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摘要:上課的效率和質量如何,取決于課堂的氛圍。而課堂的氣氛時候活躍,也取決于課堂上學生們是否積極的舉手回答問題。如果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積極的回答問題,思考問題,甚至是主動向老師提出問題,那么,學生就已經養(yǎng)成了主動學習,自主思考問題的好習慣了,這時候的課堂氣氛是最活躍的。地理課是一門與生活比較貼切的學科,如果學生和教師的互動充分而積極的話,那么地理課的質量一定十分的不錯。
關鍵詞:主動思考;課堂氛圍;積極回答和提問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有價值,當學生學會主動向老師提出問題,就代表學生開始主動思考,自己主動學習了。學生主動學習比被動的接受教師的學習的質量要好的多。因此,在新課標的改革和要求下,教師如何在地理課堂上引導和激發(fā)學生提出有價值和有意義的課程內容就顯得十分的重要和有必要了。所以,本文接下來將探討教師該如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提問。
一、教師要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充滿自信
課堂的氣氛是決定一節(jié)課的質量的關鍵,所以,教師一開始就應該營造出一個輕松的課堂氣氛。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平時布置一下課室的周圍,可以在課室的四周的墻壁上貼上地圖,地區(qū)的地圖,中國地圖,世界地圖等等,讓學生隨時感受到地理知識的熏陶。課室后面的黑板報也可以添加上一些地理小常識,定期更新,讓學生不定期的學習新的地理知識。這些小知識最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另外,地理教師還可以經常組織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互幫互助,優(yōu)勢互補,讓學生在自主解決問題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學習的自信心和動力。合作學習小組最好是教師安排,教師要把優(yōu)勢和缺點不同的學生安排在一起,這樣學生才會在學術問題上產生有意義有價值的矛盾,緊接著才有提出問題和討論問題的機會。如果讓學生自己組隊的話,很有可能學生就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形成一個小組,朋友之間的愛好和思考問題的習慣一般都是類似的,平常很少會產生學術問題上的矛盾,也很少會有動力去討論學術問題,那么小組合作學習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二、增強學生地理興趣,引導學生提問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地理知識貼近生活,有時候又比較通俗易懂,所以如果教師能夠很好的吸引學生對地理的關注,學生很容易對地理產生興趣。讓學生對地理產生興趣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教師可以經常關注關于地理的新聞,一旦有有趣的現(xiàn)象,就可以在課堂上和學生分享。有時候,在上課前的幾分鐘,教師也可以跟學生討論一下今天的天氣如何,然后通過天氣的探討,就可以跟學生解釋一下天氣形成的原因,目前的氣候是怎樣的形成的,會維持多久之類的。除了分享之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自己來分享。通過學生積極的與同學和老師分享的過程,教師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動思考和學習的精神,也培養(yǎng)了學生分享和溝通的精神。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搜集全球的神奇的地理現(xiàn)象的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吸引學生的關注。其實,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神奇的地理現(xiàn)象是經常存在的。播放視頻的真正目的是能夠讓教師從這個現(xiàn)象中找到與學生探討學術問題的機會。很多地理現(xiàn)象雖然神奇,但是其實原理并不復雜,有時候還很簡單,只不過是由于時機剛剛好,所以就形成了。通過解釋這些現(xiàn)象,還可以緩解部分學生的畏難心理,更積極的學習地理。
三、教師主動引導學生提問
上文有提到,地理是一門與現(xiàn)實生活比較貼合的學科,很多地理課上學到的知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機會看到和觀察到。所以,理論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矛盾是經常會發(fā)生的事情。這個時候是很好的一個引導學生提問和思考的時機,教師要把握好這個機會。因此,除了學生之外,教師平時應該要比學生還要留意日常生活的地理現(xiàn)象。有時候因為專業(yè)知識還不夠,學生偶爾也不能發(fā)現(xiàn)矛盾,這時候就要依靠教師來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矛盾是很好的研究的題材,通過研究地理的理論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的矛盾,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地理更有趣,更提出多變的面貌,另外,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當學生可以自己發(fā)現(xiàn)矛盾并主動在課堂上提出來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跟他探討,然后在探討的過程中不斷的深入和不斷地提出新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的邏輯等。
四、教師對于學生的提問應該持有一種肯定的精神
學生積極提問的習慣是需要不斷的培養(yǎng)的,沒有哪個學生一開始就有能力提出很有價值的問題,都是從一些普通的問題逐漸深入思考的。所以,教師對于學生有時候提出的一些簡單問題不能夠用一種敷衍或者輕視的態(tài)度去回應學生,這樣做不僅會嚴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還會讓學生產生一種自我否定,自我懷疑的想法,認為是否是自己的學習的問題,不斷的懷疑自己。而且,教師對這些同學的提問的態(tài)度會影響其他同學。當有的學生向他的同學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的時候,這些同學也會嘲笑和敷衍他,然后學生就不斷的否定自己,陷入一種死循環(huán)。因此,教師在接受學生的提問時,應該用各種暗示來表達自己對問題的期待以及對學生的肯定,例如一個鼓勵的肯定的影響,一個友善的微笑。例如,在傾聽問題的時候,教師肯定的點頭等等。
總而言之,當學生在課堂上可以自由主動,勇敢的提出問題的時候,就說明這個課堂是十分輕松而且有效率的,每一位學生都集中了自己的精神來聽課。如何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都積極的暢所欲言,是一門十分困難的課題。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應該好好的思考哪個知識點值得討論,哪里要引導學會提問,那個問題需要提出來讓學生思考。
參考文獻
[1] 王玉珍 . 淺談初中地理課堂提問的優(yōu)化 [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5,29(3):90-92.
[2] 潘培剛 . 新課程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J]. 考試周刊,2014,(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