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軍
【摘 要】在當代生活中,有效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寄宿制高中生的心理適應已經成為面臨的必要課程,緊迫而重要!它與心理輔導活動課,心理輔導班會課有著不謀而合的特點,二者的原理都是依據團體動力學,利用學生集體的輔導資源。不同的是,成員的結構不同,前兩者基本以班級為單位,一般為異質群體,而團體心理輔導打破班級的界限,也可以是異質群體,也可以是同質群體。因此,團體心里輔導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學校中廣泛使用。從情緒情感和人際交往角度探討心理輔導對寄宿制高中生心理適應的影響,繼而培養(yǎng)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使學生心理健康及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關鍵詞】寄宿制高中生;團體心理輔導;優(yōu)勢
從形式上看,諸如心理咨詢、心理講座、心理活動課、心理健康測量、心理熱線電話、心理小信箱、網絡心理咨詢等等形式,現(xiàn)實輔導過程中都有實踐;從范圍來看,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德育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得到重視,這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上發(fā)揮了不同程度的作用,那么,哪種形式的實踐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呢?這是中心首要的問題。所以,從教育部到省,市區(qū)教育主管部門的政策文件里把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提到了很高的位置,并在災區(qū)各種小學中得到廣泛實踐,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課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和優(yōu)勢,不僅是一種有效的心理治療,也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活動。
一、寄宿制高中生團體心理輔導應用的必要性
(一)高中生心理特征
當前寄宿制高中生群體中存在以下特征,首先,獨立性比較差,很多高中生在這一方面都存在著問題,學生在家生活和學習時,各種事情都依賴于家長來幫忙,在學校則過于依賴老師的幫助和引導,所以這樣一來就很少有機會獨立處理各種問題,更有甚者,有的學生生活都難以實現(xiàn)自理,因此,心理獨立更是不可能。寄宿制高中生在學校度過很長時間,除了在校學習,其交往和生活活動也都在學校,這就要求學生要能夠實現(xiàn)生活自理;其次,學生要能夠正確科學地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實現(xiàn)自立自主,但是,因為他們本身獨立性較差,從而無法正確科學地處理好相關問題。
(二)學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個別高中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在課堂上注意力不夠集中,經常會出現(xiàn)聽音樂、睡覺、閑聊、玩手機等上課注意力不夠集中的現(xiàn)象。處在信息化、娛樂化的當今社會,學生變得更加浮躁,無法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緒。寄宿制高中生和家長不在一起,在使用金錢、支配時間上都能夠主動管理,但是,因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很多時候會導致過度沉迷于游戲,上網等等,從而可能出現(xiàn)“金融危機”,這些問題雖然較小,但是,這也會導致學生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被浪費,進而誘發(fā)其出現(xiàn)緊張、焦慮、困惑以及孤獨等心理。
(三)個別學生存在交往障礙或者自閉現(xiàn)象
高中生比較渴望友情,而且,高中生因為上學寄宿遠離自己的父母,所以,他們希望能和老師、同學更好地溝通,得到相應的理解。但是,他們在與人交往中不懂得如何化解各種矛盾,面對交往困難時,不能夠積極主動地去需求相應的幫助,從而導致小事被放大、小矛盾被激化,更有嚴重情況下,學生還會對教師或者同學產生仇恨心理。
二、團體心理輔導的方法
(一)“互動性”+“實踐性”
在總體方面,團體心理輔導與訓練要特別注重互動性,實踐性,在學校的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心理健康課,課外活動來達成。去嘗試一些多媒體的手段應用于團體的討論,通過網上的心理論壇,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用來達到宣泄和交往的目的,在不斷地輔導過程中,來逐步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二)如何得以實現(xiàn)
在學校中,老師們都有領導一個團體的實踐經驗,經常被提到的集體主義是尤為提倡的價值觀,這是有利的一面,而另一方面,則容易造成忽視個性,教條主義。所以,在開展團體心理輔導的時候,我們不僅要學習歐美,日本以及我國港臺地區(qū)的先進經驗,還要結合具體的國情和文化背景去探索出切實可行的途徑和方法。
結語
全寄宿制學生受到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其心理可能存在一定的負面現(xiàn)象,這時候通過科學有效的心理輔導就能夠緩解其壓力,團體心理輔導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模式,也能夠發(fā)揮出心理輔導的實際價值,所以,在輔導方案的設計上,應充分考慮運用多種途徑和方法,在實施過程中不斷自我評估,自我修正與更新,這樣,不僅可以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及綜合的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融洽了同學感情,促進和改善了師生情誼。
【參考文獻】
[1]安華珍.團體心理輔導改善高中生情緒實驗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
[2]錢署.團體輔導對高中生時間管理傾向的干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
[3]雷曉元.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提升高中生自信心的團體輔導干預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6
[4]楊倩.團體心理輔導對高中生人際關系的影響研究[D].南昌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