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瑩 彭耐 俞靜漪
摘 要 本文著重介紹了中國濕地博物館“濕地植物探索之旅”活動的設計與實施,通過場外觀察與問卷調查進行活動效果評估,提出三點優(yōu)化意見:(1)人員設置不夠合理;(2)環(huán)節(jié)設置有待優(yōu)化;(3)增加小組討論、展示交流環(huán)節(jié)。希望借此能為我國博物館教育活動的策劃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 濕地植物 教育活動 博物館
1 設計思路
“濕地植物探索之旅”以中國濕地博物館的展項資源為依托,以“圣誕游園會”的活動形式為載體,盡可能多地調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感官配合,共同促進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青少年在學習濕地植物知識、體驗自然科學現象的同時,還將與團隊一起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使其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與合作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鍛煉與提高。
2 實施步驟
如圖1所示,“濕地植物探索之旅”活動包括“植物快照”“你畫我猜”“蒙眼觸摸”“味覺挑戰(zhàn)”“植物九宮格”“DIY生態(tài)瓶”六項任務,分別與河流濕地、高山沼澤濕地、湖泊濕地、人工濕地、森林沼澤濕地、濱海濕地有關,分布在中國濕地博物館各個展廳。博物館工作人員專門設計制作了活動說明卡,以小組為單位發(fā)放給參與者。其中,前五項任務沒有特定順序,每完成一項可獲得一枚印章,集齊五枚印章才能領取第六項任務,最先完成六項任務的小組將獲得最終勝利。為協助參與者闖關,每個任務點都有工作人員維護秩序與進行引導。
(1)“植物快照”。參與者從工作人員手中隨機抽取三張寫有濕地植物名稱的卡片,以最快的速度在河流濕地場景中找到對應植物,并與其拍攝一張合影。該任務將書面化的植物認知落實到具體情境中,有利于知識的構建。
(2)“你畫我猜”。在高山沼澤濕地場景中,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畫出蘆葦、水稻、荷花等濕地植物,小組其他成員則需猜出所畫的是哪種植物。小組代表通過“繪畫”這一方式來展現其對濕地植物特征的理解,而其他組員則通過“賞畫”這一方式提取有效信息,形成他們的認知。
(3)“蒙眼觸摸”。在湖泊濕地場景中,參與者需蒙上雙眼,觸摸藕、荸薺、雞頭米、香蒲、蓮蓬等濕地物產,猜對三種即可通關。作為一種“非直觀”的學習方式,“蒙眼觸摸”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參與者對濕地植物的感知力。
(4)“味覺挑戰(zhàn)”。在人工濕地場景中,工作人員事先準備好若干份涼拌魚腥草,參與者將任意一份加入糖、鹽、醋或芥末醬等調料,實現“光盤”即可通關。這個看似簡單的任務設計,現場反應卻異常熱烈。大部分參與者都在小組成員的鼓勵聲中完成了任務,不僅體會到挑戰(zhàn)的樂趣,還培養(yǎng)了克服困難的信心。
(5)“植物九宮格”。參與者找出隱藏在森林沼澤濕地場景中的九個二維碼,分別用手機掃描后獲得九張植物部分特征的圖片,將這九張圖片按順序排列后猜出是何種植物,最后配上文字在微信朋友圈發(fā)布答案,經工作人員確認即可通關。
(6)“DIY海藻球生態(tài)瓶”。我們?yōu)I海濕地場景中設置了手工坊,參與者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海藻球生態(tài)瓶的制作,完成的生態(tài)瓶(見圖2)可帶回家進行生長觀察與記錄。
這五組趣味游戲與一項手工制作,共同構成了“濕地植物探索之旅”活動,同時也構建了一種更為靈活的學習模式。通過一系列循序漸進的任務和挑戰(zhàn),參與者在玩樂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到了知識。此時,游戲的天然優(yōu)勢讓學習過程變得自然而有趣:調用多種感官的及時反饋;動態(tài)多變的情境和挑戰(zhàn)避免了枯燥乏味;與參與者學習曲線動態(tài)匹配的挑戰(zhàn)難度,使參與者不會因為難度過高而受挫,也不會因為過于簡單而失去興趣。
3 效果評估
效果評估是對已實施的教育工作進行自我檢查的一種方法。采用適宜的評估方式,能因地制宜地對博物館教育活動的效果進行分析和總結,使之更符合實際需要。此次活動的評估,主要利用場外觀察和問卷調查兩種形式進行。
3.1 場外觀察
此次活動安排了兩名場外觀察員。在活動期間,觀察員持續(xù)將評價標準與實際過程進行比較,并記錄下來?;顒咏Y束后,觀察員會將他對小組成員、工作人員(教育引導者)的印象記錄在觀察表上。
對參與活動的小組成員評價內容包括4個方面8種表現,其中每項滿分為5分,共計40分。由表1中可以看出,參與者對活動的關注度、參與度都較高,表現出對濕地植物認知的興趣。但就整體而言,我們發(fā)現參與者的問題意識有所欠缺。比如在“植物九宮格”環(huán)節(jié),各組都很快完成掃碼任務并將植物圖片拼湊完整,其后卻猜不出究竟是何種植物。事實上,在森林沼澤濕地場景的圖文展板中,就有對該植物的詳細介紹,然而大多數參與者都忽略了這一關鍵信息。
對現場工作人員的評價內容包括5種表現,其中每項滿分為5分,共計25分。由表2中可以看出,在給予小組人員足夠的時間理解、領會任務方面,工作人員表現得有些急迫,缺乏耐心。這也與活動準備時間有限,參與人員較多有關,需要在以后的活動設計中充分考慮,從而達到最優(yōu)的活動效果。
3.2 問卷調查
此次活動的問卷調查主要分成兩類,一類是活動組織者的自我評價,即以反思的態(tài)度對活動是否成功進行分析;一類是參與者對整個活動的評價,包括主觀評價、在科學知識的理解、領悟層面進行的自我評價。
由表3可知活動組織者的自我評價:活動組織者對此次活動的評價較高,認為大部分參與者熱情投入、態(tài)度積極;小組活動成功開展,且提出了不少有趣的問題。
面向參與者共發(fā)放問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50份,有效率為100%。參與者對活動的整體評價包括3個維度7項內容,其中每項滿分為5分,共計35分。由表4中可以看出,在知識學習層面,參與者對于自己或是小組成員的評分都較高,認為通過活動掌握了濕地植物的相關知識。相對而言,學習方法的掌握則略顯薄弱,說明參與者深度拓展、舉一反三的能力有待提高。這就需要在今后的活動設計中,考慮增加知識的關聯對比環(huán)節(jié),以激發(fā)兒童的思維潛力。
4 總結與反思
作為一個非正規(guī)教育場所,博物館的教育目標不僅在于向觀眾傳播知識或信息,而是要通過為觀眾提供教育項目,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皾竦刂参锾剿髦谩被顒拥膶嵤┻^程非常注重這一導向,希望告訴觀眾,特別是孩子們,生活中有許多問題值得他們去探究和思考,可以通過觀察調研、交流討論、查閱資料、動手制作等多種方式,獲得解決問題的途徑。
“濕地植物探索之旅”活動將知識點融入每一個任務中,使得學習更具針對性,學習效果更為顯著,但還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具體如下:
(1)人員設置不夠合理。由于此次活動的參與人數較多,為便于活動開展而設定10人為一組,導致活動中小組成員呈兩極分化:外向型參與者無形中獲得更多的展示機會,內向型參與者則大多扮演小組后援團的角色。建議將每個小組的人數上限設置為5人,以便調動全體組員的熱情,給予其充分表現的機會。此外,活動現場觀察員的數量較少,尤其在活動環(huán)節(jié)復雜且參與者總數較多的情況下,無法進行更具針對性的評價,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增加觀察員的數量,大致應與小組數量相等。
(2)環(huán)節(jié)設置有待優(yōu)化。具體表現在:一方面,缺乏“熱身”環(huán)節(jié),如自我介紹、認識伙伴等,借以消除活動參與者間以及博物館教育人員與參與者間的生疏感,同時亦可預先了解參與者的實際狀況;另一方面,六項任務自成一體,內在知識關聯不夠緊密,無法引導參與者進行聯想與對比。建議在增加“熱身”環(huán)節(jié)的同時優(yōu)化任務設置,使之蘊含的深層次內容更具邏輯關系,可將濕地植物認知與“濕地資源和環(huán)境保護與人類的行為密切相關”的理念相結合,引導參與者獲得更為深刻的感悟與啟發(fā)。
(3)增加小組討論、展示交流環(huán)節(jié)。分享交流是小組成員間以及小組間進行思想互換、情感交流的最佳時機?;顒又性O置小組討論,將給予每個組員獨立思考與表達的機會。小組間的展示交流能為全體參與者創(chuàng)造一個更大的平臺,有利于相互促進與學習。
5 結語
近年來,中國濕地博物館面向中小學生開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動,通過趣味游戲式的互動活動從小培養(yǎng)孩子們對博物館的喜愛。一方面可以將濕地保護、綠色生態(tài)的理念植根于幼小心靈,另一方面還為博物館發(fā)展一大批未來的潛在觀眾。
本文重點討論了“濕地植物探索之旅”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事實上博物館教育活動的策劃是一項極其復雜的工作,博物館教育工作者只有對博物館的性質功能和目標觀眾非常了解,同時加強與學校、社區(qū)的合作,掌握各種教學資源,才能不斷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教育活動。
參考文獻
[1]陳水華.濕地環(huán)境教育手冊[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14.
[2]蔡世煌.高雄市原生植物園戶外自然教學活動對國小四年級學童科學態(tài)度影響之研究[D].屏東科技大學,2008.
[3]林朝欽,邱文良.臺北植物園八十一年度親子自然教育活動成效評估[J].林業(yè)試驗所研究報告季刊,1992(3):192-195.
[4]林朝欽,董世良,邱文良.福山植物園自然教育活動之評估[J].戶外游憩研究,2002(3):1-10.
[5]許玲,陳進,朱鴻祥.植物園“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科普教育方式的一次效果評估——以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為背景[J].科普研究,2007(2):32-38.
[6]《綜合實踐活動及其師資建設》課題組.生態(tài)瓶的探究(初中一年級)[J].中國科技教育,2009(2):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