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楚
昨晚十一點,被朋友拉出去吃宵夜。這是個時常游離的人,點了一大堆羊肉串和涮牛肚,卻仿佛厭食癥患者般懨懨地、心不在焉地咀嚼著,似乎深夜美食都不能打動他的味蕾。我本不餓,只叫了杯白水,邊喝邊扭頭看旁邊那桌聚會的年輕人大聲喧鬧,打情罵俏,擁抱親吻,室內(nèi)猶如壁爐里的火。這幾天北京一直下雨,一個季節(jié)被另外一個季節(jié)驅(qū)逐,終歸是有些涼意。吃完后出來,仍密密麻麻落著小雨,我們低頭默然走路,只聽到鞋子踩到雨水落葉后咔哧咔哧的聲響。閉眼豎耳傾聽,冬天似乎就真來了。
在這條走了無數(shù)遍的人大北路夜行,燈昏聵寂寥,讓我不禁想起《喧嘩與騷動》里迪爾西的早晨。??思{寫道,這一天在蕭瑟與寒冷中破曉了。一堵灰黯的光線組成的移動的墻從東北方向挨近過來,它沒有稀釋成為潮氣,卻像是分解成為塵埃似的細微、有毒的顆粒,當?shù)蠣栁鞔蜷_小屋的門走出來時,這些顆粒像針似的橫斜地射向她的皮肉,然后又往下沉淀,不像潮氣倒像是某種稀薄的、不太肯凝聚的油星。
這一期,本想用《喧嘩與騷動》來終結(jié)兩年的專欄。我如此地喜歡這部小說。可是關(guān)于它,又能說些什么?無非陳詞濫調(diào)。又想說說《八月之光》,這部每年夏天都要細讀一遍的小說,聞起來滿是陳年老屋里灰塵的不祥之氣:危險、嗆人、黯然,然而屋子里坐一宿,你就會被它綿長、粗糲、絕望的氣味熏得迷失起來。這部小說里的兩個主人公,克里斯默斯和莉娜,自始至終也未能見上一面。當然,他們能否見面一點都不重要,相對于《野棕櫚》來講,他們好歹還有一個中間人布朗。我偏狹地認為,對于人物精神世界的梳理與塑形,也許只有陀思妥耶夫斯基能與??思{相媲美。除了克里斯默斯,我最感興趣的人物不是莉娜,而是海托華。這個被廢黜的長老會派教會牧師,簡直就是每個時代里即將被拋棄、又時刻驕傲地抬起頭顱的那群人的堅硬縮影。他們有自己的信仰與尊嚴,他們從來都不怕被拋棄。也許,到了最后,我們每個人都是海托華,坐在黑屋子里回憶往事,并對時代抱著某種不愿提及的嘲諷。相對于《八月之光》,《我彌留之際》顯得有些雜亂,但并不散亂。十五個人物敘述的五十九個片段,構(gòu)建了類似于《奧德修記》的一次鄉(xiāng)村歷險。英國批評家邁克爾·米爾蓋特認為,“本德侖”這個姓(Bundren)與約翰·班揚《天路歷程》中基督徒身上的負擔(burden)有一定關(guān)聯(lián)。本德侖一家人進行的是一次具有冷嘲意味的朝圣者的歷程,框架上與《天路歷程》也很是接近。而中文譯者李文俊先生認為,《我彌留之際》風(fēng)格上更像《堂吉訶德》(福克納自己也說過,《堂吉訶德》他“每年都要看,就像有些人讀《圣經(jīng)》那樣”)。不管怎樣,這部小說肯定是??思{最好的長篇之一。這種多角度敘事(敘事者的身份多到令人頭疼,需要時不時地翻看人物表),在《我的名字叫紅》里得到了更為癲狂的張揚。毫無疑問,??思{是現(xiàn)代小說的結(jié)構(gòu)大師,后來者沒有誰不從他這里學(xué)一招兩招的。可言說??思{是危險的,我的確沒有這個膽量。
其實,想聊一聊的書還有很多。
比如《包法利夫人》。盡管這本書寫于一百五十多年前,但至今仍讓我們唏噓不已?!鞍ɡ蛉恕边@種精神類型的女人,現(xiàn)在依然隨處可見。一百多年過去,這個世界上照樣有無數(shù)的包法利夫人們在誕生、在成長、在絕望中毀滅。用納博科夫的話講,“世間從未有過愛瑪·包法利這個女人,小說《包法利夫人》卻將萬古流芳。一本書的生命遠遠超過一個女子的壽命。”跟無數(shù)的朋友推薦過這本小說。它看上去相當古老無趣,只是講了一個女人的婚外戀故事,要多俗有多俗,可我覺得只要讀懂了艾瑪,就讀懂了所有的女人。這樣說肯定有些武斷,不過我也不介意得罪艾瑪這個類型的人,反正她們總是溫柔的、童真的,即便是性欲,也粘帶了童話的味道。在小說技法上,《包法利夫人》更是一種標準。上世紀六十年代興起的法國“新小說”作家和理論家都視福樓拜為先驅(qū)。讓·羅賽主要研究《包法利夫人》的敘述技巧和敘述觀點,他說這部“什么也不涉及的書”是現(xiàn)代派小說的祖先。略薩在他那部專門研究福樓拜的專著《無休止的縱欲》中,認為福樓拜的寫作“形式從來未與生活分離:形式是生活最好的維護者”。沒錯,在全知全能的敘述者時代,福樓拜已經(jīng)采用了類似電影的剪輯手法,近景遠景的替換增加了文本的層次性,按納博科夫的說法,對話更是多聲部配合,形成交響樂的效果。我當初的想法是從風(fēng)物說開去。關(guān)于永鎮(zhèn)的風(fēng)物描寫,已經(jīng)跳脫開人物獨立存在。這像是一種笨拙的魔法,道具已經(jīng)不再是單純的道具,而具有了跟“人物”或“主角”一樣的身份和地位,它已經(jīng)徹底孤立于它從屬的那個整體。在關(guān)于“物”的哲學(xué)意義上,“新小說”無疑做了更具說服力的嘗試和拓展。當代中國小說里很少有“物”的存在和重量。但我在格非的小說《隱身衣》里似乎隱約找到了與之相關(guān)的變形展現(xiàn)——關(guān)于音響的描摹和敘述?!耙繇憽弊鳛椤拔镔|(zhì)”,像石頭一樣矗立在文本里,它對情節(jié)發(fā)展并沒有起決定性的推動作用,而且并沒有作為一種小說的技術(shù)手段轉(zhuǎn)化為“象征”和“隱喻”。這樣的“物”的安排是妥帖的,它沒有成為危險的累贅或慣用的手段。
比如《呼蘭河傳》。關(guān)于蕭紅,我自己有很大誤解。每次聽聞人家拿張愛玲與蕭紅比較,都覺得是對張愛玲的一種貶低。在我印象中,蕭紅和丁玲一樣,是靠緋聞立足文學(xué)史的女人。也曾經(jīng)嘗試去體會揣摩,屢屢心無所得。然后在此深秋,我再次逼迫自己去接納她?;蛟S跟年齡有關(guān),這次我被《呼蘭河傳》深深打動(猶如幾年前讀契訶夫讀到淚流)。這感動因為摻雜了某種先天性的歧視和冷漠,因而與我而言,顯得更為誠摯。
我發(fā)現(xiàn),《呼蘭河傳》并非是簡單的抒情詩、地方風(fēng)情畫和歌謠。蕭紅小說風(fēng)格最重要的品質(zhì),在于諷刺性的幽默。這種幽默使她建立了屬于自己的成熟的小說文本形式。她善于充分展開一種獨屬于中國農(nóng)民式的日常生活情境,層層推進,白描呼應(yīng),直到這個“情境”實現(xiàn)它的全部戲劇性——這種戲劇性不僅是小說的內(nèi)在邏輯,更是小說的敘事動力??梢哉f,蕭紅是一位真正的文體家。我還發(fā)現(xiàn)蕭紅的小說跟師陀的小說有很多共通之處,以《呼蘭河傳》和《果園城記》為例,都是類似于安德森《小鎮(zhèn)畸人》的散點式結(jié)構(gòu),都是構(gòu)建一個封閉愚昧的獨立世界,都是平視的敘述者視角,沒有過于冷靜的俯瞰,也沒有過于煽情的仰視。他們骨子是真正的熱愛他們的呼蘭河城和果園城,而且在對生與死的終極問題上,都有著中國鄉(xiāng)村式的幽默豁達。可以說,蕭紅小說里的溫度讓我體味到土地的寬廣和仁義,而張愛玲,則是精致的冷漠和厭倦。當然,從文學(xué)意義上講,哪種品質(zhì)更為可貴,實在是沒有衡量的標準。
還比如遠藤周作的《沉默》、珍妮弗·伊根的《惡棍來訪》、科爾姆·托賓的《大師》、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的《天才雷普利》、西格弗里德·倫茨的《德語課》、薩曼·拉什迪的《午夜之子》、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一樁事先張揚的殺人事件》、帕斯捷爾納克的《安全保護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約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三島由紀夫的《春雪》、伊斯梅爾·卡達萊《亡軍的將領(lǐng)》、孔飛力的《叫魂》、威廉·特雷弗的《山區(qū)光棍》、林耀華《金翼——一個中國家族的史記》等等等等,諸如此類。想要推薦的書可能僅僅比我們?nèi)庋劭吹降男切且傩?。這些偉大的作品矗立在那里,除了讓我們敬仰,更讓我們敬畏,讓我們在它們的光輝下畏手畏腳、笨手笨腳地寫出屬于我們自己的文字。這到底是一件好事、抑或是一件壞事?說不清。
記得毛姆叔叔在談及偵探小說的興衰史時,曾不乏揶揄地說,我真是敬佩那些在深夜里閱讀普魯斯特和喬伊斯的讀者(大意如此吧)。他的話放到如今的中國似乎更為恰宜。感謝那些隨手翻閱我文字的人。你們讓我覺得即便是面對巍峨的山峰,平地也委實沒有必要羞愧。
無論如何,這個名為“張看”的專欄陪大家度過了兩年時光,我還是很欣慰。在這為了告別的聚會上,我最感謝的還是《野草》主編斯繼東先生。他每次都溫和地催稿,讓我對自己的拖延癥更為厭惡。
不管怎樣,在秋天告別還算頗合時宜,外面落著雨,野鴿子咕咕叫著,雨中還傳來奔跑的人們的笑聲。猶在深夜,這笑聲似乎更為空蕩熱烈。我覺得還是塔爾說得好。作為一個農(nóng)民,他比誰都更清楚:
“反正,我們過我們的日子并且做出歡喜的樣子,這總不會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