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洛陽伽藍記》的藝術(shù)之美

2017-04-21 02:53:45邢培順
關(guān)鍵詞:伽藍佛寺洛陽

邢培順

(濱州學(xué)院 人文學(xué)院,山東 濱州 256603)

論《洛陽伽藍記》的藝術(shù)之美

邢培順

(濱州學(xué)院 人文學(xué)院,山東 濱州 256603)

《洛陽伽藍記》以寺廟為線索,用清晰的空間結(jié)構(gòu),“正文子注”的敘事體例,豐富巧妙的描寫技巧和精美的語言,記錄了北魏都城洛陽一千余座佛寺中的四十余座具有代表性的大寺。在此過程中,記載了洛陽城的門闕、宮殿、官署、坊里、溝渠、橋梁、園林,及有關(guān)的史事、典故、古跡、人物、民間藝術(shù)、市井生活故事、靈異故事等。以正文記佛寺,以注文記其他有關(guān)內(nèi)容,整部作品,恰似一篇內(nèi)容豐富、結(jié)構(gòu)嚴(yán)密精巧的辭賦,其巧妙的敘事方法,使作品內(nèi)容雖駁雜而線索清晰,篇幅較小而容量甚大。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正文子注;藝術(shù)之美

《洛陽伽藍記》是中國散文史上的名作,它繼承了中國古代文學(xué)藝術(shù)的多方面的技巧,取得了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四庫館臣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總結(jié)其藝術(shù)特點說:

以城內(nèi)及四門之外,分?jǐn)⑽迤瑪⒋沃笙?,以東面三門、南面三門、北面三門,各署其新舊之名,以提綱領(lǐng),體例絕為明晰。其文秾麗秀逸,煩而不厭,可與酈道元《水經(jīng)注》肩隨。其兼敘爾朱榮等變亂之事,委曲詳盡,多足與史傳參證。其他古跡藝文,及外國土風(fēng)道里,采摭繁富,亦足以廣異聞。①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619頁。

這里總結(jié)了《洛陽伽藍記》的結(jié)構(gòu)特點、敘事技巧和藝術(shù)風(fēng)格,雖比較精到,但還不夠全面細致,本文將對其結(jié)構(gòu)特點、敘事體例、描寫技巧和語言藝術(shù)進行比較全面的總結(jié)論述,以就教于方家。

一、明晰的空間結(jié)構(gòu)

正如書名所昭示的,《洛陽伽藍記》所敘寫的對象是寺廟,而洛陽的寺廟數(shù)量既多,又很分散,作者在《序》中說到這個情況:“逮皇魏受圖,光宅嵩洛,篤信彌繁,法教愈盛。王侯貴臣,棄象馬如脫屣;庶士豪家,舍資財若遺跡。于是招提櫛比,寶塔駢羅,爭寫天上之姿,競摹山中之影;金剎與靈臺比高,廣殿共阿房等壯。豈直木衣綈繡,土被朱紫而已哉!……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廓,鐘聲罕聞。恐后世無傳,故撰斯記。然寺數(shù)最多,不可遍寫,今之所錄,止大伽藍?!雹谥茏嬷儯骸堵尻栙に{記校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第4-8頁。要有條不紊地敘寫這些寺廟,讓讀者讀后有準(zhǔn)確的理解和清晰的印象,就必須選擇恰當(dāng)?shù)臄⑹鲰樞?,作者?zhǔn)確地選擇了直觀可感的空間順序。而要以空間順序來敘事,又必須確定恰當(dāng)?shù)膮⒄瘴?,作者確定的參照物便是既用以界定洛陽城空間,又為人們所熟悉的城門。作者在《序》中說明北魏佛法之盛、作品創(chuàng)作目的和創(chuàng)作體例后,接著說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詔司空穆亮營造宮室,洛陽城門沿用魏晉舊名;然后在正文中依次說明洛陽城東三門、南四門、西四門、北二門的位置、名稱,并在注文中說明他們的名稱沿革及有關(guān)典故。今據(jù)周祖謨先生的意見列表如下:

正文注文東面有三門:北頭第一門曰“建春門”。次南曰“東陽門”。次南曰“青陽門”。漢曰“中東門”,魏、晉曰“東陽門”,高祖因而不改。漢曰“望京門”,魏、晉曰“清明門”,高祖改為“青陽門”。南面有四門:東頭第一門曰“開陽門”。漢曰“上東門”。阮籍詩曰:“步出上東門”是也。魏、晉曰“建春門”,高祖因而不改。初,漢光武遷都洛陽,作此門始成,而未有名。忽夜中有柱自來在樓上。后瑯琊郡開陽縣言南門一柱飛去,使來視之,則是也。遂以“開陽”為名。自魏及晉,因而不改,高祖亦然。次西曰“平昌門”。次西曰“宣陽門”。次西曰“津陽門”。漢曰“平門”,魏晉曰“平昌門”,高祖因而不改。漢曰“小苑門”,魏、晉曰“宣陽門”,高祖因而不改。漢曰“津門”,魏、晉曰“津陽門”,高祖因而不改。西面有四門:南頭第一門曰“西明門”。次北曰“西陽門”。次北曰“閶闔門”。次北曰“承明門”。漢曰“廣陽門”。魏、晉因而不改,高祖改為“西明門”。漢曰“雍門”。魏晉曰“西明門”,高祖改為“西陽門”。漢曰“上西門”,上有銅璇璣玉衡,以齊七政。魏、晉曰“閶闔門”,高祖因而不改。承明者,高祖所立,當(dāng)金墉城前東西大道。遷京之始,宮闕未就,……高祖謂御史中尉李彪曰:“曹植詩云:謁帝承明廬。此門宜以承明為稱?!彼烀?。漢曰“夏門”,魏、晉曰“大夏門”, 高祖因而不改?!瓭h曰“穀門”,魏、晉曰“廣莫門”,高祖因而不改。北面有二門:西頭曰“大夏門”。東頭曰“廣莫門”。

這部分內(nèi)容看似游離于正文之外,但對整部作品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它為下文的敘述內(nèi)容提供了空間參照,后面內(nèi)容分城內(nèi)、城東、城南、城西、城北五部分,就是以此為參照劃分的,這就使后文對每座佛寺的敘寫在空間上都非常清晰。

作者每寫一座寺廟,都要首先說明其建立者和相對于城門的空間位置,如城內(nèi)瑤光寺:“世宗宣武皇帝所立。在閶闔城門御道北,東去千秋門二里?!雹佗谥茏嬷儯骸堵尻栙に{記校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第53頁,第112頁。閶闔門是洛陽城西面南數(shù)第三門,而千秋門是宮西門,這樣一來,瑤光寺的空間位置就十分清楚了。再如城南景明寺:“宣武皇帝所立也。景明年中立,因以為名。在宣陽門外一里御道東”。②這里也是有方位,有距離,位置清楚。

在文章的總體結(jié)構(gòu)安排上,作者按照空間順序,將文章分為城內(nèi)、城東、城南、城西、城北五部分;在具體敘寫各個寺廟時,再以城門為參照物來確定它們各自的位置,這就使對本來十分散亂的寺廟的描寫顯得極為清楚、條理,使整個作品獲得了一個精巧的空間結(jié)構(gòu)。作者在《序》中曾說到他的敘事順序:“先以城內(nèi)為始,次及城外。表列城門,以及遠近。凡為五篇?!笨芍堵尻栙に{記》的這個精巧的空間結(jié)構(gòu)是作者的精心設(shè)計。

二、“正文子注”的敘事體例

《洛陽伽藍記》的敘事方式比較特別,劉知幾在《史通?補注篇》中說:“亦有躬為史臣,手自刊補,雖志存該博,而才闕倫敘,除煩則意有所吝,畢載則言有所妨,遂乃定彼榛楛,列為子注。若蕭大圜《淮海亂離志》、羊衒之《洛陽伽藍記》、宋孝王《關(guān)東風(fēng)俗傳》、王劭《齊志》之類是也。”①浦起龍:《史通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22頁。單從劉知幾的論述看,這種“定彼榛楛,列為子注”的敘事體例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敘事方式還是不太清楚。陳寅恪先生在《讀<洛陽伽藍記>書后》云:

鄙意衒之習(xí)染佛法,其書制裁乃摹擬魏晉南北朝僧徒合本子注之體?!^今本《洛陽伽藍記》楊氏紀(jì)惠生使西域一節(jié),輒以宋云言語行事及《道榮傳》所述參錯成文,其間頗嫌重復(fù),實則楊氏之紀(jì)此事,乃合《惠生行紀(jì)》、《道榮傳》及《宋云家傳》三書為一本,即僧徒“合本”之體,支敏度所謂“合令相附”及“使事類相從”者也。②陳寅?。骸督鹈黟^叢稿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58-160頁。

陳寅恪先生認為,楊衒之《洛陽伽藍記》的敘事方式,模仿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僧徒注經(jīng)的一種方式,即“合本子注之體”,那么什么是“合本子注”呢?程千帆先生解釋說:“子注之興,蓋由后漢以降,佛法西來,一經(jīng)間有數(shù)譯,至如支愍度《合維摩詰經(jīng)序》所云:‘或辭句出入,先后不同;或有無離合,多少各異?!室砸槐緸檎?,為母;以他本為注文,為子;合而為一,以便研尋,于是有合本子注之體也。”③程千帆:《史通箋記》,《程千帆全集》(卷五),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91頁。則所謂“合本子注”,就是佛教在傳播過程中,同一部佛經(jīng),在不同時代,經(jīng)由不同的譯者,會產(chǎn)生不同的譯本,有的詳細,有的簡略;有的符合原意,有的有所誤解,后來的人在整理佛經(jīng)的時候,選取一個最好的本子作為正文,為母;將其他譯本的內(nèi)容分列于母本的有關(guān)文字之下為注文,為子。這樣,不同時期,不同譯者,對同一內(nèi)容的不同譯文前后排列,可以彼此參稽,相互啟發(fā),以達到更全面、深入理解佛經(jīng)的目的。

應(yīng)該看到,“合本子注”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僧徒注經(jīng)的一種方式,而所謂“子注”是《洛陽伽藍記》的敘事方法,盡管楊衒之在創(chuàng)作《洛陽伽藍記》的過程中模擬了僧徒的“合本子注”之體,但二者畢竟有較大不同。那么,《洛陽伽藍記》敘事的這種“子注”體例到底是怎樣的呢?周祖謨先生說:“楊衒之著《洛陽伽藍記》固以記載佛寺為主,但在佛寺之外,兼及歷史故實和世諦俗事,內(nèi)容既多,又難以割舍,于是在正文下采取子注的方式來分別記述?!雹苤茏嬷儯骸堵尻栙に{記校釋》,第247頁。這個論述尚不夠明晰,歸結(jié)起來可以這樣說:《洛陽伽藍記》用正文敘寫佛寺,用注文敘寫與之有關(guān)的各種內(nèi)容。筆者將這種敘事模式稱為“正文子注”。弄清了《洛陽伽藍記》的這種敘述體例,前人的許多有關(guān)論說就不再隱晦難明了,如楊衒之自己在《序》中說:“今之所錄,止大伽藍,其中小者,取其祥異,世諦俗事,因而出之?!眲⒅獛渍f:“雖志存該博,而才闕倫敘,除煩則意有所吝,畢載則言有所妨,遂乃定彼榛楛,列為子注。”可見楊衒之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有明確的敘述體例,而劉知幾對這種體例也有準(zhǔn)確的認識和理解。遺憾的是,由于長時間的輾轉(zhuǎn)傳抄,自宋朝以后,《洛陽伽藍記》的正文與注文便混淆難辨了,所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引用了劉知幾的話后說:“則衒之此記,實有自注。世所行本皆無之,不知何時佚脫。然自宋以來,未聞有引用其注者,則其刊落已久,今不可復(fù)考矣?!逼鋵嵶⑽牟⑽础柏摗保皇钦呐c注文混為一體而已。近、現(xiàn)代許多學(xué)者為辨別其中的正文和注文做了艱辛的工作,然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見。以下?lián)茏嬷兿壬囊庖姡杂缹幩聻槔?,說明這種敘事體例的特點:

正文注文永寧寺,熙平元年,靈太后胡氏所立也。在宮前閶闔門南一里御道西。其寺東有太尉府,西對永康里,南界昭玄曹,北鄰御史臺。閶闔門前御道東,有左衛(wèi)府。府南有司徒府?!牢饔杏倚l(wèi)府,府南有太尉府,府南有將作曹,曹南有九級府,府南有太社,社南有凌陰里,即四朝時藏冰處也。

中有九層浮圖一所,架木為之,舉高九十丈。上有金剎,復(fù)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且猿>氨疲骸绊殢泴毜?,兜率凈宮,莫尚于斯也?!蓖鈬I經(jīng)像皆在此寺。寺院墻皆施短椽,以瓦覆之,若今宮墻也。……路斷飛塵,不由渰云之潤;清風(fēng)送涼,豈籍合歡之發(fā)? 詔中書舍人常景為寺碑文。景字永昌,河內(nèi)人也,敏學(xué)博通,知名海內(nèi)。太和十九年,為高祖所器,拔為律學(xué)博士,刑法疑獄,多訪于景?!叭?yún)⒔?,出為侯牧,居室貧儉,事等農(nóng)家,唯有經(jīng)史,盈車滿架。所著文集,數(shù)百余篇,給事中封暐伯作序行于世。裝飾畢功,明帝與太后共登之。視宮中如掌內(nèi),臨京師若家庭。以其目見宮中,禁人不聽升之。衒之嘗與河南尹胡孝世共登之,下臨云雨,信哉不虛。時有西域沙門菩提達摩者,波斯國胡人也。……至孝昌二年中,大風(fēng)發(fā)屋拔樹?!x元年,太原王爾朱榮總士馬于此寺。榮字天寶,北地秀容人也。世為第一領(lǐng)民酋長、博陵郡公。部落八千余家,有馬數(shù)萬匹,富等天府。武泰元年二月中,帝崩,……四月十一日榮過河內(nèi),至高頭驛?!諛s軍于芒山之北,河陰之野。十三日召百官赴駕,至者盡誅之。王公卿士及諸朝臣死者二千余人。十四日車駕入城,大赦天下,改號為建義元年,是為莊帝?!奂{榮女為皇后。進榮為柱國大將軍錄尚書事,余官如故。永安二年五月,北海王元顥復(fù)入洛,在此寺聚兵。顥,莊帝從兄也,孝昌末,鎮(zhèn)汲郡,聞爾朱榮入洛陽,遂南奔蕭衍。是年入洛,莊帝北巡。顥登皇帝位,改年曰建武元年。顥與莊帝書曰:“大道既隱,天下匪公;禍福不追,與能義絕?!瓡r帝在長子城,太原王、上黨王來赴急?!椗c數(shù)十騎欲奔蕭衍,至長社,為社民斬其首,傳送京師。二十日帝還洛陽,進太原王天柱大將軍,余官亦如故。時太原王位極心驕,功高意侈,與奪臧否肆意。帝恐謂左右曰:“朕寧作高貴鄉(xiāng)公死,不作漢獻帝生。”九月二十五日,詐言產(chǎn)太子,榮、穆并入朝,莊帝手刃榮于明光殿,……唯右仆射爾朱世隆素在家,聞榮死,總榮部曲,燒西陽門,奔河橋。至十月一日,隆與榮妻北鄉(xiāng)郡長公主至芒山馮王寺為榮追福薦齋,……世隆見橋被焚,遂大剽生民,北上太行?!缆≈粮叨?,立太原太守長廣王曄為主,改號曰建明元年?!鬃岳宗樯娑?,擒莊帝于式乾殿?!瓡r十二月,帝患寒,隨兆乞頭巾,兆不與。遂囚帝還晉陽,縊于三級寺。帝臨崩禮佛,愿不為國王。永熙三年二月,浮圖為火所燒。……火經(jīng)三月不滅。其年五月中,有人從東萊郡來,云:“見浮圖于海中,光明照耀,儼然如新,海上之民咸皆見之。俄然霧起,浮圖遂隱?!敝疗咴轮校疥柾鯙槭讨絮勾凰鶔?,奔于長安。十月而京師遷鄴。永安三年,逆賊爾朱兆囚莊帝于寺。

作品用清晰的空間順序,“正文子注”的敘事方式,記錄了北魏都城洛陽一千余座佛寺中的四十余座具有代表性的大寺,在此過程中,記載了洛陽城的門闕、宮殿、官署、坊里、溝渠、橋梁、園林,及有關(guān)的史事、典故、古跡、人物、民間藝術(shù)、市井生活故事、靈異故事等,以正文記佛寺,以注文記其他。

永寧寺是洛陽規(guī)模最大、建筑最為豪侈的佛寺,《魏書?釋老志》載:“肅宗熙平中,于城內(nèi)太社西,起永寧寺。靈太后親率百僚,表基立剎。佛圖九層,高四十余丈,其諸費用,不可勝計?!雹傥菏眨骸段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3042頁。永寧寺自熙平元年(516)初建到永熙三年(532)焚毀,前后共17年時間,在這期間,北魏朝廷經(jīng)歷了許多重大變故,國家政權(quán)急遽走向衰落以至滅亡。在楊衒之心目中,永寧寺既是國家命運的象征,也是國家走向衰亡的見證者。他在《永寧寺》中敘寫了爾朱榮率兵內(nèi)指,沉幼帝、太后于河,殺百官于河陰,別立孝莊帝,北海王元顥由梁北還與莊帝爭奪帝位,爾朱榮還師消滅元顥,孝莊帝陰謀殺掉爾朱榮,爾朱世隆為爾朱榮復(fù)仇而攻入京師,囚禁、縊殺孝莊帝等一系列事件,勾勒出北魏中后期一系列重大政治變故,展示了北魏衰變的過程。他的主觀意圖就是要通過敘寫永寧寺,反映北魏走向衰亡的過程及其原因。窮極壯麗的永寧寺被焚毀,意味著北魏政權(quán)的最終衰亡。文章最后海上浮圖傳說的敘寫,寓有深刻的含義,它象征著曾經(jīng)壯麗輝煌的永寧寺,曾經(jīng)強盛一時的拓跋魏,已經(jīng)像虛幻縹緲的海市蜃樓那樣遠遠地隱去了。

楊衒之通過記錄佛寺來反映北魏的社會現(xiàn)實和國家走向衰亡的過程,這一點,他在序中已有說明:“至武定五年,歲在丁卯,余因行役,重覽洛陽。城郭崩毀,宮室傾覆,寺觀灰燼,廟塔丘墟,墻被蒿艾,巷羅荊棘。野獸穴于荒階,山鳥巢于庭樹。游兒牧豎,躑躅于九逵;農(nóng)夫耕老,藝黍于雙闕。始知《麥秀》之感,非獨殷墟;《黍離》之悲,信哉周室。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廓,鐘聲罕聞。恐后世無傳,故撰斯記?!雹佗冖壑茏嬷儯骸堵尻栙に{記校釋》,第7頁,第17-18頁,第18-20頁。在作品中,永寧寺寫得最為詳細,所占篇幅最大,包涵的歷史和文化容量也最深廣,對其他佛寺的敘寫就沒有這樣詳細,有的非常簡略,如對瓔珞寺的敘寫就非常簡單,只有幾句話說明它的名稱、位置等。楊衒之以記佛寺為綱領(lǐng),全面地反映了北魏都城洛陽的社會風(fēng)貌,包涵著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容。

三、豐富巧妙的描寫技巧

(一)描寫洛陽城的布局?!堵尻栙に{記》用清晰的空間順序,描寫了古都洛陽的門闕、宮殿、官署、坊里、溝渠、橋梁和佛寺。在描寫的過程中,往往先以門闕為參照確定佛寺的位置,再以佛寺為參照說明官署、坊里等的位置,如《永寧寺》,作者首先確定永寧寺的位置:“在宮前閶闔門南一里御道西?!苯又f:

其寺東有太尉府,西對永康里,南界昭玄曹,北鄰御史臺。閶闔門前御道東有左衛(wèi)府。府南有司徒府。司徒府南有國子學(xué),堂內(nèi)有孔丘像。顏淵問仁、子路問政在側(cè)。國子南有宗正寺,寺南有太廟,廟南有護軍府,府南有衣冠里。御道西有右衛(wèi)府,府南有太尉府,府南有將作曹,曹南有九級府,府南有太社,社南有凌陰里,即四朝時藏冰處也。②

這里的閶闔門,即宮城南門,其南有御道,朝廷的主要府署都集中在御道東西兩側(cè),這里的描寫把洛陽城核心地帶的布置,各府署、坊里的具體位置就都交代清楚了。

(二)描寫壯麗輝煌的佛寺建筑。北朝佛教興盛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就是眾多宏偉壯麗的佛寺的建立,楊衒之在敘寫佛寺的時候,往往要描寫佛寺的高度、構(gòu)造、裝飾、觀感等,其中寫得最詳細的是永寧寺,其次是瑤光寺。如寫永寧寺:

中有九層浮圖一所,架木為之,舉高九十丈。上有金剎,復(fù)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師百里,已遙見之。初掘基至黃泉下,得金像三十軀。太后以為信法之征,是以營建過度也。剎上有金寶瓶,容二十五斛。寶瓶下有承露金盤一十一重,周匝皆垂金鐸,復(fù)有鐵鎖四道,引剎向浮圖四角。鎖上亦有金鐸,鐸大小如一石甕子。浮圖有九級,角角皆懸金鐸,合上下有一百三十鐸。浮圖有四面,面有三戶六窗,戶皆朱漆。扉上各有五行金鈴,其十二門二十四扉,合有五千四百枚。復(fù)有金環(huán)鋪首,殫土木之功,窮造形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議。繡柱金鋪,駭人心目。至于高風(fēng)永夜,寶鐸和鳴,鏗鏘之聲,聞及十余里。浮圖北有佛殿一所,形如太極殿。中有丈八金像一軀、中長金像十軀、繡珠像三軀、金織成像五軀、玉像二軀,作功奇巧,冠于當(dāng)世。僧房樓觀一千余間,雕梁粉壁,青瑣綺疏,難得而言。③

永寧寺為靈太后胡氏所立,在北魏佛寺中最為宏偉豪華,所耗費用難以數(shù)計,作者從高度、構(gòu)造、裝飾、觀感等不同側(cè)面描寫佛寺的巍峨侈麗,在描寫其建筑的宏偉壯麗、裝飾精美豪華、技藝高超絕倫、瞻視撼人心魄的同時,也含蓄地揭示出它的豪華靡費給國家和百姓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再如《瑤光寺》:“有五層浮圖一所,去地五十丈。仙掌凌虛,鐸垂云表,作工之妙,埒美永寧。講殿尼房,五百余間。綺疏連亙,戶牖相通,珍木香草,不可勝言。”①②③④⑤周祖謨:《洛陽伽藍記校釋》,第54頁,第66-67頁,第162頁,第154頁,第89頁。這些宏偉壯麗的佛寺建筑,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建筑技術(shù)的高超水平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無窮智慧。

(三)記載、描寫了北魏洛陽千姿百態(tài)的園林藝術(shù)。園林藝術(shù)是一個民族的哲學(xué)觀念影響于人們的生存、生活方式的表現(xiàn)之一,它體現(xiàn)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發(fā)展水平和藝術(shù)欣賞水平。中國歷史上以娛樂欣賞為目的的園林建設(shè)很早就開始了,漢武帝的上林苑兼有游賞和狩獵的功能,此后逐漸產(chǎn)生了專供游賞的園林,如梁孝王的兔園、漢宣帝時的樂游苑、《西京雜記》所載的西漢袁廣漢建造的華美盛大的私家園林等,此后如魏明帝的華林園、芳林園更加美麗精致。《洛陽伽藍記》記載了多種形態(tài)的園林,如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和佛寺園林。

1.皇家園林?!堵尻栙に{記》記載描寫了當(dāng)時著名的皇家園林華林園,作者先在正文中說:“泉西有華林園,高祖以泉在園東,因名蒼龍海。華林園中有大海,即魏天淵池?!比缓缶唧w敘說華林園的規(guī)模和內(nèi)涵:

池中猶有魏文帝九華臺。高祖于臺上造清涼殿。世宗在海內(nèi)作蓬萊山,山上有仙人館。臺上有釣臺殿,并作虹蜺閣,乘虛來往。至于三月禊日,季秋巳辰,皇帝駕龍舟鹢首,游于其上。海西有藏冰室,六月出冰,以給百官。海西南有景山殿。山東有羲和嶺,嶺上有溫風(fēng)室。山西有姮娥峰,峰上有露寒館,并飛閣相通,凌山跨谷。山北有玄武池,山南有清暑殿。殿東有臨澗亭,殿西有臨危臺。景陽山南,有百果園,果列作林,林各有堂。有仙人棗,長五寸,把之兩頭俱出,核細如針。霜降乃熟,食之甚美。俗傳云出昆侖山,一曰西王母棗。又有仙人桃,其色赤,表里照徹,得霜乃熟。亦出昆侖山,一曰王母桃也。②

華林園與周圍環(huán)境融合在一起,沒有明確的邊界,要準(zhǔn)確地描繪它很不容易,作者顯然學(xué)習(xí)了司馬相如《子虛賦》中描寫云夢澤的方法,首先點出園中的大海,即天淵池,以之作為定位標(biāo)志和敘事參照,先寫池中的臺殿館閣,然后以大海為參照,敘寫四周的山嶺和室館亭臺,爾后再寫百果園及奇珍異果,空間順序十分清晰。

2.私家園林。當(dāng)時的貴族官僚,將住宅園林化,已是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開善寺》中說:“當(dāng)時四海晏清,八荒率職,縹囊紀(jì)慶,玉燭調(diào)辰,百姓殷阜,年登俗樂。鰥寡不聞犬豕之食,焭獨不見牛馬之衣。于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饒,爭修園宅,互相夸競。崇門豐室,洞戶連房,飛館生風(fēng),重樓起霧,高臺芳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園園而有。莫不桃李夏綠,竹柏冬青?!雹邸斗ㄔ扑隆分姓f元彧:“性愛林泉,又重賓客。至于春風(fēng)扇揚,花樹如錦,晨食南館,夜游后園。僚寀成群,俊民滿席,絲桐發(fā)響,羽觴流行,詩賦并陳,清言乍起。莫不領(lǐng)其玄奧,忘其褊郄焉?!雹苌踔烈话愕墓倭乓泊笮迗@林,《正始寺》中說張倫:“園林山池之美,諸王莫及。倫造景陽山,有若自然。其中重巖復(fù)嶺,嵚崟相屬;深溪洞壑,邐迤連接。高林巨樹,足使日月蔽虧;懸葛垂蘿,能令風(fēng)煙出入。崎嶇石路,似壅而通;崢嶸澗道,盤紆復(fù)直。是以山情野興之士,游以忘歸?!雹萦行┓鹚聢@林,其實本是私家園林,因寺院本是舍宅所立,如沖覺寺、開善寺等。《沖覺寺》中說:

(元懌)勢傾人主,第宅豐大,逾于高陽。西北有樓,出凌云臺,俯臨朝市,目極京師,古詩所謂:“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者也。樓下有儒林館、延賓堂,形制并如清暑殿,土山釣池,冠于當(dāng)世。斜峰入牖,曲沼環(huán)堂。樹響飛嚶,階叢花藥。懌愛賓客,重文藻,海內(nèi)才子,莫不輻輳。府僚臣佐,并選雋民。至于清晨明景,騁望南臺,珍羞具設(shè),琴笙并奏,芳醴盈罍,佳賓滿席,使梁王愧兔園之游,陳思慚雀臺之燕。①②③⑤周祖謨:《洛陽伽藍記校釋》,第142頁,第64頁,第88頁,第95-96頁。

美麗優(yōu)雅的園林,與宅第院落融合為一體,體現(xiàn)了天人合一的觀念,再加上文人的妙賞,其蘊含的文化意義就十分豐富了。

3.佛寺園林。佛教主張出世,高山幽谷是其理想的修行之地,它要在熙攘喧鬧的通都大邑宣揚佛法,就必須使自己的修行之地盡可能地幽僻清靜,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佛寺周圍廣植樹木,使佛寺與周圍自然環(huán)境達到最大限度的和諧,使佛寺氛圍盡可能地接近自然狀態(tài)。北魏洛陽的佛寺就是這樣,都注意在其周圍廣植樹木,以形成園林式的院落,如《景林寺》:“寺西有園,多饒奇果。春鳥秋蟬,鳴聲相續(xù)。中有禪房一所,內(nèi)置祇洹精舍,形制雖小,巧構(gòu)難比。加以禪閣虛靜,隱室凝邃,嘉樹夾牖,芳杜匝階,雖云朝市,想同巖谷。靜行之僧,繩坐其內(nèi),飧風(fēng)服道,結(jié)跏數(shù)息。”②《正始寺》:“檐宇清凈,美于叢林。眾僧房前,高林對牖,青松綠檉,連枝交映。多有枳樹,而不中食。”③佛寺建筑與山水園林融為和諧的一體,山林之美、文化觀念與人的意志在佛寺園林中得到了完整充分的顯現(xiàn),佛寺園林與中國傳統(tǒng)園林相比,又多增加了一層文化意蘊。

楊衒之用生花妙筆記載、描寫了北魏洛陽的園林藝術(shù),不僅反映了我國文化和藝術(shù)發(fā)展的高度水平、當(dāng)時人們的藝術(shù)欣賞趣味和藝術(shù)欣賞水平,也反映了作者自己的藝術(shù)認知能力和藝術(shù)鑒賞水平。

四、駢散相間的語言藝術(shù)

《洛陽伽藍記》在內(nèi)容和表達上深受辭賦的影響,這一點古今很多學(xué)者都已注意到,如有學(xué)者總結(jié)說:“《伽藍記》對京都賦多有借鑒,描繪景物多為四字句,整飭典麗,又運用賦筆鋪敘物產(chǎn)之豐饒,具有夸炫特色。京都賦的大一統(tǒng)思想、頌美及諷諫之旨,也為楊衒之所繼承?!顿に{記》也運用了主客問答的模式,以強調(diào)北魏華夏正統(tǒng)的地位。”④王柳芳:《論<洛陽伽藍記>對京都賦的接受》,《殷都學(xué)刊》2010年第1期,第48頁。從筆者上文的論述及以下的論述可以看到,《洛陽伽藍記》不僅僅受到京都賦的影響,它秉承了辭賦多方面的藝術(shù)特征,其中包括它的語言形式和表達語氣。

首先是采用駢散相間的語言形式?!堵尻栙に{記》在敘事、寫人的時候,主要采用奇句單行、抒寫自由的散體文。楊衒之創(chuàng)作《洛陽伽藍記》的目的,就是要通過記錄北魏洛陽的佛寺,反映北魏后期的社會現(xiàn)實,展示北魏衰亡的過程,所以他在記寫佛寺的過程中,往往適時地、自然而然地引出有關(guān)的歷史事件,如寫永寧寺引出河陰之變、元顥與莊帝爭位、莊帝誅爾朱榮、爾朱兆為主報仇而囚禁縊殺莊帝等等一系列事件,而這些事件正代表了北魏走向衰亡的過程。再如寫平等寺引出廣陵王被立為帝的經(jīng)過等。如寫平等寺“門外金像一軀,高二丈八尺,相好端嚴(yán),常有神驗。國之吉兇,先炳祥異?!弊⑽闹姓f:

孝昌三年十二月中,此像面有悲容,兩目垂淚,遍體皆濕,時人號曰佛汗。京師士女空市里往而觀之。有一比丘,以凈綿拭其淚,須臾之間,綿濕都盡,更換以它綿,俄然復(fù)濕,如此三日乃止。明年四月,爾朱榮入洛陽,誅戮百官,死亡涂地。永安二年三月,此像復(fù)汗,京邑士庶復(fù)往觀之。五月,北海王入洛,莊帝北巡。七月,北海王大敗,所將江淮子弟五千盡被俘虜,無一得還。永安三年七月,此像悲泣如初。每經(jīng)神驗,朝野惶懼,禁人不聽觀之。至十二月,爾朱兆入洛陽,擒莊帝,帝崩于晉陽。在京宮殿空虛,百日無主。唯尚書令司州牧樂平王爾朱世隆鎮(zhèn)京師,商旅四通,盜賊不作。建明二年,長廣王從晉陽赴京師,至郭外。世隆以長廣本枝疏遠,政行無聞,逼禪與廣陵王恭。⑤書中所敘述的這些歷史事件雖不連貫系統(tǒng),但它們與其他敘事因素一起,清晰地反映了北魏衰落的過程,深刻地揭示了北魏一步步走向衰亡的深層原因。其文簡潔明晰,井井有法。

《洛陽伽藍記》運用簡潔凈雅的散文記載了很多與佛寺有關(guān)的歷史人物的事跡,這些記載有的記錄人物一生的行跡,有的則只記錄人生的一個片段,它們往往是優(yōu)秀的人物傳記。這些人物包括皇帝、王室貴族、北朝官僚、“南來投化者”、僧侶以及市井小民等,這些人物之所以被記錄,是因為他們都以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與佛寺相聯(lián)系,因此,這些人物傳記與正史有所不同,它們是從特定角度記寫人物的,因此這些傳記不僅可以補正史之不足,而且能夠更深刻地反映歷史的真實和文化面貌。

《洛陽伽藍記》在描寫景物和場面的時候,則多用整齊的韻語。作品在敘寫寺院、豪宅的時候,總要連帶描寫與之混融一體的園林,如寫司農(nóng)張倫之豪侈,整齊的四字句雜以精切的對句,錯落有致,韻調(diào)和諧。再如寫高陽王元雍:“貴極人臣,富兼山海,居止第宅,匹于帝宮。白壁丹楹,窈窕連亙;飛檐反宇,轇轕周通。僮仆六千,妓女五百,隋珠照日,羅衣從風(fēng),自漢、晉以來,諸王豪侈,未之有也。出則鳴騶御道,文物成行,鐃吹響發(fā),笳聲哀轉(zhuǎn);入則歌姬舞女,擊筑吹笙,絲管迭奏,連宵盡日。其竹林魚池,侔于禁苑,芳草如積,珍木連陰。”①②③周祖謨:《洛陽伽藍記校釋》,第137頁,第58頁,第114頁。四字句中,鑲以長對。描寫清河王元懌住宅的豪華和園林的優(yōu)美,則既有鮮明的形象,又有空明的韻致。

作品對場面的描寫也多用整齊的韻語,如寫景樂寺的歌舞雜技:“召諸音樂,逞伎寺內(nèi)。奇禽怪獸,舞抃殿庭,飛空幻惑,世所未睹。異端奇術(shù),總萃其中。剝驢投井,植棗種瓜,須臾之間,皆得食之。士女觀者,目亂睛迷?!雹诩群喚毭魑?,又形象可感。又如描寫景明寺四月八日行像的場面:“于時金花映日,寶蓋浮云,幡幢若林,香煙似霧。梵樂法音,聒動天地。百戲騰驤,所在駢比。名僧德眾,負錫為群;信徒法侶,持花成藪。車騎填咽,繁衍相傾?!雹奂扔絮r明的形象,又有鏗鏘的節(jié)奏。

由枚乘發(fā)端,司馬相如確立的漢大賦,在語言運用上的突出特點,就是駢散相間,即在敘述事件的起因及對事件進行總結(jié)時用散文句式,在對景物和場面進行鋪陳時運用整齊的韻語,《洛陽伽藍記》的語言形式,顯然就是對漢賦這個特點的繼承。

其次,《洛陽伽藍記》在表現(xiàn)鮮明的思想傾向和強烈的感情色彩的時候,又往往學(xué)習(xí)辭賦主客問答的表達方式、四字韻語的語言形式及彼此爭勝的表達語氣,如《景寧寺》記載張景仁、蕭彪、楊元慎宴請率軍送北海王元顥北歸的梁朝大將陳慶之,陳慶之因醉對蕭、張等人說:“魏朝甚盛,猶曰五胡。正朔相承,當(dāng)在江左,秦皇玉璽,今在梁朝?!睏钤鳟?dāng)即反駁說:“江左假息,僻居一隅。地多濕墊,攢育蟲蟻,疆土瘴癘,蛙黽共穴,人鳥同群。短發(fā)之君,無杼首之貌;文身之民,稟蕞陋之質(zhì)。浮于三江,棹于五湖。禮樂所不沾,憲章弗能革。雖復(fù)秦余漢罪,雜以華音,復(fù)閩、楚難言,不可改變。雖立君臣,上慢下暴?!睆慕系乩憝h(huán)境、民風(fēng)民俗、文化形態(tài)、統(tǒng)治者品行等方面痛加反駁,致使陳慶之“杜口流汗,含聲不言”④⑦周祖謨:《洛陽伽藍記校釋》,第104-105頁,第106-107頁。。這不禁讓人想起漢賦的結(jié)尾,如司馬相如《上林賦》結(jié)尾:“于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席曰:‘鄙人固陋,不知忌諱,乃今日見教,謹(jǐn)受命矣’”;⑤⑥嚴(yán)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第243頁,第408頁。揚雄《長楊賦》結(jié)尾:“言未卒,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曰:‘大哉體乎,允非小人之所能及也。乃今日發(fā)矇,廓然已昭矣’”⑥。表達方式和語氣極為相似。后楊元慎又借為陳慶之治病之機,痛“斥”之曰:

吳人之鬼,住居建康,小作冠帽,短制衣裳。自呼阿儂,語則阿傍。菰稗為飯,茗飲作漿,呷啜莼羹,唼嗍蟹黃,手把豆蔻,口嚼檳榔。乍至中土,思憶本鄉(xiāng)。急手速去,還爾丹陽。若其寒門之鬼,□頭猶修,網(wǎng)魚漉鱉,在河之洲。咀嚼菱藕,捃拾雞頭,蛙羹蚌臛,以為膳羞。布袍芒履,倒騎水牛,沅、湘、江、漢,鼓棹遨游。隨波溯浪,噞喁沈浮,白苧起舞,揚波發(fā)謳。急手速去,還爾揚州。⑦嬉笑怒罵,詼諧痛快,令人想起揚雄的《逐貧賦》。

《洛陽伽藍記》以寺廟為線索,用清晰的空間結(jié)構(gòu),“正文子注”的敘事體例,豐富巧妙的描寫技巧和精美的語言,記錄了北魏都城洛陽一千余座佛寺中的四十余座具有代表性的大寺,在此過程中,記載了洛陽城的門闕、宮殿、官署、坊里、溝渠、橋梁、園林,及有關(guān)的史事、典故、古跡、人物、民間藝術(shù)、市井生活故事、靈異故事等,以正文記佛寺,以注文記其他有關(guān)內(nèi)容,整部作品,恰似一篇內(nèi)容豐富、結(jié)構(gòu)嚴(yán)密精巧的辭賦,其巧妙的敘事模式,使作品內(nèi)容雖駁雜而線索清晰,篇幅較小而容量甚大。

[責(zé)任編輯 唐音]

On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Luoyangqielanji (《洛陽伽藍記》)

XING Pei-shun
(Humane college,Binzhou University,Binzhou 256603,China)

Using the temple as clues, and using clea rspatial structure,the narrative style sheet of the“text and annotation”,rich ingenious description skills and exquisite language,Luoyangqielanji records more than forty representative temples of more than one thousand Buddhist temples of the capital luoyang of the North Wei Dynasty. In this process,it records the door and watchtower,the palace,the government office,the streets, the ditchs, the bridges, the landscapes and related historical events,literary quotation,historic sites, characters,folk art,life stories of townland and ghost stories of Luoyang city. It uses text to record Buddhist temples,and uses annotation to record the other related contents. The whole work,like a cifu which has rich contents, tight and exquisite structure. its exquisite narrative style sheet, lets the work’s contents be multifarious but its clue be very,and its length be not very long but its capacity be very large.

Yang Xuanzhi;luoyangqielanji;text and annotation;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I206.2

A

1672-1217(2017)02-0051-09

2017-01-12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15FZS036):唐前地志研究。

邢培順(1964-),男,山東濰坊人,濱州學(xué)院人文學(xué)院副教授,文學(xué)博士。

猜你喜歡
伽藍佛寺洛陽
洛陽正大劇院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紅巖春秋(2019年12期)2020-01-03 06:19:12
“立法為民”的洛陽實踐
洛陽自古繁華
海峽影藝(2019年1期)2019-06-24 07:36:48
古交千佛寺戲曲碑刻淺論
中華戲曲(2018年2期)2018-08-27 10:05:48
香港路有座“伽藍廟”
伽藍行記:當(dāng)現(xiàn)代東方美學(xué)遇上國際尖端科技
職場(2017年2期)2017-06-30 09:18:23
意靜不隨流水轉(zhuǎn),心閑還笑白云飛——佛寺山水楹聯(lián)
中國三峽(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第七屆“伽藍藝術(shù)計劃”主題展開幕
唐代幽州地域的佛寺及其分布
罗源县| 射洪县| 涿鹿县| 龙井市| 湟中县| 蓬安县| 东港市| 康乐县| 阳谷县| 岳普湖县| 牟定县| 平原县| 陆丰市| 安顺市| 苗栗市| 台前县| 榆树市| 金门县| 梅河口市| 邓州市| 璧山县| 扎囊县| 和平县| 庄河市| 浦县| 盐城市| 宝鸡市| 克山县| 高要市| 高陵县| 星座| 潍坊市| 赫章县| 吕梁市| 张家界市| 山西省| 黑龙江省| 胶州市| 嫩江县| 福海县| 锡林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