寧大均泉坑畬族旅游項目之一——畬族婚禮Fig.9 Wedding of She ethnic people, one of the tourism projects in Quankeng, Dajun, Jingjing County
在特定歷史時期,彩帶等服飾品充當著畬族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載體,然而在如今畬族傳統(tǒng)文化生存的社會文化空間不斷縮減的情況下,脫離了原文化生態(tài)土壤的畬族服飾不僅其凝聚的原料、工藝等文化特色正在被逐漸淘盡,其傳達愛情等畬族傳統(tǒng)民俗的社會功能也正被逐漸抽離。與此同時,其外觀形象、審美情趣、裝飾手法和民間傳說等視覺圖像和心理表征則離析下來,并演變成用來彰顯民族身份的文化符號,其突出表現(xiàn)為弘揚民族文化的各類活動,如“三月三”畬族文化節(jié)等。
2.5 心目中理想的畬族服飾
如圖10所示,對于心目中理想的畬族服飾,畬族學生、漢族學生和教師均傾向于“體現(xiàn)民族文化”和“傳承民族特色”的精神功能上,在此兩方面的人數(shù)占總人數(shù)比例分別為57.7%(30.98%+26.76%)、42.7%(24.72%+17.98%)和40.5%(20.24%+20.24%)。在其他方面,學生比教師更希望畬族服飾“融入當代元素”,而教師則更在乎“美觀”“舒適”和“方便實用”,這可能與當代學生朝氣蓬勃、充滿現(xiàn)代感,而教師更注重于日常生活有關。
圖10 景寧民族中學師生心目中理想畬族 服飾的調(diào)查結果Fig.10 Investigation results on the desired She costume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at Jingning Ethnic Middle School
2.6 受訪者的調(diào)查感想
對于受訪者的調(diào)查感想,畬漢學生差異非常明顯。漢族學生總體上態(tài)度比較淡漠,除1位漢族學生在此欄留言“不明覺厲”外,其他均為空白。在38名畬族學生中,有30名寫下了自己的感想。其中10位同學表達了類似“認識到畬族服飾重要性”的感受。有一位學生這樣寫到:“我體會到了畬族文化正在慢慢消逝,我們應當盡快維護行動起來!不能讓畬族文化消逝?!庇羞@樣危機意識和保護意愿的學生不在少數(shù)。有一位畬族學生還給出“多做一些畬族現(xiàn)代風衣服給人們穿”的建議,由此可見某些畬族青少年已經(jīng)開始有這樣的意識:將畬族服飾融入當代生活是傳承這一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景寧教師們的感想也明顯反映出畬漢不同民族身份對畬族服飾傳承的不同態(tài)度。漢族教師的意見比較分散,有提出質(zhì)疑的,如“政府會對畬族服飾重視到提到日程上來嗎?”“畬族服飾真能普及?”“不適合非畬族人”;也有中肯地表達建議的“畬族服飾應該更具其特色,同時注重實用,而不單是為了上個節(jié)目才穿”;還有表達“傳承民族文化勢在必行”之類積極觀點的。相比較而言,畬族教師的感想更積極正面、有較成熟的思考和舉措建議:“像民族特色的學校,很有必要保持民族特色,可以給教師統(tǒng)一民族服飾工作服,學生校服增加民族特色元素?!薄皯撨x擇有代表性的人群,設計的服飾應更符合現(xiàn)代生活的需要。”
隨著時代演進,尤其是交通和傳媒技術的進步與推廣,畬族與其他族屬的雙向和多向交流日趨頻繁,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交流的內(nèi)容與形式也日趨多元,以往由地理環(huán)境形成的天然畬族原生態(tài)文化保護屏障正日漸消失,包括服飾文化在內(nèi)的畬族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代化浪潮的沖擊下正在快速嬗變。如今畬族傳統(tǒng)文化生存的社會文化空間在不斷縮減,畬民穿著畬族服飾的時間減少、穿著場合與傳統(tǒng)民俗事項逐漸疏離。脫離了原文化生態(tài)土壤的畬族服飾已逐漸退出畬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從原來的生態(tài)體系中剝離出來,單獨作為民族身份標識應用于需要彰顯民族性的特殊場合。這在畬族青少年中更是如此,35.7%的畬族學生根本沒穿過畬族服飾,其他偶爾穿著也主要是參加民族活動,同時這種參加民族活動的偶爾穿著又與學校組織有一定關系。
在席卷全球的現(xiàn)代文化浪潮的侵蝕下,全國畬族服飾文化都普遍面臨和經(jīng)歷著這一嬗變。它傾覆的不僅是畬族文化,更是現(xiàn)代文明觸手可及的每一種文化和亞文化。在生態(tài)后現(xiàn)代主義者看來,構成現(xiàn)代主義危機的深層哲學基礎與思想追求包括人際關系上男性精神的片面性膨脹和經(jīng)濟主義(實利主義)[9]。男性精神的片面性膨脹即將他者如女性和“未開化者”等弱勢群體當作客體,從而利用強勢地位對其控制。這種強權思維在同樣是弱勢群體的青少年心中留下的作用往往是消極的。正如本調(diào)查所示,學校(或當?shù)卣?要求畬族和漢族學生參加民族活動時穿著畬族服飾,但這并未引起學生對畬族服飾的親近與好感,反而因此造成了一定的心理排斥。雖然有半數(shù)的畬族學生對畬族服飾有好感,然而在與現(xiàn)代服飾對比時,他們明顯傾向于現(xiàn)代服飾。由此可見,強制推動的服飾普及即使達到了表面上的繁榮,卻不能帶來真正意義上的接納和喜愛。
在現(xiàn)代社會,經(jīng)濟主義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為約定俗成的意識形態(tài)和不被質(zhì)疑的價值觀。在這樣的理念之下,人們很容易將經(jīng)濟利益作為選擇的第一條件,這直接導致了民族藝人的流逝、新生代傳承人的缺乏及畬族服飾設計制作的浮躁。在現(xiàn)代快節(jié)奏和物欲橫流的文化生活環(huán)境里,曾經(jīng)畬族服飾里的那份精致、細膩正在被浮華所取代。似乎現(xiàn)代社會再容不下一針一線去體味情致,而這曾經(jīng)的一針一線之中所灌注的民間藝術工作者的心血,才是民族藝術所蘊涵的最強大生命力。
首先,正如美國學者杰伊·麥克丹尼爾所說,“各種經(jīng)濟體制和政策應該將其目的確定為在生態(tài)學的語境中促進人的福祉,而不是為了其自身的原因促進經(jīng)濟增長;而且意味著,人類共同體在與其他生命形式和自然系統(tǒng)之富有成效的合作時,以及當他們在某種范圍內(nèi)受到限制的情況下,為其他生物存在保留空間時,實現(xiàn)其繁榮”[10]。將共存于世的其他生命體看作與自身完全平等的存在,將多元共同繁榮視作發(fā)展的首要前提。在此基礎上,重視畬族服飾文化的內(nèi)在核心價值,尊重其生存模式,增強其生命力,才能真正保證其延續(xù)和繁榮。
其次,畬族服飾傳承的動機首先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和熱愛,傳承的對象首先是凝聚于畬族服飾之上的美和生命力。在傳承過程中,首先要做的是喚起畬族人民的民族意識和文化歸屬感,激發(fā)其對畬族服飾的喜愛。畬族學生對畬族服飾都有普遍的認知,認為是一種“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并且也具有強烈的保護意愿。但是景寧民族中學作為景寧縣畬族彩帶第一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基地,圍腰以彩帶為主要特色,其被畬漢學生和教師認可程度之低反映出青少年對畬族服飾了解的匱乏。針對他們的傳承,應當尊重他們富有想象力、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特點,增加青少年的畬族服飾設計體驗,引導他們進行更深入的了解。例如可以設立畬族服飾設計和技藝學習的系列課程和實踐采風,并鼓勵他們?yōu)樽约涸O計制作參加民族活動所穿著的畬服。
最后,生態(tài)后現(xiàn)代主義在反思現(xiàn)代性危機時,倡導嶄新的以非二元論為內(nèi)蘊的有機整體觀和內(nèi)在和諧觀。畬族服飾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的傳承正是整體性的“系統(tǒng)工程”,它不僅包括針對文化遺產(chǎn)物象本身的保存和技藝承習,還涉及到社會、經(jīng)濟和政治的結構性與系統(tǒng)性調(diào)整;其參與者不僅是畬族本體和政府,也應包含民間更廣大支持文化多樣性的有識之士,例如企業(yè)、社會團體、公民個體等。
通過2016年3月對浙江景寧畬族自治縣民族中學師生的畬族服飾文化現(xiàn)狀問卷調(diào)查所收集起來的113份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表明:畬族青少年穿著畬服的情況很不普遍。畬服的穿著場合與傳統(tǒng)民俗事項聯(lián)系并不緊密,大多屬于學校組織的民族活動,反而造成了畬族青少年與本民族文化的疏遠、民族感情的淡漠。相比于畬族服飾,民族學校的畬漢學生都明顯傾向于現(xiàn)代服飾。雖然畬族青少年對其民族服飾比較淡漠,但是其民族意識和責任感在外界引導和強化下還是可以被激發(fā)出來;與此同時,即使在民族學校就讀或任職,漢族師生對于民族文化態(tài)度仍比較淡漠和消極。在大多數(shù)受訪者心目中,畬族服飾彰顯的是以其身份認知功能為代表的意識形態(tài)特征,其實用功能并未引起大家的重視和認可。畬漢師生均認為理想的畬族服飾應“體現(xiàn)民族文化”和“傳承民族特色”。對于畬族服飾的代表性特點,畬漢師生普遍認可“彩線繡花”和“鳳凰髻”,而輕視了與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畬族彩帶相關的圍腰。可見在如今畬族傳統(tǒng)文化的生存空間不斷縮減的情況下,畬族服飾不僅面臨著工藝失傳的危機,更面臨著社會功能喪失、文化特色混淆的危機。
在現(xiàn)代主義思潮影響下,畬族服飾文化變遷不可避免地受現(xiàn)代強權意識、經(jīng)濟主義思想等方面的影響。在畬族文化及其他民族文化都面臨解構嬗變的當下,以“生命”的狀態(tài)傳承和發(fā)揚現(xiàn)代文明侵襲下的民族服飾就要以生態(tài)后現(xiàn)代的理念發(fā)展它的內(nèi)在價值。
[1]陳敬玉.畬族服飾地區(qū)分異及其在當代社會的嬗變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5(3):108. CHEN Jingyu. Study on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She’s costumes and the evolu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J]. Art and Design,2015(3):108.
[2]楊龍英.畬族文化傳承面臨的四大問題及對策建議[J].群文天地,2013(7):79. YANG Longying. Four major problems of passing on Sh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J]. Folk Art and Literature,2013(7):79.
[3]葉薇.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景寧實踐[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5(5):254. YE Wei.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practice at Jingning[J]. Literature Life (Next Trimonthly Publication),2015(5):254.
[4]陳華麗,孫美綠.談畬族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長效保護機制建設:以畬族自治縣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為例[J].群文天地,2009(5):13. CHEN Huali, SUN Meilü. Long-term She minorit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mechanism construction: taking the She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a case study[J]. Folk Art and Literature,2009(5):13.
[5]藍延中.尊重和理解畬族文化,構建畬漢師生和諧文化校園[J].民族教育研究,2010(S1):109-113. LAN Yanzhong. Respect and understand She’s culture,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campus culture in which She & Han students and teachers live together[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2010(S1):109-113.
[6]吳微微,湯慧.浙江畬族傳統(tǒng)彩帶的民俗文化與染織技術[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6,23(2):158-162. WU Weiwei, TANG Hui. Folk culture and textile technology of She’s traditional sash in Jingning[J]. 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06,23(2):158-162.
[7]金成嬉.畬族傳統(tǒng)手工織品:彩帶[J].中國紡織大學學報,1999,25(2):99-106,115. JIN Chengxi. Study on the traditional sash of She ethnic group in China[J].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1999,25(2):99-106,115.
[8]何孝輝.浙江畬族80年文化變遷:《浙江景寧縣敕木山畬民調(diào)查記》回訪調(diào)查[J].麗水學院學報,2012,34(6):48-53. HE Xiaohui. The eighty-year cultural vicissitude of She ethnic group in Zhejiang: an investigation conducted through a return visit based on “a record of survey of She ethnic group at Chimu Hill, Jingning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J]. Journal of Lishui University,2012,34(6):48-53.
[9]于文秀.生態(tài)后現(xiàn)代主義:一種嶄新的生態(tài)世界觀[J].學術月刊,2007,39(6):16-24. YU Wenxiu. Ecological postmodernism: a brand new ecological view of the world[J]. Academic Monthly,2007,39(6):16-24.
[10]杰伊·麥克丹尼爾.生態(tài)學和文化:一種過程的研究方法[J].求是學刊,2004,31(4):5-10. MCDANIEL J. Ecology and culture: a process approach[J]. Seeking Truth,2004,31(4):5-10.
Investigation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costume cultural cognition of She minority teenagers:case study of Jingning She Autonomous County Ethnic Middle School in Zhejiang province
YAN Jing1,2, FAN Xuerong1
(1. College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China; 2a. School of Art Design;2b. Humanities and Tea Culture, Zhejiang Agriculture & Forestry University, Lin’an 311300, China)
She minority teenagers are the main inheritor of She culture, and also the best educated group among She people in modern times. But it is uncertain how She teenagers consider their ethnic culture.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focus on the costume culture of She people to study and analyze She teenagers’ recognition of their ethnic costume culture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ver the She students of Jingning She Autonomous County Ethnic Middle School, and comparative study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over Han students, Han teachers and She teachers, and analyze the problem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inheritance of She ethnic costume according to the ecological postmodernism theory, with a hop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for inheritance of She ethnic costume culture.
She minority teenagers; costume culture; cognitive situa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ecological postmodernism theory
10.3969/j.issn.1001-7003.2017.07.009
2016-09-13;
2017-06-05
浙江農(nóng)林大學生態(tài)文明研究中心預研基金項目(ST1402Z);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項目攻關計劃項目(2014QN028)
閆晶(1979-),女,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民族服飾文化的研究。
范雪榮,教授,wxfxr@163.com。
TS941.12
A
1001-7003(2017)07-0054-07 引用頁碼: 07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