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德
(山東師范大學 歷史與社會發(fā)展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甲午戰(zhàn)爭前后陳熾的日本認識*
張登德
(山東師范大學 歷史與社會發(fā)展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陳熾在甲午戰(zhàn)前已看到日本對于中國東三省的威脅,提醒清廷注意日本的侵略野心,但認為俄國為患中國更大,故有聯日制俄主張,同時建議清廷吸取日本成功經驗以變法自強。甲午戰(zhàn)后,他反思戰(zhàn)敗原因,提出不少改革性建議,如希望中國在積累財富、培養(yǎng)人才、編練兵民等方面借鑒日本經驗;進行中日對比,希望中國在農、礦、工、商等方面與之競爭,以爭回利權;認為中、日、英、法、德、美等六國在甲午戰(zhàn)爭中外交政策皆有失算,并將俄國比作中國戰(zhàn)國時期之秦國,提倡六國聯合以抗俄,尤其是建議中、英、日之間的聯合。陳熾在甲午戰(zhàn)爭前后的日本認識,基本反映了近代中國人的日本觀,也有自己的認識特色。
甲午戰(zhàn)爭;陳熾;日本觀
陳熾(1855—1900),字克昌,號次亮,江西瑞金人,近代中國維新思想家,1874年起擔任戶部京官,1886年兼職軍機章京,1891年任戶部員外郎。他在甲午戰(zhàn)前看到日本對中國邊疆造成的威脅,提醒清廷注意日本的侵略野心,但認為俄國為患中國更大,故持有聯日制俄主張,更重要的是,他通過比較中日改革成敗得失,希望中國吸取日本成功的經驗以變法自強。甲午戰(zhàn)爭之后,陳熾認真反思戰(zhàn)敗原因,提出不少改革性建議,希望中國在積累財富、培養(yǎng)人才、編練兵民等方面借鑒日本經驗;在《續(xù)富國策》中多次進行中日對比,希望中國在農、礦、工、商等方面與之競爭,以爭回利權;在《時務報》《知新報》上撰文考察世界格局中的中國與各國的關系,認為中、日、英、法、德、美等六國在甲午戰(zhàn)爭中外交政策皆有失算,并將俄國比作中國戰(zhàn)國時期之秦國,提倡六國聯合以抗俄,尤其是建議中、英、日之間的聯合。陳熾在甲午戰(zhàn)爭前后的日本認識,基本反映了近代中國人的日本觀,也有自己的認識特色。迄今學界尚無專文探討陳熾的日本觀,本文的討論不僅有助于豐富近代中國官員文人這一認知主體對日本的認識和態(tài)度的研究,同時對加深近代中日關系史的研究,乃至探討近代中國人的亞洲觀和世界觀也具有重要意義。
甲午戰(zhàn)爭之前,陳熾對日本的認識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警惕日本對中國東三省和朝鮮的侵略野心。1884年9月,戶部代奏陳熾的奏片,其中有因東三省處于“倭伺于南、俄伺于北”的危險形勢,將設在錦州的大凌河牧廠遷移到蒙古草地的建議。[1]同時,陳熾還關注和中國東三省一水之隔的鄰邦朝鮮。中國與朝鮮是宗藩關系,朝鮮局勢的變化對中國能夠發(fā)生直接的影響。1885年,陳熾在《上李鴻章書》中評價清廷對1882年朝鮮“壬午兵變”的處理,認為如果此事處理不當,在“俄人垂涎于北,倭人伺隙于南”的形勢下,朝鮮“或乃引寇入室,反顏事仇,忘我國家二百年卵翼之恩,而肆志以圖一逞,內憂外患迭起循生”[2]352。到19世紀90年代初,他在《庸書》中提醒清廷要警惕日本。他指出,法、意、奧、俄、日等國曾效法普魯士進行兵制改革,但“俄與日本亦復尤而效之者,其意皆在中國耳”[2]109。針對朝野上下所持“我大國也,彼小國也”的輕視日本之舉,陳熾指出“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刻舟膠柱,不思改圖,他日必有先受其禍者”[2]76。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侵略臺灣、吞并琉球,從東南方面侵略中國。陳熾看到了日本對中國東三省以及藩屬國朝鮮的覬覦,希望引起清廷的重視。
其次,聯日制俄。朝鮮地處中國、俄國、日本之間,是俄國南進太平洋和日本北爭中國的戰(zhàn)略要地,英國也想打開朝鮮門戶,在那里攘奪利權。中法戰(zhàn)爭期間,俄、英、日三國曾圍繞朝鮮問題進行博弈。陳熾指出:“法越事起,日本乘危構釁,竹添進一媒孽其間;俄人虎視眈眈,冀覬漁人之利;英人力爭先著,急以兵船扼巨文島,而強鄰息喙,時局帖然?!盵2]49因俄國對朝鮮的介入,嚴重損害了傳統(tǒng)的中朝宗藩關系,故清政府默認英軍占領巨文島,希望利用英國海軍來遏制俄國。英國為抵制俄國在遠東勢力的擴張,也有意扶植日本;英國輿論界與某些政治家主張與中國、日本一起抵制俄國勢力向遠東擴張,建立中、英、日三國同盟。[3]127受朝廷政策影響,陳熾也提出了聯英日以制俄的主張。他指出:“今日之大患在俄,蠶食鯨吞,鷹瞵虎視,其新舊多得之屬地,既絡西藏、包伊犁、內外蒙古,以達朝鮮矣。”[2]8因此,陳熾希望中、日、英等國聯合起來對付俄國。他認為“今天下之強國惟俄羅斯,可以敵俄者,惟英吉利”,但英國因陸兵單薄,故可以結交歐洲的法國、德國以對抗俄國;在亞洲日本因“地小民窮,欲致富強,尚需歲月”,故“亞洲之可以拒俄者,惟中國耳”[2]112。“俄人有事東方,英人必以水師撓之,然水師必資陸兵之助,日本無能為役,必將求助于中朝?!盵4]所以,陳熾建議英國應聯合中國以抵抗俄國。同時,他希望德、英、中、日聯合起來共同對付俄國。他說,如果俄國東侵,“中合日本擊之,而德國搗其虛,英以海軍游擊其間,水陸相資,首尾相應,則柙中虎兕,雖永不復出焉可也”。不過,陳熾又提到當時德、英、奧、意諸國均已訂立密約,有事相援;而日本與中朝,仍相猜忌,不思御侮,惟慮鬩墻,這樣很難“力擯強秦”[2]131。
最后,介紹日本“明治維新”。陳熾認為,日本之強在于變法改革,并闡述中國學習西法進行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說:“緬甸、越南、琉球,不變者也,其亡不旋踵焉?日本,變法者也,而至今存焉,強且富焉;暹羅、朝鮮,欲變而未變者也,其勢岌岌然,如不終日。”[2]6即日本是主動變法的范例,通過變法成為富強之國;緬甸、越南、琉球不思變法,很快亡國;暹羅、朝鮮欲變不變,國勢日下。因此,陳熾呼吁清廷變法改革以救亡圖存。更重要的是,陳熾對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而致富強之因作了深入分析。他曾借用德國首相俾斯麥的言論:“德相畢思馬克之言曰:‘日本官民之至德者,日講求工作商務,孳孳矻矻,學成而歸。華人一入德國,則詢何式之船最堅也,何廠之槍炮最精利也,考求訂購,不惜重資。夫此時各國強弱相均,莫敢先發(fā),即情勢更改,亦須再閱數十年,所購船炮,不出十年,銹澀苔黏,半成棄物。況機器之制,日異月新,甫能擇善而從,已復后來居上矣。日人求其本,華人騖其末,日本意在富國,中國意主強兵。無論工作日精,他日可以自制也。即兵端將肇,購之他國,亦無異取之宮中也。日本之興,其未艾乎?’至哉斯言!于中國、日本得失之間,可云洞見癥結矣。”[2]83-84通過引用俾斯麥之言,陳熾批評洋務派科技政策的失誤,分析中日差距產生的原因。同時,他還指出,日本通過親王大臣出洋游歷、發(fā)展工藝、舉行博覽會、推行議院制等途徑,也是國家富強的重要因素。
陳熾關注日本的最初十年,即中法戰(zhàn)爭到中日甲午戰(zhàn)爭這一時期,有些學者稱之為中外相安的“和平年代”[5]。其實,在這十年中列強并沒有放松對中國的爭奪。英法加強了對我國西南邊疆的侵略,俄、英、日對朝鮮的覬覦日益明顯,尤其日本在朝鮮強化勢力以圖中國。清廷雖然認識到日本對中國的潛在威脅,開始采取大興海軍、加強各地防備等防范措施,但對“明治維新”后日本的迅速崛起和擴張野心普遍缺乏認識,同時希望采取“以夷制夷”、聯合日本抵制俄國的策略。陳熾等少數維新人士認識到日本“明治維新”的深刻變化和意義,主張仿效日本,變法維新,但他們的日本觀僅為少數人的吶喊,產生的社會影響微乎其微。
甲午戰(zhàn)爭使中日兩國實力對比和國家地位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戰(zhàn)敗后的中國既痛恨日本的侵華行為,又羨慕日本學習西方取得的成就,康有為、梁啟超等人把學習日本致強的經驗視為中國走出困境的一種新選擇,力促中國仿照日本“明治維新”進行改革。光緒皇帝下詔求言,力求變法救國。陳熾積極響應朝廷的變革運動,上清帝萬言書,在反思戰(zhàn)敗原因基礎上提出若干改革性的建議,其中不少地方以日本為參照對象;從爭奪經濟利權的角度,提出中國在農、礦、工、商等方面與日本競爭;從國際關系的視角探討戰(zhàn)后中日關系,建議中國聯日防俄,英日力保中國等。
1.上清帝萬言書,反思戰(zhàn)敗原因,建議清廷以日本為參照進行改革
堂堂中華帝國竟然慘敗在被自己素來瞧不起的東鄰小國日本手中,引起國人的抱怨、憤怒與譴責??涤袨樵凇渡锨宓鄣谌龝分姓J為:“此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天下臣民所發(fā)憤痛心者也!”[6]陳熾在1895年6月《上清帝萬言書》中更是多次提及戰(zhàn)敗引起的屈辱感:“此亙古未有之奇辱”,“中國之屈辱,可謂深矣”,“堂堂中國,受制小夷,輕侮欺凌,至于此極”,可以看出陳熾這次的心情變化相當劇烈,這大體上代表了一般中國人的共同心聲。
清政府在甲午戰(zhàn)爭中的失敗,原因不止一端。陳熾指出:“蓋此次之錯誤,在未戰(zhàn)之先;而此中之關系,在既和之后也。”他從這兩個方面進行了具體分析。他認為,在甲午戰(zhàn)爭之前,清廷“談洋務三十年,誤于得粗而遺精,舍本而逐末”,沒有觸及“西人政教之本原,富強之實效”;加之“數十年國家之倚北洋也太重,北洋之忘戰(zhàn)負國也太深,一局殘棋,勢成孤注,此注既擲,雖欲背城借一,而有所不能”,因此“所謂錯誤在未戰(zhàn)之先者,此也”。陳熾把甲午戰(zhàn)爭失敗原因歸結為洋務運動沒有觸及西方政教之本源,朝廷過分依靠李鴻章的北洋海軍等。接著他剖析中國面臨的嚴峻形勢。陳熾指出,泰西各國雖然在中國通商五十多年,但尚不敢窺我堂奧,日本卻“窺我之隱微,而導彼之先路”,致使東西洋五六強國,耽耽虎視,使中國有被“瓜分”之危險。同時,陳熾指出日本內閣伊藤博文等人認為“此次日兵所以處處得手者,由中國總軍旅諸大員,皆年老庸懦無能之輩耳”,而如果日兵抵北京,則此輩非死即逃,否則撤換,“另易一班力強年富、熟悉時務者為政,轉恐狡獪難制,不能為所欲為,不如姑留此輩,將就成和,則中國數十年間,斷無報復之望”[7]138-139。陳熾既看到了戰(zhàn)后中國被歐美列強及日本瓜分的危險,又借日人之言呼吁中國在戰(zhàn)后更應發(fā)憤自救。
至于如何變法自強,陳熾提出了七項措施,其中有四條涉及日本。一是在“阜財裕國”中,陳熾指出日本疆域不及中國江南一省,十年前出口三千萬元之貨,僅及中國三分之一,但自用西法,廣開利源,去歲出口二萬余萬元之貨,已達中國之半,“明效大驗,有如此者”,但中國“掩聰塞明,惛然不悟”,因此他希望皇帝仿效西法進行改革。二是在“分途育才”中,他指出“日本資遣出洋學生,與中國年分相等,惟中國廢于半途,彼則鍥而不舍,前后出洋者,至二千余人之多”,因此日本“行政用人,左宜右有”,以致堂堂中國,受制小夷,原因即“一學一不學故也”,因此建議多派遣學生及親王大臣子弟出國留學。三是在“改制防邊”中,陳熾指出東三省有“倭南俄北”之窺伺,應揀大臣操練勁兵,駐扎適中之地,屯田開礦,增辟利源,修筑鐵路。四是在“教民習戰(zhàn)”中,陳熾指出日本在十年前效法德國教練民兵,“及戰(zhàn)事既開,我則轉餉募兵,天下騷動,彼則左宜右有,措之裕如,終止上國天威,屈于尋常之小丑者,一則未雨綢繆,一則臨渴掘井故也”[7]143-148,因此他建議沿海沿邊各省仿行西法,教練民兵。
2.介紹日本富國經驗,重要是希望中國與之競爭以奪回利權
甲午戰(zhàn)爭之后,陳熾曾幫助康有為等人籌辦“強學會”。在“強學會”被封禁之后,他開始集中注意力研究經濟問題,并在1896年出版《續(xù)富國策》,多次進行中日對比,介紹日本富國經驗,同時批評中國不思進取,坐等利權喪失,提出中國應與日本競爭。
農業(yè)方面。中國臺灣、江西與日本皆為適合樟樹生長之地,日本“廣勸國人,遍行種植,種之廿年,即可熬腦”,但臺灣既不知種,江西并不知熬,“坐使大利之源空山廢棄”[2]163。日本對于種茶“性命以之,土性所宜,歲歲添種”,出茶已“逼近中華”,“已能奪我利權”,但中國官民上下“毫不講求,掩聰塞明”[2]167。當然并不是日本在農業(yè)任何方面皆有可取之處,陳熾指出日本仿西法釀制葡萄酒,因氣候、地理等原因并不成功。通過中日農業(yè)的對比,陳熾希望中國利用農業(yè)優(yōu)勢,以維護中國利權。
礦業(yè)方面。陳熾曾從爭回利權角度談論日本的燒磚制瓷。他說:“日本近在東瀛,牟利之心,無孔不入,萬一摶泥運甓,奪我利權,或東西兩洋,各運新機以入中國,就地取土,開廠造磚,以我之矛陷我之盾,此后中國物物皆資于外,事事仰給于人,雖傾東海以為錢,鑄泰山以為幣,有皇皇然日憂其不給者?!盵2]196“日本仿造西瓷,物多價廉,且浸淫以入我內地。利權日失,物產日窳,國運之所由日衰,風俗人情之所由日敝也。”[2]197-198故中國應自立公司,自制磁器,開拓利源。
工業(yè)方面。陳熾強調中國設立工廠使用機器做工的重要性。他說,中日兩國皆曾購買織機,利用中國之棉花試紡試織,所成之紗布精美細密,溫暖厚重,于是中國自紡自織,自用自銷,而日本之布亦暢行于沿海各省。后來西國看到中國人工賤,運腳少,定價與西國同,而獲利至二三分以上,欲廣購中國棉花運歸本國。陳熾認為這是中國商務一大轉機,但“近日日本商約中有改造土貨之說”,若不急行設法,維持保護,自辟利源,正恐收利于桑榆者,又將失利于東隅,拒虎進狼,而且“日本自開埠通商,講求工藝,皆能精置西物,以廉價售與西人,我亦何妨反其道而行之,迎其機而導之,以隱收其利”[2]215。另外,陳熾指出日本在自來火配制、瓷器制造、修治道路、軍械制造等方面也有值得中國借鑒之處。
商業(yè)方面。陳熾主張中國振興商務與日本競爭。他說,日本“比年仿效西法,農工商三業(yè)勃興,遂乃割據臺灣,憑陵上國,多置輪舶,廣辟商途,骎骎乎國未可量已”。中國開埠通商六十年來,因情形隔膜,將權利畀諸異國之人,以致瀕年海溢川流,歲出金錢無數。不過,“西人懸隔重洋六七萬里,在彼終有所不便,在我亦猶可自全”,而日本則“近在肘腋之間,急起而窺我心腹,其心計之精刻與西人同,其性格之陰柔與西人異,西人之所能為者,彼優(yōu)為之,西人之所不肯為者,彼亦決為之。始也財力未雄,不及西人之長袖善舞耳。今一朝戰(zhàn)勝,舉國寬然,數萬萬之金錢取之如寄。又得臺灣一島,各國之所垂涎而目為寶山金穴者,助其商力,蠹我中邦,更有行輪造貨之約章,奪我之矛,陷我之盾,縱橫內地,盤踞利權”。因此,陳熾指出,當此之際,既不能慎之于始,又不能拒之于外,則惟有振興商務以與彼爭。[2]232此外,陳熾以甲午戰(zhàn)爭為例談論修建鐵路、多制兵輪的重要性;以日本改革為例,建議中國在內河行駛輪舟、通商各埠仿設巡捕、海外華人居住之地設立領事、修改稅則、舉行博覽會、建立商業(yè)學堂等。
甲午戰(zhàn)后,康、梁等人看到了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主要在于變革制度,提出中國不妨以強敵日本為師,實行君主立憲。陳熾在甲午戰(zhàn)爭前后雖有中國開設議院的設想,但在“強學會”被封禁后,他的主要精力放在“為救中國之貧弱而作”的《續(xù)富國策》一書的撰寫上,希望中國由弱變強,富甲環(huán)瀛。他多次以日本為例,一方面希望中國向日本學習經濟富強之經驗,另一方面爭回被日本奪取的利權,反對其經濟侵略。這兩點在當時是比較深刻的。
3.倡議六國合縱以抗俄,英日應竭力以保中
甲午戰(zhàn)爭不僅與中、日、朝三國密切相關,也引起了英、俄、美、德、法等國的關注。特別是俄國認為日本在戰(zhàn)后占有遼東半島影響它對中國東北的擴張,于是糾集法德進行干涉。這一舉動使得清朝統(tǒng)治集團內部一些人對俄國抱有很大幻想,認為依靠俄國可以牽制其他列強,于是開始在外交上依賴于俄國,“內而廷臣,外而疆臣,乃無不以聯俄拒日為言矣”[8]。不過,陳熾有不同看法。他在《時務報》發(fā)表《中日之戰(zhàn)六國皆失算論》,認為中、日、英、德、法、美六國在甲午戰(zhàn)爭期間外交政策皆有失算而致使俄國獨大,“聽俄人高視闊步、拊天下之背”,“自今以后,各國之君臣,茍各私其國,各私其民,各私其財與力,則亦惟有束手待斃,聽俄人擇肥而噬己耳”。因此,陳熾指出中國“當自富自強,急謀自立”,五國應“蠲除宿忿”,與中國“重訂新交”,“中國貧,則助之以財;中國弱,則濟之以力”[2]311-312,希望六國聯合起來抵制俄國。
同時,陳熾將俄國比作戰(zhàn)國之強秦,中、日、英、法、德、美為六國,建議六國合縱抗秦,尤其是英日應聯合阻擋俄國東擴,同時批評清廷聯俄為引虎狼自衛(wèi)之愚。陳熾指出:“至以俄國比戰(zhàn)國之秦,中外明哲為異詞者?!苯又詰?zhàn)國時期六國先后為秦所滅為例,指出:“自中敗于日,高麗附俄,英人袖手旁觀,甘讓俄人已先著,大東洋情勢危險異常,遂與當日六國棄韓,如出一轍。……中國通人智士,知哀六國,而不知情事之相同;知畏強秦,而轉引虎狼以自衛(wèi),甚矣哉!其愚不可及也。彼日本者,當日同文之國也,《國策》一書,豈其未見?而甘為戎首,招彼強鄰,衽席未安,屏藩已失,正恐他日禍機所發(fā),患氣所乘,與中國只有后先,并無彼此,沉迷不反,覆轍相尋,今與古如一丘之貉耳?!盵2]314-315他認為,中、日、英、美等六國應合力抗俄,尤其是日本若執(zhí)迷不悟,早晚受俄國之侵略。
另外,陳熾主張英日保全中國,是兩國保護自身利益的需要。英俄兩國本來在爭奪中國問題上存在矛盾,日本因三國干涉還遼對俄國恨之入骨,故英日為對付俄國而結盟。陳熾看到了俄國與日本、英國之間的矛盾,于是主張中國與日本、英國聯盟,希望借此來遏制俄國對中國的擴張野心。他在《上清帝萬言書》中指出:“俄人西伯利亞鐵路既成,日本終須與我并力,英人顧念大局,亦須聯合中國以拒之?!盵7]1471897年6月,陳熾在《英日宜竭力保中說》文中分析英日保全中國與俄國之間的利害關系。他指出,英、日、俄之間可能會爆發(fā)戰(zhàn)爭,雖然勝負難以預料,不過英國商務“縱橫六洲”,日本商埠“亦骎骎遍海東西”,而俄、法在世界各地商務較少,若“他日戰(zhàn)爭蹂躪,俄法無所顧戀,英日則所損實多”;英日“四面距海,戰(zhàn)易守難,食用所需,轉輸非便,設彼以輕師誘敵,而重兵徑襲其腹心,則全局所爭,登時瓦解”。因此,陳熾希望英日之君臣“早作夜思”,妥善考慮“保中與戰(zhàn)俄”之事,最好是“英人化其矜心,日本戢其驕氣”[2]321-322,保全中國,以維護東方大局。
陳熾之外,不少人士皆有聯日、聯英以拒俄的思想。如唐才常發(fā)表《論中國宜與英日聯盟》文,梁啟超提出“拒俄以聯英日”的主張,陳寶箴也說中國應同英日相結,“三國合縱,勢將無敵”等。這些觀點皆有以夷制夷的目的,實際是合縱連橫的變相?!爸袊R分子頗多受到戰(zhàn)國時縱橫家的思想影響。清季人士,亦復如此?!盵3]113翁同龢曾把陳熾稱為“縱橫家”[9]。但不管是甲午戰(zhàn)后初期的聯俄拒日,還是后來的聯英日拒俄都失敗了,列強在19世紀末期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陳熾關于日本的言論,主要體現在《庸書》《續(xù)富國策》《上清帝萬言書》以及發(fā)表在《時務報》《知新報》上的相關文章。陳熾既未到過日本,又不通日文,他是通過什么途徑獲取日本知識的呢?他曾經說“復博采之已譯之西書,廣征諸華人之游歷出使者,參稽互證,悉其統(tǒng)宗”[2]145。加之寓居中國的外人及其所辦報紙中對日本的介紹,尤其是《萬國公報》刊載日本的論說較多。另外,許多中國官員、文人到日本游覽訪問,并留下不少觀感著作,以及傳教士翻譯的西書等,都為近代中國人認識日本提供了寶貴資料。陳熾對日本的認識主要來源于此。
甲午戰(zhàn)爭之前,有人提倡中國實行變法,但主要學習的對象是歐美各國。王韜、薛福成等人明確提出中國應該效法歐洲各大國富強的經驗。對于日本,當時中國普遍性的日本觀是“羨日”和“防日”交織在一起。1874年日本侵略臺灣事件之后,朝野上下才開始睜眼看日本,做了不少防日的備戰(zhàn)工作,但整體上對日本持蔑視態(tài)度并準備與他們聯合,共同抵抗西方侵略。陳熾在上李鴻章、陳寶箴等人的書信中,涉及一些對日本的看法,但是因屬私人信件,加之陳熾僅為職位不高的戶部京官,故這些對日認識并未產生多大影響。陳熾在1894年之前寫成的《庸書》,其中多次提到日本,既建議清廷警惕日本的潛在威脅,也看到了“明治維新”后的變化,同時主張聯合日本拒俄。這與當時很多人的日本認識并無多大不同,輕視日本,沒有看到日本在“明治維新”后征臺廢琉,脫亞入歐,對中國幾乎與日俱增的敵對情緒,而中國對其侵略野心缺乏足夠的防備。
甲午戰(zhàn)后,清政府決議改革舊政,變法救國。同時,中國人開始重新審視日本,對日本的認識發(fā)生轉變,出現介紹和學習日本的熱潮??涤袨椤⒘簡⒊J為日本變法成功在于制度改革,康有為更是著《日本變政考》進呈光緒皇帝,希望統(tǒng)治者模仿日本“明治維新”進行變法。嚴復在甲午戰(zhàn)爭后發(fā)表大量政論文和譯著,肯定日本的強盛,反思中國不能富強的原因,認為西方的科技、制度固然重要,提升人的活力更為重要,為此他提出“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希望用西方的學術思想來救國。陳熾多次以日本變法至強的經驗為例,將日本作為中國實行維新變法的榜樣,但并未主張仿效日本的制度改革,而是認為“各國之強,皆原于富”[10],從經濟角度分析中日富國的不同,建議中國學習日本在經濟富強方面的經驗。陳熾沒有像康有為等人提出激進的改革主張,而是在經濟方面建議仿效日本,這是陳熾的謹慎之處,與其在維新運動中的政治表現是一致的。
維新運動興起之后,陳熾積極參與這場運動并充當傾向改革的翁同龢與康有為之間的聯絡人。翁同龢與康有為商談改革大計,陳熾為之起草了新政意旨。他曾建議康有為“辦事當以辦報為先”,并捐款助其辦報事業(yè)。不久,他擔任《時務報》的京城籌款負責人,并在報上發(fā)文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和對日認識。其《庸書》由翁同龢進呈光緒皇帝御覽,并一版再版,對當時及以后的維新運動的開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他與維新派一起成立“京師強學會”,并擔任會長。他上清帝萬言書,提出“下詔求言”等10項措施,受到光緒皇帝重視。光緒皇帝頒發(fā)諭旨讓各地督撫將軍對包括陳熾此折的九件奏折進行討論,以推進甲午之后更張變革??梢?,陳熾提出的改革計劃,得到了皇帝的認可。
不過,從1896年御史楊崇伊奏劾京師強學書局“植黨營私”,書局被封禁之后,陳熾逐漸變得消沉,謹小慎微,對設立議院等政治體制改革的態(tài)度發(fā)生很大變化,不敢再說議院了,而且勸說黃遵憲也別談議院。同時,他把主要精力用在撰寫《續(xù)富國策》,關注甲午戰(zhàn)后的世界格局。他將當時的國際形勢比作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希望日、美、英、法、德等五國,尤其是英日應幫助保全中國。陳熾的這些日本認識,反映時代呼聲,代表群體走向,同時也有自己的特點,尤其是對甲午戰(zhàn)爭后國際格局的評判和從經濟角度對中日富強之不同的分析,豐富了當時中國人的對日認識。雖然陳熾對日本有著如此認識,但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由于光緒皇帝軟弱和保守派的阻撓,陳熾的建議并沒有得到朝廷的重視。當然,英國、日本同情維新派,支持光緒皇帝變法,主要意圖是聯合中國對付俄國。維新變法失敗之后,英日駐華使館曾援助和拯救部分維新人士,也算是對維新運動時期陳熾等維新派倡導聯盟英日的另一種回應吧。戊戌變法失敗后,維新志士分裂了,有的為變法而死,有的被貶官削爵,康、梁遠走國外,部分士人走向革命。陳熾深悲國事,經常在酒前燈下,高歌痛哭,若癡若狂,再無論著問世,1900年卒于京師。陳熾對日本的這些認識,為我們了解當時中國士大夫的日本觀和追尋國家富強的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文獻史料、記憶價值和啟發(fā)意義。
[1]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光緒朝硃批奏折:第92輯[M]. 北京:中華書局,1996:598.
[2]趙樹貴,曾麗雅.陳熾集[M].北京:中華書局,1997.
[3]王樹槐.外人與戊戌變法[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
[4]陳熾.上陳寶箴書[G]∥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研究所.歷史文獻:第六輯.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85.
[5]丁名楠,等.帝國主義侵華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320.
[6]湯志鈞.康有為政論集:上[M].北京:中華書局,1981:139-140.
[7]孔祥吉.晚清史探微[M].成都:巴蜀書社,2001.
[8]王蕓生.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第3卷[M].北京:三聯書店,1980:96.
[9]陳義杰.翁同龢日記:第五卷[M]. 北京:中華書局,1997:2812.
[10]趙柏巖.趙柏巖集·柏巖文存[M]. 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1530.
(責任編輯:蘇 南)
第34卷第1期
2016-10-08
張登德,男,蘇州鐵道師范學院歷史系1997屆畢業(yè)生,現為山東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發(fā)展學院副院長,教授,歷史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
K256.3
A
2096-3262(2017)01-00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