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暉
《辛德勒的名單》這部影片改編自澳大利亞的著名作家托馬斯·肯納利的同名小說,配樂則為約翰·威廉姆斯,其曾在《星球大戰(zhàn)》中與斯皮爾伯格合作,并因此而聞名于世?!缎恋吕盏拿麊巍分械膬?yōu)秀表現(xiàn)不僅將其卓越的才華展露無疑,而且讓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好萊塢大師級藝術家。
主題音樂的多重演繹
影片當中主題音樂首次出現(xiàn)的畫面是猶太人第一次被大規(guī)模驅逐的場景,開場由圓號的獨奏開始,直白而簡單,既給人以凄楚的感覺,又不乏蒼涼之感,又為揭開了的猶太人苦難序幕,帶領觀眾進入到這段悲慘的歷史當中。
主題音樂第二次出現(xiàn)的場景是辛德勒為了幫助一個猶太女子從集中營中解救其父母并讓他們在其工廠工作的場景。這段主題音樂主要由吉他伴奏,在音樂蒙太奇手法的作用下,將猶太夫婦被營救與辛德勒內心的心理斗爭過程進行了交叉展現(xiàn)。在此之前,對辛德勒人物形象的塑造大多是舞曲風格的音樂,這里卻不再沿用,而是選擇代表猶太人群體形象的這一主題音樂,這一音樂形象表達的轉變,十分自然地暗示了辛德勒關于猶太人問題前后態(tài)度的轉變。吉他琴弦被輕輕撥動,音量十分輕微,速度也十分緩慢,第一樂句每一個單音的完成都是那樣的艱難。接著,分解和弦的停頓則是辛德勒內心的停頓,其對自我行為的猶豫與掙扎都可以從這個停頓當中體會到。停頓過后,辛德勒的自我掙扎也告一段落,仿佛是破繭成蝶一般自在。此時的旋律開始逐漸恢復緩慢的節(jié)奏,并愈加流暢,在猶太夫婦被解救成功一同走進辛德勒的工廠時,音樂的節(jié)奏不僅恢復正常,還加入了一些弦樂。這段主題音樂后半部分的補充不僅對整段音樂進行了鞏固,而且對辛德勒形象的轉化進行了標志性的確認,即從德國商人這一形象向有義有愛之人的形象的轉化。這一小段音樂不僅風格簡潔明了,而且對該影片片段的深刻寓意進行了很好的解釋與表達,以生動形象的音樂語言將整部電影的劇情進行了自然的轉折與承接。
主題音樂在以上兩個場景出現(xiàn)之后還在繼續(xù),每一次的出現(xiàn)都有著一定的作用,不僅讓觀眾對該段主題音樂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而且?guī)椭^眾更加準確地理解猶太人與辛德勒之間的關系,從而在加強觀眾情感力度的同時,對整個劇情進行推動。在影片的末尾部分,猶太人獲得了自由,此時的畫面逐漸由黑白兩色變成了彩色,接著旋律開始轉變,主題音樂由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帕爾曼演奏,畫面變成幸存的猶太人在依次走過辛德勒墓碑并在其墓前推起石頭的鏡頭,這個鏡頭表達出猶太人對辛德勒的懷念之情,在小提琴音樂之下,憂傷之情不斷纏綿縈繞,仿佛憂傷的小提琴聲把觀眾帶回到了那個悲慘的年代。耀眼的陽光也在此刻顯得尤為寶貴。這些畫面中沒有一言一語,只有這唯美的音樂在訴說著、哭泣著、歡笑著,這一段內容的主題音樂被完整演奏。如此長時間沒有任何語言的音樂配樂是少見的,這也正是《辛德勒的名單》這部電影主題音樂的魅力所在。
對位手法的巧妙運用
《辛德勒的名單》這部影片多次運用對位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在進行鮮明對比之后,不僅將法西斯的黑暗與獸性進行了很好的展現(xiàn),而且將人的美好品德與形象進行了強調,讓整部影片的藝術效果具有更加強烈的沖擊力。
影片的開頭就運用了對位的手法,被趕出家園的猶太人在車站將自己的姓名報出時,猶太人悲慘的命運便開始了。接著,傳來了一段與之十分不協(xié)調的探戈音樂,由小提琴和手風琴共同演奏。這段音樂的出現(xiàn)不僅與猶太人的悲慘命運形成了對比,而且實現(xiàn)了轉場的過渡。此時,一位紳士出現(xiàn)在鏡頭當中,此后的許多舞曲都伴隨著德國軍官享樂的畫面,不僅是對德國軍官開懷享樂的畫面進行氛圍的渲染,更是為接下來猶太人的悲慘遭遇進行對比性的鋪墊,讓觀眾對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與遭遇有更加深刻的認識與體會。同時,這些舞曲的風格也幫助辛德勒樹立了最初的形象,為其最終形象的確立埋下了一個對比參照。
當辛德勒在山坡上看到猶太人被迫害的悲慘境遇時,影片將對位手法進行了再次運用。此時,音樂沒有采用情感激烈的音樂,而是采用了一段簡單的猶太民謠,由純凈的童聲合唱進行演繹。孩子們那純凈的聲音不僅表現(xiàn)出其天真、純潔的思想,而且表達出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將畫面當中德國納粹的慘無人道與猶太人的悲慘遭遇形成了鮮明對比,不僅將觀眾的情感調動到了極點,而且也將辛德勒感動進而良知喚醒。這一段對位的應用不僅自然而且十分到位,是整部影片的一個亮點,在情節(jié)推動與情感表達上取得了雙收。
此外,影片當中還有一些音畫對位場景十分典型。如被關押的猶太人裸身接受篩選的片段。背景音樂為藝術歌曲,由現(xiàn)場的留聲機和喇叭傳出,這些音樂原本代表的是美好的事物與高尚的精神,但在猶太人被檢查的場景之下,這些原本優(yōu)雅的音樂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刺耳得讓人無法忍受。影片通過對位手法的運用,將同一段音樂進行了完全不同的表達與定位,不僅反映出猶太人悲慘的生活狀態(tài),更批判德國納粹的慘無人道,豐富了整部電影的內容,對整部電影情感的表達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人文主義情懷的體現(xiàn)
《辛德勒的名單》這部影片對人文主義的情懷體現(xiàn)在諸多方面。如在影片開始的二十分鐘左右,許多猶太人在大街上逃難,并被德國軍隊監(jiān)視羞辱,而此時的辛德勒在做著他的買賣,也在進行著其招聘工作。這些畫面是這個時段的幾個鏡頭,這些鏡頭不斷播放的同時是一段長達十二分鐘的配樂,該段音樂不僅創(chuàng)作十分簡單,而且節(jié)奏也較慢,此時的音樂表達如同電影畫面中的情節(jié)一樣難熬。
再如在影片的開始部分,蠟燭已經燃燒了一半,暗紅色的火光跳動著,黑暗的背景之下,觀眾被一段鋼琴音樂帶入到了無比沉重與壓抑的心理狀態(tài)。在為觀眾創(chuàng)造如此壓抑的心理環(huán)境之后,小提琴以既簡潔又明了的小調式旋律貫穿全片,不僅以其哀婉的音樂打動人,而且通過猶太人所受的摧殘感染人,這些都在無意或有意間對人文主義情懷進行了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