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敏敏
摘要:新的教育理念告訴我們:在科學活動中不僅需要操作,更需要創(chuàng)新,不僅需要創(chuàng)造,更需要讓孩子學會主動探究,就是使孩子真正成為活動的主宰者。讓幼兒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嘗試、體驗與交流,把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yǎng)統(tǒng)一起來。這種教法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探索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
關鍵詞:科學活動;主動;探究學習
《綱要》中提出:“對周圍的事物、現(xiàn)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币虼耍诳茖W教育活動中,教師已越來越重視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xiàn)象感興趣,滿足好奇心并產(chǎn)生探索的欲望。現(xiàn)代教育對受教育者的要求,科學活動已不僅僅是“學到什么”,更主要的是“學會怎樣學習”。因此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講,幼兒聽”的教法。
以前我們在設計安排科學活動過程時太重視追求表面上的教學結果,忽視了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主動發(fā)展,使得孩子是在知識的堆積中成長,在教師的牽引下被動地學習。每堂課下來,常常感嘆到:當個老師真是太累了,又是編劇,又是導演,有時又是管道具的,有時又是演員,忙得不亦樂乎。忙的結果是老師對教學失去了興趣,孩子們更是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著名教育家布魯姆指出: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獲取過程的參與者。所以我們在幼兒科學探究活動中,應跳出教材的框框,以全新的理念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能動性,讓他們在探究中動腦、動手、動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興趣中幼兒主動探究
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沒有絲毫興趣性的學習,將會扼殺孩子探求知識的欲望。”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孩子們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動力。孩子的認識活動受到興趣的直接影響,他們會以極大的熱情積極主動地探索和認識他們感興趣、感到好奇的事物。要使孩子主動探索,孩子的興趣必須得到足夠的滿足。在日常生活中,隨時豐富幼兒的各種知識,加大知識的信息量,同時還要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觀察興趣,教給幼兒正確的觀察方法,養(yǎng)成主動探索的學習習慣。如:前不久,班里的一個小朋友拿來了一條泥鰍,養(yǎng)在自然角里,一下課孩子們就擠在那里非常好奇的看著泥鰍游來游去,抓住了孩子這一心趣點,生成了“有趣的泥鰍”這次活動。先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使孩子在玩中探索泥鰍的形狀及特征,孩子的積極性非常高。通過讓幼兒自己的探索,了解了泥鰍的身體很滑,用手想抓住它很不容易,啟發(fā)幼兒用好辦法來抓泥鰍,孩子們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和探索欲望,孩子們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加任何干預,讓他們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最后當幼兒想出好辦法抓住泥鰍以后,孩子們一邊欣賞自己的創(chuàng)造,一邊贊嘆他人的成果,同時不斷思考如何改進,這就激發(fā)了他們不斷探索的進取心。
二、情境中幼兒主動學習
1、教師問題的提出,引導幼兒主動探究。在一次角色游戲結束后的評價活動時,我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們在喂娃娃家的小寶寶吃飯,怎么忘記了這里還有一個小寶寶呢?它已經(jīng)餓了好幾天了!”小朋友的興趣一下子就轉移到了泥鰍上,可是泥鰍喜歡吃什么呢?這就給他們出難題了。小朋友們根據(jù)自己的原有經(jīng)驗進行了猜想。有的認為它喜歡吃草,有的認為它喜歡吃水里的小蟲子,他們對這個問題產(chǎn)生了爭議。最后在老師的建議下,同意明天將自己認為的泥鰍喜歡的食物帶來給泥鰍吃,看看它到底喜歡吃什么。
2、收集孩子的問題,梳理孩子的探究方向。幼兒在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下完成每一項任務的效果是最好的 ,他們能主動地向老師提出自己的疑問,經(jīng)過自己的探究解決疑問,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為下一次的探索活動設下積極的嘗試興趣。在“有趣的泥鰍”活動中,及時的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如:“泥鰍離開水還能活嗎?泥鰍怎么不吃東西?泥鰍的嘴一張一合的在吃什么?泥鰍喜歡喝水嗎?”等等關于泥鰍的生活習性方面的問題,我們教師應抓住這種教育良機,激發(fā)孩子的探索興趣,便生成了活動“泥鰍喜歡吃的食物”。
三、環(huán)境中幼兒主動參與
著名心理學家潘菽教授指出“教育是一種環(huán)境,是人類有組織、有計劃地傳遞社會經(jīng)驗、發(fā)展技能的方式”要在幼兒園里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各類科技活動,必須為幼兒創(chuàng)設豐富寬松的探索環(huán)境,為幼兒的科學活動配置充足的物質條件,隨時滿足幼兒求知欲的需要,并引導幼兒主動探究。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幼兒無拘無束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大膽地想像和創(chuàng)造,是孩子主動學習和大膽探索的基本前提和條件。有時,孩子的觀點和興趣常常與教師不同,接納和支持孩子的觀點和興趣會使他們有安全感。如果老師總是說“別動”“不對”就會挫傷幼兒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因此,在進行科學活動時,我們應不過多地干預孩子的活動,而是作為孩子的大朋友,好幫手,為其成功表示祝賀。在活動中,還要尊重和接納每一個幼兒的觀點和興趣。接納和支持幼兒的興趣和觀點會使幼兒產(chǎn)生安全感。幼兒原本也是最誠實、最尊重客觀現(xiàn)實的。在心理安全的環(huán)境中,幼兒會根據(jù)自己對事物的真實感受做出回答和解釋。因此,在幼兒的回答與教師預想的結果不同時,教師要尊重并努力尋求幼兒的真實認識及其來源,支持和鼓勵幼兒的探究。幼兒知識的獲得是幼兒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在活動中,材料是激發(fā)和維持幼兒探索的最好誘因,以活動材料為載體,使活動步驟緊扣目標層層深入,有利于幼兒不斷探索,驗證。因此我們在投放材料時十分注意材料的功能。以往的活動材料都是由老師自己去收集,現(xiàn)在我們發(fā)動家長和孩子一起收集材料,在這個活動過程中,不但使活動資料更加豐富,孩子也提高了主動探索的能力。例如:在“有趣的泥鰍”中,發(fā)動孩子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自己認為有泥鰍喜歡吃的食物,有的幼兒帶來了水草;有的幼兒帶來了小蝦,有的幼兒帶來了各種水果。通過讓孩子自己給泥鰍找食、喂食的過程中知道了泥鰍喜歡吃什么食物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