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巧
摘 要:赫爾巴特作為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師觀對現(xiàn)在有很深遠的借鑒意義。他的教師觀的內容博大精深,這里只是管窺蠡測地對其教師觀中涉及的有關教師素養(yǎng)和教學活動的觀點進行了梳理,以期引起人們對赫爾巴特教師觀的更多關注。
關鍵詞:赫爾巴特;教師;教師觀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3-02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3.148
赫爾巴特是德國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和哲學家。他本身興趣廣泛,在他的教育生涯中,避免了盧梭的教育幻想,發(fā)揚了裴斯泰洛齊的實踐精神,所以其教育理論有著深厚的教育理論與實踐基礎,從而使得他的教與學走向科學和成熟,也由此在西方教育史上,赫爾巴特被譽為“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影響深遠。重讀他的著作《普通教育學》,筆者對赫爾巴特教師觀的內容進行了整理,希望可以對當前的教育實踐有些許的啟發(fā)。
一、教師本身的素養(yǎng)
在赫爾巴特看來,只有具有教師素養(yǎng)的人才有可能勝任并且有可能成功地勝任教師的工作,這種素養(yǎng)最基本的表現(xiàn)除了必須有基本的專業(yè)知識之外,還要有對于教育的濃厚興趣,要有和學生一同成長的意識。
(一)教師要有對教育的濃厚的興趣
在當時的中世紀,教育的弊端還在延續(xù),多數(shù)人以為教師只要擁有知識,就可以解決所有教育上的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就萬事大吉了。但是,赫爾巴特認為:“問題是,在教育中常常碰到各種各樣的愿望,它們超越教育范圍,或者甚至使人感到對教育的興趣不是一種獨立的興趣,并使人感到有一些人只是因為他的一切工作對于他們來說太高超,太嚴肅,而為了在某個地方成為一個為首者,才姑且從事教育和兒童工作的,所以教育的興趣很難在他們的心目中得到發(fā)展”,而在赫爾巴特教育思想中,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興趣,而要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興趣,教師就要有多方面的興趣,教師多方面的興趣的最重要的表現(xiàn)就是對教育的濃厚的興趣。
赫爾巴特認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勝任教師的工作,教師必須要對教育教學工作充滿興趣,即要有對自己教育工作的高度的喜愛,“而沒有教育的興趣的教學無疑是空洞乏味的。任何人都不要說他是全心全意在執(zhí)教!因為這是一種空談。他或者可能在教育中無所作為,或者他的大半思考屬于告知孩子什么和使孩子能夠了解什么”,而單純的知識傳授和學生未來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只有教師具有對教育的興趣,才有可能使教育的興趣上升為教育的欲望,從而產生科學地進行教育活動的行動。教育的興趣在教師心中扎根之后,教師才可能有對教育現(xiàn)象及其本質審思,才可能自覺主動地思考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意識特征,從而為展開多方面興趣的培養(yǎng)提供一個良好的心理基礎,從而合理地進行學生課程的安排和學習方法的設計等。
他的這一觀點,在現(xiàn)在來看也是合理的,現(xiàn)階段還是有許多并不是十分熱愛教育事業(yè)的人在進行著教育活動,他們的工作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所以對于發(fā)展學生的素質,開發(fā)學生的思維力和創(chuàng)造力,并沒有進行過自身方面的努力,所以收效甚微。只有有著對教育的濃厚的興趣,教師才能將教師作為一項超乎“職業(yè)”的“事業(yè)”去開創(chuàng)。
(二)教師要有與學生一同成長的意識
赫爾巴特教師觀中教師要時時關注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和過程,要有和學生一同成長的意識,時時把握當前或今后一段時間內學生的生存時空和心理狀態(tài)。他指出“對于教師來說,再也沒有比時常結識具有高尚性格的青年人,借以充分地了解他們接受教育的特點,更使他感到幸福了”, 赫爾巴特認為教學的目的,在于學生的未來生活,所以無論什么時候教師都有必要通過對青年人的了解去了解更多的未來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人才的特性,從而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最終培養(yǎng)出適應未來生活的人。
在赫爾巴特教育思想中,已經(jīng)有了教師應該終身學習的理念了。對于知識,他提到“知識永遠處在起始中。在這方面,成人與孩子應當說具有同樣的吸收知識的可能性”,教師畢竟在知識方面有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職責,所以對于知識的更新,教師應該比學生有更強的敏感度,從而有效地引導學生實現(xiàn)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合”與“統(tǒng)覺”。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內容在于教師要給學生展示生活的全部,包括美好也包括丑惡。在赫爾巴特教育思想中,道德被看作是教育的“必要的目的”,他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而道德的觀念的最終形成需要一個持續(xù)的強化過程,這一過程不僅是一種正面的道德觀念強化的過程,更重要的是要展示給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因為“業(yè)已獲得的道德熱情,極容易在命運與處世知識的影響下重新冷淡下來?!睘榇耍處煈獮閷W生做好進入這個世界的特殊的準備,“在這一準備中,他們假定,得到過良好教育的青年在這個世界中會遇到許多根本想象不到的現(xiàn)象,而且不得不常常無可奈何地收回他那種自然的、殷切的和慣常的坦率與信賴”,所以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心理及年齡特點給學生提供現(xiàn)實的真實的情況,讓他們從開始就認識到社會的復雜性與多元性,在現(xiàn)實中強化之后形成的道德觀念“不但有助于道德判斷的早期運用,而且為防止產生危險的差異提供了可貴的保障”。
二、教師應科學有效地進行教學活動
“教育藝術使兒童的心靈從平靜狀態(tài)中激動起來,給它以信任與愛,使它能隨意地被控制欲激發(fā)起來,并在時間尚未來到之前就把它投入到未來歲月的旋渦中去”教師如何運用這種藝術?赫爾巴特在《普通教育學》中有著比較詳盡的論述。
首先,教師教學要有明確的教育目的。
赫爾巴特在《普通教育學》中,提出了教育所達到的基本目的分為兩種,一種是“必要的目的”,即道德;一種是“可能的目的”,這是指與兒童未來所從事的職業(yè)有關的目的,就是說“教育要為兒童的未來著想”,因此,學生將來作為成年人本身所要確立的目的,是教育者當前必須關心的,它必須為使孩子順利地達到這些目的而事先做好心理準備。這些準備不是狹隘的,而應當是多方面的,這是因為人類勞動分工要求每一個人都必須精通他所從事的工作,但是人類“要做的事越局限,分得越細,那么每個人從其他人方面要接受的東西越多”。因此,“這種專一的精通是個人所意向的事情,而多方面的可接受性,只能產生于個人從一開始就做出的多方面的努力之中”,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發(fā)展這種對方面的興趣,使人的各種能力得以和諧發(fā)展。
其實,這兩種目的是一個統(tǒng)一體,“可能的目的”在學生整個成長過程中逐步實現(xiàn),最后達到“必要的目的”。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心中要時時有道德目的,同時要認真關注教育可能的目的,即由注意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興趣,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安排教學內容,促進學生成長。
其次,教師應把學生的個性作為出發(fā)點。
“教育者力求教育的普遍性,而學生是個別的人”,“為了使種族的一個純粹的范例在種族本身面前顯得微不足道,并無關緊要地被抖掉,我們必須突出個性”,教育應該把學生的個性作為出發(fā)點。青年人的個性是在教育者努力教育中愈益顯露出來的,所以教師教學應當盡可能避免侵犯個性。為此,“我們特別要求教育者識別他本人的癖性,當學生的行為與他的愿望不一致,而在兩者之間有不存在帶有實質性的優(yōu)劣時,他應當慎重考慮。它必須立即放棄他自己的愿望,如可能,甚至連表達這種愿望也必須抑制住”,教師應當“樂意不讓學生個性能夠獲得的唯一榮譽枯萎凋零,那就是讓這種個性具有鮮明的輪廓,乃至明顯地顯露出來。他為他自己尋找的榮譽則在于,人們可以從委托給他按他的意向進行教育的人身上清晰地看到人格的,家庭的,身世的和民族的未被涂抹過的特征”。
同時,赫爾巴特也提醒人們:個性與多方面性也是彼此融合的。整個多方面性一直浮現(xiàn)在教育者眼前,但不斷地縮小或擴大著。教育者的工作就是增加其數(shù)量,而不改變其輪廓、比例和形式。只是這種工作若是對個人的話,它就肯定會改變其輪廓,仿佛從一個不規(guī)則的多角體的某一個中心,漸漸形成一個球一樣,但這個球卻永遠不能把最外層的突出部分完全包括進去。這些突出部分——個性的強點——只要不敗壞性格的話,是可以任其保留下來的,整個輪廓可以通過他們獲得這樣那樣的形式?!?/p>
當然,赫爾巴特從自身實踐出發(fā),主張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提出了著名的“教學階段論”,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關注周圍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作用,強調書本知識要運用到具體的情境中。他針對教師工作提出的這些具有指導意義的思想到現(xiàn)在還有著很深的影響,由于對此方面內容的論述不少,所以在此不再贅述。
總之,盡管赫爾巴特的教師觀受到過質疑,但是,他在著作中表達的許多有關教師工作的思想在現(xiàn)代還是有著積極意義的。
參考文獻:
[1] [德]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 左小娟.赫爾巴特與杜威師生觀之比較研究[J].杭州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03(6):267,268,287.
[3] 于洪卿.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中的幾個問題辯護[J].柳州師專學報,1997(6):41-44.
[4] 江玉俠.對赫爾巴特教育思想的再認識[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3):28-30.
[5] 許文果.對赫爾巴特學生觀的再認識[D].華南師范大學,2004.
[ 責任編輯 張敬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