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世堅 陳秀琪
摘 要:本研究基于認知語言學的意象圖式及隱喻認知理論,考察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天氣詞的語義建構。人類對溫度及天氣的認知是基于感知經驗,按空間概念的“高低”層級關系,構建溫度圖式和氣象圖式的抽象結構;天氣隱喻的認知及其意象圖式二者相互作用;就莎劇天氣隱喻而言,意象圖式的運用及通過映射產生的隱喻意義使得天氣隱喻成為具有多重含義的完整思想體系,闡釋了劇中人物的性格、情感、處境及所處的社會局勢等抽象概念,并形成隱喻系統(tǒng)。研究表明,天氣概念義的產生遵循天氣現(xiàn)象-生理感知-心理經驗-范疇-概念-天氣意義的語義延伸路徑。
關鍵詞:
天氣概念;莎??;意象圖式;概念隱喻
中圖分類號:H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5099(2017)05-0139-07
國際DOI編碼:10.15958/j.cnki.gdxbshb.2017.05.23
一、引 言
隱喻無處不在。隱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段,更是人們認識周圍世界的基本方式。[1]4Lakoff和Johnson將“意象”與作為連接感知和概念的紐帶的“圖式”[2]136結合,將其運用到隱喻分析中,并指出其對于建構范疇、形成概念、分析隱喻、理解意義、進行推理等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3]267隨著認知語義學的發(fā)展,意象圖式成為獲得意義的主要方式,是抽象的語義原則。[4]176
前人對于天氣隱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天氣詞概念隱喻的識解和分析。這些研究主要從以下三種角度展開:第一種側重于英漢對比層面。既有對英漢中以天氣為源域的隱喻總體對比研究,諸如陳秋芳對天氣所投射的目標域進行類比分析,探究二者間的異同,[5]1-51侯賀論證了英漢兩種語言在天氣概念隱喻中除了差異性外,亦存在共性,[6]101-102也有對英漢中某一具體天氣現(xiàn)象作為始源域的重點關注,如“風”[7]25-30 [8]133-135、“云”[9]14-15、“雨”[10]1-63。第二種側重于隱喻認知角度。Koveces提出物理世界中存在的諸如風、雨、雷等氣象作為源域以力的形式映射到諸如憤怒、恐懼、愛、快樂、傷心等的情感域上,[11]4岳好平、廖世軍對英漢民族天氣隱喻產生的認知基礎展開了研究,解讀了天氣的情感隱喻,[12]157-158覃修桂、李穎杰就英語中溫度域的隱喻進行了系統(tǒng)概括,揭示了意象圖式及隱喻系統(tǒng)的作用關系。[13]70-75第三種側重于語義方面。陳建祥討論了“冷”“熱”兩個溫度詞的語義建構,[14]95-97任曉艷對漢語溫度感覺詞的語義場展開了分析,總結了其語義延伸路徑。[15]1-67
縱觀國內外學者對天氣隱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氣象類隱喻的考察上,而對溫度類隱喻的研究仍付之闕如;對天氣隱喻的分析因角度及目的的不同,研究多重點關注某一類或某幾個具體天氣現(xiàn)象,缺乏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此外,文獻檢索表明,尚未有學者對莎劇中天氣的意象圖式及其概念隱喻系統(tǒng)進行探究。鑒于此,本文試圖從意象圖式的角度對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的天氣隱喻進行研究,深入探究其映射的目標域所承載的抽象概念及隱喻系統(tǒng)。
二、莎劇天氣隱喻的體驗基礎及意象圖式
認知語言學家普遍認為,意象圖式來源于人的身體經驗。[4]177Evans指出,意象圖式從本質上來說源自人體在外部世界的感知經驗和活動,是抽象的系統(tǒng)結構。人的感知體驗所形成的意象圖式以視覺、聽覺、動覺和觸覺為基礎。[16]179經統(tǒng)計,天氣在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共計出現(xiàn)297次,是常見的意象。根據人對外界事物體驗方式的差異,可以將莎翁四大悲劇中出現(xiàn)的天氣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單一觸覺感知的溫度類天氣,另一類是通過視覺和聽覺及觸覺綜合感知的氣象類天氣。此外,以上兩類天氣在感知經驗基礎上構成溫度圖式及氣象圖式,進而幫助天氣義的建構。
(一)溫度隱喻的體驗基礎及其意象圖式
經統(tǒng)計,在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溫度類天氣共出現(xiàn)67次,其重要程度不容小覷。從生理學角度來看,人體皮膚神經末梢接收外界溫度及其變化帶來的刺激,信號傳入到神經中樞,大腦從而獲得對外界溫度的感知。近十年間,國內學者諸如任曉艷[15]1-67、高航[17]7-12和覃修桂[13]70-75對溫度圖式的研究層層深入,他們發(fā)現(xiàn),個體對溫度的體驗基于人的直接感受,其感受一方面來源于外界溫度自身的變化,另一方面來自于個體生理的變化。當外界溫度低于或高于人體正常體溫,個體會感到涼爽、寒冷或溫暖和炎熱;人體生病(發(fā)燒)或情緒的波動等生理變化也會使得個體感到燥熱、寒冷等。文本分析發(fā)現(xiàn),莎翁筆下的溫度類天氣根據體驗的不同亦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自然界氣候、溫度的變化引起的個體對溫度的感知,這類在劇中占多數(shù);一類是因個體情感變化造成的對溫度的感知。依據人體對溫度冷熱程度的感知經驗,可將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出現(xiàn)的溫度概念分為“ice(冰冷),cold(冷)”、“warm(溫暖)”、“hot(熱),sultry(悶熱)”三個等級。
Lakoff和Johnson指出,個體在與外界接觸中形成的最直接的關系是空間關系,且對垂直性的空間關系有更深的理解。[18]21為了對溫度進行更好的刻畫,人們常用垂直空間中的“高-低”、“上-下”概念描述溫度及其變化。個體感知到氣溫由冷變熱,溫度指數(shù)會由低升高,人的情緒也會由失落到平緩繼而轉為高漲?;诖耍瑴囟扔蚺c空間域兩者間便構成了緊密聯(lián)系,形成了“熱為極高,悶熱為高,溫暖為較高,冷、冰冷為低”的等級關系。其溫度圖式如圖1所示:
(二)氣象隱喻的體驗基礎及其意象圖式
細讀文本,對數(shù)據統(tǒng)計、歸類和分析發(fā)現(xiàn),氣象類天氣在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使用高達230次,且多為惡劣性天氣。莎劇中對氣象類天氣的感知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外界天氣直接作用于人本身引起的身體體驗。根據人的感知覺系統(tǒng),一方面,人體受到天氣作用的刺激與壓力,接著大腦初級感覺皮層對神經信號進行接收,形成對天氣現(xiàn)象的感覺,進而大腦高級皮層對刺激進行處理,從而人體便產生對天氣的認知;另一方面,自然界聲音以聲波形式刺激聽覺神經元形成聽覺。[19]160天氣及其變化的猛烈程度越高,帶給人的刺激越大,人體感知便愈加強烈。例如,雨勢由小變大最后再轉小到無,根據雨滴對皮膚刺激的大小,接觸撞擊物產生聲音的大小,人體便感受到天氣的好壞。另一種是人通過視覺感知天氣造成外界事物變化所引起的間接感受。視覺系統(tǒng)從視感受細胞接收的光刺激特征中提取特征形成視知覺。[19]160大氣物理現(xiàn)象及物理過程對外界事物造成的影響,諸如風的變化帶來物體的運動及位移,暴雨、閃電帶來對萬物不同程度的破壞等進入人眼中,人體便形成了對天氣特征的感知。
根據人類對天氣的認知基礎,按照莎翁筆下所描繪天氣的猛烈程度、破壞程度及其所造成的感知沖擊度的高低,我們發(fā)現(xiàn)氣象類天氣可劃分為包括“air(微風), snow(雪)”、“wind(風)”、“blast(疾風), rain(雨)”、“thunder(雷), lightening(閃電)”和“storm(暴風雨), tempest(暴風雨)”具有層級關系的5個范疇。研究發(fā)現(xiàn),垂直性的空間結構能更加具體地刻畫上述5類氣象范疇及其關系,天氣及其好壞的變化越劇烈,對外界事物的沖擊度越高,由此帶給人體的視覺沖擊度就越高;反之亦然。由此形成了“暴風雨為高,雷電為較高,疾風、雨為較低,風為低,微風、雪為極低”的等級關系。其氣象圖示如圖2所示:
綜上所述,人體對天氣的好、壞,溫度冷、熱的感知與判斷是人體對外界自然主觀體驗的結果。天氣圖式是個體與外界天氣現(xiàn)象互動基礎上產生的意象圖式,其所包含的氣象圖式和溫度圖式具有相似性,是基于氣象域、溫度域與空間域間的緊密關系形成的。
三、天氣隱喻的認知機制
天氣圖式背后所體現(xiàn)的豐富的個體感知經驗,是天氣隱喻產生的心理基礎,有助于幫助構建更多復雜的天氣概念。下面結合莎劇語料,分別對溫度域與氣象域的隱喻進行分析,探究其經驗基礎及隱喻映射。
(一)溫度類隱喻的映射
莎翁筆下的溫度概念從“hot(熱)”“sultry(悶熱)”“warm(溫暖)”“cold(冷),ice(冰冷)”四個范疇出發(fā),向人和社會兩個認知領域進行語義延伸。由此衍生出的概念隱喻與情感和環(huán)境兩個范疇有關。
1.溫度喻情感
溫度概念多用于表達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如:
例1 QUEEN. That liberal shepherds give a grosser name
But our cold maids do dead men's fingers call them.[20]407
本文所用語料均出自阿登版莎士比亞(THE ARDEN SHAKESPEARE)的《哈姆雷特》《麥克白》《李爾王》《奧賽羅》(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各例中的天氣詞用下劃線標出。
據圖1所示,cold處在溫度圖式的最低層,指人感知到的溫度明顯低于人體的正常溫度?;谌说捏w驗認知基礎,對于“cold”,人們往往聯(lián)想到“冰凍”“凝固”“堅硬”等事物及狀態(tài),且不敢過多觸碰。故當提及“cold”時,人們便將連串的心理感受初步映射到“cold”的溫度概念上,繼而當表達“cold maids”時,“cold”又作為源域將其所包含的特征映射到目標域“cold maids”上,阿登版[20]407用其描繪人“chaste
莎劇版本說明:本文所用語料均出自阿登版莎士比亞(THE ARDEN SHAKESPEARE)的《哈姆雷特》《麥克白》《李爾王》《奧賽羅》(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忠貞的,純潔的)”這一品質特征;而朱生豪由“cold”引申出了“無情”的拓展義[21]2681。
例2 KENT. They summoned up their meiny, straight took horse,
Commanded me to follow and attend
The leisure of their answer, gave me cold looks;[22]240
這里“cold”中“冰”“冷”的特征被映射到人的身上,引申出了“不友好”“十分冷淡”[21]5015的隱喻義。
此外,“warm”在圖式中處于“較高”層,指個體體驗到的溫度比正常溫度稍高,不冷也不熱,繼而給人帶來舒適感。與此同時,生理的舒適會帶來情緒上的舒緩,故“warm”便構建出“愉悅”“放松”的隱喻義,例如:
例3 LAERTES. It warms the very sickness in my heart… [20]339
人與人之間溫暖的傳遞,賦予了“warm”以“關懷”、“關愛”的引申義:
例4 EDGAR.Then am I the prisoner, and his bed my jail; from the loathed warmth whereof deliver me and supply the place for your labor.[22]347
與“cold”的范疇相反,“sultry”和“hot”所表達的則是較為強烈的情緒、欲望及熱烈的情感。比如:
例5 OSRIC. It is indifferent cold, my lord, indeed.
HAMLET. But yet methinks it is very sultry and hot for my complexion.[20]440
如上例所示,“sultry”范疇中“悶熱”的不適感映射到人的情緒上,則表達了主人公的“煩躁”心理。相比“sultry”而言,處于極高層的“hot”概念表達的感情更為強烈,如:
例6 IAGO. It is impossible you should see this
Were they as prime as goats, as hot as monkeys … [23]235
例7 POLONIUS. I would fain prove so. But what might you think,
When I had seen this hot love on the wing… [20]247
個體在對某事物產生濃烈的欲望,又或是被激起情欲時,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會加快,體溫也隨之升高。也就產生了“hot”喻“強烈的情欲”和“熱烈的感情”的上述表達。
2.溫度喻環(huán)境
莎劇中基于溫度圖式構筑的另一個抽象范疇與環(huán)境有關。在文本中,溫度除了能夠表達客觀自然環(huán)境外,還用來描述個體的自身處境及周圍的社會環(huán)境。用于這一范疇的溫度概念使用頻率由高及低為“cold”“warm”和“sultry”。“cold”通常用來指困境、危難及惡劣的局勢。例如:
例8 FRANCISCO. For this relief much thanks. 'Tis bitter cold,
And I am sick at heart.[20]148
這里“cold”表達了外界的溫度極低,不僅給人的生理帶來不適,也對人的心理造成了負面影響。故“cold”喻指天氣惡劣,折磨的概念。同時,在喻指不好的事物時,“cold”用以預示“supernatural event(不平凡,不吉利的征兆)”,例如:
例9 FOOL. Nay, an thou canst not smile as the wind sits, thoult catch cold shortly.[22]197
除此之外,長期處在極低氣溫下,人的情緒會變得低迷、痛苦,繼而造成嚴峻的社會局勢,慘淡的社會氛圍。例如:
例10 ROSSE. Where the Norweyan banners flout the sky
And fan our people cold.[24]9
維持適宜溫度的密閉或半密閉空間,能有效對外界傷害進行隔絕,于是便有了“warm”表達安全、舒適的環(huán)境,避風港的隱喻義。例如:
例11 LEAR. In, fellow, there, into thhovel; keep thee warm.[22]256
例5中提到,“sultry”及“hot”喻指煩躁不安負面情緒,此外,分析上下文我們發(fā)現(xiàn),在寒冷天氣狀況下造成主人公哈姆雷特感到悶熱的原因并非天氣本身,這里“Its very sultry and hot”也可理解為其對外界社會現(xiàn)狀的感慨,故給“sultry”與“hot”兩個溫度范疇賦予了“局勢緊迫”的喻義。
(二)氣象類隱喻的映射
氣象圖式對理解莎劇中的天氣概念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上文總結所得的氣象圖式的基礎上,個體通過豐富的想象構建出氣象隱喻的抽象概念。分析文本發(fā)現(xiàn),莎劇中的五類氣象隱喻主要圍繞人與社會這兩個認知領域進行映射。所衍生的概念隱喻主要與以下幾類范疇有關:實體、性格及情感、環(huán)境。
1.氣象喻實體
莎劇中的氣象范疇多用來喻指實體概念。根據氣象圖式及概念隱喻理論,對實體概念進行分類,我們又可將其分為:武器、施為者、容器三類。
(1)武器
莎劇中的“thunder”及“l(fā)ightening”兩個氣象范疇常映射到實體領域,喻指具有破壞性的武器概念。例如:
例12 EDMUND. But that I told him the revenging gods
'Gainst parricides did all their thunders bend;[22]219
例13 LEAR. You nimble lightnings, dart your blinding flames
Into her scornful eves![22]249
如圖2所示,“l(fā)ightning”和“thunder”處于較高層,表示二者的惡劣程度以及給個體帶來的感官沖擊度較高。雷、電作為災害性天氣,常伴隨著出現(xiàn),威懾力及破壞性都較大?;谶@一經驗基礎,“thunder”和“l(fā)ightning”便引申出例12及例13中殺傷性武器的抽象概念。
(2)施為者
施為者是氣象域構建的另一個常見范疇。隱喻的產生涉及“wind”和“air”兩個氣象概念。例如:
例14 MACBETH. Striding the blast, or heavens cherubin, horsd
Upon the sightless couriers of the air…[24]39
風是氣流運動的產物。風具有方向性和傳遞性,風能促使干冷和暖濕的空氣發(fā)生交換,自然界中種子的傳播有時也靠風來完成。風的這一施事行為便構成了例14中“風是使者”,“風是情報員”的概念隱喻。
自然界的風吹向四面八方,不受人的主觀控制,吹過的每個人都會受到其同等待遇。莎翁筆下的風傳達愛意的施事行為便構成了“風是妓女”的隱喻。例如:
例15 OTHELLO. The bawdy wind, that kisses all it meets,
Is hushd within the hollow mine of earth.[23]278
(3)容器
“氣象是容器”是莎劇中最常出現(xiàn)的氣象隱喻。天氣現(xiàn)象變得有固定的框架和界限,劇中人物在表達各類氣象的容器中進行活動。例如:
例16 POLONIUS. Will you walk out of the air, my lord? [20]237
例17 FIRST WITCH. When shall we three meet again?
In thunder, lightning, or in rain? [24]3
2.氣象喻性格及情感
對文本分析,統(tǒng)計數(shù)據發(fā)現(xiàn),氣象類天氣與溫度類天氣類似,都能表達人物豐富的情感,但不同的是,氣象類天氣映射的多是負面情緒范疇。除此之外,氣象類天氣還能喻指人物性格。
天氣變化諸如刮風、下雨以及伴隨的打雷閃電,給人以感官的沖擊,生理上會給人帶來一定困擾。生理的不適進而引起心理反應,氣象域映射到情感域,喻指“苦惱”:
例18 LEAR. The body delicate: this tempest in my mind,
Doth from my senses take all feelingelse … [22]272
例19 LEAR. This tempest will not give me leave to ponder
On thins would hurt me more.[22]272
“tempest”在氣象圖式中處于最高層,表示天氣情況最為惡劣,給周圍事物帶來的損害程度最高。例18、19中,“tempest”用來描繪李爾王頭腦中的“風暴”,基于個體的認知經驗,李爾王思緒混亂,內心極度苦惱的慘狀便躍然紙上。
閃電擊中物體由此會帶來不可修復的傷害,轟鳴的雷聲、喧鬧的雨聲通常帶給人一種可怕的感覺。因此“thunder”“wind”“rain”用來喻指心理上的恐懼。例如:
例20 LEAR. Such sheets of fire, such bursts of horrid thunder,
Such groans of roaring wind and rain I never
remember to have heard.[22]266
此外,各類氣象范疇也常指“無情”,例如:
例21 LEAR. That bide the pelting of this pitiless storm. [22]272
氣象類天氣隱喻映射的另一個范疇是性格。諸如雪呈現(xiàn)出潔白、干凈的樣子,劇中作者便用“snow”隱喻人品的純潔,做事光明磊落。例如:
例22 HAMLET. Ill give thee this plague for thy dowry: be thou as chaste as ice,
as pure as snow…? [20]291
再如,基于天氣現(xiàn)象的特性,“tempest”也可用來指“兇殘”這一概念。例如:
例23 3 GENTLEMAN. And prays the Moor be safe, for they were parted
With foul and violent tempest.[23]164
3.氣象喻環(huán)境
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與溫度概念相同,氣象隱喻也主要圍繞人與社會兩個認知域進行映射。由此所衍生的概念隱喻主要涉及個體處境及社會環(huán)境背景兩類范疇。氣象范疇的一個常見隱喻是指個體危險、艱苦及困難的處境。文本中產生這一隱喻意義的多為極端性惡劣天氣范疇,主要體現(xiàn)在“storm”和“tempest”,指“困境”,強調個體的角度。比如,例24中,“storm”指人遭受的“疾苦”;例25中,“tempest”指海上舵手所遭受的坎坷與險阻。
例24 LEAR. Thou thinkst tis much that this contentious storm
Invade us to the skin…. [22]276
例25 WITCH. Though his bark cannot be lost,
Yet it shall be tempest ̄tost. [22]14
氣象范疇映射到環(huán)境域的另一層面是社會環(huán)境,強調整體的環(huán)境背景。莎劇中尤指給人帶來威脅,讓人感到傷害的社會環(huán)境概念。這類隱喻義的產生也是基于人們對各類天氣的體驗基礎。例如,劇中常用“storm”,“thunder”指社會的“不測風云”或“變動”,如下所示:
例26 SERGENT. As whence the sungins his reflection,
Shipwracking storms and direful thunders break ...[24]7
綜上所述,基于個體長期對溫度類和氣象類天氣的感知基礎,溫度及氣象圖式得以構建。通過分析總結溫度類及氣象類天氣的隱喻映射,我們發(fā)現(xiàn),莎劇中圍繞“天氣”這一概念,衍生了三大隱喻群:“實體”“情感”和“環(huán)境”。莎翁筆下的天氣不僅對自然界的天氣狀況進行了客觀描述,還圍繞人和社會兩個認知領域,具體闡釋了劇中主人公的性格、情感、處境等抽象概念。天氣隱喻義的產生遵循天氣現(xiàn)象-生理感知-心理經驗-范疇-概念-天氣意義的語義延伸路徑。不同隱喻的使用,意義解釋的交織使得天氣不再是一個單一的概念,而是富有多重含義的完整的思想系統(tǒng)。
四、莎劇中的天氣隱喻系統(tǒng)
通過上述分析發(fā)現(xiàn),溫度類及氣象類天氣圖式的構建以人的體驗認知為基礎??傮w來說,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天氣域的隱喻映射主要圍繞人和社會兩個認知域進行。由此衍生的“天氣是實體”“天氣是情感”“天氣是環(huán)境”的三大隱喻群;三大隱喻群之間在意義上既有聯(lián)系,也對天氣引申義的拓展有著獨自貢獻;且各隱喻群所包含的諸如“冷是無情”“溫和是友好”“暴雨是苦惱”“雷是災難”等子隱喻,其生成也有著相同的意義聯(lián)想方式。隱喻間的關聯(lián)性使得天氣隱喻系統(tǒng)得以形成,共同構建“天氣”的語義網絡。
莎劇中天氣隱喻所映射的目標域都是對情景進行描寫和渲染,天氣概念所映射的范疇由此展開?;诖耍覀兛梢园烟鞖怆[喻映射系統(tǒng)的統(tǒng)籌概念綜述為:“天氣喻情景”。此外,根據功能劃分,天氣域在向人和社會兩個范疇映射過程中產生了“實景”映射和“虛景”映射兩大類。具體來說,“實景”映射指的是天氣向實體范疇的映射,莎劇中的這一映射功能仍側重對天氣狀況進行描寫?!疤摼啊庇成渲饕菍μ幘?、性格、情感等抽象概念進行刻畫并渲染。此外,兩種映射各自又包含具體的映射:“實景”映射范疇是“天氣是實體”,其中包含:“天氣是容器”“天氣是施為者”“天氣是武器”,其目標域主要描述事物狀態(tài)?!疤摼啊敝饕碾[喻映射為兩類:一類是“天氣是情感”,其中包括“天氣是情緒”“天氣是性格”;另一類為“天氣是環(huán)境”,又包含“天氣是處境”“天氣是社會環(huán)境”。溫度類與氣象類天氣都有涉及,且目標域的層級結構與天氣圖式中的天氣層級結構大體一致,具體表現(xiàn)為:溫度、氣象類天氣在圖式中的層級越高,目標域所喻指的情感的強烈程度及環(huán)境的惡劣程度越高,反之亦然。形成的天氣隱喻系統(tǒng)如圖3所示。
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在這個天氣隱喻系統(tǒng)中,隱喻表達的分布也不均衡。作者常用極端惡劣性天氣,且其所對應的隱喻表達也較為豐富。由此多用來突出劇中主人公強烈的感情,渲染濃重的悲劇氛圍及主題。
現(xiàn)有的天氣研究僅從某一類或幾類天氣現(xiàn)象進行,本研究把天氣概念分為氣象類和溫度類兩
種,通過對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的天氣圖式及隱喻進行分析,論證了氣象類天氣和溫度類天氣共同作
用于天氣義的構建,二者應受到同等重視。研究發(fā)現(xiàn),個體與外界天氣現(xiàn)象互動形成感知體驗,基于人的體驗基礎,溫度圖式及氣象圖式得以形成,并產生了天氣隱喻的心理基礎;在意象圖式的基礎上,本文通過例證說明了莎翁筆下天氣概念通過隱喻形成的抽象范疇及概念系統(tǒng)。概言之,天氣圖式的構建是理解天氣隱喻的關鍵,天氣隱喻的識解能夠通過天氣圖式的映射獲得,二者的運用有助于展現(xiàn)戲劇情節(jié),突出人物心理及性格,渲染悲劇主題。
參考文獻:
[1]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4,16-21.
[2]Kant I, Paul Guyer, Allen W Wood. Critique of Pure Reason[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136.
[3]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Our Mi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267.
[4]王寅. 認知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176.
[5]陳秋芳. 英以天氣為源域的隱喻對比研究[D]. 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5.
[6]侯賀. 英漢天氣概念隱喻的共性分析[J]. 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7): 101-102.
[7]張權,李晨. 隱喻的微觀對比研究:中英文“風”的映射層面分析[J]. 外語研究,2005(2):25-30.
[8]董徐霞. 英漢“風”(wind)的隱喻對比研究[J]. 語言應用研究,2015: 133-135.
[9]李美,李明賢. “云”的概念隱喻:英漢語料對比研究[J].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5(2):14-15.
[10]陳偉濟. “風”、“雨”隱喻用法英漢語對比研究[D]. 廣州:廣州大學,2013.
[11]Kovecse, Z. Metaphor: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4, 19.
[12]岳好平,廖世軍. 英漢“天氣”情感隱喻解讀[J]. 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8: 157-158.
[13]覃修桂,李穎杰. 英語溫度域的意象圖式及其隱喻系統(tǒng)[J]. 當代外語研究,2014(6):70-75.
[14]陳建祥. 漢語溫度域詞語“冷”和“熱”的概念隱喻研究[J]. 長沙大學學報,2001(1):95-97.
[15]任曉艷. 現(xiàn)代漢語溫度感覺詞研究[D]. 濟南:山東大學,2006.
[16]Evans V, Melanie M.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6:179.
[17]高航,嚴振松. 漢語溫度圖式所衍生的概念隱喻[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8(3): 7-12.
[18]Lakoff G, Johnson M.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 the Embodie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9:21.
[19]張衛(wèi)東. 生物心理學[M].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160.
[20]Thompson A, T.Neil(ed). Hamlet[M]. The Arden Shakespeare[Z].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8.
[21]莎士比亞.莎士比亞悲劇集[M]. 朱生豪,譯.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22]Foakes R A (ed). King Lear [M]. The Arden Shakespeare [Z].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23]Honigmann E A J(ed). Othello [M]. The Arden Shakespeare [Z].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8.
[24]Muir K(ed). Macbeth [M ]. The Arden Shakespeare [Z].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8.
(責任編輯:楊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