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靖
摘 要:課堂提問是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之間發(fā)生的語言互動和交流,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但是,在英語教學實際中卻存在提問的不足。彌補提問不足問題,要采取如下措施:精心設計問題,保證課堂提問的科學性;運用多種方法,保證課堂提問的可接受性;靈活處理回答,保證課堂提問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是教師提問教學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師提高學生對英語課興趣的重要內容,教師能否較好地利用課堂教學中有限的時間來提升學生的興趣,能否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是評價課堂提問有效性的重要標準。本文試對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提問的不足進行分析,并提出彌補措施。
一、教師課堂提問及其價值
初中英語課堂對于課堂內容的豐富、師生交流的促進、學生注意力的提升等都有一定促進作用。但從初中英語教學角度來說,英語課堂提問的價值遠不止這些:
1.搭建教師與學生交流的橋梁。
英語課堂不同于其他的課堂,其本身是一種語言的學習,語言學習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語言的交流和溝通。初中生在英語學習中更多的時間用在記單詞、語法、詞態(tài)等掌握上,學生真正用來練口和通過口語來提升自己英語水平的時間并不是很充分。英語教師通過課堂提問,可以為教師和學生的語言交流提供一個場所,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開口說英語,另外英語教師在與學生的口語交流過程中可以融洽師生關系,教師先不管學生在課堂提問中可以掌握多少內容,只要能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與老師交流,形成一個常規(guī)的對話機制就已經使學生得到了鍛練。
2.有利于教師更好掌握學生學習情況。
教師教學及課堂內容的安排、講課的方法等都需要隨時根據學生的情況而改變,教師要做更加科學的授課準備的前提是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一個準確的把握,而課堂提問時教師就可以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例如通過口語的交流可以了解學生的口語情況,針對那些需要口語提升的學生可以制訂有針對性的口語教學內容,通過課堂提問還可以了解學生對于課堂內容了解的情況,這樣教師在測驗題目的設計、復習內容的總結等方面就可以有所偏重,強化學生不熟悉和不擅長內容的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3.能夠提高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度。
一堂課四十五分鐘,如果英語教師在課堂時間都是按照內容按部就班地講,那么學生很容易對英語課堂產生厭倦感,難以真正提起對于課堂的興趣,而英語教師在課堂上通過趣味性的提問和相關情景的提問,可以讓學生從枯燥的課堂中感受到一些刺激性的東西,這樣學生注意力可能進一步提升。
4.調控課堂教學的進行。
初中生課業(yè)負擔相對較重,各科教師通過各種方式擠占學生休息時間,學生身心疲意。特別是一些英語學習成績并不是很好的學生,更容易產生厭學的狀態(tài),課堂45分鐘根本無法集中精力,使得課堂教學的效果并不好。如果教師能夠合理設計課堂提問,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調節(jié)課堂氣氛、調動學習熱情和活躍學生情緒的積極作用。
二、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提問的不足
1.教師提問準備不夠。
一些教師在課堂前的備課階段,沒有把課堂提問列入課程講述的內容,課堂提問的隨意性特別大,往往是想到某個問題就直接向學生提出問題,在問題的講解、解答中也缺乏應有的專業(yè)性和系統(tǒng)性,使得課堂提問失去了本身的意義,成為教師課堂課堂的一個不起眼的內容;
2.教師提問的知識欠缺。
一些教師對課堂提問的意義有一定的了解,意識到課堂提問能夠進一步促進教學和學生的自我學習,但由于缺乏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和經驗積累,對于課堂提問的技巧把握不足,不能真正問出有水平的問題,缺少提問的藝術。
3.教師僅憑教學經驗提問。
有一些教師沒有對課堂提問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的研究,只是憑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或是想當然地提出問題,最后出現課堂提問的內容與課堂關聯性不大、課堂提問內容累贅、提問擾亂學生記憶課堂教學內容的思路等現象,不能正常發(fā)揮課堂提問的效用。
4.提問內容難易不當。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課堂提問的內容難易不當,問題一提出不僅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活躍課堂的目的,還讓學生望而止步,甚至出現無學生提問,學生不敢問的情況,這也是目前課堂提問中的突出問題。
三、彌補英語課堂提問不足的措施
1.精心設計問題,保證課堂提問的科學性。
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提問中的知識性問題過多,而參考性問題不足,說明教師在準備問題時不夠充分,沒有認識到課堂提問的重要性。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即做什么事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學更是如此,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前,即備課時,應該重視課堂提問,并為課堂提問做好充分的準備。
2.運用多種方法,保證課堂提問的可接受性。
初中英語教師設計好的問題要起到預期的效果,就要在提問方法上下功夫,明確提問目的,掌握多種提問方法,避免不當的方法,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發(fā)揮英語課堂提問的效果。
3.靈活處理回答,保證課堂提問的順利進行。
(1)候答時間要足。足夠的候答時間是學生輸出正確答案的必要條件。在提出問題后,教師要根據問題的性質、問題的難易程度、學生的學習水平及學生的反應等因素來合理控制候答時間。
(2)靈活使用問題引導策略。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要留有足夠的候答時間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來引導學生的回答,保證課堂提問的順利進行。教師可使用的問題引導策略包括追問、翻譯、改述、重述、轉指、啟發(fā)等。
(3)要注意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對不同性別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才能起到有效反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