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卉
中圖分類號:G84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4-000-01
摘 要 就目前我國而言,羽毛球運動是一項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運動,并是一項在國際賽場上具有優(yōu)勢的項目。隨著人們對羽毛球的認識與了解的加深,羽毛球運動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本文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與實地訪談等方法探究羽毛球愛好者羽毛球后場擊球技術的運用和常、易犯錯誤,提出易犯錯誤擊球技術的若干建議,從而幫助更多的羽毛球愛好者更好地掌握羽毛球后場擊球技術。
關鍵詞 羽毛球運動 后場擊球技術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檢索網(wǎng)站、查閱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為本文提供相關理論支撐。
2.訪談法
羽毛球?qū)m棇W生、專業(yè)運動員、本專業(yè)老師,為本文提供論據(jù)。
二、結果與分析
(一)后場擊球的握拍分析
1.握拍的重要性
曾有人作過這樣的比喻:“羽毛球的球拍是運動選手手臂的延伸?!闭_的握拍可使球拍與人的手有機的融為一體,選手可用這只“延長的手”隨心所欲地迎擊不同方位、不同速度的來球。
2.后場擊球的握拍方法(以右手為例)
正手握拍:用左手握住球拍的中杠,使得拍框與地面保持垂直,張開右手,使虎口對準球拍拍柄的斜棱上的第二條棱線上,然后采用近似握手的方法握住拍柄,大拇指和食指貼在球拍兩側(cè)的寬面上,剩下的三根手指頭放松自然握住拍柄。球拍的拍柄與手掌心不要貼的過緊,掌心之間應該留有空隙,握拍的位置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而決定,不過,一般情況下,是以球拍拍柄端靠近手掌的小魚際為最佳。握拍的力量也不要太大,僅憑自己,當自己感覺就像握著一個雞蛋,輕則就會滑落,重則則會破碎一樣。就一般情況而言,采用正手握拍的擊球種類有:正手發(fā)球、場區(qū)右場區(qū)迎擊來球、左場區(qū)的頭頂上方擊球、左右場區(qū)的正手扣殺球。反手握拍法:是在正手握拍的基礎上,將球拍拍柄稍微地向外側(cè)旋轉(zhuǎn),大拇指貼在拍柄的第一條斜棱旁的寬面上,靠中指、無名指、小指緊握拍柄,同時大拇指向前方頂出發(fā)力擊球,通常能夠為了便于發(fā)力,手掌心與拍柄之間要留有充分的空隙。采用反手握拍的擊球種類有:反手發(fā)球、反手后場高遠球、反手劈球、反手吊球、反手殺球。
3.正反手握拍易犯錯誤
正手握拍易犯錯誤:大拇指緊貼在球拍拍柄的內(nèi)側(cè)寬面上;手的虎口對準的是球拍拍柄上側(cè)的窄面上而不是拍柄內(nèi)側(cè)的斜棱上;握拍太靠近上面,不利于一些技術動作的完成(比如高遠球和扣殺球的發(fā)力);還有就是有些握拍握的太緊,手指相互之間靠的太緊,手掌掌心之間沒有空隙(這種握拍方式就是拳握式握拍)等。反手握拍常見錯誤:大拇指的整個手指緊貼拍柄內(nèi)側(cè)寬面上,用整個拇指用力;食指緊張僵硬無法靈活發(fā)力;拇指不會和手腕配合用力等。
(二)后場擊球技術分析
1.后場擊球技術種類
羽毛球運動后場擊球技術包括:正手擊高遠球、反手擊高遠球、擊平高球、正手吊球、反手吊球、正手扣殺球、反手扣殺球、騰空突擊扣殺球、劈球。
2.回擊后場球的步法
根據(jù)對方來球區(qū)域的不同可以將擊球步法分為后場正手、頭頂、反手后退的步法和左側(cè)后場后并步轉(zhuǎn)身上步的步法,還根據(jù)擊球位置的不同又有主動擊球步法和被動擊球步法之分。當對方來球距離自己身體不遠時,選用后場正手兩步后退步法,后退選用后并步或者后交叉;當對方來球距離自己身體過遠時,選用后場正手三步后退步法,后退方式也是后退并步或者后退交叉;當對方的來球質(zhì)量較高時,而我方又處于被動低手位時運用跨步擊球步法。啟動后,右腳向著來球落點后退一小步,左腳后交叉后退第二步,右腳又經(jīng)過左腳向前交叉弓箭步跨出第三步。當來球落地點為擊球手的另一側(cè)場區(qū)后方距離身體較遠時,采用左側(cè)一個并步轉(zhuǎn)身接一個上步用反手后場高遠或者反手劈吊和反手殺球來回擊來球。
(三)后場擊球常見問題分析
1.揮拍線路問題
由于揮拍線路的不同,擊球的瞬間手臂前臂沒有形成內(nèi)旋動作,而形成拍面沒有正對來球和沒有對準出球方向而打不到球的問題。
2.擊球點和擊球弧線問題
擊球的弧線無法正確掌握,在扣殺球時手腕因壓不下來球而無法有力扣殺,吊球的時候過網(wǎng)弧度太高或者吊球下網(wǎng)。擊球點無法正確掌握,對對方來球下降的速度判斷失誤,過早的揮動球拍或者揮動球拍的速度太慢而打不到球。無法搶到來球的最高點,錯失合理擊球時間使得回擊球下網(wǎng)或者擊球出界使自己丟失得分。
3.回擊來球的用力
高遠球回擊不到位,打到中場或者擊球出界;扣殺球用力過小,無法給對手造成回擊球壓力;吊球用力過大類似而殺球造成下網(wǎng)。
三、結論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群眾熱愛的體育運動,本文分析了后場擊球技術,由最基本的握拍方法開始到后來的后場擊球技術種類、后場擊球技術運用、打球中回擊后場球常遇問題以及常遇問題的糾正方法、和對羽毛球愛好者在打球中如何合理回擊后場球的建議,還有后場擊球技術的學習方法。希望本文淺析的羽毛球后場擊球技術可以給廣大羽毛球愛好者帶去幫助,使自己在羽毛球運動中占據(jù)主動,享受羽毛球運動帶來的樂趣。
參考文獻:
[1] 曹汀汀,袁夢.羽毛球女單選手王儀涵的后場技術的使用效果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6(18):157-158.
[2] 李建萍.西安市羽毛球愛好者運動損傷調(diào)查及常見慢性損傷致病因素的運動學分析[D].西安.西安體育學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