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梅
(安徽大學文學院,安徽合肥230039)
論《穆斯林的葬禮》中的愛情悲劇意蘊
姚梅
(安徽大學文學院,安徽合肥230039)
《穆斯林的葬禮》是回族女作家霍達的一部鴻篇巨制,主要描寫了民族以及宗教背景下兩代人的愛情悲劇。文章通過評析楚雁潮與韓新月的愛情悲劇,以及梁君璧、梁冰玉與韓子奇三人交錯的婚姻悲劇,分析了悲劇形成的宗教、家庭及個體原因,并揭示了悲劇意蘊的多維度性:從最低層次的孤獨與絕望到批判與抗爭再到審視與超越,同時又體現(xiàn)了《穆斯林的葬禮》是闡釋人類愛情的圣潔詩篇,其內(nèi)容充滿悲劇的美感,使讀者在閱讀的同時不僅能獲得悲劇審美的快感,更能引起對當下生活的反思。
《穆斯林的葬禮》;愛情;悲劇意蘊
自文學誕生以來,“悲劇”就一直是文學主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切最優(yōu)秀的文學藝術(shù)都包含著對悲劇的深刻意識,一切優(yōu)秀的文學家和藝術(shù)家都不可能沒有自己對“悲劇”的深刻認識和感受。正是這樣的悲劇意識促使著人們更好地發(fā)現(xiàn)和理解人類生存的本質(zhì)及現(xiàn)實境遇?!赌滤沽值脑岫Y》成功地塑造了楚雁潮、韓新月、梁君璧、韓子奇、梁冰玉等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小說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60年的興衰歷程和三代人命運的沉浮,以及發(fā)生在不同時代卻又交錯糾結(jié)的愛情悲劇故事。本文通過對原著中幾段凄美愛情的闡釋,試圖解讀其中所包含的悲劇意蘊及悲劇力量,并傳達書中一種對美好人性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
小說共分為上下兩部分:玉篇和月篇。玉篇講述了上一代人之間的情感糾葛,其中主要以韓子奇、梁君璧和梁冰玉為代表;月篇主要描寫楚雁潮、韓新月、韓天星、陳淑彥等年輕一代之間的愛恨交錯。雖然兩部分內(nèi)容不同,但二者有著共同的扭結(jié)交錯的悲劇。從整部小說的結(jié)構(gòu)中,能看出作家的構(gòu)思相當巧妙。
(一)梁冰玉與韓子奇的愛情悲劇
梁冰玉,天生麗質(zhì),腦子里充滿著對愛情的幻想[1]。她接受了各種各樣新思想教育,在西方教育環(huán)境下?lián)碛凶约邯毩⒌乃枷?,是新時代知識女性。在她的身上沒有保守思想,也沒有想成為一個家庭主婦的想法。她勇敢、大膽地追求自己向往的自由,渴望著愛別人和被別人所愛,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由自己決定。在這種思想觀念下她向自己的姐夫韓子奇大膽地說出了自己的愛情。韓子奇在流亡英國的十年里與梁冰玉結(jié)合,他領(lǐng)悟到自己真正的愛情其實是在梁冰玉身上。而在師傅去世后為了重振奇珍齋與梁君璧倉促結(jié)合,并不是自己愛情的真正歸屬。在梁冰玉的熱情和活力下韓子奇墜入了自己想要的感情世界里,他沒有考慮到遠在故土的奇珍齋還有自己的原配妻子梁君璧和從小不在自己身邊長大的兒子韓天星,愛情的甜蜜蒙蔽了他的雙眼和理智,還與梁冰玉誕下了愛的結(jié)晶:韓新月。然而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個嚴峻問題是:在穆斯林的家教教規(guī)里,只允許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也同樣要求一個丈夫不能同時娶兩個親姐妹。韓子奇和梁冰玉兩個人在遭遇民族危機的時候,逃離去了英國倫敦,戰(zhàn)爭讓兩個人離鄉(xiāng)背井,拋下親人,最后在異地共結(jié)連理。雖然在那些艱難辛苦的日子里,他們二人相互扶持,產(chǎn)生了深厚的感情,但是這樣的愛情依然是不被宗教原則允許的。最后自然是悲劇收尾。她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最后她只能選擇離開這個家。梁冰玉喊出了自己作為女人在這場愛情與婚姻的角逐下的要求,但是這吶喊并沒有得到回應。戰(zhàn)爭導致的分離,是這三個人之間悲劇產(chǎn)生的根源,也是幾代人痛苦的根源。凄苦的冰玉一個人承受煎熬:被趕出家門,漂流海外,孤苦伶仃,親人不能團聚,骨肉分離。而被姐妹兩人同時深愛的韓子奇并沒有能力改變這個結(jié)局。韓子奇在北京玉器行里,是一個慧眼獨到的有頭腦的商人。但是在感情世界里卻是一個性格懦弱的人,最終的結(jié)局造成了兩個女人和他之間的悲劇婚姻,使得原本就不那么明朗的婚姻關(guān)系變得更加錯綜復雜。
(二)梁君璧與韓子奇的婚姻悲劇
沒有感情的婚姻本身就是可悲的,韓子奇與梁君璧的婚姻就是一個沒有感情基礎的錯誤結(jié)合。梁君璧曾經(jīng)是一個溫柔如水,端莊賢淑,美麗聰穎的女人,但最后卻變得冷酷無情,心狠手辣。她沒有像自己的妹妹那樣接受西方教育,上過學校,而是留在家中幫助母親照料家里,成為父親事業(yè)上的幫手。從小到大她都遵守著傳統(tǒng)女性的本分,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家庭,過著平淡而幸福的生活。為了拯救父親的事業(yè),在機緣巧合下她與韓子奇結(jié)合了。她很容易滿足自己當前的生活,哪怕后來因為戰(zhàn)爭導致丈夫遠走國外,她也能堅守自己的家,照顧好自己的兒子,等著自己深愛的丈夫歸來一家人團聚??墒沁@樣的小小愿望卻被自己最疼愛的妹妹梁冰玉的歸來打破了。作為女人她是可憐的,被自己最親近的人傷害后的她變得冷酷無情,最后她親手拆散了兒子的愛情,摧毀了女兒活著的希望。她把那些不符合穆斯林教規(guī)的異類全都打壓,成了一個十足的宗教“衛(wèi)道者”,冷酷無情地進行報復。歸根結(jié)底,大部分原因來自丈夫韓子奇與妹妹梁冰玉對自己的傷害。在韓子奇、梁君璧的婚姻世界里,悲劇的發(fā)生是不可避免的。
(三)韓新月與楚雁潮的愛情悲劇
韓新月與楚雁潮是“月篇”中的代表人物。韓新月,正如她的名字一樣,一彎新月從半邊天升起,象征著靜美如初,同時也暗示著她的生活痕跡,讓人心生羨慕和贊嘆之情。楚雁潮是一個在那個時代里擁有優(yōu)秀品質(zhì)的青年,他是時代標準下四有青年的模范,是一位思想純潔的英語老師,并且有著自己偉大的理想。小說中兩人的第一次相遇就產(chǎn)生了一個美麗的誤會:韓新月把接待他的楚雁潮老師當作是學校里的學生。小說介紹了韓新月和楚雁潮兩人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翻譯工作。楚雁潮對未來生活有無限的向往,更渴望通過外文翻譯工作體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韓新月對未來生活擁有一顆熾熱的真心,再加上她是個性格開朗的女孩兒,同時也擁有著美麗容顏。所有這些都為他們的愛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592。作為青年人他們同樣也擁有對愛情執(zhí)著的心。愛情是一種美好的責任,他們堅守著這份真摯的承諾,知道在愛情里要懂得為彼此奉獻。然而世事的變化總是超乎人們的預料:當愛情中一切美好事物都展現(xiàn)在他們面前時,新月生病了。新月沒有信心和楚老師長相廝守下去,她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消耗[3]。“母親”梁君璧摧毀了韓新月最后一點希望,她拒絕了新月要繼續(xù)與楚雁潮在一起的要求,“回回不能和卡斐兒成婚”,這是媽媽在宗教思想影響下對愛情基本的態(tài)度。新月沒有了活下去的支撐。梁君璧棒打了兩個苦命的有情人,她是這場愛情悲劇里的無情劊子手。而罪魁禍首是潛藏在幕后的可怕的宗教信仰,它扼殺了楚雁潮與韓新月對愛的渴望,甚至使他們喪失了活著的勇氣和信念,最終釀成一場悲劇,新月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悄悄離去了。
(一)伊斯蘭教規(guī)——“回回”和“卡斐兒”不能成婚等
長久以來,伊斯蘭教就有著這樣一個規(guī)定:“回回”和“卡斐兒”不能成婚。這里的“回回”指的就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們,而“卡斐兒”則代指不信仰伊斯蘭教的漢民。在韓新月與楚雁潮的愛情中,兩人就是一對典型的“回回”和“卡斐兒”組合。但因二人均是新時期的新新人類,他們都受過現(xiàn)代先進思想的洗禮。韓新月并不像老一輩人那樣恪守宗教清規(guī),而是跟從自己的內(nèi)心去追求愛情。但《穆斯林的葬禮》反映出了愛情在面對現(xiàn)實時的無奈和悲哀。當梁君璧覺察出韓新月和楚雁潮兩人的愛情時,便開始阻攔,理由就是:在穆斯林教中“回回”和“卡斐兒”是不能成婚的。梁君璧想通過這些讓他們知難而退,不要為了所謂的愛情而破壞了穆斯林的規(guī)矩。伊斯蘭教規(guī)定教徒的言行和思想必須符合真主的要求,不能違背真主的意思。無論新月如何堅強,如何自信,她終究還是逃不出無情的、冷冰冰的、森嚴的清規(guī)戒律。梁君璧略施小計,三言兩語便給這場戀愛打上了悲劇結(jié)果的烙印。且理由冠冕堂皇,有根有據(jù)。千百年來,這條教規(guī)束縛著眾多穆斯林信徒的愛情與婚姻自由,一如古時很多朝代規(guī)定不同民族之間不允許通婚一樣,歷史中不知有多少有情人敗給了這些清規(guī)戒律。
再者,伊斯蘭教還規(guī)定:姊妹二人不能嫁給同一個男人。這也是上一代人韓子奇和梁冰玉愛情悲劇的重要癥結(jié)??v使受過現(xiàn)代教育的梁冰玉并不介意韓子奇是自己的姐夫,韓子奇也因認定冰玉是自己的真愛而大膽追求真正的幸福。然而掙脫了自我內(nèi)心束縛的二人并沒有掙脫宗教的束縛,最終還是以離散收場。與后一代人愛情悲劇原因的共同點都是因為宗教信仰,不同的是后一代人的悲劇是因為宗教信仰的分歧,而他們則是因為宗教信仰的束縛。
(二)“衛(wèi)道者”的阻撓——以梁君璧為代表
小說中,梁君璧身為奇珍齋主人梁亦清的長女,從出生那一刻就肩負著繼承和發(fā)揚家業(yè)的使命。不僅如此,她還是一個穆斯林教的忠實維護者與衛(wèi)道者。她的一生中只有對宗教的堅定信仰和堅定維護自己的家庭。結(jié)婚前她把自己交給了奇珍齋;結(jié)婚后她把自己交給了韓子奇。當她得知妹妹手里抱著的孩子的父親是自己的丈夫時,她徹底絕望了。她全然不顧自己與韓子奇之間是否有愛情,搬出伊斯蘭教規(guī)來打壓妹妹冰玉,將其趕出家門。十幾年后,又以宗教為由拆散了女兒韓新月與楚雁潮這對有情人?;蛟S對冰玉與新月二人的態(tài)度還有私心,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的那顆愛人之心已經(jīng)傾斜了,她開始用自己那套錯誤的失愛標準來衡量自己身邊出現(xiàn)的“異端”行為,自己親生兒子韓天星和榮桂芳的愛情也被她無情摧毀。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張愛玲《金鎖記》中的主人公曹七巧,年輕時候的遭遇致使其后來人性扭曲。不同的是,曹七巧年輕的時候相信并且向往愛情的,只是種種遭遇一直讓她與愛情失之交臂;而梁君璧則一直認為愛情是惡心的東西,真主和信仰才是真理。表面上看梁君璧的所作所為有理有據(jù),實際都是為了維護宗教以及封建家長制,只是想霸占家中的統(tǒng)治主導地位,施展自己的威嚴。但是從某種程度上說梁君璧也是悲哀的:她的一生從沒有享受過愛情的甜蜜和奇妙,更沒有機會體會相愛的人相遇時的怦然心動。
(三)身體疾病——韓新月身患不治之癥
另一個造成韓新月與楚雁潮愛情悲劇的原因是新月的不治之癥,年僅十九歲的韓新月在自己最美麗的年紀里卻被疾病纏繞著。在最美的年齡里她要承受別人所無法承受的生命之痛。原本剛剛開始大學生活的她擁有的該是青春的活力和激情的歲月,但取而代之的是疾病疼痛所帶來的痛苦,以及醫(yī)院里的看著親人們在身邊無法挽救自己的無助[4]。命運的捉弄并沒有讓兩顆原本緊緊挨著的心產(chǎn)生距離,恰恰相反讓兩顆心緊密碰撞在一起。韓新月和楚雁潮用各自的生命和對對方濃濃的愛,用彼此間的淚水向我們傳遞了發(fā)自靈魂深處的共鳴:真情,善良,美好。這也是新月和楚雁潮所弘揚的愛的真諦。但是命運終究沒有遂人愿,新月帶著絕望,帶著無奈,更帶著遺憾離開了她熱愛的生命,并且沒能在最后一點時間里見到自己深愛的楚老師。生離死別,天人永隔,兩個真心相愛的人,卻沒能在最后見上一面。這也給楚雁潮留下了深深的遺憾,他無法消除內(nèi)心的愁苦,久久地站在一棵樹前,拉著小提琴,如泣如訴,如夢如煙。也許楚老師覺得此時的新月并沒有離開自己,而是新月自己一個人在另外一個世界里對著自己最愛的楚老師微笑。新月帶著遺憾離開了最愛的人,帶著依戀離開了人世,而那些活著的人愛著她的人,也必須承受失去的痛苦。
縱觀整個文本,小說的首尾分別描寫了兩場葬禮,以悲劇開頭,最后又以悲劇收尾,使得整個文本都籠罩在悲涼的意蘊中。這里的悲劇意蘊包含了多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最基本的層面,是面對人生荒涼時的孤獨與絕望。這在作品中有多處體現(xiàn),如新月在患病期間因養(yǎng)母阻撓不能與愛人楚雁潮相見時的絕望。西方哲學中,雅斯貝爾斯在《悲劇的超越》中提出過“意識與行動的不一致性會導致痛苦”[5]103的說法。意識的最大利處和弊端都在于它對人的支配上,當人們有某種強烈的意識想做一件事卻因現(xiàn)實因素而不能去完成的時候,精神上就會受到巨大的痛苦。
第二個維度是現(xiàn)實主義層面的批判與抗爭。在面對巨大阻撓的時候,無論是前一輩的冰玉還是后來的新月,都曾向宗教與封建勢力做過抗爭。朱光潛先生認為:“對悲劇來說要緊的不僅是巨大的痛苦,而且是對待痛苦的方式。沒有對災難的反抗也就沒有悲劇,引起我們快感的不是災難而是反抗?!盵6]如果書中遭受痛苦的年輕人沒有對這殘酷的悲劇現(xiàn)實進行反抗的話,那這部作品或許就遠遠沒有現(xiàn)在看起來這樣意義深遠。在書中還有一個與“抗爭”行為形成鮮明對比的反例就是桂芳,自身地位等現(xiàn)實因素讓她默默接受了安排,但作品后來卻寫到了她對自己未做出反抗行為的追悔與哀嘆。同時在作品中能感受到一種“悲劇性格是悲劇的靈魂”的意味。父子倆婚戀悲劇的輪回,母女倆戀愛悲劇的續(xù)演,這些都是宗教信仰的扼殺和戰(zhàn)爭背景的破壞下導致的悲劇。伊斯蘭教里禁止穆斯林與非穆斯林“卡斐兒”婚嫁的規(guī)定是韓新月和楚雁潮兩個年輕人戀愛悲劇的首因。伊斯蘭宗教信仰規(guī)定下形成的“門當戶對”,兒女的婚嫁沒有父母祝福就得不到幸福的觀念是韓天星和榮桂芳這對有情人悲劇產(chǎn)生的首因。在《穆斯林的葬禮》這部鴻篇巨作中,無論是韓子奇、梁君璧和梁冰玉這一輩的感情糾葛,還是韓天星、楚雁潮、韓新月、榮桂芳和陳淑彥這一代人的交錯扭結(jié),都呈現(xiàn)著悲劇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源自兩種不同文化氛圍里形成的不同文化認識,以及在兩種不同的宗教信仰下產(chǎn)生的意識差異?!盎鼗孛褡迨侵袊姸嗝褡瀹斨械囊粋€非常特殊的民族,在它誕生以來的七百年中,不僅虔誠地保持著自己的信仰,而且像愛護眼睛一樣保持著血統(tǒng)純凈”,“它希望回回的子孫永遠是回回”[7]。
第三個維度也是最深層的維度,即一種對生命悲劇體驗的審視和超越。雅斯貝爾斯還認為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固定結(jié)構(gòu)都有其決定性的限制,但沒有什么限制是絕對的。每一個限制都能夠被克服,但有時卻只有付出毀滅人格或結(jié)構(gòu)這樣的代價,方可實現(xiàn)[5]104。而且當新方式逐漸顯露,舊方式仍然還存在著。面對尚未消亡的舊生命方式的持久力和內(nèi)聚力,新方式的巨大突進最初注定要失敗。在這部鴻篇巨作中一個個讓人痛徹心扉的悲劇故事也說明:惟有把自身放在世界性的民族融合趨勢下,宏觀地把握民族自身的走向,才能阻止這種悲劇的再度重演,才能求得民族真正的發(fā)展和強盛?!赌滤沽值脑岫Y》展示出兩代人的愛情悲劇,通過民族意識的自覺反醒,從而推動民族在社會悲劇下、歷史悲劇下不斷演進出的民族信心[8]。在《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的后記中霍達曾說:“我筆下的主要人物,既是人間曾有過的,也是我所憧憬的,我覺得人生在世應該做那樣的人,即使一生中全是悲劇,也是幸運的,因為她畢竟經(jīng)歷了并非人人都經(jīng)歷的高潔、純凈的意境。人應該是這樣大寫的‘人’ ?!盵2]594在文本中展示出的偉大生命意義和探索出來的高潔美,促使每個民族奮然前行,哪怕是在民族大災難的背景下。
[1]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108,376.
[2] 霍達.后記[M]//穆斯林的葬禮.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
[3]王曉云.穆斯林的葬禮的悲與奇[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6):174-175.
[4]胡進.悲劇人生中的命運和感情捉弄:讀《穆斯林的葬禮》[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15):4.
[5] 雅斯貝爾斯.悲劇的超越[M].亦春,譯.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6]朱光潛.悲劇心理學:各種悲劇快感理論的批判研究[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206.
[7]馬啟成,丁宏.中國伊斯蘭文化類型與民族特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76.
[8]勉維霖.中國回族伊斯蘭教宗教制度概論[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9:254.
責任編輯:莊亞華
10.3969/j.issn.1673-0887.2017.01.008
2016-05-25
姚梅(1992— ),女,碩士研究生。
A
1673-0887(2017)01-0038-04
I2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