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比較方法與新多元比較主義

2017-03-21 14:40丁子江
關鍵詞:全球化

丁子江

〔摘要〕 比較方法處于人類推理的核心地位,它永遠存在于對世界的觀察中。由于諸多原因,比較研究已經(jīng)在社會科學家的工具箱里占有了一席之地。全球化曾是一個重要因素,它增加了對其他文化的教育交流與求知的愿望和可能性。信息技術為比較研究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定量數(shù)據(jù),國際交流技術為信息更容易地傳播提供了便利。比較研究是在全球化(globalization),跨文化和跨文明語境(intercultural and transcivilizational context)中進行多維性全方位研究的方法。比較研究主要為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進行不同領域,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間的比較。從規(guī)范的角度看,比較法作為一種工具,對各種社會與文化現(xiàn)象的分類以及是否存在共有的現(xiàn)象,可用同樣原因加以解釋。對于許多社會學家和文化學者,比較法為探究和解釋社會和文化的差異和特殊性提供了一個分析框架。比較研究可以運用于幾乎所有的領域與學科。比較研究有多種類型,如個案比較研究,文化傳統(tǒng)比較研究,跨國或跨文化比較研究以及多國多文化比較研究等。比較研究還有多種資源,如實地考察比較,跨國調(diào)查比較,文字資料比較,量化數(shù)據(jù)比較以及概念意義比較等。比較方法的特質(zhì)在于作為一種多元性的方式(diversityoriented approach)。在東西方研究領域,越來越多的學者試圖通過西方哲學詮釋學,應用新的或現(xiàn)代的比較主義,建立有效的范例。我們可揭示出這種比較主義的主要傾向。文章試圖從一、比較方法的歷史淵源;二、比較方法的概念界定;三、比較方法的學科運用;四、比較方法的分類形式;五、從比較主義到新多元比較主義等五個方面加以再審思。

〔關鍵詞〕 比較方法;全球化;跨文化和跨文明語境;多維性全方位研究;新多元比較主義

比較方法處于人類推理的核心地位,它永遠存在于對世界的觀察中——“無比較的思想是無法思想的”。①如果不做比較,就連對某一單個現(xiàn)象的觀察也是徒勞的:一個想象或對象只有在與另一個想象對象確認不同后才能得以判定。例如,人們之所以確認蘋果不是梨子,是因為他們比較了這兩種水果。②東西方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比較分析法。

一、 比較方法的歷史淵源

比較研究的實踐從什么時候興起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從廣義上說,比較研究的方法對社會的研究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戴茲(Karl Deutsch)認為,2000多年來,我們一直在使用這種形式的探究。對事物的比較對基本科學和哲學的探索是必不可缺的,它已經(jīng)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③

自19世紀以來,哲學家,人類學家,政治學家和社會學家一直使用跨文化比較,以實現(xiàn)各種目標。大多數(shù)學者在評估比較研究歷史到底有多長時間都有所保留。在對事物的比較可否算作比較研究這一問題上的爭論大都十分空泛。有關這種研究形式的教科書在19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xiàn),但其超人氣的上升是在二戰(zhàn)結束后。

Clasen, Jochen. 2004. “Defining comparative social policy”. A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Social Policy.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由于諸多原因,比較研究已經(jīng)在社會科學家的工具箱里占有了一席之地。全球化曾是一個重要因素,它增加了對其他文化的教育交流與求知的愿望和可能性。信息技術為比較研究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定量數(shù)據(jù),國際交流技術為信息更容易地傳播提供了便利。

yen, E. 2004. Living with imperfect comparisons, in P. Kennett (ed.) A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Social Policy,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p276.

美國學者紐曼(Lawrence Neuman)專門討論了比較方法。他談到了比較研究的簡史,比較研究的邏輯以及比較研究的步驟等論題。在他看來19世紀的古典社會思考家,像涂爾干、韋伯等建立社會科學基礎所運用的就是歷史比較的方法,如對社會變遷、政治社會學、社會運動、社會層級、宗教、犯罪學、性別角色、族群關系、家庭等問題的考察。19世紀社會學的先驅者開始進行歷史比較研究,如社會學、史學、政治科學以及經(jīng)濟學的分支等。一次大戰(zhàn)前,歷史比較研究開始與社會學分家。歷史研究由史學家進行,而實證主義則主導了大多數(shù)社會學家的思考。二戰(zhàn)后,隨著國際間的互動,殖民統(tǒng)治的摧毀,以及美國取得世界領袖的角色,學者在比較研究上的興趣而有所增進。1960年代,新出現(xiàn)的各種因素刺激歷史比較研究的再度萌發(fā),如一些歷史學者從社會學中引進量化技術。美國式的調(diào)查技術在世界傳播,并運用在不同國家的研究。在這一時期,韋伯的歷史比較研究譯成了英文。自1970年代,比較研究開始真正興起。這一時期,研究者們批判了結構主義,認為其對社會的觀點是靜態(tài)的,也批判了經(jīng)濟決定論的馬克思主義。在許多西方國家激烈的政治沖突下,比較研究者開始對社會和社會變遷的本質(zhì)感到興趣,并由此察覺了僅依賴實證取向而帶來的局限。參見Lawrence Neuman. 2010. Chapter 14 HistoricalComparative Research,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Allyn & Bacon.

根據(jù)紐曼的看法,歷史比較研究適于解釋社會因素的合并,故可造成特殊的后果(如內(nèi)戰(zhàn));也很適于比較整個社會體系,以此了解不同社會之間普遍或獨特的現(xiàn)象;它還能夠通過查驗歷史事件或不同文化脈絡,而形成新概念并擴充理論。詮釋的實地研究,其焦點在文化。從被研究對象的角度來看,可以重新建構其生活,并解釋特定的個體或團體。正如伽達默爾(HG Gadamer)指出的:“歷史意識的興趣要了解的并非人群以及國家如何概括性的發(fā)展,而是在國家中,這個人,這群人或這個組織如何變成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即這些特殊性是如何演變,又是如何固定成此種現(xiàn)狀。”Gadamer, HG. 1979. “The Problem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in P. Rabinow and W. M. Sullivan (Eds.), Interpretive social science: A read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116. 歷史比較研究方法的獨特意義在于,避免成為實證主義和詮釋學取向的延伸,并結合某種特殊的歷史敏感度或具有理論概念化的文化脈絡。歷史比較研究方法與其他實地研究的相似性在于:兩者都加入詮釋,也說明詮釋者所具的時間,區(qū)域和世界觀,都解釋資料的歧異性,而且都有某種轉換性。研究者的意義體系通常和被研究對象不同,但研究者試著觀察其觀點,焦點都集中在行動,過程和順序,并將時間和過程當作必要。

一個公認看法是,穆勒是第一個較為系統(tǒng)確立比較方法的思想大師,他區(qū)分了兩種不同比較研究:求同法或契合法(The Method of Agreement)簡單地說,求同法就是異中求同,即在考察某一現(xiàn)象時,如果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例,在各種可能的因果場合里都只具備其中一種條件,那么這個相同的條件,就是此種現(xiàn)象的原因。 求同法可用下表表示:

場合一(Case1):a b c d x Y

場合二(Case2):e f g h x Y

場合三(Case3):I j k l x Y

在考察現(xiàn)象Y時,上述每種場合都有也只有條件x(因果變量causal variable)同時出現(xiàn),而其他條件(非因果變量noncausal variables ) 均不相同,因此條件x就是現(xiàn)象Y的原因。參見John Stuart Mill, Two Methods of Comparison, selection from his A System of Logic,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888, pp. 278, 279-283. From Etzioni Amitai and Du Bow L. Frdedrie, ed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Theories and Methods, Boston, Little Brown, 1970, pp. 205-210. 與求異法或差異法(the Method of Difference)。求異法就是同中求異,即在考察某一現(xiàn)象時,比較某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場合和不出現(xiàn)的場合,如果這兩個場合除一點不同外,其他情況都相同,那么這個不同點就是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因這種方法是同中求異,所以又稱之為求異法。求異法可用下表表示:

正場合(Negative Case [s]): a b c d not x Not Y

負場合(Positive Case [s]): a b c d x Y

X =因果變量(causal variable); Y= 被解釋的現(xiàn)象(phenomenon to be explained)

a, b,c,d =非因果變量(noncausal variables)

參見John Stuart Mill,“Two Methods of Comparison,” selection from his A System of Logic,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888, pp. 278, 279-283. From Etzioni Amitai and Du Bow L. Frdedrie, ed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Theories and Methods, Boston, Little Brown, 1970, pp. 205-210. 不過,他認為,求異法并不適用于社會科學,因為無法找到足夠相似的場合或情況。有歐洲學者宣稱,民族和國家的比較研究已經(jīng)建立在這樣的一個看法上,即在該領域的因果推論應該近似自然科學的實驗設計。然而,沒有任何單一的社會科學比較研究。然而,沒有一個單一的社會科學研究嚴格地遵守規(guī)律的科學實驗和穆勒準則?!蠖鄶?shù)的比較研究相當受益于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通常認為定性研究最好有一個比較研究項目的探索階段,緊接而來的是運用一個更嚴格的定量研究。Erik Allardt. “Challenges for Comparative Social Research,” Acta Sociologica, July 1990 33: 183-193.

由於比較研究應用的范疇主要在社會科學中,因此比較研究也可追朔至社會學之父孔德(August Comt,17981875)的社會學說。孔德首先創(chuàng)用社會學(Sociology)一詞,他的比較觀點是從人類學的角度而言,將整個人類進化的過程看作就像一個人從嬰兒、青年、成年到老年的成長過程。對此,涂爾干提出,比較社會學即為社會學的概念,認為此二者密不可分,從歷史的變遷,可了解在工業(yè)社會中社會的連帶責任影響人類行為的演變。

作為19世紀的古典社會思考家,涂爾干(Emile Durkheim)、韋伯(Max Weber)兩位大師通常被視為歷史社會學中兩個最重要比較分析的方法論者。他們曾在比較分析中面臨許多共同的問題,并試圖克服這些困難。涂爾干在1895年以及韋伯在1904年,對社會學采取了重大的理論和方法的步驟。每一個理論主張在許多方面是不完整的,例如,理論家們在其研究方案中將比較社會學分析置于一個中心位置,但卻沒有為比較方法制定一個詳盡而明確的策略主張。不過,若加以綜合考量,他們的思考揭示了在比較分析中所遇到的主要困境。在這些學者開始從方法論的角度激烈地相互爭論時,他們有關方法論的著作有著進一步的啟迪作用;在論證過程中,每一個人的說法都作出了一些重大修正。因此,他們對社會學考察所作的可操作方案,彼此相類似的程度遠遠超過其方法觀相類似的程度。根據(jù)韋伯的看法,歷史的配置使研究者感興趣,因為從文化上說是有意義的。這進一步意味著有一個通向歷史事件和情景的“價值導向(valueorientation)”

涂爾干雖然主張社會學的論題不同于其他科學,但也堅持,在相同精神狀態(tài)下,社會學家應該接近自然科學家的論題。對他那個時代的社會科學,如自然科學興起之前的煉金術等,涂爾干指責它們僅是在討論“或多或少專門的概念,而不是事物”。研究者應該釋放他心中的所有預想,采取更加被動的社會現(xiàn)實之間的關系,處理“具固有屬性(inherent properties)”的現(xiàn)象及其“共同外部特征(common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分類不應靠社會學家或靠他個人的想法,而是靠事物的本質(zhì)(the nature of things)。為了表達對那些毫無根據(jù)和未經(jīng)證實理論的厭惡,以及對經(jīng)驗觀察的策略訴求,涂爾干的實證主義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作為一般的方法綱領,這個主張顯然存在嚴重問題。決定性的問題是關于擺脫自己所有預想,讓現(xiàn)實世界的經(jīng)驗現(xiàn)象有為自身說話的可能性。對研究者來說,應當不僅察覺到一個單一的外部特征,而且盡量在所有的可能性中進行選擇。

韋伯將社會與文化的科學知識,從一定數(shù)量社會生活不同方面的“單面(onesided)”觀(即有選擇性的)中解脫出來。Max Weber. 1905. The Protestant Work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trans. Talcott Parsons. New York: Scribner, p183. 這種觀點建立在選擇性的,過于強調(diào)和簡單化的某些方面,它是歸納出來的科學知識。正如涂爾干所主張的,選擇性并非由“事物的本性”,而是由研究者的創(chuàng)意所決定。根據(jù)韋伯的看法,歷史的配置使研究者感興趣,因為從文化上說是有意義的。這進一步意味著有一個通向歷史事件和情景的“價值導向(valueorientation)”。因此,對經(jīng)驗現(xiàn)實“全無預設的”方法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通過選擇事件的各個方面而給混亂帶來秩序;我們只選擇有趣并具重要意義的那些部分的現(xiàn)實,因為只有這些部分與文化價值有關,并讓我們接近現(xiàn)實。社會或文化的現(xiàn)實不是研究者思想本身所擁有的;它是一個世界過程中毫無意義無限性的一個有限片斷,而這個片斷是由人類賦予的意義和重要性。

韋伯與涂爾干的相同點在于,都主張和使用與他們有關社會科學知識概念相一致的比較方法,但不同點在于:一、前者注重案例為基礎的比較方法,而后者強調(diào)變量為基礎的比較方法;二、前者的比較方法論來自歷史多元性以及新康德科學哲學的看法;而后者則來自將社會作為制度以及一種實證主義的社會科學觀;三、前者的比較方法論將歷史多元性看作研究興趣的主要課題,而后者則將歷史多元性視為某種阻力;四、前者將比較方法當作一些理想的類型(Ideal Types),而后者則視為一些種類(Species);五、前者認為在歷史意義上,概括是具體的,而后者則認為在抽象意義上,概括是非歷史的;六、前者指出解釋是有機性的;而后者則指出解釋是功能性的。參見“The Comparative Strategies of Emile Durkheim and Max Weber: Between Positive and Interpretative Social Sciences,”Comparative Methods in Political & Social Research,http://poli.haifa.ac.il/~levi/durkheim.html.

二、 比較方法的概念界定

比較研究是在全球化(globalization),跨文化和跨文明語境(intercultural and transcivilizational context)中進行多維性全方位研究的方法。比較研究主要為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進行不同領域,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間的比較。從規(guī)范的角度看,比較法作為一種工具,對各種社會與文化現(xiàn)象的分類以及是否存在共有的現(xiàn)象,可用同樣原因加以解釋。對于許多社會學家和文化學者,比較法為探究和解釋社會和文化的差異和特殊性提供了一個分析框架。

比較分析是非常有益的智力與理性博弈。美國哲學學者里布瑞西特(U.Libbrecht)指出:“比較就是哲學的任務…比較的客觀對象最首要的是了解所有文化與哲學的同等價值,并以此作為出發(fā)點。”U.Libbrecht. 2009. “Comparative Philosophy: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in (eds), Worldviews and Cultures: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Edted by Nicole Note, R. FornetBetancourt, J. Estermann and Diederik AERTS. 2009.Springer.p31. 通過文化比較,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其他文化,還可以更深刻地了解自已原本所屬的母體文化。例如,當一個人在異國文化的氛圍中度過一段時光,就可以了解更多有關他自身及其本國文化。比較研究能鼓勵人們發(fā)展他們的批判和分析能力,遵循相互尊重和不斷質(zhì)疑的風氣,并成為真正的“全球公民”。比較法可以讓我們在一個深深植根的文化和語言差異的背景下,研究各種社會領域以及這些領域的關系。在比較研究中,社會,文化,歷史和政治背景下的自我反思和批判分析是中心工作。學者們使用跨學科調(diào)查和比較方法來審視社會關系和人類生存的復雜性。在解決文化互動的過程中,比較研究要尤其注意知識,能力和文化差異的動態(tài)。來自不同背景的研究人員能夠利用自己的經(jīng)驗和知識以及不同的思維傳統(tǒng),比較和評估各種文化和社會制度,識別認知與理念上的差距,并可能指向可能的正確方向。然而,不管所采用何種方法,研究人員同時也需要對各種文化元素所帶來干擾的危險保持警覺,以確保沒有忽略差錯與誤導,并防止使用可能是抽樣偏差的解釋因素。只要有可能,應在更廣泛的社會文化背景下收集和研究各種材料。比較研究中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在不同的研究對象中,數(shù)據(jù)集(the data sets)可能使用不同的類別(categories),或類別的不同定義。

比較研究可以界定為經(jīng)過對二個或多元的現(xiàn)象,遵循客觀標準,掌握充分的資料而加以深入的理性與科學分析,確定其相似性和差異性,進而得到更透徹而中肯的判定。比較研究的目的就是針對某種議題,比較不同主體的異同,詳述各主體的現(xiàn)象,并深入探討現(xiàn)象的潛在意義以及與各主體之間所存在的關系。在不同研究范疇中,比較研究會扮演不同角色,如比較社會學和比較文化研究等。比較文化研究的理論和方法框架建立在比較歷史學、社會學、文學、哲學等跨領域、跨學科的研究,以及建構主義,交往論和系統(tǒng)論的思想傳統(tǒng)等原則之上。比較文化研究的重點是理論與方法及其應用。比較研究可幫助我們確認社會生活,跨越一般性,改善考察的單一性,并可對因果關系提供多維度的解釋。比較研究最大長處就是不斷有效地提出新的質(zhì)疑、批判、分析和刺激理論的建構和重組。

對比研究,簡單地說就是比較兩個或更多的事物,以期發(fā)現(xiàn)一些關于一個或所有的東西進行比較的行為。這種技術在一項研究中通常采用多學科的方法。當涉及到方法,大多數(shù)人所同意的是,對比較研究來說并不存在特定而刻板的方法。多學科的研究提供了靈活性,比較方法的確有機會反駁那種認為他們的研究缺乏“無縫的整體(seamless whole)”的看法。Jones, Catherine. 1985. Patterns of Social Policy. Taylor & Francis,p28. 比較研究可以采取多種形式,但兩個關鍵因素是空間與時間。從空間看,跨地域和跨國家間的比較是迄今為止最常見的,包括比較相似或不同國家,或一組國家,或整個世界范圍各個國家的橫向比較。從時間看,涉及到縱向的歷史比較研究,比較在不同時間框架中各種文明和文化的演變??v向比較研究者,如一些歷史學家,試圖用人們在過去的眼光和假設來收集、閱讀、解釋和分析原始資料;橫向比較研究者,如一些社會學家,則試圖用各特定文化地域的視角和假設來收集、閱讀、解釋和分析第一手資料。比較研究力求以不同時空為軸線創(chuàng)建理論模式,尋找相同點或相異點。綜合性的信息以相互關系或因果機制構成抽象模式,并來整合分散的特定證據(jù)。證據(jù)與模式相符合的程度其實是具體與抽象的符合程度。大多數(shù)證據(jù)經(jīng)確認后形成一般的解釋模式。證據(jù)鏈與建立在抽象模式上的解釋系統(tǒng),就可能肯定以致完善或否定以致摧毀一個比較研究本身的預設架構。比較研究者都試圖采取一個不同的文化角度,學習理解另一種文化的思維過程及其原生的觀點,同時也從一個外部觀察者的角度重新審思自己的文化。

三、 比較方法的學科運用

從狹義上說,比較哲學(comparative philosophy)以中國、印度和西方三大傳統(tǒng)為比較對象。在各文化傳統(tǒng)不相往來之際,無比較哲學。然自交通工具及傳播工具發(fā)達之後,始有比較哲學之產(chǎn)生。至論有系統(tǒng),有方法,有獨特之形式對象的比較哲學,即在今日,尚為一未經(jīng)開墾之處女地。比較哲學之意義,非謂一般文化,或歷史,或政治等之比較,而為三大文化傳統(tǒng)中之哲學傳統(tǒng)之比較。各哲學傳統(tǒng)皆有其不同之生命觀與價值觀,因之各有其自己之特色。然人類具有共通之人性及相同之理性,故其基本思想與原理又有相同之處。據(jù)此可知,各哲學傳統(tǒng)必能相輔相成。比較哲學之宗旨,不僅在於滿足理智之好奇心,或擴展識見之廣度,而在於從人類全體之觀點,謀求世界哲學思想之整合性,以改善自己之生命觀與價值觀。詳細言之,即對各哲學傳統(tǒng)徹底研究并了解之後,進而指出其長短,吸收其精華,以求按照自己所處之環(huán)境,充實自己之生命,使自己之生命臻於更完善、更崇高之境界。比較哲學之方法,依萊特氏(J.Kw Swan Liat)之說,分為八種:一、語意學之方法。二、歷史之方法。三、比較之方法。四、整體之方法。五、形式之評價。六、現(xiàn)象學之方法。七、心理學之方法。八、社會人類學之方法。入手方法雖有不同,然其目標皆為從人類哲學傳統(tǒng)整體之觀點,探討更合理、更完美之生命價值,以提升自己之精神生命。研究比較哲學者,必須深入了解各文化傳統(tǒng)之哲學主流及其特色,并熟悉各重要哲學家之當?shù)卣Z言。此為研究比較哲學之主要障礙。

哲學家的一個古老想法是,通過認識他人來認識自我,也就是說自我以迂回方式通過多重比較來確認自己,例如兒童們通過模仿或爭斗來發(fā)展自己。每一個人的新穎和獨特只是相對的。黑格爾明確指出,意識是通過他者認識自身,同樣也通過自身來認識他者。什么是真實的對個人來說比對社會更為重要。沒有其他國家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多樣性實際上有利于民族自身認同的覺醒,而且是認知國民與社會制度特征的唯一元素。有學者指出:“所有的哲學都植根于生活的性質(zhì);它們可建立在不同或相同的方向。比較哲學家的的職能就是觀察和發(fā)現(xiàn)結論與方法異同的意義。然而意義為了什么?意義就在于人類生活,而生活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樣的。”P. T. Raju. 2007. 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Philosophy.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cation. p. 286. “比較哲學家的任務就是將東西方哲學的思想與最充分和最完全的生活理念與宗旨相結合。”Joseph Kaipayil. 1995.The Epistemology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A Critique with Reference to P.T Rajus views. Center for Indian and Interreligious Studies. p.60.

比較社會學(comparativesociology)的主要方法有兩種:一是從不同國家和文化中找出相同點;二是找出不同點。巴比(Earl R. Babbie)強調(diào)對一個或多個社會的某些社會現(xiàn)象進行比較,探求其異同。在歷史、跨文化、類型考察、實驗法、共變法等方面都可應用比較的思維方式。在社會學中,比較研究通常指對已知社會事實的分析,因此有人在此基礎上將比較法分為歷史法、類型構造法和個案法三種類型。歷史法是利用歷史資料進行比較研究;類型構造法是以思辨的方式選擇、取舍現(xiàn)存資料,建立抽象的類型或模式,用以與經(jīng)驗現(xiàn)象相比較;個案法是對少數(shù)單位(個人、群體、社區(qū)或事件等)的各種特征進行深入、全面的考察與比較,了解其本質(zhì)特征和發(fā)展過程的方法。上述方式各有長處。比較研究在于博覽、約取、分析、綜合、定其異同、塑造典型;而實地研究側重主觀理解、洞察,揭示社會生活的本來面目。參見《社會研究方法》(美)艾爾·巴比,邱澤奇譯,出版社:華夏出版社,2009。 里文斯東(S. Livingstone)認為比較研究可分為四類模式:一、國家作為研究對象;二、國家作為研究線索;三、國家作為分析單位;四、國家作為國際或跨國系統(tǒng)的一個成分。Livingstone, S. 2003. On the Challenges of Crossnational Comparative Media Research.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8(4): 477-500. 人們?yōu)榱朔奖?,通常以國家為比較分析的單位,如中國、美國等。不過,國家雖是社會和政治界定的常用單位,但其并非比較研究的唯一單位,也并非比較研究最佳單位,因為國家界線未必和文化界線完全相符,而實際上文化或文化之間的界線更難操作,例如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蘭教文化等并不限定在一個國家。

比較文學(comparative literature)主要研究人類通過文學進行相互理解與溝通的種種歷史和現(xiàn)狀;也可說是,一個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語言、文學、文化或民族群體的學術領域。它通常是對不同語言的文學作品進行比較,也可對同一語言,但來自于不同的國家或文化的文學作品加以比較。在這個領域,研究者歷來是由精通數(shù)門語言,并熟悉文學傳統(tǒng)、文學文本和文學批評的人士所構成。這項研究具有跨學科的性質(zhì),也就是結合了翻譯學、社會學、批判理論,以及文化、歷史、政治、科學、經(jīng)濟、法律、宗教和美學研究等等。這兩個術語“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經(jīng)常被用來指定一個相近的學術研究。比較文學又是一門跨領域、跨文化、跨國界、跨語言與跨文體的綜合研究。文學與其它藝術,如音樂、繪畫、建筑、舞蹈和電影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從最廣義說,比較文學可以界定為“無國界文學的研究”,故能夠超越國界,而閱讀外文文本。正像所有學科的比較研究一樣,研究范式(paradigms)的變革與轉換是當代比較文學的一個重要特征。研究范式的變化是指意象的研究(imagery research),即對某些國家以及另一種文化環(huán)境文化進行比較文學想象的新焦點,并探討文學跨文化歷史的概念,其中包括跨文學(interliterary)社區(qū)的概念。在比較文學中,由于歐洲中心論的影響,基本還是建立在歐洲模式的基礎上,如英國,法國和德國的模式。這些模式注重民族傳統(tǒng)經(jīng)典自我焦點。然而,文學和讀者總是要不斷超越民族語言的界限,如德國文學充滿了英語、法語、意大利語以及古希臘羅馬文學的影響等。甚至作家本身都難以預料某種語言文字混合與互動,以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迷人的效果。比較文學的一個基本目的是培養(yǎng)為了跨越語言的界限而不斷發(fā)現(xiàn)新的焦點。傳統(tǒng)上,亞洲,非洲以及近東等“非西方”文本長期被降格為區(qū)域性,而非主體性研究。比較文學的研究者應考察跨越時間和空間的文學文本,探索文學與歷史、哲學、政治以及其他學科領域的關系,并討論與其他文化形式,如電影、戲劇、藝術、音樂以及媒體的關系。在這個日益全球化的時代,翻譯研究成為比較文學方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的翻譯是真正令人棘手的。在什么意義上,人們真的能夠翻譯復雜和細微差別的小說、詩歌和戲劇嗎?文學翻譯也有著自身的歷史性和政治性。例如在中國改革開放以前,對外國文獻,尤其是西方文獻的翻譯實行過嚴格的政治鑒別。當前,比較文學研究的核心是全方位地比較不同文化傳統(tǒng)的文學文本,深入引介全球文學形式和體裁的多樣性和差異性。比較文學的主要的一個吸引人的方面是它的靈活性,即可以采用任何可能的選題。

1990年代以來,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的比較研究學者掀起了一個新的運動,即將學科遠離國家為基礎的方式,而更多采取跨文化的方式。此類著述包括哈什米(Alamgir Hashmi)的《聯(lián)合體、比較文學和世界》(The Commonwealth,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the World, 1988);斯皮瓦克(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的《學科的死亡》(Death of a Discipline,2005);達姆羅施(David Damrosch)的《世界文學是什么?》(What is World Literature?, 2003);卡薩諾瓦(Pascale Casanova)的《文學的世界共和國》(The World Republic of Letters,2007);以及策佩特內(nèi)克(Steven Ttsy de Zepetnek)“比較文化研究”的概念等。這種做法是否會證明會成功仍有待觀察。鑒于發(fā)展全球化和跨文化研究,比較文學已經(jīng)采用比單一語言的民族國家更廣泛的研究,有可能擺脫民族國家的范式。盡管在西方比較文學正面臨收縮,但有跡象表明,在世界各地卻蓬勃發(fā)展,尤其是在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區(qū)以及地中海地區(qū)。

比較政治學(comparative politics)主要研究各種政治現(xiàn)象。可以說,它是政治分析最古老的領域之一,而在所有的歷史時期都是政治哲學的基礎。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可視為比較政治學研究的開創(chuàng)之作。近代的比較政治研究發(fā)展于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之后,比如托克維爾的《論美國的民主》和《舊制度與大革命》。以后馬克斯·韋伯、孔德、涂爾干等的社會科學方法對比較政治學之研究有很大影響。但比較政治學作為一門學科之形成,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代表性的著作有迪韋爾熱(Maurice Duverger)的《政黨論》,阿爾蒙德(Gabriel A. Almond)、維巴(Sidney Verba)的《公民文化:五個國家的政治態(tài)度和民主制》。比較政治是政治學中很常使用的方法,其特征是將比較建立在經(jīng)驗基礎上。換句話說,比較政治是對國內(nèi)政治,政治機構以及國家之間關系與沖突的研究,常常涉及到國家之間的比較或單一國家在一定時間內(nèi)相似性和差異性的比較。有學者比較政治是一個方法論,其著重于“如何分析,而不特別強調(diào)分析的是什么?”Lijphart, Arend .1971. “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the comparative method”.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5 (3): 682-693. 換句話說,比較政治不必界定其研究對象,而是通過該方法來研究政治現(xiàn)象。也有學者認為,比較政治學的研究重點,就在于既要進行對某些國家政治制度的實質(zhì)考察,又要識別和解釋這些國家之間使用共同概念的異同性?!皬姆椒ㄕ撋险f,與其他方法不同的是,比較方法所使用的概念適用于一個以上的國家?!盧ose, Richard; MacKenzie, W. J. M. 1991. “Comparing form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Political Studies 39 (3): 446-462. 當應用到具體領域的研究時,比較政治可改為其他名稱,如政府比較、外交政策比較等。

當然,比較研究可以運用于幾乎所有的領域與學科,如比較史學、比較法學、比較宗教學等等,但因本文篇幅有限,也就不一一列舉了。

四、 比較方法的分類形式

比較研究有多種類型,如個案比較研究,文化傳統(tǒng)比較研究,跨國或跨文化比較研究以及多國多文化比較研究等。比較研究還有多種資源,如實地考察比較,跨國調(diào)查比較,文字資料比較,量化數(shù)據(jù)比較以及概念意義比較等。比較方法的特質(zhì)在于作為一種多元性的方式(diversityoriented approach),其有以下六個要點:一、可用于識別,分析和解釋整個國際社會相似性和差異性的跨文化研究;二、可揭示任何跨國界的研究,應越來越多地考慮到社會文化背景;三、可提供一個在跨區(qū)域/次區(qū)域相關的具體問題和研究基礎上,對全國的綜合比較研究;四、可獲可比的數(shù)據(jù)集,并在概念和功能等價和研究參數(shù)上達成一致;五、可找到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案,包括談判、妥協(xié),以及對不同國家具體狀況的了解;六、可在跨國工作中,加深對其他的文化及其研究過程的了解。

比較研究還有多種方式:其一,內(nèi)部關系比較:比較的重點并非直接表現(xiàn)為與外部關系的縱向或橫向的時空比較上,而是在同一特定時空中,同一研究主題、范疇或體系之中,以內(nèi)部關系的各方為比較對象,如同一文化或亞文化內(nèi)部各個組成部分的比較。其二,歷史縱向比較:比較的重點為時間的階段性與連續(xù)性,即在同一研究主題、范疇或體系中,某特定研究對象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過程,如宋明理學兩個階段發(fā)展的比較。其三,社會橫向比較:比較的重點為空間的地域性與關聯(lián)性,即在同一研究主題、范疇或體系中,某特定研究對象在不同領域或國度的現(xiàn)狀,如當代中國儒學與日本儒學的比較等。其四,多維層次比較:比較的重點同時注重時空——結合縱向與橫向兩種軸線,既重視時間的階段性與連續(xù)性,也強調(diào)空間的地域性與關聯(lián)性,如大乘佛教在東亞不同地區(qū)歷史演變的比較等。

比較研究必須有明確的研究主題或對象,因此在進行收集資料前,清楚地界定研究范圍、課題與假設,是比較研究法的首要工作。尋找研究課題關鍵的第一步是確定范圍,“大膽假設”,最好以已確立的思維方式和理論為基礎:一是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世界不合常理的現(xiàn)象,由此提出具刺激性的重要研究課題,形成關注焦點;二是從不同社會的相同點及差異點找出研究重點。第二步為資料的選取,最好是依據(jù)既定標準抽樣,進而收集相關資料,但根據(jù)問題選擇主次資料,克服前人資料的欠缺,并堅持開放性。第三步為資料的分析,依據(jù)選取資料的內(nèi)容與特質(zhì),進行深入的解析,進一步探討研究對象間的關聯(lián)或異同。

在比較研究上應注意:1)被比較的各個對象或范疇必須在平衡的出發(fā)點或共同的基礎觀點上進行,2)被比較的各個對象或范疇必須有相同的問題焦點;3)被比較的各個對象或范疇對考察主題的重要性必須對等;4)被比較的各個對象或范疇必須具有同等的正面意義與作用,否則其所能發(fā)展的空間必然受到局限。通常在比較研究中應防止下列四種不正確的誤導:首先是雙重標準,即對被比較的各方采用不同的標準,如對某一國采用一種環(huán)保標準而對另一國則采取另一種標準;其次是虛假數(shù)據(jù),即忽視或有意刪除、隱瞞、夸大縮小、甚至捏造重要的信息和數(shù)據(jù),對被比較的各方所收集的材料厚此薄彼多寡不一,如對某一國的污染數(shù)據(jù)極力夸大,而對另一國則極力縮小甚至隱瞞;再次是無可比性,即被“比較”的各方并不存在加以比較的意義,如男性與女性在某些方面是無法比較的;最后是籠統(tǒng)模糊,即對被比較的各方采用含混不清的抽象比較,或利用不具體的總平均數(shù)(an unspecific average)來進行比較,如稱兩個工廠的工人收入一樣,但實際上一個工廠的工人僅每周工作32個小時,而另一個工廠則工作64個小時。

當然,在研究的方法中還有比比較方法更普遍的方法。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更被人們所頻繁地使用,在大多數(shù)比較研究中使用的是定量數(shù)據(jù)。Deacon, Bob. 1983. Social Policy and Socialism. Pluto Press. 對比較研究來說,比較事物的一般方法就像我們?nèi)粘1容^一樣是相同的,即類似的情況同等對待,不同的情況區(qū)別對待,不同的程度決定如何對待不同的情況。如果一個人真能夠完全地區(qū)分這兩種情況,比較研究的結論不會是非常有用。同其他一切方法一樣,歷史比較研究方法有其局限。由于人們對事例與數(shù)據(jù)進行選擇的主觀性和隨意性,歷史的表述和跨文化的知識往往不完善,甚至可能是偏見。歷史比較研究者大多判定事件的成因是偶發(fā)論而非決定論,不同的人看相同證據(jù)經(jīng)常會賦予不同的意義。因此在重構其他文化時,很容易將其扭曲。證據(jù)和解釋的運用,既可完成,也可摧毀一個歷史比較研究。

五、 從比較主義到新多元比較主義

在東西方研究領域,越來越多的學者試圖通過西方哲學詮釋學,應用新的或現(xiàn)代的比較主義,建立有效的范例。我們可揭示出這種比較主義的主要傾向。

斯帕維克(G. C. Spavak)認為:“當重新思考比較主義時,我們認為翻譯是積極的,而非虛假的實踐。我經(jīng)常說,翻譯是閱讀最緊密的行為。因此,在最廣泛的意義上,翻譯作為閱讀本身而存在的比較主義的新見解。 ”Spavak, Gayatri C.. 2009. “Rethinking Comparativism,” New Literary History, Volume 40, Number 3, Summer 2009, pp609-626.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613. 登普西(C. G. Dempsey)通過回顧比較方法的歷史和批判,構建了自己研究的基礎,他還引用了一個新比較主義的支持者對他研究的反駁。作為回應喬納森 Z.史密斯(Jonathan Z. Smith)對舊比較研究的批評及其為進一步加強該領域研究方法所提的建議,登普西描述了自己如何使用比較方法來查驗和造就這個學科的分類與假設;還勾勒了以神圣(the sacred)作為比較多層次宗教語境的生動分類,以此揭示一種蘊含超然意義和力量并不僅限于形而上學或霸權。對他來說,“作為某種錯綜復雜的參考結構,當形成比較研究的寬大網(wǎng)絡時,神圣極為有用;此外,對比較的探索提供了多面的場景,從中可以加深對神圣復雜性的理解?!盌empsey, Corinne G.. 2011. Bringing the Sacred Down to Earth: Adventure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3-20.

西格爾(R. A. Segal)認為,目前有關于神話研究的比較方法的四種類型。其中一個極端是所謂后現(xiàn)代的類型,它等于完全摒棄了比較。在這里假設比較方法僅關注相似之處,而否認差異,即采取對相似的東西加以比較,造成斷章取義,這種相似意味著認同,因而這類比較總是膚淺的,甚至不可避免地令人反感。第二種類型不太激進,還有點老舊,它允許比較,但只是局限于某一區(qū)域或地方,而并非全球規(guī)模。這種比較被稱為“受控”的比較(controlled comparisons)。這種比較主義很常見,例如對印歐主義者(IndoEuropeanists)的比較。第三種是較為新近的類型,強調(diào)更新而普遍的比較,但同時關注差異性和相似性。這就是“新比較主義”,它認為舊的比較主義只尋求共性而忽略個性是不足取的。第四種類型是“舊比較主義”,或者是曾被簡稱為“比較方法”。對于這種類型,比較雖是普遍的,但主要強調(diào)純粹的相似性。 “我反對受控比較方法和新比較方法所作的假設:即只有區(qū)域性而非普遍性的相似性是正確的(控制的比較主義)以及差異性比相似性更重要(新比較主義)。 ”Dempsey, Corinne G.. 2011. Bringing the Sacred Down to Earth: Adventure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315.

貝爾申科和迪薩爾丹(Thomas Bierschenk, JeanPierre Olivier de Sardan)將比較方法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傳統(tǒng)比較主義”,其被認作與某種封閉的體系如文化與社會等相聯(lián)系;二是“當代比較主義”,其能很快地構建區(qū)域性觀察與全球理論之間松散聯(lián)系;“我們提倡比較主義的第三種類型,即從某種堅實的實證基礎逐步向外傳播:一、在一個特定領域所實行的一種密集而多點的比較主義(an intensive, multisite comparativism)…;二、 一種建立在地區(qū)性和主題關系上的比較主義,在歷史上相關的地區(qū)與國家的語境中進行機構的比較……;三、一種更廣泛層面的比較主義,它涉及到非常不同歷史和空間語境下的相似過程?!盩homas Bierschenk, JeanPierre Olivier de Sardan (ed.). 2014. States at Work: Dynamics of African Bureaucracies. Brill Academic Publication. pp21-22.

在凱帕耶爾(J. Kaipayil)看來,比較哲學所遭遇的難題顯然是雙重的。至少在其經(jīng)典模型,比較哲學是基于這樣的假設,即不同的哲學傳統(tǒng)是相輔相成的,因此真正的哲學應綜合東西方哲學的觀點。然而,這違背了哲學的本質(zhì)。哲學作為批判反思的系統(tǒng),不能與多元性脫離。如果與其激進的多元主義分離,哲學本身將被取締。比較哲學所遭遇的第二個難題是在當代哲學中東西方分劃的崩潰。印度、中國和西方的哲學傳統(tǒng)各自有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相互獨立,因而產(chǎn)生或多或少的隔絕。然而,這種情況不再繼續(xù)了。哲學中古老的文化鴻溝幾乎在當今更加相互依存和全球化的世界中坍塌。 “比較哲學當今在程序上和哲學上所遭遇的難題要求整個比較體系的改造。比較哲學的未來發(fā)展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nèi)绾螒獙Ξ斀癖緦W科所面臨的關鍵問題。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就是全球的哲學不能完全失去比較哲學。比較哲學應該以某種形式不斷提醒哲學家自己為多元文化的哲學傳統(tǒng)和思想模式而需要對話的開放性。”Kaipayil, Joseph. 2010. ACPI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vol.1, edited by Johnson J. Puthenpurackal, 296-98. Bangalore: AsianTrading Corporation. Pp297-298.

據(jù)阿斯普瑞姆(E.Asprem)分析,人們常用兩種比較,即基于家譜性(genealogy)或同源性(homology)的比較與基于類比性(anology)或純粹結構性或功能性(structural or functional)的比較;而東西方比較方法的不同類型沿兩條軸線構成:一是同源性-類比性(a homologicalanalogical axis);另一是共時性-歷時性(a synchronicdiachronic axis)。對他而言,歷史研究計劃一般通過同源性比較,因為類比比較仍然存疑;而且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這種局限完全是任意的。他指出,從同源比較的角度來看,歷史研究也可能揭示了一些長期存在的概念問題;“這種分類提供了‘查單方式(checklist approach)...正確地應用這種啟發(fā)式可作為對具有共同家譜(即基于同源性比較)的現(xiàn)象之間進行比較的比較基礎(tertium comparationis)。相比之下,從實行類比比較而應用那些特征作為充分的必要條件,就會產(chǎn)生通常的錯誤,并由此暗示某些跨文化和非歷史的類型取代了一個以歷史為基礎的‘思想形式'?!盇sprem, Egil. 2014. “Towards a New Comparativism in the Study of Esotericism, ” Correspondences, 2.1 (2014) pp25-26.

克萊因(E. Cline)指出,在不同學科的比較研究中,常常面臨著獨特的挑戰(zhàn),即必須回答比較工作是否值得的問題;而那些差異有時作為獨特目標和趨勢的一部份?!氨M管存在這些差異,但對各種比較研究者來說,仍然存在如哲學和宗教研究領域所面臨的共同的挑戰(zhàn)?!盋line, Erin. 2013. Confucius, Rawls, and the Sense of Justice.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P48. 克萊因不斷地聲稱,盡管在儒家不同的倫理論述中存在一些分歧,但都承認,“美德倫理學(virtue ethics)有許多不同形式,而解釋儒家倫理最好的辦法就是作為美德倫理學的一種形式?!盜bid,p24.諾登(V.Norden)也認為,儒家與西方思想家對美德倫理學的論述是進行比較的良好話題,因為學習儒家美德倫理可引導我們采取美德的新觀念,并了解有意義生活的方式有所不同,還因為西方美德倫理學所闡述的不少儒家思想可能會被忽視?!盜bid,p118.

Comparative Method and New Diversityoriented Comparativism

DING Zi-jiang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he U.S.A.)

Abstract: The comparative method is at the core of human reasoning and always exists in the observation of the world. For a number of reasons, comparative research has held an extremely significant position in the humanists and social scientists toolbox. Globalizati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factor in increasing the demands and possibilities of 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provided an abundance of quantitative data for 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significantly facilitated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Comparative research is a multidimensional and comprehensive approach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crossculture and transcivilization. Comparative research as methodology for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arries out the comparisons between various areas, countries, cultures and civilizations. From a normative point of view, the comparative method as an instrument can also be utilized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various social and cultural phenomena. For many sociologists and cultural scholars, the comparative method provide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explore and examine soci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specificities. Comparative research can be applied to virtually all fields and disciplines. We may apply many types of comparative studies, such as comparative case studies, comparative studies of cultural traditions, crosscultural and multicultural comparative studies. Comparative research also comprises many kinds of resources, such as comparison of field investigation, comparison of transnational investigation, comparison of text data, comparison of quantitative data, comparison of conceptual meanings, and so on. The comparative method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a diversityoriented approach. In the field of EastWest research, more and more scholars try to establish effective paradigm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new comparativism. We may reveal the main tendency of this new comparativism. As suc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1. the historic origins of the comparative method; 2.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mparative method; 3.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mparative method; 4.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comparative method; and 5.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comparativism to new comparativism.

Key words: comparative method; globalization; context of crossculture and transcivilization; multidimensional and comprehensive approach; new diversityoriented comparativism

猜你喜歡
全球化
經(jīng)濟全球化新形態(tài)呼之欲出
馬云 阿里巴巴集團創(chuàng)始人 協(xié)助中小企業(yè)全球化
從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選擇的全球化
“一帶一路”對經(jīng)濟全球化意味著什么
“一帶一路”是實體經(jīng)濟的全球化
編讀往來
中國的擁抱如何溫暖全球化(觀察家)
過度全球化
全球化遇阻
避免情緒化