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蘇寧,岳巖峰
(遼寧科技大學 國際教育學院,遼寧 鞍山 114051)
通識教育視角下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路徑
湯蘇寧,岳巖峰
(遼寧科技大學 國際教育學院,遼寧 鞍山 114051)
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是我國高等教育戰(zhàn)略目標之一。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是依托外語學科的教學來實現(xiàn),外語學科的人文性決定了其通識教育的屬性。通識教育的理念、語義、實踐三個維度的歷史追溯和現(xiàn)狀分析揭示了通識教育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之間內(nèi)在聯(lián)系的哲學理據(jù);跨文化能力要素的構成揭示了跨文化交際人才培養(yǎng)具有多學科性,以及培養(yǎng)路徑的多元化。
通識教育;文化價值;跨文化交際
2010年10月教育部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中指出高校應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guī)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與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2015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國際教育應服務國家開放戰(zhàn)略”。由此可見,國家把培養(yǎng)具有多元文化溝通能力的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作為了高等教育戰(zhàn)略目標之一,對人才培養(yǎng)進行了國家層面的規(guī)劃,賦予了外語學科新的責任和使命。我國高校紛紛開始了基于通識教育的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的大學外語教學改革。文旭、夏云在《全人教育在外語教育中的現(xiàn)實化》中主張外語教學中實施全人教育理念[1];楊楓、吳詩玉在《大學英語教學通識化轉向的“邏各斯”》中提出高校應建設大學英語通識核心課程并著重西方經(jīng)典的研讀[2];蔡基剛在《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外語教學評價體系調(diào)整》中指出,學生能否用英語進行專業(yè)知識、信息的汲取和交流應作為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學評價指標[3];王魯男在《外語專業(yè)通識教育:歷史、現(xiàn)狀與展望》中認為外語教育屬于人文范疇,具有通識教育功能[4];周海燕、周景輝在《通識教育與大學英語教學》中指出,實施通識教育是當前我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培養(yǎng)模式改革的核心[5]。這些研究都是思考在國際化背景下外語學科如何辦學、治學和教學,即外語學科如何定位、如何跨學科創(chuàng)新發(fā)展、如何發(fā)揮外語教學的人文教育性。這與全球范圍通識教育的興起不謀而合?,F(xiàn)在全球超過58個國家的高校實施通識教育,各國高校對于通識教育越來越感興趣。據(jù)全球通識課程目錄庫數(shù)據(jù)顯示,亞洲的通識教育課程占據(jù)了除美國之外的37%,歐洲占據(jù)了32%,中東和阿拉伯僅占9%,在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開設相對較少??梢哉f,世界范圍內(nèi)通識教育已悄然興起[6]。
通識教育源于古希臘,中世紀在歐洲興起,18世紀末19世紀初在英國大學中占主導地位,20世紀成為美國大學教育的一部分,直至今日全球通識教育的悄然興起。通識教育最初以古希臘語、拉丁語和古典著作作為教育基礎文字,這是因為古希臘人沿襲來自埃及和克里特島文明的時候,不可避免地需要研究、習授其語言。后來,羅馬人對古希臘文明進行整理發(fā)掘、傳承的過程中,也必須首先理解其語言文字;中世紀博雅教育在歐洲興起,包括自然科學、人文社科和藝術三個門類,博雅教育指的是“七藝”,即文法、修辭、邏輯、算數(shù)、幾何、天文和音樂七個學科。其理念是“拯救性的”,所以神學地位最高[7]。本科生入學首先學習基本的七藝知識,掌握后進一步學習四門學科的高深知識,即博雅教育、神學、法學和醫(yī)學的知識基礎。整個中世紀外語教育的核心是圍繞如何將拉丁文寫就的浩如煙海的經(jīng)文、典籍進行再創(chuàng)作并傳播,學習拉丁文成為當時知識分子的必修課;文藝復興使西方文明回歸古代文明,在人文主義思想的沖擊下,博雅教育被賦予了“人文教育”含義。18世紀末出現(xiàn)了generaleducation,19世紀博雅教育與通識教育逐漸成了同義詞,其語義從雅變化成了通識?,F(xiàn)代語言(指西歐主要民族的語言,如英、法、德、意等)教學逐漸取代古典語言教學。到了20世紀,美國大力推動博雅教育的理念和實踐,其語義成了“自由主義中的教育”(educationin liberalism)。
美國的通識教育走過了一百多年,著名的“哈佛紅皮書”對現(xiàn)代通識教育的核心、通識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通識教育包括的領域做出了詳細的闡述。哈佛大學文理學院要求所有學生必修一門本民族之外的外國文化課程和熟練掌握一門外語等,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視野,能夠?qū)φ蘸头词≡形幕捅緡奈幕^[2]9-14。英國基爾大學開設全校各系必修的課程——西洋文明的發(fā)展,該課程內(nèi)容十分廣泛,由70多位教師講授230多個專題,要求學生從總體上了解西方文化的遺產(chǎn)、現(xiàn)代社會和實驗科學的方法等,其中包括語言學、心理學、歷史學、文學藝術[8]。日本是二戰(zhàn)后才引進通識教育的,其在日語里為“教養(yǎng)課程”。京都大學從最初的由“教養(yǎng)學部”單方面提供的“2+2”的疊加模式到最終由各部門共同制定的“跨越型”課程結構,構建了“教養(yǎng)課程”科目群,其中C科目群中的外語課程多達92種[9]。俄羅斯在加入博洛尼亞條約后,大力推行以人文教育為核心的通識教育,加強了基礎課程學習,如外語知識、信息和管理知識、經(jīng)濟學知識,等等。俄羅斯大學的通識教育主要通過國際制定的教育標準來保證[10]。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的路德維?!ず悹柦淌谠凇锻ㄗR教育與跨專業(yè)學習》中指出,通識教育的核心關鍵是技能(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力,思維、容納不同觀點的能力,交流、管理、組織和自我組織能力,責任心)、導向性知識(與社會相關、全面教育、全球化、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和語言。我國的文化素質(zhì)教育改革始于20世紀90年代。文化素質(zhì)教育旨在提高人才全面發(fā)展的素質(zhì),主要是針對高等教育過分強調(diào)專業(yè)教育而忽視大學生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的狀況而提出的[11]。我國高校文化素質(zhì)教育課程涉及思想政治、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語言、藝術、計算機等領域。以北大、清華、人大、北師大四所高校為例,語言類課程設置有英語、德語、俄語、日語、法語、韓國語、科技英語、高級閱讀、英漢互譯技巧、報刊選讀等,外語一般占12-18學分,約占四年制本科總學分的10%左右。
由此可見,外語學科在通識教育中始終處于核心地位,語言的功能從文明的傳承、經(jīng)典的傳播發(fā)展到人文教育,除了因為語言本身的美學價值,還因為語言學科蘊藏的獨特、豐富的人文價值。外語教學不僅是局限于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而且更關注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是“全人”教育。
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觀的提出對語言學及其相關研究而言,其意義深遠一點兒也不亞于“喬姆斯基革命”。海姆斯等的“交際觀”將視線投向語言與其外部世界的聯(lián)系,把語言體系、語言運用與社會文化語境有機地結合起來。海姆斯交際能力觀的核心就是語言的運用要適合特定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并將其視為文化能力(culturalcompetence)[12]。繼海姆斯后有人將交際能力明確稱為“社會語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學者們從社會心理學、人類學、語言學等領域?qū)缥幕浑H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要素進行了研究。
在國外,Brislin,Landis和Bradt認為跨文化交際能力包括思想、情感和行為舉止三個方面,具體就是指能理解外國人及其立場、在與外國人交往中自我感覺良好、適應另一種文化的能力[13];Yong Yun Kim則從人際關系和態(tài)度視角來看待跨文化交際能力,并根據(jù)自身體驗強調(diào)了亞洲學生的感受,例如情感等,他強調(diào)跨文化交際能力是一個人在跨文化情境中移情、容忍、適應、人際關系等綜合的整體能力[14];Fantini提出從44個方面看待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15];Samovar&Porter將跨文化交際能力歸納為動機、知識、技能[16];Byram從知識、技能、態(tài)度、意識四個維度定義跨文化交際能力[14]。
在國內(nèi),高一虹將跨文化交際能力上升到哲學高度,認為交際主體的取向為“道”,交際技巧為“器”[12]214;趙愛國、姜雅明認為,跨文化交際能力包括語言能力、語用能力及行為能力[17];賈玉新認為,跨文化交際能力應包括四個體系,即跨文化交際技能、情感與關系、交際情境與策略[18];楊盈、莊恩平認為,跨文化交際能力包括全球意識、知識、文化調(diào)試及交際實踐[19]。
上述研究表明跨文化交際能力由諸多要素構成,這些要素也是構成一個人人格要素和人性的體現(xiàn),所涉及的語言、心理、情感等層面對應了多個學科。因此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其實就是對人的全面教育,也是外語學科“通識”性所在。
隨著全球經(jīng)濟、教育的一體化,各國為提高國際競爭力紛紛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培養(yǎng)高水平國際化人才,進而參與“全球治理”。因此,培養(yǎng)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必須把交際能力作為語言教學的重要目標。多年來,我國外語學科過分強調(diào)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大學外語四、六級考試就是其產(chǎn)物),忽視了人文知識和專業(yè)領域知識的培養(yǎng),外語教學結合文化只是停留在淺層次上,缺乏結合文化進行語言教學的理論基礎研究,致使培養(yǎng)的人才缺乏文化積淀、專業(yè)口徑窄化、跨文化意識缺位、跨文化溝通能力差,無法參與國際事務,甚至出現(xiàn)喪失了話語權等問題。
(一)通識教育挖掘外語學科的人文價值
無論通識教育的含義如何變遷,它始終不是職業(yè)教育,它始終關注培養(yǎng)個性自由發(fā)展、能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人。這與今天我們培養(yǎng)的國際化人才目標是一致的:人格完善、思維活躍、跨文化溝通能力強、通曉各領域知識、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的“完人”。
外語學科人文性目標體現(xiàn)在語言的人文美學中,體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語言的人文教學,如文化熏陶、啟迪心靈、豐富情感、提升審美、樹立自信心等功能都是其他學科取代不了的;其教學過程是歷經(jīng)各種心理的過程,師生通過心靈的對話和溝通,交流經(jīng)驗、感受,最后達到人與人的高度融合。因此,必須大力挖掘外語學科特殊的人文價值,突破傳統(tǒng)學科觀念的束縛,把學科定位從“工具性和實用性”轉向“人文性”,把“人文教育”植根于理念中,貫徹在教學中。
(二)以跨文化交際能力為導向的外語教學
以跨文化交際能力為導向的外語教學不同于傳統(tǒng)外語教學,傳統(tǒng)外語教學注重語言知識和“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培養(yǎng),而以跨文化交際能力為導向的外語教學并不是說對語言知識和技能不要求了。恰恰相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建立在扎實的語言知識、熟練的語言運用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把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分三個層次:第一,提高語言知識,如語音、詞匯、語法知識的精確度,然后將其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文化成分、文化價值建立聯(lián)系,提高在各種交際情景下使用跨文化知識交換信息的能力;第二,跨文化交際需要對“文化意識”和“策略”進行培養(yǎng),即能夠解釋另一種文化行為的特點、尋找跨文化不解的原因并分析文化差異、得體地欣賞對方的能力;第三,跨文化交際借助言語功能實現(xiàn)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兩種語言的互譯,成為文化媒介人。通過三個層次能力的培養(yǎng),最終促進了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形成。
(三)突破學科藩籬的超學科范式
跨文化交際學從誕生之日起,就是多學科的交叉產(chǎn)物??墒菑氖逻@方面的研究多為外語教師,外語教師普遍缺乏與交際能力相關領域的理論基礎知識,故跨文化交際研究大多停留在外語一個學科層面上。國際化人才的培養(yǎng)把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到首位,需要外語研究者要廣泛對人類學、心理學、社會學等領域的理論進行了解和研究,創(chuàng)新性地將其整合到外語學科中,形成“超學科”研究,大力提升外語學科的附加值,賦予其新的生命力。
同時,外語教育必須與專業(yè)融合,才能真正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專業(yè)教育目前是大學教育的主流,通識教育只是一種平衡,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外語是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工具,通過外語去探索專業(yè)領域知識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外語教育的效率和質(zhì)量。
總之,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目標并非通過設計特別的幾個模塊課程就能達到,不是簡單采取哪些教育舉措,而是使其理念必須融入教學和學術活動中。以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為主線的外語通識教育是大學外語教學的本質(zhì)回歸,是用科學發(fā)展觀正確理解和應用博雅教育的理念、語義和實踐的結果,建構“語言+文化+專業(yè)”生態(tài)鏈式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是符合經(jīng)濟社會對人才特別是“全人”的需求,符合國家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
參考文獻:
[1]文旭,夏云.全人教育在外語教育中的現(xiàn)實化[J].外語界,2014(5):76-82.
[2]楊楓,吳詩玉.大學英語教學通識化轉向的“邏各斯”[J].外語電化教學,2013(1):9-14.
[3]蔡基剛.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外語教學評價體系調(diào)整[J].外語電化教學,2013(1):3-8.
[4]王魯男.外語專業(yè)通識教育:歷史、現(xiàn)狀與展望[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3(6):922-932.
[5]周海燕,周景輝.通識教育與大學英語教學[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9(31):203-204.
[6]卡拉·A·葛德文.通識教育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興起[J].李彬,譯.高等繼續(xù)教育學報,2015(7):79-80.
[7]陳界.中世紀博雅教育初探[J].貴州社會科學,2012(10):42-45.
[8]易紅郡.英國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及路徑[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4):89-95.
[9]楊頡.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研究——日本通識教育的歷史與模式[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3.
[10]梅漢成.俄羅斯高等學校大力推行通識教育[J].中國大學教學,2007(7):91-92.
[11]李曼麗.通識教育——一種教育觀[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235.
[12]許力生.跨語言研究的跨文化視野[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194.
[13]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152.
[14]ByramM.Teaching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M].Clevedon:MultilingualMatters,1997:31-38.
[15]Kim,Y.Y.Becoming Intercultural: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M].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Inc.,2001:197.
[16]Fantini,A.E.Designing quality intercultural programs:Amodeland a process[J].A Journalon Transcultural Education,2005(18):100-105.
[17]趙愛國,姜雅明.應用語言文化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269.
[18]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480.
[19]楊盈,莊恩平.構建外語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框架[J].外語界,2007(4):14-21.
Approaches for Cultivat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l Education
Tang Suning,Yue Yanfeng
(Collegeof InternationalEducation,Liaon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 Technology,Anshan Liaoning114051)
The internationalized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s one of the strategic goal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alability is the importantsymbolofan internationalized talent.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alability ismainly cultivated through the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whose humanity defines the nature ofgeneral education.By tracing back the history and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situation of three dimensionsof the generaleducation,that is,its concept,acceptation,and practice,the philosophical justification of the internal logic between the generaleducation and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alability is revealed.The composition of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alability factors reveals the nature ofmulti-disciplin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and proposesa route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alability.
generaleducation;culturalvalues;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
G112
A
1674-5450(2017)02-0133-04
【責任編輯:王鳳娥 責任校對:趙 穎】
2016-12-22
遼寧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L12DJY032);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UPRP20140457)
湯蘇寧,女,遼寧鞍山人,遼寧科技大學教授,主要從事外語教學與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