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
【摘要】通常意義來說,“漢之星”教學平臺是為了給眾多的孩子們提供更多更好的認知與學習的能力,讓他們在從小的日常生活與學習中就可以得益于這一平臺的青睞,在他們的自身的認知能力、學習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一個長足的提高與進步。
【關鍵詞】“漢之星”平臺 認知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064-01
在我們近幾年小學生教學的基礎上,自從出現(xiàn)了“漢之星”教學平臺,人們更加擅長對于小學生們進行有趣又生動的認知教學活動了,它的出現(xiàn)不僅僅可以開拓孩子們的智力發(fā)育,還為他們今后的各個階段的學習都奠定了有力的基礎,而且在日積月累的生活與學習當中,還可以讓他們自己的記憶力不斷的增強,各種巧于思辨的推理能力逐漸提升,都是極為有益處的。
一、“漢之星”平臺的概述
首先來說,“漢之星”輸入系統(tǒng)是一種形音結(jié)合的漢字輸入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能幫助學生們進行學習和鞏固漢字拼音、筆畫、筆畫名稱、筆順、偏旁、漢字結(jié)構(gòu)拆分等諸多方面的知識。它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對孩子們的識字學習教學進行有力的幫助與支持,特別是針對一些低年級的孩子們的認字過程更是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它可以充分運用字形與讀音方面的一些特點進行激發(fā)孩子們對于認字的興趣與動力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平臺。
二、“漢之星”平臺對于學生帶來的作用
(一)“漢之星”平臺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
下面我們就“漢之星”平臺對于孩子們的認知與學習的作用進行具體的討論,其中,第一點就是它可以充分提高學生們的記憶力,由于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大綱上面要求低年級的學生們需要掌握的漢字字數(shù)在1600左右,那么我們的“漢之星”教學平臺就開始根據(jù)各個漢字的音與形的特點進行科學、有效的一一解構(gòu),然后進行拆分后再做詳解,讓孩子們充分的認識每一個漢字的模樣與讀音,由此一來可以讓他們的記憶力得到一個良好的鍛煉,訓練他們在第一時間內(nèi)進行快速的熟記漢字的能力。
(二)“漢之星”平臺可以增強學生的智力
由于我們的中華民族是漢民族的兒女,所學習的母語也一定是漢語了,所以各個小朋友在他們幼小的時代所接觸到的語文知識也是漢字,通過我們的“漢之星”教學平臺的設立,使得他們可以更加輕松與容易的接觸到每一個象形的文字,在他們一一對于不同的漢字進行識別與牢記的同時,可以不斷的強化他們的認知能力與判斷力等方面的特點,使得他們在接受新鮮事物的時候可以擁有良好的智力,也是進行啟迪他們的智慧與潛能的最好時機。
(三)“漢之星”平臺可以提升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作為我們的祖國的藝術瑰寶的漢語言文化,是由我們偉大的倉頡先生創(chuàng)造了中國的漢字文化,他經(jīng)過不斷的思索與研究,通過一些象形文化進行演變,使得許多漢字都是由它們的含義而衍生出來的字形。這樣的邏輯思維領悟力是需要孩子們不斷的去發(fā)現(xiàn)與探索而來的。正如他們所接觸到的每一個充滿趣味的漢字那樣,它們存在即合理,任何的真知都需要先人進行不斷的總結(jié)與歸納才得來的最終效果,我們?nèi)缃裨谑褂弥臐h字文明也是這般,所以我們運用“漢之星”教學平臺可以恰如其分的為孩子們帶去豐富有趣的漢字學習法,讓他們在腦袋中不斷的理解與記憶關于每一個漢字的誕生的故事吧。
(四)“漢之星”平臺可以讓學生編故事,演故事
我們在學習各種漢字的時候,有時可以運用“窺一斑知全豹”的精神來不斷推理與演化出新的有趣的現(xiàn)象,就如同那些長相奇特的漢字們來說吧,它們每一個漢字仿佛一個小人兒一般,都是有生命的,我們的孩子們可以通過它們的“先進事跡”進行不斷的編故事,然后再演故事,讓那些豐富有趣的東西永遠都留存在我們的腦海里面,這是最為生動的教學過程了,也是最為高級的教與學的模式,他們像是再現(xiàn)那些漢字的“從無到有”的過程,是那樣的可愛與珍貴。
(五)“漢之星”平臺可以讓學生進行漢字拆分比賽
由于我們?nèi)祟愂且曈X的動物,第一感官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漢之星”教學平臺在幫助孩子們記住漢字的同時,也是緊緊抓住了這一點的規(guī)律,讓他們充分去體會與感受每一個長相不同的漢字都是怎樣形成與誕生的,通過不斷的拆分與組合來實現(xiàn)這一重構(gòu)與解構(gòu)的相互交合的體驗過程,從而使得他們把每一個漢字都記得非常牢固,平時可以抓住不同漢字的不同特點進行一些漢字的拆分比賽,讓枯燥蒼白的語文教學瞬間變得靈活而又生動了許多。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廣大的低年級的孩子們擁有了“漢之星”教學平臺后,他們對于小學語文漢字的認知能力有了質(zhì)的飛躍,主要是通過不斷提升他們的記憶力方面,他們的邏輯分析推理能力方面,還有一些對漢字拆分比賽等等方式,都可以讓孩子們對漢字的字形與讀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與認知,這是一種教學的先進性使然,為我們大家所推崇的優(yōu)化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徐光濤,張懷浩,任友群.學習技術典型案例:從社交機器人到大腦刺激——學習科學國際大會“學習技術”專題綜述[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03):45-51+65.
[2]林宇飛.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下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01):106-110.
[3]郭晶.遠程課程的設置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J].中國遠程教育,2009,(05):34-42+79-80.
[4]胡佳怡,張慶林.智能化網(wǎng)絡教學中元認知及其培養(yǎng)[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04,(03):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