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指出發(fā)展市場經濟與誠信建設不是相悖,而是相輔相成的。因為從專業(yè)化分工、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互聯(lián)網發(fā)展、信息量大、發(fā)展人等層面來看,加強誠信建設很有必要。分析了誠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包括完善法律制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提高政府公信力,褒揚誠信,嚴戒失信等。
關鍵詞:市場經濟;誠信建設;政府公信力;文化
俗話說“人無信不立,業(yè)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鄙鐣庞皿w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治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guī)劃綱要(2014年-2020年)發(fā)布(全文)也指出,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全社會誠信意識普遍增強,經濟社會發(fā)展信用環(huán)境明顯改善,經濟社會秩序顯著好轉。
一、發(fā)展市場經濟與誠信建設相輔相成
市場經濟是誠信經濟,因此通過加強誠信建設,是發(fā)展市場經濟的應有之意。在社會上,不乏有這樣一種說法:把坑蒙拐騙、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等不正當競爭的現象,說成是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后果。實際上市場經濟存在和發(fā)展的一個必然前提就是誠信,發(fā)展市場經濟與誠信建設不是相悖,而是相輔相成的。
1.專業(yè)化分工要求誠信?,F代社會是專業(yè)化分工的社會,封建社會那種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已不復存在,每個人都需要到市場中換取自己需要的東西,所有東西都由自己來生產已經絕對不可能。但社會上就常常有這種說法:要想吃到合格的食物,只能自己種,要想用合格的產品,只能自己生產,因為別人的產品不放心。可是現代社會專業(yè)化分工,誰也不可能只吃自己種的,只用自己生產的。所以現在專業(yè)分工的社會,對誠信的需求更高。
2.以貨幣為交換媒介的交換,擴展了人們的交易范圍,對誠信的要求又進一步。從貨幣的發(fā)展歷程來看,原先是物物交換,后有了等價物,進而形成固定的一般等價物----貨幣,后貨幣不斷發(fā)展,出現了我們現在的紙幣形式,來方便人們的生活和交換。直接的物物交換變成了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商品-貨幣-商品。在這個過程中,對誠信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因為在商品轉化為貨幣的過程中,有些人坑蒙拐騙,以次充好,以為能把商品換成了貨幣就萬事大吉,再用貨幣就可以買到各種讓其滿意的商品,甚至有種現象:自己賣的東西自己不敢吃,自己生產的東西自己不敢用。如果市場上的每個人都是如此,把商品換成了貨幣又能如何呢?自己的產品自己信不過,又如何能去相信別人的產品呢?
3.如今的互聯(lián)網發(fā)展,又進一步擴展了人們的交換范圍。過去的交換受地域限制,但如今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以及快遞業(yè)的存在,交換往往發(fā)生在陌生人之間,而且是跨地域,從來沒有見過面的人之間進行。淘寶、京東這樣的平臺,是通過查看交易記錄,買家評價來給其他購買者以參考,但是各種淘寶、京東刷單者存在,讓買家評價大打折扣。微商是在朋友圈做生意,都是自己的親朋好友,按說是應該彼此信任的,但也有各種虛假交易軟件存在。
4.信息愈加大量,誰也不能掌握全部的信息,在市場經濟中,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完全現象普遍存在。如果誠信基礎不牢,每個人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核實信息的真?zhèn)危吹降奈幢厥钦娴?,聽到的未必是真的,這勢必會加大交易的成本。
5.從發(fā)展人的層面來看,也需要加大誠信假設。提到市場經濟,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錢,但實際上市場體系是由需求方和供給方組成的,而供求雙方都是活人,他們追逐著各自感興趣的計劃,根據面臨的相對稀缺性進行優(yōu)化,并按照各自的目標談判和交換,獲得各自想要的東西。因此當我們說市場時,其實是在討論人與人之間這種持續(xù)進行的談判。我們來研究市場經濟、發(fā)展市場經濟時,實際上就是來研究人、發(fā)展人。所以現在出現的坑蒙拐騙、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等問題,都是人的問題,只不過在市場經濟中以這種形式表現出來了而已。
二、誠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1.中國文化長時間受封建制度影響,屬于封閉式的,這種思想反映到社會生活中則成為相互熟悉的人之間、小范圍內個體之間的信用關系,受家庭宗族倫理影響。而現在搞市場經濟,是一種開放的經濟,交易的范圍不再受血緣、親緣、地緣的限制,所以在文化建設上,就需要有新的、開放的上層建筑,在誠信建設上需要建立一種更廣范圍的信用,能把陌生人納入的信用。
2.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也確實有一部分人通過坑蒙拐騙、以次充好等不正當競爭手段提高了經濟收入,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不當的示范作用,比如從曝光的電信詐騙案來看,甚至有些村莊被稱為“電信詐騙村”。這些人通過非法、非道德的手段獲得經濟收入,因為制度設計不完善,有些人鉆了空子,而沒有及時受到懲處。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不良的社會風氣,也促使人們仇富心理,造成一些社會不安定因素。
3.我國正處于傳統(tǒng)社會向現代社會急劇轉型時期,社會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以及法律制度還不完善,仍處在逐步改革和完善之中。過時的道德原則、規(guī)范被破壞,而新的、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誠信道德觀念至今仍未建成,在這種特殊的道德真空時期,容易出現整個社會誠信危機的現象。物質文明在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精神文明建設也需加快步伐,與物質文明建設相匹配?,F階段主流價值觀模糊,個別人信仰缺失,一切唯錢論,這也加劇了誠信的缺失。
4.政府公信力的下降。部分政府官員利用職務之便,貪污腐敗,以權謀私,使得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同時政府在市場活動中,有不作為、錯位作為的現象,政府又習慣于用行政手段推進改革,容易出現政策的反復性,前后不一等問題。另外社交媒體多元化,不良媒體嘩眾取寵,夸大事實,或是制造虛假新聞以博人眼球,進一步拉低了政府公信力。
三、加強誠信建設,助推經濟發(fā)展
1.完善我國的法律制度。國家法律制度設計上應該是引導人們遵紀守法,而不是相反。眾所周知的彭宇案,2006年彭宇自稱上前攙扶老太太并送其至醫(yī)院診治,但老太太咬定彭宇將其撞倒并向其索賠。最終法院判決彭宇給付老太太損失的40%。這一例案子出來后,人們在攙扶老人時有了后顧之憂,難怪有人說此案引發(fā)了我國誠信建設新的危機。人們不敢攙扶人了,但另一方面我們對路上的碰瓷者卻是一笑了之,而不是繩之以法?,F在房價高漲,各地出臺了很多限購政策,但不少人為了購買二套房,又規(guī)避這些政策,紛紛采取了“假離婚”的形式,引發(fā)了一系列社會問題。那在制定這些政策時,應該對此情況予以考慮。
2.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弘揚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我國傳統(tǒng)文化非常注重人格的追求,“人若無信,不知其可也?!薄把员匦?,行必果?!钡F在更多的是自我利益的追求,缺乏這種自覺的敬畏。一旦社會失了誠信,會進入一場無休止的惡性循環(huán)。社會上的每個人都要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社會上無誠信,那么就會人人自危,進而封閉自我,害怕與人接觸,不能開拓進取,與孔圣人而言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相悖,與我國建設市場經濟,開放市場也相違背。
3.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公信力。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創(chuàng)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zhí)行力,推進政府績效管理?!闭咧贫☉w現科學性和連續(xù)性。在市場經濟發(fā)展中,政府應該處理好與市場的關系,有所為,有所不為。腐敗行為會破壞經濟制度和市場法則,嚴重損害政府公信力。而反腐敗則有利于促進社會公正,提高政府公信力。
4.褒揚誠信,懲戒失信。充分運用信用激勵和約束手段,加大對誠信主體激勵和對嚴重失信主體懲戒力度,讓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形成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制度機制。
參考文獻:
[1]江云.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看誠信缺失問題[J].中國商論,2015年4月:127-129.
[2]丘艷娟.淺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視域下的誠信缺失[J].吉林農業(yè)科技學院學報,2014年9月:59-61.
[3]張軍興.市場經濟視域下中國誠信的缺失與重建[J].新西部,2016年08期:9-12.
[4]陳旭.試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誠信缺失的原因[J].商,2016年8月:70.
[5]劉丹.現階段我國企業(yè)誠信缺失的經濟學分析[J].現代徑濟信息,2014年12月:144.
[6]國務院發(fā)布指導意見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EB/OL].http://news.xinhuanet.com/city/2016-06/13/c_129056121.htm:2016年06月13日.
[7]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guī)劃綱要(2014-2020年)發(fā)布[EB/OL].http://finance.huanqiu.com/data/2014-06/5038706.html:2014年6月27日.
作者簡介:王晨曦,女,河南中醫(yī)藥大學,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經濟、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