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林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學在新形勢下也逐步發(fā)生了變革,現代物理教學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而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對于“探索在前,教材在后”的教學形式進行一定的探索,這一理念的提出為高中物理教學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高中物理;探索;教材;教學實踐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綜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使用高中物理教材,然后從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對于教材內容進行深度的開發(fā)。讓學生在教師的教學設計下,首先產生對于教材內容的興趣,進行初步的探索,然后在教師的教學暗示下,開啟對教材的探索之路。然后再回歸教材,針對教材所教的東西對所探索的內容進行梳理,逐步轉化為科學的知識體系。具體而言,在教學過程中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課前進行知識的引入
在我國現有的教學體系中,學生對于知識的獲取往往都是來自于教師的講授,而很少通過自身的探索與生活實踐等去收獲知識,最終對于科學問題的感性認知就非常少。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探索在前,教材在后”這一教學時,首先應該結合學生的需求去設計一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知識的引入,這樣讓學生在學習之前對于所學的知識內容有了感性的認識,他們才會產生探究的欲望,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去思考,進而提升自身的能力。
例如,在探究“彈性勢能”時,因為這一部分探究的知識內容涉及前期所學的物理知識以及科學方法,這個時候進行教學引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所學的內容設計幾道簡單的思考題,通過這些問題去引導學生溫習知識,在設計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巧妙地設疑,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回憶影響彈性勢能的因素,彈性勢能以及它們之間的定性關系。需要學生把“運用速度—時間圖像,分析勻速直線運動關系公式”的方法遷移過來,引導學生回顧“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也是非常必要的。這樣通過對于這兩個問題相關性的回顧,就能讓學生對這兩個問題關系進行深度思考,就能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體系,從而掌握自己主動探究的方法。
二、課上良好的教學設計
在前期進行良好的教學引導以后,教師就要通過課上設計從而讓學生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通過教師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學習,運用適量的點撥以及導學案等形式,讓學生在不閱讀教材之前,就能進行自主的探究實踐,進而建構自身的知識、逐漸鍛煉自身的技能,體驗學習的過程,最終掌握學習的方法,這一系列的步驟能夠讓學生完成質的蛻變,掌握真正的高中物理知識。
例如,針對“電路”知識,在探究變壓器兩端的電壓與線圈的匝數關系的教學設計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的設計,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探究興趣,并在探究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探究能力。
在對于這一部分進行一定的課前引入之后,教師就可以設計一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于這一部分所學的知識進行自身探究實驗的設計,而掌握所學的知識。在筆者教學的過程中就讓學生采用以下裝置進行驗證:
在講課開始,筆者就告訴學生這就是變壓器的簡要工作圖,并給學生簡單講授了其工作的原理以及各部分的名稱,從而通過這一現實中存在的儀器給學生講授知識就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就會引出探究的題目,也就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教師在學生探索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初步勾畫出探索的基本流程:“猜想、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論證—總結結論”,從而使學生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跡可循,從而能夠良好地進行探索,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驗設計去驗證變壓器兩端的電壓與線圈的匝數的關系,在學生獲得初步探索結論以后,再讓學生結合教材去梳理所學的知識,總結在實驗過程中的得失,學會物理探究的方式,最終就能達到學習的最終目的。
三、課后良好的評價體系
為了進一步增強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定的評價標準。這樣讓學生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能夠切實明白自身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所需要努力的方向,這樣通過教學評價進一步輔助學生學習與探索的方向,對于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幫助的。
高中物理是一門探究性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能力,妥善地應用“探索在前,教材在后”這一教學形式,首先應該做到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根據學生的需求去開始探索的過程,讓學生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充滿學習的動力,讓其在實踐過程中有著探索的愿望;在實際課堂展開的過程中,正確科學地設計教學過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著良好的探索思路;在教學結束后設計良好的教學評價方式,對學生的探索學習進行一定的總結,讓其更好地查漏補缺,從而使學生整體的教學過程更加完備。
參考文獻:
[1]余敏.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物理新課程中的應用途徑研究[J].新課程(下),2016(1).
[2]朱月海.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5(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