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紅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fā)展,在語文教學中出現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群文閱讀,它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這種有計劃的教學安排為提升學生的語文技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只有認識到小學群文閱讀的教學價值,充分重視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和方法,才能真正達到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的目的。
一、小學群文閱讀的教學價值
1.提高閱讀的速度。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化時代,小學生必須要學會快速閱讀,以便能夠在冗余的信息中捕獲到關鍵。群文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的重要途徑,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性的培訓。當前,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無法妥善處理略讀教學和精讀教學之間的關系。對于同一篇課文,精讀和略讀的教學時間存在很大的差異:精讀花費時間長,但是制約了學生的閱讀速度;略讀花費時間短,但是效率低。而在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這一矛盾得到了合理的解決,使得學生在提高閱速度的同時,閱讀效率也在穩(wěn)步上升,鍛煉了學生的靈敏性思維。
2.增加閱讀的數量。
在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一節(jié)課的閱讀量一般在五篇左右,而且閱讀速度和閱讀量又在不斷提升,12本語文教科書中包含的閱讀量不僅達不到語文教學目標的要求,更滿足不了學生的閱讀需求。閱讀量與后期學生的寫作水平密切相關,只有閱讀量上去了,學生的知識面才會不斷延伸,寫作水平才會不斷增強。同時,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一定要合理安排課文內容,采用古詩、詩歌、記敘文以及散文等題材交相混合的方式,這樣可以使學生感受文章結構、描寫方法等表達效果的差異,體會到文章布局的重要性,為日后的寫作奠定基礎。
3.強化閱讀主體的地位。
新課程標準對語文課程的性質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語文作為實踐性課程,必須要側重于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通常會花費一節(jié)課的時間來講解一篇課文,這種反復提問、講解的過程并不利于學生主動性的發(fā)揮,閱讀興趣大打折扣。而采用群文閱讀教學方式,涉及的閱讀文章比較多,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在不斷讀書、思考、交流的過程中,教師的提問、講解時間明顯縮短,師生地位互換,使得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無形中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小學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
1.合理安排閱讀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群文閱讀教學要求教師在提高學生閱讀速度的同時,也要保證學生對文章內容的學習效率。像默讀、略讀以及跳讀等都是幾種比較常見的閱讀方式,由于群文閱讀教學中每節(jié)課的學習量在5篇左右,所以必須要合理安排閱讀方式。
2.根據教學任務,科學部署引導學生活動。
任務導向型群文閱讀方式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對學生展開有計劃的閱讀指導活動,它包括預習型和復習拓展型兩方面的內容。首先,就預習型來說,要求教師在授課前做好教學部署工作,結合課文內容和教學目標為學生布置相關的閱讀任務,使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知識框架有一個初步了解;復習拓展型則以此為基礎,當堂課程結束以后,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開展一些活動,加深學生的理解,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學習情況。比如,在學習六年級課文《只有一個地球》一文時,教師應該事先布置相關閱讀任務,使學生對當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為課文的學習打下基礎。課文教學結束后,有些學生可能并不能深入體會文中提到的種種生態(tài)危機,為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為學生播放一些視頻,使學生進一步感受環(huán)境的惡劣和地球的重要性。如此一來,既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又提高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3.根據學生的實際反饋,積極開展主題引導。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往往因為學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而達不到教學的相關要求。因此,需要教師制定一些特定的閱讀主題對學生進行引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這種引導包括完善主題和提升主題兩種引導閱讀方式。首先,就完善主題引導型閱讀方式來說,閱讀教學中存在很多的主題類型,但是學生對每個主題的掌握程度不同,因此教師需要針對學生比較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制定有針對性的主題線索,不斷強化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其次,提升型主題引導閱讀則以完善型閱讀指導為基礎,不斷提升學生的每種能力,只有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基本能力都具備以后,教師才能指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適應了新時代的人才建設需求,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必將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