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記
“寵辱若驚”:老子的另類價值觀研究
王記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體現(xiàn)了老子所秉持的不同于儒家的一種價值觀念。有得寵就有失寵,禍福相依,得失無定。人們高興于得寵而擔心失寵,卻不知得寵意味著失去人格的獨立與自由。老子哲學崇尚個體人格獨立和自由,對于今天的社會價值觀建設仍具有啟發(fā)意義。
道家哲學;老子;價值觀;“寵為下”
司馬遷在《老子韓非列傳》中記述了孔子的一段話:“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1]這段話既是對老子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個人魅力的贊嘆,也是對老子博大精深的學問的景仰?!稘h書》將老子為代表的道家學說定位為“君人南面之術”[2]。事實上,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所論之“術”不只是關乎君主王侯的“南面之術”,也有關乎普通個體的修身、養(yǎng)生之道。
儒家思想在中國社會歷史發(fā)展中長期處于優(yōu)勢地位,在個體的人生觀、價值觀等形成過程中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但道家哲學在中國人個體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老子所秉持的與儒家完全不同的一種價值觀念——“寵為下”,對于當今社會價值觀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發(fā)意義。
老子基于對周王朝政治狀況和社會現(xiàn)實的透徹觀察與深刻思考,提出了“柔弱勝剛強”“福禍相依”等主張。在老子看來,世人所看重的名利聲望等都是不足取的,甚至應該是避之唯恐不及的。
《道德經(jīng)》曰:“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保?]109相對于儒家哲學而言,“寵為下”可以說是一種顛覆性的言論。筆者認為,老子的“寵為下”有兩層內(nèi)涵:
第一,根據(jù)老子有無相生的邏輯,有得寵就有失寵,福禍相依,得失無定。
得寵,原本就是為人臣、為人子的一貫追求,失去固然讓人驚駭,得到又為什么會讓人驚駭呢?老子將“寵辱”與“身”相接,得寵而身貴,失寵而身賤。在老子看來,“身”是禍患的根源,如果一個人沒有“身”,便可免于禍患。一得一失之間,人就身處于一種危險的境地。等到失寵,想要全身而退就困難了。
由于“寵辱”與“身”相關,而“身”與人的壽命相關,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基礎。“寵”和“辱”,只是外在的名利。與名利相較,生命是更重要的。這就是《道德經(jīng)》第44章所說的:“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3]239道家思想非??粗厣?,追求生命的自然終結,避免人為的傷害。這種觀念與儒家“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思想是完全不同的。
老子認為,邀“寵”在本質(zhì)上就是對于名和利的追求,而“辱”會危及生命的存亡,與禍患為鄰。以生命的冒險來換取名和利,是不足取的。名和利源于感觀對于“五味”“五色”“五音”等的欲望,并非人生的至樂至美。真正的美是“大音希聲,大象無形”[3]228,它們是近于“道”而遠離欲望的。人應該對自己的感官和心靈保持警惕,應該“滌除玄鑒”,處虛守靜,這樣才能保持身心健康、長壽,才能體會“道隱無名”。
第二,得寵,意味著失去人格的獨立與自由。而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哲學恰恰是特別注重追求個體自由與獨立的。
《說文解字》:“寵,尊凥(居)也,從宀龍聲。 ”[4]“寵”為會意字,意思是龍或蛇處于屋下。雖然地位尊貴,但是卻失去了自由,不能盡使其自然之能,翱翔于九霄。受到恩寵即意味著同時受到約束。從現(xiàn)實來看,受辱乃人人之所惡,可以反抗,但難以躲過,因為主動權在他人。受寵,是人人之所愛,也是被動的,只能接受,無法躲避。得寵后為了不失寵,受寵者往往需要服從于施寵者,為人所控制。無論受辱還是受寵,人都處于受動位置,不具有自主性。但是二者的不同在于,受辱者可以通過反抗來維護其尊嚴的完整和人格的獨立,而受寵者卻無法反抗。從對方(即君王)的角度來看,加恩施寵是用人的手段;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受寵比受辱更容易陷自己于被動地位,因而也更值得警惕。因此,“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
在一般人眼里,受寵不僅意味著名和利,也意味著個體價值得到了肯定。生活在茫茫世界中,人很難看清自己,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為了不至于迷失,人們往往會從別人眼睛里照見自己。因此,得到別人的肯定就成為人們普遍的追求。老子的價值觀提醒世人:第一,施寵者不一定是出于對受寵者價值的肯定,也可能是出于對受寵者價值的潛在利用。第二,個人的價值不是在別人的肯定中實現(xiàn)的,而在邀寵的過程中,人格的獨立與自由等個體價值恰恰被消解了。
老子的著眼點與眾不同,《道德經(jīng)》總是在警策世人:個體的價值應該在個體對自己心靈深處的反觀中得到驗明,而不是依賴于他人的肯定,個體不需要在他人身上照見自己?!爸苏咧牵灾呙鳌偃苏哂辛?,自勝者強?!保?]198老子所倡導的獨立人格和人生價值的自我認定,對當今社會仍然具有非常強的現(xiàn)實意義。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辈粚櫜蝗鑴t無驚。得寵不僅會失去人格的獨立與自由,更會危及生命的存亡。那么怎樣才能不寵不辱,保持人格獨立和壽命長久呢?
寵辱皆被動,不由自己做主,但是寵辱皆可以避免?!叭朔ǖ兀胤ㄌ?,天法道,道法自然?!保?]163老子把“道”作為圣人行為的基本準則。認為在“道”的廣泛影響下,避免寵辱是可以做到的。
(一)避免恩寵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3]200與道相近的“水”也具有這種性質(zhì)?!吧仙迫羲K评f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保?]89
有功之人往往居功自恃,對于名利的貪戀使之欣然接受君王的恩寵,將自己束縛在恩威與名利之下,而這正是有道者所忌諱的。人應該像“自然”一樣,功成以后,不居功自傲;應該像水一樣,利萬物而不爭,才能避免恩寵加身,保持人格的獨立、自由。正所謂“功遂身退,天之道也”[3]93。
老子肯定獨立人格的重要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與“道”相合,追求獨立人格就是對“道”的效法。“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3]163“道”所具有的獨立性質(zhì)正是追求獨立人格的哲學基礎。
(二)避免受辱
“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保?]244老子認為福禍相依,寵辱不定。處于順境之時,人尤其容易被欲望所支配,在欲望中迷失自我,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而這正是受辱的開始。真正的價值是“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近于“道”而遠離欲望。名和利等價值觀念來源于身心的欲望,與“道”相違,會招來禍患,甚至殃及生命。而生命,有著比名利更高的價值。
若要避免受辱,首先應該克制自己的欲望,“滌除玄鑒”,像水一樣“利萬物而不爭”?!胺蛭ú粻帲薀o尤”[3]89。 應該像水一樣“處眾人之所惡”,以“道”為行為處事的法則,不自我滿足、自我膨脹,要深藏起來?!安蛔砸?,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3]154。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3]171,要以淡然的態(tài)度對待名利問題。
正是基于對寵和辱的深刻認識,老子強調(diào)“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3]178的處世哲學,強調(diào)“處下”“雌柔”“質(zhì)樸”的價值觀念。這不僅僅是對于君王來說的,也是對于每一個普通的個體來說的。
“寵為下”的價值觀根源于老子深刻的社會洞察力和高妙的哲學素養(yǎng),具有歷久彌新的生命力。因此,即使在當今社會,它仍可作為建設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寶貴資源。
近些年,社會上掀起的“國學熱”“讀經(jīng)熱”,使得以“仁、義、禮、智、信”為代表的儒家道德觀念似乎成為了大多數(shù)人對于傳統(tǒng)價值觀念的全部理解。但是,作為傳統(tǒng)文化另一大宗的道家哲學,對于反思當前社會價值危機其實也具有現(xiàn)實針對性。經(jīng)濟大潮中,為了追求經(jīng)濟利益而出賣人格、踐踏尊嚴、諂媚上級以邀寵,為了競爭而加辱于人的商業(yè)案例也屢見不鮮。道家哲學重視獨立人格,崇尚對個體自由的追求,這一點在當前社會價值觀建設中無疑是值得借鑒的。老子的“寵為下”講的不僅是 “寵辱”的問題,更是關于獨立人格如何塑造、個體生命如何保全、人際關系如何處理、價值體系如何建構的全方位的大問題。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累累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保?]140老子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雖然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但他擬構了一個個體獨立、群體和諧的理想社會圖景。
[1]司馬遷.史記:卷63[M].湖南:岳麓書社,2002:388.
[2]班固.漢書:卷30[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597.
[3]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價 [M].北京:中華書局,1984.
[4]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編輯:王苑嶺)
D223.1
A
1673-1999(2017)05-0001-02
王記(1990—),女,齊齊哈爾大學文學與歷史文化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與古代文化理論。
2017-03-05
2015年度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學生項目“境界說的生成機制問題研究”(SWU1509378)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