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青云中學 茅震華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策略研究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青云中學 茅震華
信息技術發(fā)展為初中英語教學帶來了發(fā)展的機遇,有利于拓寬初中英語教學的途徑。因此,本文將以信息技術為支持,淺談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的有效策略,旨在從英語聽說教學兩方面來分析,解決好初中學生英語聽說讀寫學習存在的問題,從而切實拓寬英語聽說教與學的途徑,培養(yǎng)和提升中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信息技術;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策略
根據美國保爾?蘭金教授調查和研究表示:“聽占人們日常言語活動的45%;說占30%;讀占16%;寫占9%?!边@充分表現了,在中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中,英語聽說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對于中學生來說,英語教學中聽與說的教學應該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本文將在信息技術條件下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淺談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策略。
英語“聽” 強調的是在 “傾聽” 的過程中可以獲取有效的信息、切實去理解和解決問題。但是,現階段中學生的聽力訓練主要是依賴于書本配套的錄音材料,從根本上來說所采取的教學方式是不符合中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的,單純地進行英語聽力教學,會使得他們感覺枯燥乏味。如果只是通過聽力來培養(yǎng)他們尋找和核對答案的能力,將會使得英語聽力教學重心偏離,不僅無法滿足學生英語聽力訓練的要求,也降低了學生英語聽力的興趣與聽力理解能力。因此,必須以問題為導向、借助信息技術來創(chuàng)新中學生英語聽力教學策略,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1.1 利用信息技術拓寬聽力途徑
(1)拓寬英語課堂聽力教學內容。應發(fā)揮好課堂英語教學的主陣地作用,把握中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要立足于中學生生活經驗和個人英語知識認知水平的差異,拓寬英語課堂聽力教學內容。應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為方向,借助信息技術科學選擇和英語聽力內容。再者,在強化英語語法和詞匯知識聽力的基礎上,要以培養(yǎng)中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為方向,選擇生活性、針對性強的聽力內容,豐富中學生的英語聽力內容。
(2)強化英語聽力技巧課程。單純地進行英語聽力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以聽力技巧傳授為導向,在信息技術條件下設置專門的英語聽力技巧傳授課。主要是要以培養(yǎng)中學生語音技巧和理解技巧為導向,引導中學生準確識別和劃分英語聽力中的“連讀、弱讀、句子重音、意群劃分”等。并培養(yǎng)中學生英語知識檢索、預測、取舍等能力,切實增強英語聽力的技巧,培養(yǎng)和提高中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3)豐富聽力材料積極實施課外泛聽。上課所選擇的英語聽力材料有限,應為學生選擇更多的英語精聽材料,豐富材料內容結構的基礎上,引導中學生反復聽聽力材料實施課外泛聽。這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合理安排和選擇聽力材料,著重訓練和培養(yǎng)中學生抓文章主題和大意的本領,區(qū)別口音與語調。比如,在放假后可以通過互聯網收看英語教學影片、電視,早上起來積極收聽英語廣播節(jié)目,在豐富英語材料的基礎上逐漸熟悉英美人英語講話的特點與規(guī)律,培養(yǎng)中學生的英語語感。
1.2 基于信息技術科學選擇聽力資源
(1)以日常生活為基礎豐富聽力資源。要提升中學生的英語聽力,離不開中學生的日常生活,只有以日常生活為基礎科學選擇和豐富聽力材料,才能充分挖掘現行英語教科書的資源,為中學生聽力學習選擇和提供優(yōu)秀的聽力材料。這需要選擇語言地道、文筆優(yōu)美的聽力材料,拓寬英語聽力材料所涉及的聽力內容,引導學生在準確理解中外文化、語言、風俗習慣差異的基礎上,通過英語聽力訓練拓寬學生的視野。
(2)創(chuàng)設真實的英語聽力環(huán)境。在英語課堂中不僅僅需要錄音材料,更需要創(chuàng)設真實的英語聽力環(huán)境,對聽力材料進行話題和系列劃分,從英語聽力的不同內容、話題、場景等出發(fā),有針對性與口語教學結合,提高中學生的聽力技巧與理解能力。選擇真實的英語聽力材料,比如選擇外國影視、新聞報道等真實的外語素材,借助多媒體視頻引導學生邊看邊聽、邊聽邊學,準確把握英語聽力訓練中英語語言的交際原則,實現聽力與口語訓練的結合,創(chuàng)設真實的聽力訓練環(huán)境。
英語口語訓練,要求中學生可以準確地利用英語語言表達思想,利用英語實現口頭交際的目的。中學生說的教與學與聽讀寫能力息息相關,但是現階段部分中學生口語表達有較大的溝通障礙,他們不敢開口、羞于開口,大大降低了口語表達能力。因此,必須立足于信息技術條件創(chuàng)新英語說的教與學策略。
2.1 突破中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障礙
(1)突破英語口語應試的障礙。引導中學生樹立口語應試的思想,促使他們靈活學習英語。并積極創(chuàng)造靈活的英語口語交流機會,使他們突破英語口語交流的障礙,變被動口語學習為主動的口語訓練。
(2)突破英語口語的表達障礙。在初中生英語口語表達的過程中,常常存在著詞匯錯誤、時態(tài)錯誤或語法錯誤,只有引導中學生樹立嚴謹認真的口語學習態(tài)度,才能通過一系列聽讀寫活動增強中學生的英語功底。再者,必須建立開放包容的教學方式,鼓勵中學生勇于表達,大膽地使用英語,借助信息技術條件模仿標準的口語,及時對錯誤信息進行糾正。
(3)突破中學生口語學習的心理障礙。部分中學生性格內向、羞于開口,主要是因為他們受母語的影響,口語水平不高、用詞不準,實際上這與他們掌握的詞匯與句型不足息息相關。因此,應以口語訓練為導向,引導學生學習更多的適用的單詞和句型等,在準確把握英語表達規(guī)則、習慣和功能意念的基礎上,積極利用“復述、描述、講故事、情景對話、討論、角色扮演等”英語活動激發(fā)中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興趣,從而提升中學生英語口語交流的流暢性、準確性。
2.2 以興趣為導向營造真實的口語交際環(huán)境
(1)以學生為主體科學選擇口語練習內容。要采取措施激發(fā)中學生口語學習的興趣,才能引導學生敢開口、主動開口。 發(fā)揮好學生在口語教與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以培養(yǎng)學生口語興趣為導向,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探索講英語的熱情。并合理利用教材創(chuàng)新口語訓練方法,以生活內容、英語教材挖掘口語教材內容。比如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搜索簡單有趣的英語圖片,帶領學生學習英語文章段落概括、復述,并在課程學習完后以“感想討論、情景對話、小組討論、對話表演”等方式積極進行口語訓練。
(2)借助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真實的英語口語情境。在我國英語口語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缺乏情真意切的口語交際環(huán)境。因此,必須借助多媒體技術開設真實的口語交際環(huán)境,利用英美教學視頻、新聞材料、電視電影節(jié)目等營造真實的英語交流環(huán)境與語言情景,在清晰準確的環(huán)境中引導學生積極上口、培養(yǎng)他們開口說的能力。
(3)積極開展英語口語活動
應拓寬中學生英語口語訓練的途徑,引導學生主動說英語。比如,在英語課開始之前安排5~10分鐘的分組口語訓練,或者利用電化教學手段積極創(chuàng)設口語訓練環(huán)境,開展英語對話游戲、英語演講等活動,切實促進學生了解中西文化及語言差異的基礎上,以日常生活為英語題材提升英語口語訓練的針對性。當然,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英語課本劇表演、故事會、朗誦會與英語晚會等。
現階段,固定的聽力教學模式與口語教學已經不能滿足信息技術條件下中學生英語學習的需要了,只有充分挖掘和發(fā)揮信息技術條件的作用,選擇、整理和加工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與信息技術資源,才能切實培養(yǎng)中學生會話、閱讀、聽力、寫作等英語語言技能。
陳濱洋. 2016.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導學(16).
龔婧. 2015.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農村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創(chuàng)新分析[N]. 新教育時代.
李小博,馬光仲. 2014. 農村地區(qū)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B]. 西北師范大學.
潘玲梅,解月光. 2012. 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模式研究[B]. 東北師范大學.
宋芹芹,王春華. 2015.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農村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策略研究[D]. 山東師范大學.
張立婷,高石鋼. 2016. 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策略研究[B]. 寧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