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牌名看曲和詞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以及繼承與發(fā)展

2017-06-07 10:04馬志倫
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 2017年6期
關鍵詞:詞牌名元曲曲牌

馬志倫

詩和詞在形式上較易分辨:詞有詞牌名;詞分上下闋;詞是長短句等。雖說曲(這里指散曲,有小令和套數兩種)與詞在形式上相比,多了一個宮調名,但就曲牌名和詞牌名本身而言,有時不太容易分辨清楚,因為曲和詞同源,它們都源自于樂府歌辭。詞與樂府歌辭的關系,清人張德瀛認為:古樂府《長相思》、《行路難》,摘曲中語為題。毛平珪詞云:“何時解珮掩云屏,訴衷情。”即以《訴衷情》名調。蘆川詞云:“翻成別怨不勝悲?!奔匆浴秳e怨》名調。梅溪詞云:“換巢鸞鳳教偕老。”即以《換巢鸞鳳》名調。詞之上承樂府,觀之益信。(《詞徵·卷一》)而很多曲牌名本身就來自詞牌名,有人統(tǒng)計,元曲360個曲牌來自宋詞詞牌的就有118個,如《滿庭芳》、《賣花聲》、《念奴嬌》和《秦樓月》等,其中《秦樓月》和《念奴嬌》的曲調和格律與詞相同;《賣花聲》和《滿庭芳》與詞同名而異實。單從詞牌曲牌同名角度看,就可一目了然地知曉兩者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

雖說曲和詞之間的關系如此緊密,不過導致元曲產生的直接因素,卻是因為蒙元入主北方而引發(fā)的,元曲是社會格局發(fā)生巨大變化與民族文化相互碰撞融匯的結果。

就元曲是社會格局發(fā)生巨大變化的結果而言,慣于馬背生活的草原貴族,此時來到了中原大地,成了統(tǒng)治階級,彌漫的硝煙暫時停止,代之而起的是和平生活,生活安定了,就需要有滿足安逸生活的“娛樂”,同時在死亡線上掙扎的老百姓(包括一些失業(yè)文人),也需要一個可以用來放松的“空間”,于是,能讓大家都可聽懂、讀懂的元曲應運而生。

從元曲是民族文化相互碰撞融匯的結果來說,曲牌當中,既有唐宋大曲,如《小梁州》、《普天樂》和《新水令》等,也有宋詞詞牌《端正好》、《人月圓》和《憶王孫》等,又有民歌如《四邊靜》、《醋葫蘆》和《釆蓮曲》等,更有許多少數民族歌曲如《阿忽令》、《古都白》和《者刺骨》等,構成了元曲多元組合的空前盛況。

關于元曲曲牌來自于少數民族歌曲,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中說道:如北曲黃鐘宮之《者剌古》(注:來自女真。又作《者剌骨》,此調為女真族音樂,用笛子伴奏歌唱),雙調之《阿納忽》(注:來自女真?!栋⒓{忽》又作《阿那忽》、《阿忽令》、《阿古令》)、《古都白》(注:來自女真。也作《忽都白》)、《唐兀歹》(注:來自河西。蒙古人稱西夏曰河西,“河西”猶曰黃河之西也,后又名之曰“唐兀”)、《阿忽令》(注:即《阿納忽》),越調之《拙魯速》(注:來自女真或蒙古),商調之《浪來里》(注:來自女真或蒙古),皆非中原之語,亦當為女真或蒙古之曲也。

少數民族作者,如不忽木(西域康里人)、貫云石(維吾爾族)、孛羅御史(蒙古族)、薛昂夫(維吾爾族)、阿魯威(蒙古族)、薩都剌(回族,一說蒙古族)、阿里耀卿(西域少數民族)和楊景賢(蒙古族)等,他們的作品,在元曲史上都曾大放異彩。

曲牌的來源據今人李昌集的考證有三:1、唐宋大曲、宋詞、諸宮調。2、宋雜劇(此雜劇非元雜劇,乃雜技、相撲、小歌舞等雜藝之總謂。而元“雜劇”乃是對元朝興起之戲劇專指)、教坊舞曲、宋雜曲、金院本。3、北曲本生曲牌。其中有北胡俚曲若《阿納忽》《六國朝》等,北民俗曲若《山坡羊》《窮河西》等。另有源自軍樂、酒曲、佛曲等。

如果進一步細說曲牌的得名,那么有以地名命名的,如《梁州序》、《伊州袞》、《福州歌》和《東甌令》等;有以曲牌節(jié)拍或節(jié)奏特點命名的,如《長拍》、《短拍》、《急板令》和《節(jié)節(jié)高》等;有以樂曲曲式結構命名的,如《三段子》、《四換頭》、《三疊排歌》和《三部樂》等;有以民間來源命名的,如《貨郎兒》(說唱技藝)、《大迓鼓》(迓鼓戲)、《賣花聲》(叫聲)、《撥不斷》(《續(xù)斷弦》)(一種技藝,已不可考)、《鮑老兒》(傀儡戲)、《快活三》(傀儡戲)和《笑和尚》(傀儡戲)等;有以字面錯訛、轉義為名的,如《朝天子》(原是名種牡丹《朝天紫》)和《醉翁子》(原是唐人諷詠醉公子的篇名)等;有以佛、道兩家宗教音樂命名的,如《金字經》、《五供養(yǎng)》、《華嚴贊》、《青天歌》、《太清歌》、《襖神急》和《金娥神曲》等;有以西域女子的發(fā)式和用品命名的,如《菩薩蠻》(本是西域婦女的發(fā)髻)和《蘇幕遮》(原為西域婦女的帽子)等;有以其他民族語言的音譯命名的,如《者古》、《魔合羅》、《拙魯速》和《阿納忽》等,此外尚有歌者自創(chuàng)的牌名。

由詞到曲的演化,當然不是簡單的一蹴而就,其間的橋梁便是宋金時期的說唱文學“唱賺”(宋代的一種說唱藝術)與“諸宮調”(宋、金、元時期的一種大型說唱藝術。有說有唱,以唱為主,歌唱部分是用多種宮調的若干不同曲調組成,故稱為“諸宮調”,亦稱“諸般宮調”,如《劉知遠諸宮調》、《西廂記諸宮調》等)。說唱文學本是市井文學、口頭文學和娛樂文學,對于元曲的世俗化、趣味化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對于套曲(套數)來說,也是一種實驗性的指引。曲牌中依舊保存了原調的仍有《刮地風》、《賞花時》、《慶宣和》和《耍孩兒》等。

曲牌的民間源流以《貨郎兒》的得名最為典型。有宋以來,來往于城鄉(xiāng)販賣日用雜物和兒童玩具的挑擔小販,稱為貨郎兒。他們沿途敲鑼搖鼓唱叫物品名稱,以此招徠顧客,之后所唱的腔調日漸豐富,并不斷被加工定型,演變成一種專門的說唱技藝,《貨郎兒》的名稱由此而來。在元曲中可見大量民間口語,如“囫圇”、“莊稼”、“勾欄”、“兀得”、“搬弄”與“俏冤家”、“淚珠兒”、“痛煞煞”、“冷颼颼”、“慢騰騰”、“響當當”等,是元曲的俗化風格臻于極致的明證。

不過不能就此認為元曲缺乏高度的藝術性。元人制曲有不少的規(guī)律,不是隨隨便便寫的。從元曲的發(fā)展階段來看,各個時期都不乏優(yōu)秀的元曲作家。蒙古時代(1229——1279)是元曲發(fā)展的初期,作者多為北方人,他們活動的地區(qū)集中在北方大都(今北京市)及中書?。ㄉ綎|、山西、河北及內蒙古部分地區(qū))所屬之地,知名的有元好問、關漢卿、白樸、馬致遠、王實甫、貫云石和張養(yǎng)浩等。一統(tǒng)時代(1280——1340)是元曲發(fā)展的中期,這時雖然南宋已亡,但是南宋的國都臨安(杭州)依然繁華,成了全國的游樂之地,許多人(包括曲家)被吸引到那里,例如鄭光祖,本為平陽襄陵(今山西臨汾市襄汾縣)人,但其主要活動卻在南方(杭州),是南方戲劇圈中的大家;睢景臣,自維揚(今揚州市)移居杭州,著述甚豐。至正時代(1341——1368)是元曲發(fā)展的末期,重要的作者有張可久、鍾嗣成、汪元亨、楊維楨和倪瓚等。此時散曲的風格已有所改變,從初期和中期的渾樸本色漸至柔靡小巧。優(yōu)秀作家以及由優(yōu)秀作家創(chuàng)作的作品,主導了元曲的發(fā)展,使之成為一代文學的標志。

一般來說,詩較詞古典高雅,曲較詞輕淺低俗。正因為詞是詩之余,所以多少有了些詩的遺風?!队甏逶娫挕罚ㄇ濉だ钫{元)中記載尤悔庵(尤侗)在給彭羨門(彭孫遹)詞作的序中對“詩余”一詞作了解釋:詩何以余哉?“小樓昨夜”,哀江頭之余也;“水殿風來”,清平調之余也;“紅藕香殘”,古別離之余也;“將軍白發(fā)”,從軍行之余也;“今宵酒醒”,子夜、懊憹(煩悶)之余也;“大江東去”,鼓角橫吹之余也。

詞的婉約承接了詩的哀怨凄婉,而詞的豪放沿襲了詩的慷慨悲壯。與曲牌名的來源相同的是,不少詞牌名也來自于民間,如《漁歌子》寫漁人生活;《卜算子》取義于“賣卜算命之人”。然而在詞作大家以這類詞牌名進行創(chuàng)作之后,原先較為俗氣的詞牌名因此被頗為文藝的詞牌名取代了,如《憶江南》,原作《謝秋娘》(李德裕為其妾謝秋娘作),因白居易詞改名;《卜算子》因蘇軾詞變名為《缺月掛疏桐》等。

與曲牌名的得名不同的是,很多詞牌名直接取自于詩句?!对~品》(明·楊慎)卷一:詞名多取詩句。如《蝶戀花》取梁元帝“翻階蛺蝶戀花情”;《滿庭芳》取吳融“滿庭芳草易黃昏”;《點絳唇》取江淹“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鷓鴣天》取鄭嵎“春游雞鹿塞,家在鷓鴣天”;《惜余春》取太白賦語;《浣溪沙》取少陵詩意;《青玉案》取《四愁詩》;《西江月》取衛(wèi)萬“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空里人”;《瀟湘逢故人》取柳渾詩句;《粉蝶兒》取毛澤民“粉蝶兒共花同活”詩;《踏莎行》取韓翃詩“踏莎行草過春溪”。也有來自歷史典故的,如《尉遲杯》:“尉遲敬德飲酒必用大杯,故以曲名。”《蘭陵王》:“蘭陵王每入陣必先,故歌其勇。”《生查子》:“查,古槎字,張騫乘槎事也”。

更有作者自己創(chuàng)作的新詞,便以此自名的詞牌名,如《憶王孫》,北宋秦觀創(chuàng)作,因詞的起句有“憶王孫”三字;《揚州慢》,姜夔始作;《聲聲慢》,原名《勝勝慢》,后蔣捷用此調詠秋聲,全詞都以聲字押韻;《望海潮》,此調是柳永自度曲。

詞原本也是緣題所賦,如《臨江仙》則言水仙,《女冠子》則述道情,《河瀆神》則詠祠廟,《巫山一段云》則狀巫峽。……《醉公子》,即詠公子醉也。以后逐漸演變,所寫內容與詞題相差越來越遠,清人陳廷焯《詞壇叢話》中云:古詞無題,唐五代詞,皆無題,調即題也。宋人間有命題者,自增入閨情、閨思、四時景等題。自花庵、草堂始,后遂相沿,殊屬可厭,失古人無端寄慨之矣。如《女冠子》則詠道情,故無需再立題名。

因此宋人常在一首詞的調名下寫出詞題或小序,如蘇軾《念奴嬌》下寫明“赤壁懷古”,辛棄疾《木蘭花慢》下寫明“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等。

當然,所謂的詩較詞古典高雅、曲較詞輕淺低俗也是相對而言,例如被王國維評為元曲中最佳者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純是天籟,仿佛唐人絕句:東籬(馬致遠)《秋思》一套,周德清評之以為百中無一,明王元美等亦推為套數中第一,誠定論也?!梢娫酥谇?,天實縱之,非后進所能望其項背也。(《宋元戲曲考》)

元曲作為一個時代的文學標志,它的產生與發(fā)展,既有其外部的推力作用,也有其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不會是突變的奇葩。

參考文獻:

[1]隋樹森.元人散曲概論[M](《中華文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猜你喜歡
詞牌名元曲曲牌
清代曲牌體紅樓戲與經典戲曲之“互文性”研究
曲牌性視角下的器樂曲《海青》
品讀元曲
品讀元曲
品讀元曲
品讀元曲
藏在詞牌名里的故事
【曲牌園地】
視覺化框架下宋詞詞牌名英譯研究
宋詞詞牌名的英譯方法淺探
扎鲁特旗| 青川县| 保靖县| 泸定县| 岳池县| 天峻县| 秦安县| 原阳县| 八宿县| 修水县| 二手房| 正蓝旗| 大邑县| 平谷区| 长春市| 饶平县| 瑞丽市| 方正县| 望江县| 乐安县| 丹江口市| 方城县| 龙江县| 舒兰市| 阜城县| 揭西县| 贺州市| 满洲里市| 通州区| 渝中区| 登封市| 威信县| 太湖县| 麻江县| 呼玛县| 桓仁| 内黄县| 兴海县| 左云县| 明光市| 梅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