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南, 張 凌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外語系,陜西 楊凌 712100)
西方翻譯簡史之“明爭暗斗”
王亞南, 張 凌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外語系,陜西 楊凌 712100)
以譚載喜的《西方翻譯簡史<修訂版>》為依托,闡述西方翻譯史上的“明爭暗斗”。第一部分主要是對整個西方翻譯歷史劃分的各種觀點,第二部分則是以馬克思主義的矛盾辯證觀為理論依據,分析西方翻譯歷史中直譯與意譯的辯證關系。以此,生成對我國翻譯理論與翻譯實踐發(fā)展的建設性啟發(fā)。
《西方翻譯簡史<修訂版>》;西方翻譯歷史;矛盾辯證觀;直譯;意譯
因全球化發(fā)展,科技手段亦在不斷更新,社會科學等各個領域則出現(xiàn)一派欣欣向榮之氣象。毋庸置疑,近幾十年來,翻譯研究在中西方發(fā)展也呈現(xiàn)迅猛發(fā)展之態(tài)勢。但縱觀古今,中國翻譯研究較西方翻譯研究存在著諸多的不足。潘文國(2002)在談論關于翻譯學的問題時,這樣寫道:“要承認我們與國外譯學研究在理論上的差距……這一差距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西方翻譯研究從整體上來說比我們的視野更開闊,角度更宏觀;第二、西方的譯論研究在深度上也超過了我們;第三、西方的譯論對翻譯現(xiàn)象的考察比我們更為全面?!奔热恢形鞣g存在諸多差距,中國學術界應西學中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共同致力于中國翻譯理論與實踐的發(fā)展。西方翻譯史就如同歷史長河中的一汩細流,從古至今,時而波濤洶涌,時而又如靜水依依,值得品鑒與觀摩。
談及西方翻譯史,中國學術界首先要提到譚載喜的《西方翻譯史》。它于1991年出版,并于2004年出版發(fā)行第二版至今,逐步成為翻譯專業(yè)本科生與研究生的教學用書。這本書介紹了從西方翻譯最早的譯作——《圣經》的翻譯論至以赫爾曼、韋努狄、奈達、魯賓遜為代表的現(xiàn)代翻譯理論學派,開闊了中國翻譯界的視野,使中國翻譯學者對西方翻譯歷史有了宏觀視角上的了解。
《西方翻譯簡史》這本著作從廣義與狹義上定義西方翻譯歷史的開端:從廣義上,西方最早的譯作是公元前三世紀前后,72名猶太學者在埃及亞歷山大城翻譯的《圣經·舊約》;從狹義上,西方第一部譯作是約在公元前三世紀中葉,安德羅尼柯在羅馬用拉丁語翻譯的希臘荷馬史詩《奧德賽》(譚載喜,2004)。作為西方翻譯史開端這個問題,存在學術上的爭議,有待考究。
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的西方翻譯活動,對其進行階段上的劃分,也存有相異的觀點。譚載喜(2004)將它分為五個發(fā)展階段:羅馬逐步強大以翻譯介紹希臘戲劇為主的肇始階段,羅馬帝國后期至中世紀初期的《圣經》翻譯,中世紀中期以西班牙的托萊多為中心的翻譯活動,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以及二戰(zhàn)后的科技翻譯與機器翻譯等為代表的翻譯活動。而潘文國(2002)則把西方翻譯研究史分成了三個階段:從古代的西塞羅(Cicero) 到1959年為傳統(tǒng)的翻譯學階段,從1959年雅克布遜(Roman Jacobson)的《翻譯的語言觀》至1972年為現(xiàn)代的翻譯學階段,從1972年霍姆斯(James Holmes)的《翻譯學的名稱和性質》至今為當代的翻譯學階段。經過對比可見,譚是從微觀層面對西方翻譯史進行劃分,而潘較為宏觀。無論是從宏觀還是微觀,筆者旨在使讀者多方面多角度把握西方翻譯史的發(fā)展脈絡。
另外,當今較為流行的翻譯理論分類即,翻譯的語言學派、翻譯研究派、翻譯文化派、翻譯科學派、翻譯目的派、翻譯解構派、翻譯功能派、多元系統(tǒng)派等等。這些翻譯學派是從研究的基本途徑和方法進行劃分,這就為進行西方翻譯理論研究提供了多元思路。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的推進,馬克思主義思想不僅影響著社會主義國家,亦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影響頗深。矛盾分析法遂成為認識世界和指導實踐的真理性指導方法。所謂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即斗爭性和同一性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爭性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沒有同一性也沒有斗爭性(逢錦劇,陶得麟等,2007)。
在認識西方翻譯史這一歷史事實時,也可以運用矛盾分析法這一普遍指導方法,剖析其發(fā)展歷史中的“明爭暗斗”。其中較為明顯的矛盾對立體是直譯與意譯,逐詞譯與自由譯,忠實與不忠實,準確與不準確。這幾對矛盾對立體也貫穿了整個西方翻譯史的發(fā)展脈絡。以直譯與意譯為例,兩者既存在同一性也存在斗爭性。過度追求矛盾的一個方面,則會產生不和諧的因素。換言之,過度追求直譯,會使翻譯的文章缺乏生氣,翻譯之作往往毫無價值;而過度強調意譯,會有篡改原作之嫌,造成對原文的不忠。只有實現(xiàn)兩者的統(tǒng)一,即該直譯者直譯,該意譯者意譯,才可達到平衡之態(tài)。關于直譯與意譯之爭,中國古代就有鳩摩羅什與僧睿論譯梵為秦之論??v觀西方翻譯史,達到直譯與意譯和諧統(tǒng)一而廣為稱頌的例子甚多。如:哲羅姆翻譯的《圣經》等。接下來,筆者將圍繞此主題并以譚載喜的五大發(fā)展階段為主線,簡略回顧西方翻譯史上的“明爭暗斗”。
為了展現(xiàn)西方翻譯史中存在著矛盾辯證法思想,依據譚載喜的《西方翻譯簡史<增訂版>》,筆者將從古代翻譯、中世紀翻譯、文藝復興時期翻譯、近代翻譯以及現(xiàn)、當代翻譯五大部分進行敘述。
1、古代翻譯
古代的西方翻譯實踐家和翻譯理論家主要有:安德羅尼柯、涅維烏斯、恩尼烏斯、西塞羅、賀拉斯、昆體良、斐洛、哲羅姆、奧古斯丁、魯菲努等。在這一時期主要是《圣經》翻譯為主,還有一些關于荷馬史詩的翻譯。自西塞羅明確地提出了直譯與意譯的問題之后,先后行成了以西塞羅、賀拉斯為代表的活譯派,以斐洛、奧古斯丁為代表的直譯派,以哲羅姆為代表的活譯、直譯兼用派即折中派(譚載喜,2004)。這三大派正好體現(xiàn)了矛盾的關系,即過分強調矛盾一方,還有追求實現(xiàn)矛盾的和諧統(tǒng)一。
在對《七十子希臘文本》的翻譯中,72名譯者受非希臘語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其譯文過于死板,甚至不像希臘語。而斐洛在翻譯《圣經》時稱“受上帝的感召”,也堅持死譯,造成翻譯質量過低。主張直譯的人可能認為,要忠于原作只能直譯,甚至連句序、句式也最大限度地不予移動、更改、置換。這是誤解(李全安,1990)。
安德羅尼柯在翻譯《奧德賽》時,使用了意大利粗俗的薩圖尼烏斯詩體,并在翻譯中隨意篡改原作中眾神的名字,使其并無文學價值,甚至還受到后人的抨擊。西塞羅則堅持像演說家那樣,避免逐詞死譯。其對翻譯理論所做的貢獻不可小覷,但其像文學創(chuàng)作般進行翻譯,會使譯作缺乏忠實性。換言之,譯作已非原作者之作,因為其體現(xiàn)的是譯者的理念與譯者的風格。賀拉斯、昆體良、奧古斯丁的主張亦是如此,即堅持活譯原則。
哲羅姆主張不能始終字當句對,必須采用靈活的原則。其所謂的靈活,是指在句法、語義表達、文本風格等方面要區(qū)分對待。在翻譯《圣經》時,哲羅姆秉持了此原則。完成的譯本結束了拉丁語中《圣經》翻譯的混亂現(xiàn)象,成為了第一部“標準”的《圣經》譯本。
2、中世紀翻譯
中世紀的西方翻譯實踐家和理論家主要有:卡西奧多魯、波伊提烏、烏菲拉、阿爾弗烈德國王、阿爾弗里克、但丁、布魯尼、維爾、喬叟、特雷維薩、卡克斯頓、博克南姆、威克利夫等。此時的翻譯理論和翻譯活動還是主要圍繞宗教翻譯,特別是《圣經》翻譯,具有極高的政治元素。
波伊提烏翻譯《工具論》時,主張逐詞對譯,采取嚴格的形式對應。雖然在印歐語系中,他實現(xiàn)了希臘語與拉丁語之間形式對應,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但置于其他的語種系統(tǒng)中,又是不可取的。例如,在中文中的親屬稱謂,如叔叔、伯父、伯伯、舅父、姨丈、姑父,在英文中無法實現(xiàn)一一對應,只能用一個詞“uncle”來取而代之。
威爾則是為了保持對原文的忠實性,犧牲譯文可讀性,而采取逐詞對譯。雖然譯作展現(xiàn)了拉丁文的所有特點,但其實際價值只會大打折扣。
阿爾弗烈德國王在翻譯時,“有時采用逐詞譯,有時則采用意譯”。其對原作采取隨心所欲的態(tài)度,是矛盾觀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筆者認為值得學習的。但丁基于文學翻譯的可譯性與不可譯性的思考,也體現(xiàn)了其對直譯與意譯辯證關系的又一層面的探索。特雷維薩“有時譯得直,有時譯得活”以及博克南姆“可能時采取逐詞對譯,不可能時采用按意活譯”亦皆此觀點之體現(xiàn)。
3、文藝復興時期翻譯
文藝復興是一場思想和文化上的大革命,翻譯活動和翻譯思想也異?;钴S。這個時期的翻譯理論和實踐家主要有:布蘭特、賴希林、伊拉斯謨、路德、阿米歐、多雷、諾思、弗洛里歐、何蘭德、查普曼、廷代爾等。
德國著名詩人和翻譯家布蘭特,從詩的角度出發(fā),指出譯詩應該采取逐詞譯法。賴希林則在翻譯實踐中也采用逐詞對譯法。但奇怪的是,他所提出的翻譯理論(希伯來語與拉丁語之間不能采用直譯)與其所作的翻譯實踐相矛盾。換言之,其在翻譯實踐中摒棄了逐詞對譯法。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路德的翻譯七原則:可以改變原文的詞序;可以合理運用語氣助詞;可以增補必要的連詞;可以略去沒有譯文對等形式的原文詞語;可以用詞組翻譯單個的詞;可以把比喻用法譯成非比喻用法,把非比喻用法譯成比喻用法;注意文字上的變異形式和解釋的準確性。這正是路德辯證翻譯思想的完美闡釋。阿米歐強調內容與形式、意譯和直譯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
4、近代翻譯
近代翻譯理論和實踐家主要有:阿布朗古爾、馬羅爾、索雷爾、坦德、于埃、達西埃、巴特、迪西、維蘭德、歌德、施萊爾馬赫、洪堡、菲利普斯、德納姆、德萊頓、泰特勒等。此時的翻譯主要涉及意譯、準確翻譯、擬譯等翻譯方法,直譯則很少涉及。筆者將予以略過。
法國翻譯家阿布朗古爾以迎合讀者為目的,而自由發(fā)揮,隨意刪減,嚴格意義上說,這稱不上一部作品的完整譯作,只能說是再創(chuàng)造的產物。馬羅爾更是在不懂源語語言的情況下,進行文學翻譯,其效果可想而知。菲利普斯在翻譯《堂吉訶德》時,采取自由譯法,任意發(fā)揮,使譯作面目全非,受到其他翻譯家的抨擊。
圖雷爾在翻譯的幾次修訂后,實現(xiàn)了譯文的不增不減的準確翻譯,而且譯文文本十分優(yōu)美。同時,這個時代的達西埃、施萊格爾等也采取了準確譯法。此時的準確譯法可謂直譯與意譯之間關系的理想化態(tài)勢。歌德與德萊頓的擬譯法是翻譯兩個極端之間的一個度的把握,與剛才所提準確譯法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5、現(xiàn)、當代翻譯
現(xiàn)、當代的翻譯理論和實踐家主要有:克羅齊、本雅明、波斯蓋特、貝茨、雅各布森、列維、弗斯、薩瓦里、紐馬克、斯坦納、巴斯內特、貝克、赫曼斯、托爾曼、薩丕爾、沃爾沃、奈達、等。此時的西方翻譯理論在兩千多年的發(fā)展歷史中逐漸成熟,對直譯與意譯之間的辯證關系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因此,翻譯理論趨向于深層化與細節(jié)化。
費道羅夫的翻譯理論“需要從語言學方面來研究”,翻譯理論由翻譯史、翻譯總論和翻譯分論組成的觀點。雅各布遜進行了語內翻譯、語際翻譯、符際翻譯三類別的劃分。列維提出了“翻譯應當使讀者產生錯覺”、“翻譯是一種做決定的過程”。還有奈達的動態(tài)對等理論,卡特福德的語境對等論,賴斯的目的論,圖里的“翻譯規(guī)范”與“翻譯描寫”的翻譯觀,赫斯曼的操縱理論,魯賓遜的譯者中心論等。上述這些翻譯理論和思想不僅僅停留在直譯與意譯辯證關系的淺顯之論,而是在直譯與意譯之爭后的升華,皆體現(xiàn)著一種辯證思維方法。同時,翻譯家們也在不同的層面(語言學、心理學、譯者地位等)進行探索,使翻譯理論不斷向前發(fā)展,以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步伐。
1、對翻譯理論的啟示
首先說到西方翻譯理論對我國翻譯理論所得啟示。西方翻譯理論歷史已經由來久遠,能夠和我國的翻譯實踐活動相媲美。其中必定有著普遍的真理,可以為我國當今翻譯理論所采納。從當今國內翻譯理論發(fā)展現(xiàn)狀,可以看出國內已經在積極吸收西方翻譯理論思想。但過猶不及。就一點而言,西方語言與漢語并非處于同一語系,在翻譯實踐所沉淀的翻譯思想中,肯定有著各自的適用范圍。如果只是一味的照搬,只能使中國翻譯界失去創(chuàng)新性,并慢慢畸形化。這是值得注意的一點。
另外,翻譯理論界在直譯和意譯的問題上,一直秉性非此即彼的認識,即所謂的直譯與意譯是一對相反的概念。換言之,則是直譯就是“非意譯”(牛谷芳,2003)。通過對西方翻譯歷史的簡要回顧與總結,筆者認為直譯與意譯之間并非非此即比的關系。在兩者之間,存在著折中的關系。也就是說,直譯并非就是“非意譯”,就像伊拉斯謨在翻譯作品時,基本采用直譯,但在風格上實行另一種層面的意譯。由此可見,直譯與意譯之間的關系并不符合二分法的觀點。
2、對翻譯實踐的啟示
在翻譯實踐中,筆者認為,過度直譯,即死譯與過度意譯都是不可取的翻譯策略。死譯會使譯文作品缺乏可讀性,失去實際的價值;過度意譯又使譯文作品出現(xiàn)篡改之嫌,缺乏對原文的忠誠度。只有采取兩者之間合適的度,對原文的不同方面(詞匯、風格、修辭等)能直譯時就直譯,需要意譯時就意譯。但在這個度的把握上,是在進行翻譯活動實踐時,需要不斷摸索與思考的問題。
[1] 潘文國. 當代西方的翻譯學研究——兼談“翻譯學”的學科性問題[J]. 中國翻譯,2002(3):20-21.
[2] 譚載喜. 西方翻譯簡史(增訂本)[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3] 潘文國. 當代西方的翻譯學研究——兼談“翻譯學”的學科性問題[J]. 中國翻譯,2002(1):31-34.
[4] 逢錦劇,陶得麟.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李全安. 直譯與意譯之爭是一場什么樣的爭論?[J]. 中國翻譯,1990(5):18-22.
[6] 牛谷芳. 再解析直譯與意譯[J]. 揚州大學學報,2003(4):40-43.
The Contradiction in the Short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the West
WANG Ya-nan, ZHANG Ling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China)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Short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the West written by Tan Zaixi, and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various views referring to the division of the whol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And the second part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tradictory dialectic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in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the west. By analyzing this, it will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The Short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the West;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the west; contradictory dialectics;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H0-09文獻標示碼:A
2095-7408(2017)02-0062-04
2016-12-07
王亞南(1993- ),女,河南濮陽人,在讀研究生,主要從事科技翻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